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临泽双泉湖湿地公园规划

2018-12-07王建英

现代园艺 2018年22期
关键词:沼泽栖息地科普

王建英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 张掖 734200)

湿地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生命的摇篮和众多璀璨文明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湿地面临面积减少、功能衰退、生物多样性降低和湿地保护严峻的现状。建立国家湿地公园是维护大湿地保护面积的有效途径,也是湿地公约所提倡的发展方向。对改善区域生态状况,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双泉湖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和科学保护,不仅对河西走廊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积极作用,而且可以为河西走廊乃至甘肃推进湿地分级管理提供样板。

1 研究地概况

研究地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张掖市临泽县境内,距县城中心3km。规划总面积573.06 hm2,其中湿地面积319.30hm2、湿地率为55.72%。

2 湿地资源

2.1 湿地类型

根据《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试行)》分类系统划分方法,双泉湖湿地公园的湿地划分为沼泽湿地、人工湿地2大类,包括草本沼泽、沼泽化草甸、淡水泉或绿洲湿地、库塘、淡水养殖场及灌溉用沟、渠6个湿地类型(见表1)。

2.2 植物资源

根据实地调查及相关文献统计,双泉湖湿地公园共有维管植物45科104属149种。湿地植物种类丰富,共计24科42属63种。

2.3 动物资源

双泉湖湿地公园内共有脊椎动物25目52科116种,其中鱼类4目6科13种、两栖类1目1科1种、爬行类1目4科5种、鸟类15目35科86种、哺乳类4目6科11种。湿地公园内监测到鸟类13目32科79种,其中又以雁形目和鸻形目鸟类占主要地位,分别有15种和16种。根据监测结果显示,湿地公园水库南浅水沼泽中水禽种类最多,种群最多可达2500种。

2.4 湿地资源综合评价

2.4.1 生态系统典型性。湿地公园中部泉水溢出区,地下涌泉出露富集成为沼泽,形成了由淡水泉或绿洲湿地、沼泽化草甸、草本沼泽、库塘等组成的内陆荒漠地区复合湿地生态系统。肩负了物种栖息地、防洪调蓄、生产用水等多种功能,是河西走廊区域的生态绿洲,在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重大且独特的价值。湿地公园内植物多样性丰富,具有显著的内陆沼泽湿地景观特征,景观资源多样、景观环境优美,具有较高的生态特殊性与综合保护价值。

表1 甘肃临泽双泉湖湿地公园湿地类型及面积统计表

2.4.2 湿地面积比例适宜。根据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管理规定,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率不低于30%。双泉湖湿地公园湿地面积为319.3 hm2,占湿地公园总面积比例的55.72%,保育区和恢复区湿地面积占湿地公园湿地总面积的68.40%。

2.4.3 湿地物种多样性。湿地公园内湿地植被类型多样,生物栖息条件优越,是生物多样性原地保护最重要的自然栖息地和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濒危物种栖息地。通过2013~2017年持续监测,共监测到鸟类79种,涉及13目32科。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黑鹳、金雕、遗鸥、白尾海雕、大红鹳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大天鹅、白琵鹭、夜鹭、鹗、凤头麦鸡、红隼、白肩雕、卷羽鹈鹕、棕尾鵟9种。

3 规划思路

3.1 规划定位

规划定位具体包括以下5个方面:西北内陆荒漠地区典型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地;我国西线迁徙候鸟的重要停歇地;特色淡水泉沼泽湿地科普宣教示范地;丝绸之路旅游线路上的重要节点;市民休闲游憩的理想场所。

3.2 规划目标

依托丝绸之路要冲的区位优势,河西走廊中部绿洲的生态格局和双泉湖湿地景观,保护与修复园内复合生态系统、湿地环境和动植物栖息地。合理区划布局,科学划分分区,充分挖掘、利用与展示湿地景观与文化内涵,维护湿地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发挥双泉湖湿地环境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宣教、休闲游憩、绿色发展等多种功能,建设为生态良好、景观优美、文化丰厚,融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综合性湿地公园。

4 总体规划及功能分区

4.1 总体规划

结合公园湿地地形特点和湿地资源,总体规划科学分区,合理布局,保护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保障周边区域用水权益和生态稳定,突出原生湿地生态特征和自然风貌,将公园建设成集湿地保育、科研监测、科普宣教、生态旅游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西北内陆湿地公园。

4.2 功能分区

4.2.1 湿地保育区。应严格遵守《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中对于湿地保育区的相关管理规定,对生态特征明显,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通过修建巡护设施,设置生物围栏、绿篱、水系隔离设施进行严格保护,将鸟类迁徙越冬场所划为临时禁入区。

4.2.2 恢复重建区。湿地公园范围内被严重破坏的沼泽湿地及耕地、鱼塘等,将通过湿地水域恢复和水系连通工程、退塘还湿、鱼类恢复等栖息地恢复工程,疏通水系,将连片的鱼塘恢复为适宜水禽栖息的良好生境,恢复沼泽、草甸、林地连续的近自然植被景观原貌,有效恢复湿地水质、湿地植被和栖息地生境,维系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

4.2.3 科普宣教区。环境教育是一种较为先进、主动的环境保护方式,是一种综合性教育和环境保护模式科普宣教区。通过规划宣传设施涌泉展示体验点、自然教育径、湿地植物认知科普径、水鸟科普园等,形成点、线、面宣教体系,打造科普宣教基地,把双泉湖湿地公园建设成丝绸之路带内陆淡水泉湿地科普宣教示范地。

4.2.4 合理利用区。通过打造完善的旅游线路,布置湿地观光骑行廊道、垂钓园、水上拓展乐园等合理的生态旅游项目。丰富整个湿地公园旅游产品,深入开展湿地生态休闲旅游,让游客体验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湿地景观,构建湿地休闲游览、湿地科研、科普展示相结合的多样化生态旅游体系,提高整个湿地公园旅游品质,促进湿地公园旅游发展。

4.2.5 管理服务区。管理服务区位于双泉湖水库东南侧,建设游客服务中心、管理处、停车场和相应的服务科研设施。配置相应的保护、管理设备,为游客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实现良好的管理和服务功能。

5 结语

双泉湖湿地公园建设将从生态系统综合管理角度出发,打造结构完整、功能协调、健康的湿地公园生态系统,保护野生动物及栖息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湿地公园建成后,将改善湿地公园内生态环境,优化地方经济结构,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为公众提供体验自然、享受自然的休闲场所,进一步带动周边地区旅游度假、休闲娱乐等旅游产业的全域发展。

猜你喜欢

沼泽栖息地科普
北极新海冰制造项目
科普达人养成记
BEAN SCENES
科普漫画
沼泽时代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Passage Seven
何群:在辛勤耕耘中寻找梦想的栖息地
红树林沼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