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会计准则对石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分析

2018-12-07岳洋邓娜侯雪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化分公司

新商务周刊 2018年22期
关键词:会计准则准则核算

文/岳洋 邓娜 侯雪,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化分公司

伴随社会进步,能源企业发展全面开花,不断深化的调整和改革为石油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相应的挑战。市场环境日益饱和,竞争激烈。随着科学发展观得到认可,各企业在财务资产管理上寻求更好的核算机制。为适应新形势新会计准则顺势而生,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注入新的生命力,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但新事物的出现必然会对原有的企业核算机制带来相应影响改变,如何让石油企业会计在实际操作中提升工作质量更好顺应发展,本文对新会计准则对于石油企业会计核算重要性和影响进行阐述分析。

1 新会计准则对石油企业的作用和意义

1.1 加强信息质量产生机制效益

新会计准则的应用,规范、统一了原有的石油企业会计核算方式,对于不同石油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提出了统一标准。从而将企业日常在会计核算工作中计入、管理、报告中的行为进行规范化和秩序化,统一的准则标准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和权威性的提升产生巨大的助益。让新准则能够被会计行业所接受和认可。对此,新会计准则下财务工作的准确性对于石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可靠性保障、有助于石油企业在生产、成本、收支、税务上制定合理的工作方针。可见运用新会计准则对于会计核算可以产生制度化的机制效益对于企业发展连贯性创造有利条件,为日后进入国际市场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接轨国际增强市场竞争力

新准则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需求,在石油企业所相关的资产管理、成本计算、资产增贬处理方式上更加科学合理,并与外部市场和国际环境相合,与欧美等主流会计准则相适应并有相通之处,新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对其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信息曝光和质量的提升提供基础。为石油企业未来更好的“走出去”参与竞争,强大发展有深远意义。由于新准则的运用对于石油企业的信息质量提升产生巨大推力,使企业在市场上具备与其他石油企业可比性,对于树立石油企业国家品牌,培养石油企业竞争力提供力量,并将企业优势得以放大化的实现。

2 新会计准则对石油企业会计核算影响

2.1 石油企业转变计算方法

新会计准则采用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在石油企业成本计算上规避了以往石油企业对于资源开采生产大多通过历史成本的工作方式,而是将所到成果放在首位,新准则只将石油企业在确立已探明具备经济效益的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开采收支作为当期财务资本处理,而其他收支不予立项,仅作为当前时期一般费用处理,新会计准则下的成本计算方法更加符合先进企业会计对于资产的管理定义。为提供高质量的财务会计信息提供保障,另外,新会计准则对原有适应企业的会计准则优点予以保留,使企业在发展中更具优势。

2.2 核算项目得以丰富加强

新会计准则的应用也为石油企业工作上增添了核算的新项目。以石油企业在在项目开采勘探支出为例:用以体现石油开发的开采勘探的成本,在原有会计准则中一般都是以“地质探测支出”和“油田开采支出”两个部分的价款当做体现。而新的会计准则是将两部分统一核算进行信息反映。企业在探测和开采所产生的收支都用新准则规定标准进行信息共享,也可对于石油企业在已明确储量和为未明确的勘测的采集区进行具体划分,使之更加的合理,将会计信息更加清晰。更科学的体现出石油企业对于石油矿区的所有权。

2.3 减值方式核算更加合理

新会计准则在石油企业的运用改变以往在进行油气资产减值工作处理上没有规范规定的空白。在新会计准则中对石油企业在企业相关资产发生资产减值时会计的处理方式在旧准则原有的已明确油气区的资产减值预备计提时要进行各年度的测试。按账面价值高于公允价值所生的差额作为资产减值损失。在进行减值测试时对出现的成本数据分别测试,从而确定最终的数值。但需要明确,公允价值在运用时可能会发生资产减值准备、之后在会计核算不能更回,这是新会计准则相较于旧准则的不同之处一大体现。

3 结论

随着我国不断发展石油企业会不断壮大,新会计准则也会使会计行业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为石油企业的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石油企业在新会计准则的应用还有很大空间,任重道远。要不断对会计核算影响进行具体分析,深刻认识其重要性,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加大应用力度,使石油企业在资产管理更加规范,为更好的跻身国际市场创造优势条件。

猜你喜欢

会计准则准则核算
驻马店市十三五期间大气环境容量和紧缺度核算及分析
IAASB针对较不复杂实体审计新准则文本公开征求意见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会计教育的思考
政府会计准则的执行框架构建研究
回到会计主体 谈基本建设项目审计——兼论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核算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研究
海外工程项目的外账核算与管理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学学准则
新审计准则背景下审计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