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检测在工程质量中的作用

2018-12-07陈萍

建材与装饰 2018年45期
关键词:公路工程公路材料

陈萍

(南平市建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353000)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公路工程发展迅速,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了显著成果,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材料因素、技术因素等都会对施工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同时,公路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长期承受较大载荷,极易出现内部结构的破坏和变形,为公路安全带来隐患。因此,亟需对公路工程质量检测技术进行详细探究。

2 公路工程检测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2.1 提升工程质量

在进行公路工程施工作业时,需要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在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利用科学的手段实现精确分析。在公路工程开始施工之前,一定对原材料进行检测,确保原料可以满足施工需求。在施工进行时,一定要对各环节进行检测,实现施工过程的高度精确性。基于此,试验检测工作可有效确保公路施工的质量。

2.2 保证施工进度

试验检测可以使施工更加具有规范性,从而避免施工过程的各种质量问题,避免出现返工情况,进而保证了施工的进度,确保工程可以如期完成。

2.3 降低资源消耗和公路工程施工成本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获取的工程数据能够帮助施工企业明确不同材料的性能与建设效果,待施工企业完全掌握不同工程建设环节中应使用的材料之后,即可依照市场经济的采购原则,在考察、对比分析不同商家的货品质量的基础上选取质优价廉、各项指标俱佳的的工程物料。例如,施工企业在采买砂石料、填充料等工程物料时,应当利用相应的试验检测过程来充分确认本地区所供应的工程材料是否满足国家规范的标准。试验检测可帮助施工企业正确判断并选择出最恰当的施工材料,减少不必要的资源耗费,同时,亦可在很大程度上方便工程材料的就地选取,有效降低工程建造的成本。

3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常见问题

现阶段的公路建设工程发展迅速,无论公路建设规模,还是公路的整体质量,都在快速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没有按照相关标准来实施,肯定会造成许多问题。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不足,将会产生以下问题:①公路的建设质量无法得到保证。随着公路建设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工艺操作的日益复杂,必须依靠检验检测技术,才能了解实际效果,如果检验检测工作不能及时发现安全漏洞,就会在日后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②公路建设的效率无法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在不断提速,公路建设应努力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这一趋势。如果缺少检验检测技术的支持,很多方面的工作将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同时也将给工程带来不良影响。

4 公路工程检测技术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4.1 标准试验检测技术

在公路工程具体展开材料比例配合之前,相关施工人员应先通过标准试验检测工作来充分明确不同材料实际性能,借此来判断其是否符合公路工程设计标准要求,如对于公路工程施工环节来说,其作为公路施工顺利进行的基础性条件,通常材料选择都是粒径在38mm以下的石灰土、水泥及石灰粉煤灰等填料,并且还要保证含水量和干密度都在最佳状态下,继而再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来对材料配合比例是否满足设计强度进行针对性探索分析。其中对于水泥混凝土的材料比例配置来说,需要能够严格基于抗渗漏、强度、耐久性及密度等因素来进行水泥标号的合理选择,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水、水泥及添加剂实际用量;而在进行沥青混合料配比时,由于其主要是由细集料、矿粉及粗集料等组合而成,因而试验操作过程中就需要对材料的耐高温性及稳定性等深入研究,从而在其全部满足设计标准基础上有效开展公路工程建设施工。

4.2 材料检测技术

无论是对于何种建筑类型工程来说,其都需要大量施工性材料和设备,而对于公路工程项目来说就更是如此,主要包含水、土、砂、石灰、沥青、构件及水泥等,往往在其进入到施工现场之前需要对其展开严格详细检验审核工作,一般材料检查审核条件包含合格证明、出厂证明及说明书资料等,并且在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后还要对其再次展开反复检测工作,当其全部符合国家公路工程建设施工标准规范后方可具体投入使用,一项环节不符合要求也不能应用。

