APP下载

《犹太城》中的生死选择题

2018-12-07驳静

三联生活周刊 2018年47期
关键词:犹太三联以色列

驳静

安娜伊思和孙强分别扮演犹太歌星哈亚和德国军官基特尔

没有答案的问题

以色列导演约舒亚·索博尔(Joshua Sobol)今年79岁,他第一次来中国,是为了导演他创作于25年前的剧本《犹太城》。这是索博尔的成名作,它讲的故事发生在“二战”期间的立陶宛,德国纳粹在许多城市建立了猶太人聚集地,称为“Ghetto”,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是其中一个所在地。管理者德国军官基特尔,自诩为艺术家,为满足自己,他下令在这座城中筹备剧团。故事就由剧团成员们、德国军官以及与德国人斡旋的犹太警察总长金斯三者牵引展开。

演员李宗雷和小黑(左二、三)表现出色

闫楠扮演的金斯和冯宪珍扮演的乌玛

 小木偶丽娜

《犹太城》以沉重叙述开场,冯宪珍扮演的剧团演员在舞台一角,悲愤地讲述故事背景,维尔纽斯的7.5万名犹太人,有6万人被集体屠杀,幸存者多半因为躲在下水道而存活。人们衣不覆体,在绝望与恐惧中得知,剧院可以重新运作起来。在这个压抑气氛中,剧团成员决定“高贵而生”,“倘若要生存下去,就要选择如何活着”。

大家筹备起了演出。他们当中的歌星哈亚,扮演者安娜伊思·马田是本剧中为数不多的非中国演员,她出现的时候总为舞台带去歌声和舞蹈,萨克斯和手风琴的悠扬声中,压迫中的犹太人得以“借艺术维系生活中的微光”。

索博尔的创作灵感来自一本日记,记录者是当时该犹太城中的图书馆馆长,这一人物也在舞台上出现。日记中,他以一种客观、冷静的笔调记录每日所闻,这些记录成了索博尔创作时最大的信息来源。除了歌星和图书馆馆长,其余几位主角也有其历史原型。闫楠扮演的金斯(Jakob Gens),不只确有其人,有些台词甚至就来自原型人物当年的演讲。比如《犹太城》第二幕中,他有一段激愤独白,其中一句令人揪心:“为了保护一部分人,我单枪匹马亲手埋葬另一部分人;为了让你们所有人道德清白,我置自己于泥淖。”

金斯的确是整部剧中最艰难的角色。他将守住这座城当作自己的使命,同时又是德国人制定规则的严格遵守者。在他心中,这才是最大化保护居民的方法,不为多救一个人而害死整座城。所以他想方设法增加工作岗位,积极筹划剧团,为德国人演戏,促成开办服装厂,为德国人缝制军装,他讨好德国军官,即使人民声称“墓地不能演戏”,他也把剧院项目推进下去。他认为,这不只能保住演员们的性命,更重要的是它能提振城中居民士气。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历史上,1942年的维尔纽斯犹太城中,真实的这个剧院演出次数不少于111场,城中不到2万居民共计买票数量为惊人的7万张。

索博尔从历史脚注中拎出金斯这个人物,不断使其面临道德困境。比如,德国军官决定一个家庭只能有两个孩子,要么杀掉多出来的孩子,要么毁灭整个家庭。犹太法典有答案:“我们只能让城市灭亡,也不能选择替罪羊。”金斯面对的现实却是,219个孩子最后为成全生者而死。

以金斯之口,索博尔问世界这样一个问题:在广阔又渺小的每一个生命个体面前,人何以能够决定谁是幸存者?

索博尔还把“生与死”的这道选择题填入具体场景。他在戏中增加了一段戏中戏,为了排练,剧团做即兴创作:医生需要分配犹太城里所剩无几的胰岛素,有些人病得很重,需要大剂量,有些病得轻,每日只需些许。既然胰岛素迟早要用完,是把它们留给轻微患者,让他们多活几年,还是一视同仁,最终都提前迎来死亡?

