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经济·促发展·惠民生审计责无旁贷

2018-12-07万仁如

审计与理财 2018年4期

■万仁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人民财产安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精准脱贫攻坚战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只能打赢打好。环境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得到人民认可的一个关键,要坚决打好打胜这场攻坚战。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打好三大攻坚战,保经济、促发展、惠民生,南昌市审计部门始终牢记使命,积极作为。2017年,市审计局在省审计厅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全市“八大”工作重点,“一核两重”工作布局,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能,市本级共完成审计项目55个,查出违规金额1.73亿元,管理不规范金额102.63亿元,向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移送处理事项35起。连续三届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绩效、综治、文明、节能、保密等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突出“免疫功能”,保障资金安全,规范权力运行。一是突出防范风险,开展债务审计。根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殷美根的点题,开展投融资平台债务情况进行审计,揭示了风险隐患,提出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殷美根书记给予充分肯定,并组织召开座谈会,就平台公司归口管理做好经营发展作出了系列部署,要求全市各融资平台既要做大做强,又要进一步加强债务风险管控。我市审计机关要进一步依法加强对政府性债务审计监督,为保障国有资金安全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作用。会后,市政府成立了南昌市政府性债务管理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防范我市债务风险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规范全市债务行为,防范债务风险。二是突出构建财政大格局,开展财政“同级审”。采用“四·四·四”组织模式,将预算执行审计分成财税管理、部门预算执行、重大重点项目投资、重点专项资金四个大项,由四名领导带领四个业务处室分别组织实施,采取“挂图作业”工作方法,高效开展财政审计。市人大常委会连续多年对审计工作报告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组织相关单位成立督导组开展整改督办。市政府高度重视问题的整改工作,要求相关单位对审计报告反映的问题认真整改。如针对非税收入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征管不到位的问题,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加大对非税收入缴库、土地出让金欠缴清理力度,及时清缴入库。三是突出规范政府投资,开展投资审计。开展了胡惠元堤延伸、梅湖景区花博园等重大重点工程审计。在审核项目成本的同时,关注了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情况,发现部分项目未履行招投标程序或招投标程序不规范、概算控制不严、合同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审计及时向项目业主单位指出问题,要求立即整改纠正,规范工程项目管理。全年共核减投资额3.9亿元,核减率约为10%,促进政府投资更加安全高效。四是突出促进领导干部依法履职,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主动与市纪委、市委组织部等有关部门沟通,把纪检监督、组织监督、审计监督结合起来,实现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为市委、市政府考核任用干部提供有效依据。市本级完成经济责任审计项目23个,审计查出违规金额1 248万元,损失浪费金额8万元,促进单位增收节支30万元,已上交财政30万元,提出审计建议70条,被采纳33条。

担当“守护哨兵”,维护群众利益,保护绿水青山。一是着力服务民生,开展涉农惠农财政资金“一卡通”审计,查出虚报冒领、截留挪用、侵占私分、公款私存等违规金额2.18亿元,归还原渠道资金399.09万元,移送问题线索22起,已处理违规违纪问题428名责任人。审计专报和报告分别得到市委书记、市长、纪委书记、组织部长等主要领导的肯定和批示,要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认真整改审计发现的问题,务必加强管理、建章立制,确保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彰显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保障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得到真正的落实。二是着力保障住有所居,开展保障房审计,对各类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改房和廉租房、公租房、经适房、限价房等保障性住房进行审计,重点关注招标投标、资金使用、分配管理等关键环节,严格对照法律规章制度筛选出违法违纪问题疑点,进行逐一排查。向有关部门移送问题线索7起,涉及金额1 586.87万元,确保党和国家照顾弱势群体的住房政策得以落实。三是着力促进政令畅通,加强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对重大项目推进,深化“放管服”改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精准扶贫等8个方面的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审计,推进了重大项目建设和惠民政策的落地生效。如,对轨道3号线工程拆迁涉及特殊资产处置进度不快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揭示,促进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进度稳步推进;个别区救灾资金结余未结转的问题及时得到落实;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运行费下拨不到位的问题已整改到位;促进大学生创业补贴未全部执行到位的问题已得到整改。四是着力服务美丽南昌建设,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推动南昌市《关于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实施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市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步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对湾里区委原书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进行试点,围绕促进“美丽南昌·幸福家园”建设,对水体、土壤、森林、草地、空气等各项生态环保指标进行了全方位审计,揭示问题30个,移送案件线索2起,印发了《关于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相关举措在我市落实情况督查工作的通知》,全面推进各县区对此项审计工作要求的贯彻落实,着力保护我市良好的生态环境。