4.3 无损检测技术

4.3.1 超声波技术

公路工程承受较大载荷,长期使用会出现疲劳和破坏,如裂隙、变形和断裂等,在一定程度上将声波能量释放出来。这些疲劳和小形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公路会在极短时间内发生巨大破坏而失效,因此必须严密监测。超声波的频率很高,其频率传输贴近波的传输定律,利用瞬间应力波原理,可将超声波技术应用于公路中裂隙和断面的检测。其原理如图1所示,主要是利用物件对公路表面进行敲击,使其产生低频应力波。应力波会传播到公路的内部,当遇到公路内部的交界或断裂面时则反射回检测设备,断裂面以及冲击面等产生的多种波段可以在交汇时进行瞬间共振,因此可以通过对反射波形态的分析比较。

图1 超声波测量原理图

4.3.2 探地雷达技术

当进行公路检修作业时需要检测地表浅层或超浅层的情况时,往往采用探地雷达技术。其原理主要为利用高频电磁脉冲波的发射线让公路结构内部接收宽频带短脉冲,利用天线将雷达脉冲传送至地下。当雷达脉冲在地下传播遇到不同典型介质的交界面时,会受到影响而使部分脉冲波的能量直接返回到地面,再被接收天线接收。通过分析反射波和发射到接收的时间,可以判断地下的介质分布情况。探地雷达车在夜间也可运行,且检测数据相当精确,进一步提高了检测效率,为公路检修提供了更加准确的分析依据和数据支持。

4.3.3 光纤传感器技术

光纤对某些特殊物理量较为敏感,并可以产生特定的反应,将该物理量转化为光信号而使其得以测量,这就是光纤传感器的原理。光纤传感器的结构形式如图2所示,主要有股绞光传感和多层反射传感两大特征,前者的主要原理为光纤局部出现的变化会影响传导射光密度。通过对光变化的分析来判断公路内部结构的变化和损坏;后者则是通过光线从传感器出发、到达反射装置、返回原点所需要时间进行分析计算,从而推测公路的内部情况。

图2 光纤传感器结构组成

4.3.4 图像检测技术

图像检测技术是将所获得的公路信息转化为图像,并加以分析的检测方法。图像检测技术一般包括红外线成像技术和激光全息影像技术。红外线成像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将分子热运动产生的热量通过红外摄像机进行检测,并将热点红外辐射转化为桥面温度图像。由于分子运动和分子种类不同,其运动产生的热量也不同,在图像上对应不同的颜色。若检测的公路内部结构中出现裂纹,则温度无法直接作用于该裂隙,导致混凝土的温度持续升高。因此根据图像中公路的热量分布情况,可以判断其内部结构出现的缺陷和损坏。激光全息影像技术则是使用专业设备对公路进行全面拍摄,并制成全息图。通过对全息图的分析和计算,推测公路的裂痕位置和其他损坏。图像检测技术能够直观反应公路缺陷,在公路检测工程中应用广泛。

4.4 检测技术中的跟踪检测

往往在各个阶段施工完成之后,施工人员还需遵循公路工程质量检测标准及相关规定展开科学合理化跟踪试验,如一旦公路中心线或构件中线出现偏差,便应对轴线设计位置和实际位置存在偏差进行准确测量,进而便于及时发现公路施工期间存在问题并将其有效解决,尤其是一些极为容易出现变化的质量隐患更需要展开跟踪性检测。同时对于公路工程来说,路基和路面是否压实也是一个重要跟踪检测内容,常见跟踪检测方法即为密度湿度仪和灌砂法,并且因其实际工作量较大,因而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方能完成。除此之外,还要对公路路基实际承载能力展开检测工作,具体变化情况可通过弯沉仪回弹数值来表示,回弹数值越小就说明承载力越高,回弹数值越大则说明承载力较低,进而可极大延长公路公路使用寿命,为人们出行安全提供良好保障。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工程的施工和运营过程中,质量检测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对几种常见的公路工程质量检测技术进行了详细探究,在公路工程建设全过程中,通过选用适宜的检测技术,能够从多个角度来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样才能够确保公路的最终质量。

猜你喜欢

公路工程公路材料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公路工程创新管理思路探索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公路工程CBR试验检测探讨
公路断想
路基换填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实践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
公路造价控制中的预结算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