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十二名窑

2018-12-07王雯清

三联生活周刊 2018年47期
关键词:哥窑越窑汝窑

王雯清

越窑

越窑因位于唐代越州而得名。它是古代著名的青瓷窑,制瓷历史自汉至宋长达1000余年,中晚唐逐渐进入辉煌时期,北宋晚期逐渐衰落,是唐代“南青北白”格局中“南青”的杰出代表。

20世纪30年代,陈万里先生曾多次到宁绍平原调查越窑遗址,并于1953年到达上林湖,确认上林湖地区是越窑的中心产地。90年代掀起了越窑考古的第一次高潮。自2004年起,上林湖地区先后发掘了上林湖后司岙与荷花芯窑址以及古银淀湖的张家地窑址,对了解越窑的制作工艺、烧制年代、秘色瓷提供了翔实的材料。张家地窑址出土了一批与越窑的透明玻璃釉完全不同,而与汝窑接近的乳浊釉类产品,第一次将越窑的下限推进到了南宋。

关于越窑的釉色之美,唐代诗人陆龟蒙描述其为“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从出土和传世的越窑青瓷来看,其胎质呈淡灰色,烧结致密,釉呈失透状。晚唐五代时期釉色多呈湖水绿色,葱翠滋润,是为上乘之作。典型的越窑青瓷造型也相当精湛,有许多器物做成仿生形,如仿照瓜果形制作的壶,模仿海棠花式的碗、碟、盘、盏。唐代早期越窑青瓷极少装饰,五代时期刻、划纹饰逐渐兴盛起来,立体的纹饰与碧绿的釉色相映成趣。越窑青瓷的釉色与造型深受唐代饮茶人士喜爱,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将越窑器列为茶具之首。

而对于越窑秘色瓷,历来争议颇多。一般认为,“秘色瓷”之称始于中唐,盛烧于五代,曾被吴越钱氏指定为贡瓷。“秘色”一词作为越窑珍奇精品一义来解时,专指五代时臣庶不得使用的供奉之物。

?

邢窑

邢窑以主产白瓷著称,是唐代“南青北白”格局中“北白”的杰出代表。邢窑自北朝发展至唐朝时进入成熟期,唐末五代时期逐渐衰落。窑址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和临城县一带,此地唐时隶属邢州,故称邢窑。

1980年,临城县发现18处邢窑窑址。1984年前后,内丘县发现28处古窑址,并发现了“盈”字款瓷片和唐三彩,专家一致认为这次发现的是唐代著名邢窑白瓷的主要产地。2003年,内丘不但出土了大量“盈”字款和“翰林”款白瓷,还首次出土了“官”字款白瓷残片,这一发现,填补了邢窑白瓷没有“官”字款的空白。

唐代邢瓷以其白胜霜雪的洁净色调和朴素大方的典雅作风见长。陆羽《茶经》中评价其“类银”“类雪”。按胎、釉质地的不同,邢窑白瓷可分为粗白瓷和细白瓷。精细白瓷有的薄如蛋壳,具有透影性,与其他窑相比尤胜一筹。装饰上多素面不带纹饰,到了晚唐,邢瓷中也出现了雕塑、堆贴、印花、刻花等装饰方法。邢瓷器底中刻“盈”字的,是唐代大盈库在邢窑定烧的瓷器,为贡品。

唐后期,由于原料短缺、战乱及自身技术局限等原因,邢窑逐渐衰落。细白瓷已不再生产,粗白瓷质量也明显下降。到宋时,定窑和磁州窑崛起,邢窑失去优势。

定窑

定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与汝、官、哥、钧窑齐名。生产优质白瓷,以刻印花著称于世,曾一度成为北宋宫廷御用品。定窑到晚唐已烧白瓷,极盛于宋,而终于元。

1934年叶麟趾在《古今中外陶瓷汇编》中指出窑址在河北曲阳之后,小山富士夫根据叶氏提供的线索,在河北省曲阳涧磁村和燕川村找到窑址。曲阳县宋代属定州,故名定窑。

定窑受邢窑影响以烧制白瓷为主,同时还兼烧黑釉、酱釉、绿釉等。白瓷釉质莹润,色泽温和,宛若牙雕,透影性相当好。装饰上以生动有力的刻、印花白瓷驰誉古今,取胜于邢窑。宋金时期清丽素雅的刻花白瓷与富丽堂皇的印花白瓷,是定窑最主要的两个品种,代表了定窑鼎盛时期的典型艺术风格。