创建“审计品牌”,夯实战斗堡垒,打造审计铁军。一是抓好党建。注重创新党建方法,开展“作风大转变教育整治——寻找身边最美审计人”活动,得到省审计厅党组书记、厅长辜华荣的重要批示,并在全省审计机关予以推广,我市3名审计干部入选《江西最美审计人》一书;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江晓斌对这一作法表示点赞,并要求全市总结推广。注重党建与审计两促进,在“一卡通”资金审计中,在审计一线设立临时党支部,严肃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二是抓好培训。制定详细的人才培养计划,组织开展审计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班,全面提高审计干部的业务能力。全局39人具有中级职称(在全局占比近一半),17人具有高级职称,20人被列为全省审计能手,1人入选全省审计专业领军人才,9人入选业务骨干后备人才。三是抓好作风。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狠抓“庸懒散虚”问题整治,用好“四种形态”,对 23名干部进行谈心谈话、履责约谈,对22名新提拔、交流、轮岗干部进行任前谈话,驻局纪检组、局机关纪委在重要时点进行短信警示提醒,在每个驻外审计组设立一名兼职廉政监督员,严格执行审计纪律“八不准”,实现廉政监督全覆盖。四是抓好服务。积极服务廉洁南昌建设,主动配合市委、市政府各项中心工作,全年共抽调审计业务骨干参加市委巡察等工作近20人次,得到省、市相关部门的好评,抽调的同志个个圆满完成了任务;按照全市总体安排,组织局审计能手加班加点,圆满完成了“小金库”全面治理重点检查的工作任务,有效地维护了财经纪律。

近期,党中央组建了中央审计委员会,前期全国人大十三届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优化了审计职责,旨在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这是党加强审计工作领导和强化审计监督作用的具体举措,更加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审计工作的高度重视。南昌市审计局全体党员干部将以此为引领,不断提高审计质量水平,全面落实胡泽君审计长要求的“审计全覆盖助力打好三大攻坚战”战略目标,紧紧围绕打造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南昌样板”发展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十个大抓、十个抓大”的工作部署,创新审计理念,突出审计重点,为促进我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南昌样板”做出更大贡献。

突出“卫士”功能。为强化审计作为“资金守护神”和经济领域的“免疫系统”功能,重点采取以下举措:一是坚持以打赢“防范风险、精准扶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为中心,突出对金融领域、高标准农田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百姓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重点审查民生住房保障、社保资金和惠民项目,提高民生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公共制度建设。重点是根据殷美根书记的要求,开展棚改资金审计,摸清棚改底数,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精准信息,为规范操作提供依据;按照省审计厅的统一部署,开展中心城区民生保障资金和惠民项目审计调查,切实保护群众利益。三是依法完善和规范开展投资审计工作,注重整合审计资源和审计力量,以创新的思路和办法推进投资审计转型和全面发展,引导投资审计从数量规模向质量效应、从单一工程造价审计向全面投资审计、从传统投资审计向现代投资审计转变,促进公共投资提高成效。四是以促进财政做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高绩效为目标,扎实开展财政审计,重点关注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营改增政策效果、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重大投资项目落地和重点专项资金绩效,以及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的执行情况,推动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效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强化“谋士”作用。一是坚持“磨刀不误砍柴工”。为谋划好审计项目计划,始终以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为切入点,紧扣社会焦点,通过“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和“上门征求意见、网络征集意见”的方式,抓好审计立项工作,提出工作思路,确保审计工作紧紧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做到科学统筹推进任务,确保审计工作顺利完成。二是着眼“问题倒逼改革”。认真贯彻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审计监督是一种‘倒逼’机制,能够形成改革的动力。审计反映出很多问题都是制度性的、根本性的”要求。未雨绸缪,将审计监督与制度完善相结合,总结问题规律,从体制机制和管理层面入手,深入分析原因,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推动政府完善制度和深化改革,逐步消除查处问题屡审屡犯的现象;三是主动“跳出审计看审计”。主动在全市发展大局中找准定位和角度,恪守审计的权力边界,积极遵循“三个区分开来”的原则,对审计发现的情况进行客观评价,致力于促进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改革推进情况,促进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做到既查处以权谋私,又防范工作管理失误,还保护创业干事者;四是推行“1+N审计模式”。探索“部门预算+专项审计”的方式,构建以预算执行审计为核心,以审计工作报告、审计结果报告为载体的财政审计大格局,增强审计反映内容的宏观性和全面性,为推动财政体制改革、规范行政行为、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发挥审计作用。

展现“勇士”作为。一是忠于使命。把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揭示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中真实、合法、效益及管理方面存在的违纪违规问题,关注财政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潜在风险,切实加强对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的跟踪和督促,使审计成果转化为现实的行政力和生产力。二是勇于较真。以推动国务院、省、市政府出台的各项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健康发展和转型升级为目标,做好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尤其关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国务院“约法三章”等,严肃揭示“四风”问题,促进政令畅通,发挥实效。三是敢于“亮剑”。注重发现案件线索,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碰硬,及时揭示和查处滥用职权、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案件线索,积极主动加强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司法机关的沟通协作,形成对职务违法违纪行为查处的监督检查合力,发挥反腐尖兵和利剑作用,为建设法治南昌、廉洁南昌、文明南昌发挥积极作用。四是严于律己。全面加强自身的法治建设与纪律建设,着力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严格按照法定职责、权限和范围开展工作,强化对审计项目的审理,加强质量的控制,发挥“精品”审计项目的典型引领作用。严格执行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发挥审计组临时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切实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审计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