这是个非常艰难的选择题,医生在挣扎,做完一个决定,立刻又被自己推翻,反反复复。迟疑中,排练被打断,问题被搁置,陷入思考中的所有人都松一口气——包括观众。

《犹太城》并未给出答案。索博尔告诉我,他曾去问过现实中的这位医生:“你是怎么做的选择?”医生拒绝回答,但说了一句话,他说:“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会用残酷的方式让你意识到,让所有人满意不是最重要的。”于是索博尔问:“所以你还是在病人里做了筛选?”医生说:“这是你的理解。”他不愿意承认,但他还是告诉索博尔:“我做了这个决定后,有很多人向我表示,他们从我做的决定里感受到了勇气,这种勇气令他们钦佩。但他们都是私下里跟我说的。没人敢公开赞同我的决定。”

从未停止创作的人生

索博尔1939年出生在特拉维夫,如今仍定居在这座城市。

五六十年代他积极参与以色列青年运动,受在法国学习农业的父亲的影响,索博尔曾加入乌托邦性质的“基布兹”(Kibbutzim),这种理想化共产社区在当时的以色列非常流行,全国共有200多个团体在实践“集体共有生产生活模式”,在此期间,索博尔自学法语,读萨特和波伏娃,因为常听父亲讲起法国种种而对这个国家抱有浪漫畅想。

在过去30 多年时间里,《犹太城》被翻译成了20 多种语言,并在超过25 个国家和地区演出。

1965年,索博尔与妻子艾德娜·索博尔(Edna Sobol)一起去到巴黎。他在索邦大学学习哲学,成为哲学家斯宾诺莎和帕斯卡的拥趸,毕业后又在法国国立高等信息技术学校(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informatique)读了第二个学位。在巴黎的五年时间里,索博尔经历了法国1968年的“五月风暴”,与他索邦的同学们一起参加集会、上街游行。但跟所有留学生一样,索博尔时常感到自己是“异乡人”。他从未完全认可自己是其中一分子。

回到以色列的索博尔投身戏剧创作,处女作剧本《未来之日》(The Days to Come)上演后获得了好评。《犹太城》是他创作的“犹太城三部曲”的第一部,1984年1月,它在以色列海法剧院(Haifa Municipal Theatre)首演,非常成功。同年7月,《犹太城》在柏林人民剧院上演,导演彼得·查德克(Peter Zadek)排演的版本为它获得了世界级的名声,索博尔这个名字在国际上声誉渐隆。在过去30多年时间里,《犹太城》被翻译成了20多种语言,并在超过25个国家和地区演出。索博尔自己,则先后在7个国家和地区重新编排并导演了它,这次他来到中国,带领的也是中国演员和团队,演绎中文版《犹太城》。

作为以色列最著名的剧作家,索博尔2009年就获得了以色列戏剧界的终身成就奖。他从1971年处女作开始,从未停止过创作,几乎每年都有一部他的作品由他本人或其他导演搬上舞台,丰收的年份里,还能有三部之多。2015年由“央华戏剧”带到中国、由以色列盖谢尔剧院演出的《乡村》(Village),正是索博尔1995年的作品。

索博尔的作品总在触碰复杂沉重的历史和生死,它们与现实关联过于炙热;索博尔作为犹太人,又身处以色列这样一个纷争不断的国家中,所以他和他的作品時常引起本民族的争议。有时,甚至会因此无法在以色列本国落地——他有若干个作品不得不在西方国家首演。

与此同时,他还创作小说。2001年,以色列重要文学奖项萨皮尔奖(Sapir Award)将该年最佳小说奖颁给了他的《沉默》(Silence)。

79岁的索博尔通晓英语和法语,但创作时他仍然使用希伯来语,只有在工作联络时才会使用英语。他头发和胡子都已雪白,看上去和蔼可亲,无论去哪里排戏,总是带着妻子艾德娜,后者同时也是《犹太城》的舞美和服装设计。索博尔说,他创作的所有作品,如果用一个词概括它们共有的主题,应该是“生活的复杂性”。

导演索博尔应“央华戏剧”之邀到中国导演《犹太城》,图为导演在排练现场

专访索博尔:戏剧应当炙热

观众走进剧场,被迫与问题对峙

三联生活周刊:1988年是你在海法剧院担任艺术总监的第四个年头。这年1月份,你排了《耶路撒冷综合征》(Jerusalem Syndrome),在整个以色列引发了抗议,你也因此从剧院辞职。似乎你的戏总是引发争议。