技术方面,定窑首创覆烧法,大大提高了产量。同时,镶口工艺问世,以金、银、铜包镶口边,既美观大方又解决了“定器有芒”的缺点。从唐初开始,定窑烧制“官”字款白瓷,供皇室贵族使用,经过五代至北宋后期,持续300多年。除此之外,它还由丝绸之路远销中亚、东欧各国。

定窑所生产的瓷器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仿造者众多。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的实物来看,山西的霍州窑、平定窑、孟县窑、介休窑,山东的博山窑,安徽的萧县窑,江西的临川窑、吉州窑,四川的彭县窑等均曾见于文献或有仿品出土,从而形成了一个横跨南北的庞大窑系。

金代 定窑白釉印花云龙纹盘

汝窑

汝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生产青瓷而著称,传世文物极少(据统计世界上不足百件),历来被视为无上珍品。历代文献记载的汝窑指宋代汝州辖区内专门为北宋宫廷烧造天青釉瓷器的瓷窑。汝窑自北宋晚期烧造御用天青釉瓷器,时长大概有20或40年。

20世纪30年代以来,日本学者开始赴汝州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万里、冯先铭、叶喆民诸先生和国内古陶瓷研究爱好者也多次赴汝州考察,1987年最终确认传世汝窑瓷器的烧造地点位于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

汝瓷瓷土土质细腻,胎质坚硬呈香灰色,釉色润泽。釉中含玛瑙末,其色以天青为贵,有“雨过天晴云破处”的美誉,此外还有粉青、天蓝、卵白、豆青、虾青、葱绿等。釉面上往往开有极小的纹片,细碎繁密,宛如鱼鳞状或冰裂纹,造型精美。汝瓷多采用外裹足满釉支烧,底部有芝麻粒大小的支钉痕,工艺精湛。今日所见汝窑多为盘、碗、奁、瓶、洗、盏托等。

北宋末年,由于定窑生产的贡瓷出现了芒口现象,汝窑取代定窑,专为宫廷生产瓷器。但关于汝窑的性质,学界长期存在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汝窑就是北宋时期专门为宫廷烧造御用瓷器的官窑;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汝窑是在烧造民用瓷的基础上,因产品精良而被朝廷选中烧造御用瓷器的。虽然学界对“贡窑”“官窑”等概念存在不同的理解,但汝窑生产与供应的官方背景是毋庸置疑的。

北宋 汝窑天青釉弦纹尊

钧窑

钧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釉具五色、光彩夺目而独树一帜。钧窑在宋朝和金朝统治时期,已享盛名。但宋元时期的文献对于钧窑无明确记载,明清以来的文献主要記述了钧窑为宋窑,烧造地点在均州。

钧窑的调查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1964年,叶喆民、冯先铭对禹县神垕镇进行了踏查,认为钧瓷的主要产地是河南省,而且以禹县神垕镇为中心。六七十年代,禹县和郏县出土了唐钧。1965年,禹县钓台窑址出土“宣和元宝”钱范,发掘者依据文献记载及出土文物,形成了“钧窑始于唐,盛于宋,北宋徽宗时期成为御用珍品,并在禹州古钓台附近设官窑”,“宋室南迁,官钧窑停烧,到金元时代又有了新的发展”的经典观点。

近年来,由于多年的考古发现并无可靠的证据证明钧釉瓷始烧于宋代,关于钧窑源流及年代问题,学界形成了“北宋说”和“明初说”。

钧窑原属青瓷系统,由于原料中有铜、铁、磷酸物质和微量的钴等元素作呈色剂,在青釉上打破一色釉的单调,颜色千变万化,色泽比任何瓷窑体系都绚丽复杂。如以青釉来说,浅的如天青色,深的作天蓝色,淡的如月白色。

钧窑第一次成功烧成了铜红釉,这一变化打破了“南青北白”一统天下的局面,在陶瓷工艺史上非常突出。古人用“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晚霞欲出时”和“夕阳紫翠忽成岚”等诗句形容钧窑釉色之美。钧瓷器形多为各式花盆及盆托、洗、樽等器皿。一般器物多施满釉,釉质肥厚,常常在釉面下出现不规则的流线,俗称“蚯蚓走泥纹”。

