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工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探讨

2018-12-07李宁洁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18年15期
关键词:工业化深度融合

李宁洁

(晋中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山西 晋中 030600)

引言

党的十七大提出“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战略思想,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坚持“四化同步发展,两化深度融合”。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继续做好信息化和工作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明确提出八项两化深度融合的行动,以全面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党中央依据国际国内局势和我国经济所表现出的“中高速、优结构、多挑战、新动力”新常态特点,而做出的重大重大战略决策。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已势在必行。

1 两化融合的内涵及其战略意义

1.1 两化融合的内涵

两化融合是指工业化和信息化高层次的深度融合,即战略的融合、资源的融合、经济的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狭义上讲,两化融合是指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信息化成为工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常规手段。两者在技术、产品、管理等各个层面相互交融,不可分割。两化融合的内涵就是用信息化方式创新企业的新品研发、生产设计等环节,实现产品、技术的升级,并强化销售和服务等管理。两化融合的核心是利用信息化作支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1.2 两化融合在工业转型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两化融合是工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是增强产业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有助于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培育新产业和新业态的催化剂,已经成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有效途径,是可持续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两化融合可以促进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促进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2 我国两化融合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两化融合在我国取得了积极成效,主要表现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工业发展质量的效益;推进信息产业做大做强,支撑工业转型升级;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现代化,促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两化融合工作体系基本形成,工作机制逐步完善。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两化深度融合推进过程中还面临不少问题。主要是,社会对两化融合必要性、艰巨性以及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的路径、方法仍存在分歧;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张皮的现象尚未得到有效破解;两化融合的深度和广度还不能满足工业转型升级所需的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依然任重道远;产业基础薄弱,标准和知识产权缺失、关键器件依赖进口和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问题突出;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法律法规亟待完善,政策措施协调配套不足;人才队伍基础薄弱,大数据处理、产品研发和业务应用等方面的技术储备竞争力不强,满足企业、行业、部门需求的大数据技术与管理综合型专业技术人才仍有较大缺口[1]。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积极推动解决。

3 两化融合路径及目标指向(见下页图1)

关于两化融合的路径,一般来说,是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进行,深度方面的拓展,比如在企业将更加重视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智能化、集成化及商业模式的创新上,信息不再是单一和“死”的[2];在融合的广度方面,使过去单一的企业向产业集群及产业链拓展,并将信息化不断延伸至生产性服务业信息化,从省市延伸至区县等。

两化融合的切入点应放在促进工业发展上,重点推进工业研发设计信息化、工业生产过程信息化、企业和行业管理信息化及产品流通和市场信息化。

图1 推动两化融合的层级框架与目标指向

4 两化融合应用案例

4.1 地市案例

北京市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确定了两化融合工作思路,提出了北京市两化融合区域指标体系。重点支持创新研发、智能制造、公共服务、企业管理、节能减排和电子商务等两化融合项目;重点支持大企业的两化融合工作,深化信息技术在企业的融合创新,大力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快速发展。目前,北京市呈现出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平台经济逐渐崛起的良好势头。

近年来,晋中市在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为大数据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涌现出了一批大数据相关企业,产业发展逐步壮大。目前,以信息技术、大数据、“互联网+”为发展重点的晋中科技产业园、潇河智能制造产业园、山西卫星信息应用产业园、平遥大数据中心和山西农谷等一批大数据产业园正在建设中。

4.2 行业案例

我国煤炭行业的“两化融合”虽处于初级阶段,但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智能化生产、机器人巡检已取得一定成果;二是在运营管理方面,神宁集团上线了煤炭销售排队预约系统实现了排队、拉煤业务的统一管理;三是在企业跨界融合方面,阳煤集团与百度进行战略合作,神华集团与360联合设立清洁能源大数据安全技术研究中心等。

我国钢铁行业,积极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支撑新产品的开发,两化融合对经营管理的集约化支撑作用明显,环境分析、节能降耗、废弃物回收利用是两化融合的重点,信息化有效支撑了企业重组和集团化经营,有效推动了钢铁行业发展模式的优化。

4.3 企业案例

徐工集团是以工程机械产业为核心,集产、技、贸、金融和现化物流服务业为一体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在两化融合过程中,徐工集团加快工程机械智能化发展,实现从制造型企业到创造型企业的转型。他们通过提高生产管控水平,打造精益制造能力平台、现代物流管理平台,开拓产品价价值链,提供延伸服务,推进信息化整体提升工程,实现两化融合向更高水平跃进[3]。

神华宁煤集团将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与决策分析系统相结合,建立了管控一体化的全矿井信息化系统,是我国煤炭企业开展数字化矿山建设的代表。

山西银河电子发展公司研制生产新型车载方舱、便携式卫星通信系统及6 kW汽车自发电系统等车载导航电子产品;山西云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用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卫星遥感数据、无人机航空遥感数据、北斗高精度位置数据,开展了智慧农业、灾害监测、智慧消防和智慧旅游等大数据应用及服务;晋中菲达科技公司运用公共平台时空大数据开发完成的治安基础三维数字动态管控信息平台在全市得到了广泛应用;山西集目看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集智能硬件、视频融合技术、云技术为一体“吉象云”可视化管理云平台在物流、零售领域有了较好的应用。

5 结语

两化融合,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性的同时又是艰苦的发展目标。工业化与信息化,绝不会自动融合,亦不会自行终止,更不会一蹴而就。两化融合是新工业体系总体发展的大路径。

两化融合,不简单是技术的融合,更难的融合在制造技术之外,是两拨人、两种思维、两种管理和两种学术等各方面的融合,也有来自工业界和自信息界两种智能的融合。而两化融合的结果,将成为智能制造腾飞的助推器。更重要的是企业要逐步走向两化融合,研发与生产技术要走向自动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由此而奠定我国走向智能制造的坚实基础[4]。

两化融合的目标远景早已确立,但两化融合的奋斗路径还很漫长,需要以高度的自信和持久的恒心,完成对新工业革命的深入思考和长期实践。

猜你喜欢

工业化深度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融合》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