索博尔:1985,我创作了一部戏叫《巴勒斯坦姑娘》(The Palestinian Girl)。80年代,单是“巴勒斯坦”这个词在以色列就是禁忌。对某些人来说,一旦使用了这个词,就意味着承认这个国家,承认这个国家的国民,以至于承认他们的国民权利。我把“巴勒斯坦”直接放到标题里,印在海报上,这对他们来说过于冒犯。当时海法剧院的很多会员就对它意见非常大,来申请退款。

到了1988年的《耶路撒冷综合征》,争议更大。这几个戏迎头撞上的正是以色列内部最大的一个问题,对“巴以关系”的立场纷争。它使以色列内部割裂为两个阵营,一个是所谓的“爱国主义者”,他们坚称的是,我们不欠他们(巴勒斯坦)任何东西,我们也没必要给他们任何权利;另一个阵营则相信,领土占领才是绝对的灾难。

三联生活周刊:你的立场是哪一种?

索博尔:我反对对巴勒斯坦的压迫。我认为,对以色列这个国家也好,对人民也好,这种对巴勒斯坦的压迫会带来毁灭。因为你不能一直侵压其他国家的人民且不给他们任何权利。我从前这样想,现在仍这样认为:这是发生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最糟糕的事。

三联生活周刊:这是你理想中的戏剧形态吗,回应重大的、沉重的现实议题?

索博尔:1984年《犹太城》在以色列首演,之后去的第一个国家是德国,然后它就变得非常有名。他们请我担任海法剧院的艺术总监,我当然非常乐意。因为我可以有机会实现我的理想剧场:创作与炙热社会议题产生关联的戏。

倘若拿它跟小说作对比——我自己也写过一些小说,很清楚这两种艺术类型的区别——小说更加私人化,读者花一些时间走进故事中人物的生活,而戏剧,它应当是一个社会论坛,有集体属性,就像一个城市中开阔的集会场所。所以戏剧面对的不再是单独个体,而是个体的集合。某种程度上,它面对的就是整个社会,眼前的观众群体不过是社会的一个样本。戏剧应当面向观众关切的问题,这些问题很可能是观众潜意识里回避的问题。他们走进剧场,有时就是期待能被迫与它们对峙。至少,这是我最乐于展示的舞台:它提出的问题你回答不了,甚至,有答案也不敢言说。

三联生活周刊:戏剧的重要性在今天呢?

索博尔:现今更甚,因为社交媒体分离了人群。你看餐馆里三四个人围坐一桌,但每个人都盯着自己的手机。当乔布斯推出第一款iPhone时,人们预测它会成功,因为它满足人们交流的需求。这话错了,它会成功,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逃避交流的需求。我并不反对这种沟通方式,但我认为这里头有危险,因为人们相信,他们联络了全世界,世界就在小小手掌中,而这完全是种错觉。他们只是一味自我联络而已。

哲学教给我的一件事是,人类的心智是非常懒惰的,它得到一个答案后,就会停止思考。戏剧是现在唯一能够让人们聚集一堂、肩挨着肩坐下来,共同直面一个问题的艺术形式。

三联生活周刊:然而还是有各种不同的戏剧,好的戏剧的标准是什么?

索博尔:当然,是有各种不同的戏剧,比如很多戏剧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个爱情故事。但好的戏剧的标准,对我来说,它得引发社会反馈,当人们开始讨论这部戏的主题和它提出的问题时,它就是好戏了。这并不是说,一部好戏不应该有娱乐性,娱乐并不意味着我的思维就怠惰了。但它应该让观众震惊,以至于他们会清醒、陷入思考。而思考的问题,正是这部戏提出来的甚至没能解答的问题。这样的戏,它能平衡人类从社交媒体上受到的伤害。

你知道如何启动一场战争,却永远不知晓如何结束它

三联生活周刊:你从法国回到以色列后就进入海法剧院工作,并且很快就开始了剧本创作,你的戏剧观是怎么形成的?受到过哪些人的影响?