北宋 钧窑玫瑰釉葵花式花盆

官窑

官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素有“旧官”和“新官”之分,前者为北宋官窑,后者为南宋官窑。南宋覆灭后,官窑被毁,工匠失散。

由于黄河在历史上多次改道,使得当地地貌产生巨大变迁,北宋官窑即汴京官窑窑址迄今未发现。宋室南迁以后,在杭州凤凰山下设修内司窑,之后,又在郊坛下立新窑,曰郊坛下官窑。郊坛下官窑自20世纪30年代被发现,窑址在今杭州市南郊的乌龟山。直到1996年,今杭州市老虎洞窑址才被发现。从地理位置及出土文物分析,老虎洞窑址与文献记载的修内司官窑相符,为长达半个世纪的修内司窑之争画上句号。

北宋官瓷胎质均为灰黑和紫褐色,釉层凝厚,青釉比较淡,以釉面开大裂纹片著称。传世品很少,形质与工艺与汝窑有共同处。

南宋时期官窑的产品均为最高等级青瓷。无论是厚胎瓷,还是薄胎器物,在造型上都追求古朴典雅。釉色有粉青、月白、油灰和米黄等多种,以粉青最佳。釉质润泽,如玉似冰。装饰较少,以器形与釉色取胜。釉面上有横竖交织的纹片或层层叠翠的冰裂纹片。瓷器的底足部为铁褐色,口部隐呈紫色,形成“紫口铁足”的特征。

官窑器物除了碗、盘、瓶、洗外,受北宋徽宗提倡的仿古复古风气的影响,仿商、周、秦、汉铜器及玉器者甚多,为宫廷的陈设和观赏品。由于专烧宫廷用品,官窑在南宋时就已“为世所珍”。

宋代 官窑青釉弦纹瓶

哥窑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传世品为数不少。哥窑被列为宋代名窑,但却没有宋人记载,明后期才有文献记录。由于窑址一直尚未被确认,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哥窑概念和性质的理解、哥窑瓷器产地均有不同观点。

据史书记载,宋代处州(今浙江省龙泉县)有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二人烧窑,章生一所制有开片,称为哥窑。章生二所烧称为弟窑,也称章窑、龙泉窑。但是否真有其兄弟二人,已无可考。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浙江龙泉、杭州地区考古发掘了几批黑胎青瓷标本,这些黑胎青瓷的造型、釉色、制作工艺等与南宋官窑青瓷相似。1996年,在杭州老虎洞发现一处窑址,确认为南宋修内司官窑窑址。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其宋代地层中的遗物应为文献所指的修内司官窑,而元代地层总的遗物是传世哥窑,后者是仿前者的,传世哥窑是南宋灭亡后的仿官产品。

由于南宋修内司官窑并无传世瓷器,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李炳辉认为,传世哥窑应产于文献记载的南宋修内司官窑。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沈岳明则认为龙泉黑胎青瓷就是文献记载的哥窑,而杭州老虎洞窑应是“元末新烧”仿宋代哥窑产品的瓷窑。

目前所见的哥窑瓷器多源自清宫旧藏,与古文献中记载的“哥窑”特征不符,为区别,称其为“传世哥窑”。传世哥窑瓷器釉层甚厚,釉面润泽,釉色有米白、米黄、粉青、油灰等。其瓷器的特点是釉面有网状龟裂(即开片),重叠犹如冰裂,或成细碎纹片。一般有两种纹路,即在粗疏的黑色裂纹间交织着细密的黄、红色裂纹,俗称“金丝铁线”。有紫口铁足的特征。

哥窑灰青釉鱼耳簋式炉

耀州窑

耀州窑是继汝窑之后的又一著名青瓷窑,烧制规模很大,有“十里窑场”之称。耀州窑创始于唐,盛于宋,终于元,烧瓷历史长达六七百年之久。

窑址以陕西铜川市的黄堡镇、陈炉镇、立地坡、玉华宫等为宋金时期重要产地。40多年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曾做过两次大规模发掘,为耀州窑的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资料。

唐代耀州窑开始生产,品种有白瓷、黑瓷、青瓷和三彩陶釉等。其中唐三彩色彩艳丽,格调明朗,气韵雍容,不仅是唐时,也是我国所有古陶瓷中的瑰宝。经过唐五代的发展,到宋时耀州窑进入鼎盛时期,有“巧如泡金,精比琢玉”的誉称。

