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化“天地航班”即将开通
2018-12-07赵觉珵
本报记者 赵觉珵
5日,由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天地航班——中国首次商业返回式卫星服务”科学传播沙龙在北京举行。中国商业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赵会光在会上透露,未来10年,我国新一代商业返回式卫星计划发射15次左右,常态化运营商业化的“天地航班”。目前,首发卫星正在研制之中,计划明年进行验证飞行。
未来10年计划发射15星
所谓返回式卫星,即在轨道上完成任务后,有部分结构返回地面的人造卫星。1975年11月,中国首颗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成功发射并安全回收,标志着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除美苏之外,第三个掌握返回技术的国家。自1975年至今,中国已成功研制25颗返回式卫星,在空间遥感、空间科学、空间育种、空间新技术验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据赵会光介绍,中国返回式卫星经历了3次更新换代后,现役卫星总重约为3.6吨,载荷500公斤,其中250公斤可以进行回收,另一半则可以继续进行短时留轨实验。
经历40多年的发展与技术积累,中国返回式卫星目前正迎来一次重大转型。赵会光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目前,新一代商业返回式卫星正处于第一阶段——示范培育期,计划在2018年至2020年,发射4颗返回式卫星进行技术验证与初步运营,实现典型应用的商业化示范。此后,在2020年至2025年的第二阶段,再陆续发射11颗卫星,建立微重力产业经营平台,实现与资本、企业的深度融合。
新卫星能力世界领先
目前,新一代商业返回式卫星的首发星正在研制之中,计划明年进行验证飞行。赵会光表示,根据设计,在保证整体重量不增加的情况下,新一代商业返回式卫星的可回收载荷将达500公斤至600公斤,是现役返回式卫星的两倍,其回收的承载比(载荷/总重)也将是世界第一。“在这一轮研发中,我们将回收舱放大了1.4倍,回收舱整体重量也提升至约1.5吨,因此大幅提高了舱内携带的回收载荷的空间”,赵会光对《环球时报》记者称。
赵会光表示,除了依靠传统减速伞减速,新一代商业返回式卫星的末端还设计了气囊缓冲,使得回收舱可以实现“近零速”着陆,保护回收舱内的设备和载荷。按照计划,新一代商业返回式卫星的返回模块将可以重复利用15次。
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卫星商业应用专委会亚太办主任朱林崎5日介绍称,目前,在国际范围内,俄罗斯仍保有“光子”号与“生物”号两个系列的返回式卫星,其中总重6.5吨的“光子”号系列返回式卫星回收载荷重量可达650公斤。不过,中国的新一代商业返回式卫星设计有更高的回收承载比,在微重力水平等方面也拥有一定优势。
为大量空间产业提供平台
赵会光表示,以微重力、粒子辐射、磁场等为代表的空间环境要素是可供积极利用和开发的宝贵资源。但目前的空间实验平台“僧多粥少”。
据朱林崎介绍,只有中美俄拥有空间实验平台,仅有国际空间站提供少量商业搭载服务,但目前对于空间新技术验证、空间产业应用的需求却越来越大。
对于返回式卫星可以提供的平台,最为人所熟知的典型应用就是空间育种,即搭载生物种质材料进入空间环境,经过特殊的物理诱变环境,返回地面后选择培育获得优良新品种。过去40多年中,中国利用返回式卫星持续开展农作物育种,2006年发射的实践八号卫星中,就承载了2000份作物和菌种进行空间育种试验,如今已有不少品种出现在消费者餐桌上。
此外,返回式卫星提供的平台还可以支持空间制药、空间微生物研究、空间材料制备等。美国NASA曾公布过“国际空间站建站十年的科研成果”,其中“理解骨质疏松症机理以开发新的治疗药物”和“化疗药物新型靶向输送方法正用于乳腺癌临床试验”均列入十大成果。朱林崎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国已筛选出20种可以在空间制备的药物,市场潜力巨大。
朱林崎表示,中国新一代商业返回式卫星具有多项优点:灵活性高,可以做到最迟在发射前8小时把载荷装上卫星;没有人员存在,燃烧、微生物类、活体动物类实验可以安全地在返回式卫星上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