索博尔:的确,我刚进海法剧院的时候,虽然写过几个短篇小说,但没有任何剧本创作经验。当时我得以进入海法,是因为他们在找人创作一个关于“老去”的剧本,有位作家朋友推荐了我,我就去了。在这个过程中我认识了一位来自美国的导演诺拉·奇尔顿(Nola Chilton)。她是出生在美国的以色列人,60年代末离开纽约来到以色列,进行戏剧表演教学等活动。她曾与李·斯特拉斯伯格(Lee Strasberg)在纽约著名的“演员工作室”(Actor's Studio)工作,而后者的表演方法是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倘若追问我的戏剧观,这便是了。但从诺拉身上,我不只学到了表演方法,还感受到了美国60年代嬉皮士精神和对社会议题的热情,所以我做的是“社会戏剧”。

“老去”这个社会命题我很感兴趣,諾拉跟我说:“用你自己的方法开始吧!”我就去找老年人,去到他们家里跟他们聊天,现在看来,其实是用文学触角进行采访、调研。我希望能在采访中发现有趣的人物和故事,他们对生活的观点是什么样的。在这些调研基础上,我创作了《未来之日》,并且挺成功,我的戏剧之路就这样开始了。

我有两条创作原则,一是非常关注地倾听别人的想法,二是做尽可能多的调研。我敢说,它们就是我在《未来之日》创作期间获得的。

三联生活周刊:你参加过战争吗?

索博尔:我回国两年后,爆发了赎罪日战争(The Yom Kippur War),那是1973年,我服役了6个月。我是伞兵,我所在的作战部队被派往叙利亚,在那里我亲眼看到我们的战斗机被击落。埃及和叙利亚在以色列没有防备的时候开战,所以当我们听到叙利亚的坦克正长驱直入约旦谷,我们开始对打赢这场战争失去信心。以色列后来还是大获全胜,但这是唯一一场以色列差点输掉的战争。

三联生活周刊:战争经历还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吗?

索博尔:战争结束后,我写了《小丑》(The Joker),讲的是在戈兰高地作战的士兵们的故事。你可以说它是一部反战作品,因为我意识到,战争解决不了问题,它只制造问题。早在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打响,巴勒斯坦输了,输得很惨烈。直到今天,无论是以色列还是巴勒斯坦,都有很多人支持战争。他们想用一场胜仗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争端,赢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我的观点是,你知道如何启动一场战争,却不知晓如何结束它。有战争就有后果,所以我对战争是坚决反对的。

三联生活周刊:你经常去大学给学生上课,在你的观察中,以色列年轻人对犹太民族曾经遭受的苦难、对他们现在所处的环境是怎么样一种态度?

索博尔:我不想批评年轻人,因为这是老年人的通病。批评年轻人永远是不对的。我从学生们身上学到很多,他们远比我们这一代人年轻的时候聪明、视野开阔。但的确,他们很困惑,我不怪他们,因为时代的确令人困惑,经济、社会形势都让他们不安,于是他们急于获得安全感。比如我给学生们讲课时,提到某一位剧作家,没人听说过他的名字。但很快他们就查了手机,哦,这位作家出生在哪儿、写过什么。然后他们关掉页面,这种关联即刻消失了。他们与历史建立联系,依赖的不是私人记忆,而是一个他者提供的客观和没有温度的文字。

我刚写完一本书,讲的是以色列社会中四代人的故事。主角是位22岁的年轻姑娘,她发现了一本20多年前去世的曾祖母的日记。年轻一代也渴求与过去产生交集,可现在的问题是,新的媒介阻断了本该更为私人的情感关联。这不是他们的问题,这是时代的问题。

猜你喜欢

犹太三联以色列
美国犹太作家的以色列书写
以色列家喻户晓的“中国奚”
伊拉克立法反对以色列
以“三联”促“三力”共建共融谋振兴
以色列发现前年鸡蛋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美国犹太文学“第三代”现象研究——犹太叙事中的民族身份建构
《浪子回头》和《犹太新娘》:两幅神作看懂晚年伦勃朗
中医三联法治疗手足口病1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