耀州窑产品造型古朴庄重,釉色如“清水盈匀”,苍翠深沉。其突出的成就是图案装饰,手法以犀利的刻花、严谨的印花为主。刻花刚劲有力,纹样生动活泼,工艺独树一帜,被誉为宋代青瓷刻花之冠,影响深远。印花则层次分明,構图匀称华丽,多能出类拔萃而为仿品所不能及。花纹图案主要有莲花、缠枝花卉、波浪纹、鱼鸟纹等。同时,器内印花也发展起来,布局工整,讲求对称,有“刚劲如刀斩斧截,轻柔似水流花放”的艺术美感。

五代时期,耀州窑就曾烧制过“官”字款青瓷。北宋末期,因其风格劲秀的刻花装饰,耀州窑被选中,与定、汝窑一起烧造瓷器供应宫廷。

磁州窑

磁州窑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以质朴、挺拔的造型,豪放、生动的装饰,以及大量实用、美观的日用器皿而驰名中外。磁州窑历史可追溯至唐代,鼎盛时期为北宋及金代,明清时期仍继续烧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根据古代文献的记载和现代的考古调查证明,其有两个中心,一个在以今彭城镇为中心的滏阳河流域,另一个在以今磁县观台窑址为中心的漳河流域。历次考古工作证明,观台窑址是日前保存最完好,面积最大、最典型的磁州窑遗址。

磁州窑之所以能成为当时北方民窑的典范,主要在于其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产品多为碗、盘、盆、壶、罐、瓶等日用之物。器面常以人们喜闻乐见的诗词书画做装饰,笔调简练,运用黑白对比的方法,以刻花、划花、铁绣花为主,线条流畅。风格刚劲豪放,具有粗犷洒脱的北国韵味。纹饰以生活景物为题材,如花卉、禽鸟、虫鱼、动物、婴戏,深受民众喜爱。

在磁州窑众多品种中,白釉黑花瓷器最具代表性。其装饰特点,一是在釉下利用氧化金属材料,先在素胎上画出花纹,然后烧成。纹饰因有釉层保护,可以防止磨伤。二是将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技巧运用到瓷器的装饰上,颇似水墨画,开启了中国瓷器彩绘装饰的先河。江西的吉州窑、福建泉州的磁灶窑、广西的西村窑、四川的广元窑等,均曾学习它的工艺,生产白釉黑花瓷。

为适应民间生活需要,磁州窑烧制品种主要为日用器,如盘、碗、罐、盆、瓷枕等。其中瓷枕最为有名,有方形、长方形、元宝形、荷叶形等,多雕塑活泼可爱的儿童形象。

龙泉窑

龙泉窑是继越窑衰落后发展起来的青瓷著名产地。兴起于宋,结束于清代。南宋时期由于北宋政权南移至杭州,龙泉窑得到了迅速发展,远销海外。

龙泉窑位于浙江省龙泉市。除龙泉外,窑场还广泛分布于庆元、云和、丽水等县,形成了瓷窑体系。

自1928年开始,陈万里先生对龙泉窑进行了8次考古调查,实地考察时对龙泉窑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思考。正式的考古工作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开始展开。1957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对包括大窑、金村在内的窑址进行初步调查,其中以大窑工作为主体,初步厘清了龙泉窑最核心地区窑业的基本面貌与发展脉络。新世纪以来的考古,龙泉黑胎青瓷窑址范围扩大,进一步厘清了龙泉窑的时空特征。

北宋龙泉青瓷受越、婺、瓯窑影响较大,在特征上与三窑有不少相似之处。釉色多显青黄或青褐,尚未达到精美动人的程度。南宋后期成功烧制出粉青、梅子青那样标准的釉色,釉层丰富滋润,青瓷釉色之美被推到顶峰。按其胎色可分为白胎和黑胎两类。以白胎青瓷为主,品种繁多,式样优美,有饮食器皿、祭器和陈设瓷、文具瓷等。

龙泉窑没有开片。在器皿的转折处,往往露出胎的色泽,称为“出筋”。在装饰方面南宋龙泉窑很少刻花、划花,而流行用贴花、浮雕。例如在盘中常贴出双鱼图案,在瓶身堆贴出缠枝牡丹图案。龙泉窑的品种有瓶、壶、罐、盘等多种。其中,用双鱼或双凤为耳的盘口瓶,是龙泉窑的典型作品。

南宋 青釉双鱼耳瓶

建窑

建窑以烧黑瓷而闻名于世。创烧于唐,兴盛于宋。宋徽宗曾评价其“盏色贵青黑,玉豪条达者为上”。

建窑窑址位于福建省建阳县永吉镇。20世纪50年代以来,文物考古工作者对建窑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与发掘,特别是1966年、1977年、1989年、1991年的四次大规模科学发掘,出土了大批瓷器标本以及窑具、工具标本,为研究建窑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宋人饮茶较唐人更加精致,讲究艺术化,刺激了茶具的生产。建窑本来是江南地区的一处民间瓷窑,北宋晚期由于上层社会斗茶的特殊需要,开始烧制专供朝廷使用的黑瓷,产品大部分为茶盏。

建窑瓷的胎土含铁量高,胎体较厚,露出的胎体多呈灰黑色,俗称铁胎。釉色多为乌黑、青黑或紫色等深色调。在反复实践下,建窑烧制出富有变化的结晶釉或窑变花釉。有的釉面呈条状结晶纹,细如兔毛,即所谓“兔毫”纹;有的呈油滴状结晶,酷似羽毛,被称为“鹧鸪斑”。黑釉盏造型多样,有大小敛口、敞口等不同形式。器底刻有“进盏”“供御”等字样,是为宋代宫廷烧制的贡品。

在建窑黑釉盏的盛名影响下,各地的仿烧者甚多。江西的吉州窑,四川的广元窑,以及山西、河北、河南、浙江等地的一些窑口都有仿烧,形成了以建窑为首的建窑系。

宋代 建窑黑釉褐斑纹盏

景德镇窑

景德镇窑诞生于今江西省景德镇,该地烧窑始自唐代,直至清末,历史悠久,有瓷都之称。景德镇原名昌南镇,宋真宗对这里的瓷器爱不释手,便将自己的年号“景德”赐给了这个小镇,从此景德镇声名大噪。

景德镇窑自唐起烧制青瓷,至北宋时以烧制青白瓷为主。宋室南迁以后,经济中心南移,北方许多制瓷工匠也随之南下,制瓷技艺更向景德镇集中,制瓷业进入大发展时期。

这一阶段,青白瓷胎薄且坚,釉青而润,晶莹透体,呈现出典型的青白色。装饰以刻花为主,手法简练,线条流畅。纹饰题材有各式水波、飞凤、莲荷、游鱼等。青白的瓷釉罩在刻花、印花的器皿上,胎薄的花纹在迎光下若隐若现,故又有影青、映青、隐青等称。南宋中后期,受定窑影响,烧制技术上采用了覆烧法,装饰逐渐为印花所替代。景德镇窑青白瓷曾作为贡瓷,品种有碗、盒、盘、注子、瓶等。

景德镇青白釉瓷器影响着南北各省的窑业生产。江西白舍窑和广东潮州窑,以及安徽、福建、湖北、广西的一些窑厂都有烧制与景德镇青白瓷风格相同的器物。

到元代,景德镇窑继续发展,成功烧制出了青花、釉里红、红釉等品种。明清时期,景德镇成为著名的制瓷中心,代表了制瓷业的最高水平,烧造青花瓷器和各式“洋器”。清末,景德镇制瓷业衰落。

景德镇窑青白釉细锯舞台人物纹枕

(资料来源:《中国陶瓷史:增订版》,叶喆民;《21世纪以来唐宋越窑及越窑系考古的新进展》,郑建明;《三十年来邢窑研究回顾与思考》,张欣、柴立廷;《近卅年来邢定二窑研究记略》,叶喆民;《宋代的“名窑”》,庾晋;《定窑研究概述》,喻珊;等)

猜你喜欢

哥窑越窑汝窑
南宋官窑与龙泉哥窑瓷胎的对比分析
越窑青釉直颈瓶
哥窑青釉双耳彝炉
汝窑为魁 天青如玉
“仿汝釉”与“汝窑”的差异所在
哥窑“百圾碎”瓷器的研究与烧制探索
唐 越窑秘色瓷八棱瓶
哥窑瓷器揽胜
浙江上虞禁山早期越窑遗址考古发掘 青瓷溯源
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