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贤兄大才愿为知己
——毛泽东和萧三

2018-12-07李丽

书摘 2018年7期
关键词:东山

☉李丽

一本介绍英雄豪杰的书在他们之间架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互为知己,相约共进;到长沙求学后,政局风云变幻中,风华正茂的他们始终站在同辈的前列。延安艰苦岁月里,他们一个运筹帷幄,一个口诛笔伐,在不懈的战斗中推心置腹。毛泽东和萧三相交几十年,两人深情厚谊,生死不易。

以书会友,引为知己

萧三从小勤奋好学,不满四岁时即入私塾读书。1907年,父亲萧岳英应聘到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教授物理和数学。读了8年私塾的萧三,与二兄萧子升一起随父去东山学堂应考。最终,两人都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东山学堂是一所创建于1895年的新式学校,在湘乡所办各书院中是最晚的一所,却以其革故鼎新、兼容并包、与时俱进的办学特点而大大有别于其他书院,并脱颖而出成为湖南最早的新式学堂之一。1910年,毛泽东以其外祖父家作为籍贯,凭《言志》一文,考入了本不收外乡人的东山高小。他对原来读的那些宣扬旧礼教、窒息新思想的“四书”“五经”早已厌倦不堪,现在冲破了封建私塾的牢笼、来到这里读书,就像穿云破雾、展翅翱翔的海燕,心情格外舒畅,并很快与打破地域、门户观念的萧三结识,成了亲密的朋友。此时,毛泽东17岁,萧三14岁。

1936年10月,历经两万五千里长途跋涉到达陕北的毛泽东,在延安的窑洞里第一次对外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谈起了自己的身世,并深情回忆早年在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的往事:“我以前没有见过这么多孩子聚在一起,他们大多数是地主子弟,穿着讲究,很少农民供得起上这样的学堂。我的穿着比别人都寒酸。我只有一套像样的短衫裤,我平常总是穿一身破旧的衫裤,许多阔学生因此看不起我。可是在他们当中我也有朋友,其中一个现在是作家,住在苏联。”毛泽东这里提到的“作家”,就是同窗好友萧三。在这里,毛泽东和萧三尤其喜欢在晚饭后、晚自习前漫步在幽静的校园,或在便河边谈论诗文,或在树林里议论校风,或坐大树下评述时事……东山学堂规定了月终和期终考试制度,由期终考试成绩判定升级或降级,毛泽东和萧三都对这种考试制度怀有不满情绪,但毛泽东珍惜得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即便是一些不喜欢的功课,也极力保证考试通过。萧三最初效仿别的同学搞“夹带”,带了几次小纸条发现无效后,他就像毛泽东一样对于自己不喜欢的课保证及格,凡是自己喜欢的课就全力以赴。毛泽东和萧三的国文课都是名列前茅。有次乙班的国文老师周遭出作文题《春》,萧三不仅以“春”字贯穿全文,而且每一句都带有“春”字。周先生给他打了满分,评价该文“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并在全班宣读。对萧三《救国图存论》一文,他则评价“大厦如倾要栋梁,青眼高歌望吾子”。萧三在东山学堂写了许多诗句并自集成册,周先生十分赞扬,对萧三说:“勤学苦练,持之以恒,说不定你将来能成为一代诗圣。”果不其然,萧三后来成为国际著名诗人,杰出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毛泽东在东山学堂也很有长进,写得一手好文章,他写的《救国图存论》《宋襄公论》等文章全校有名。国文教员贺南纲十分喜欢毛泽东,见他对历史很有兴趣,特意买了一部《了凡纲鉴》送给他。毛泽东和萧三还有个共同的爱好,即喜欢看“闲书”。除中国的《三国演义》《水浒传》之类的名著外,还喜欢读些外国历史、地理和英雄传奇故事及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文章。阅读这些课外书籍几乎花费了他们所有的课余和自修时间。

得知萧三有本《世界英雄豪杰传》后,毛泽东十分高兴,立马前往萧三处借阅。看到毛泽东急切的表情,萧三故意开玩笑:“书倒是有一本,但我借书给别人,向来是有点讲究的。”顿了顿后,萧三笑嘻嘻地说:“我的书,有三种人不能借。无真才实学者不借,庸庸小人者不借,三嘛,嘿嘿,我出联而不能答者不借。”

毛泽东素来古文基础扎实,到了东山高小后成绩更是日益长进,对对子自然心中有底,他微微一笑说:“小弟不敢自命才高博学,但读书心切,请仁兄出一联如何?”

萧三见毛泽东似乎胸有成竹,便道:“我这书里讲的可都是英雄豪杰呀,你听着,上联是这样的:目旁是贵,瞆眼不会识贵人。快对,快对!”

毛泽东略一沉吟,从容答道:“萧兄,我就冒昧对一联,并将此联赠你。请听:门内有才,闭门岂能纳才子?”

萧三听罢,羞得满脸通红,低下头说:“请恕小弟无礼,贤兄大才,愿为知己,地久天长!”说完,立即拿出书来,双手捧到毛泽东眼前。毛泽东双手接过书,连声道谢,二人相视握手大笑。

毛泽东很喜欢这本书,很快就读完了,还书时,他抱歉地对萧三说:“对不住你,我把你的书弄脏了!”萧三打开书一看,书里面密密麻麻地用了许多圈点,而圈得最密的,是华盛顿、林肯、拿破仑、彼得大帝等人的传记。原来,毛泽东读了这本书,对这些人物的历史功绩十分钦佩,同时盼望中国也能有类似的人物出现来挽救民族危亡,因此读着读着就情不自禁地在书上圈点起来。他对萧三说:中国也要有这样的人,我们应该讲求富国强兵之道,才不致蹈安南、高丽、印度的覆撤。顾炎武说得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萧三深以为然,他打开书一页页地翻着,看着书上的圈圈点点,引起了深深的共鸣,他不仅毫无责怪之意,反而称赞不已。从此,毛泽东与萧三无话不谈,诚挚相待,结下了深厚的同窗情谊。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毛泽东在东山高小只读了半年书,但这半年对他的意义却非同寻常,东山高小对于毛泽东的意义,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进不了东山学校,也到不了长沙城,只怕还出不了韶山冲呢!”出了韶山冲,入了小学堂后的1911年春天,毛泽东经过东山高小的老师介绍,考取了湘乡驻省中学。而1911年夏天,萧三也结束了自己的东山时光,考入了湖南第一师范预科,两人又可以经常见面了。

到了省城,毛泽东和萧三的的眼界顿时开阔许多。他们第一次读到了同盟会主办的《民立报》,接触到了许多革命言论,使得他们对政治更加关切,也为风起云涌的革命形势所激励和鼓舞。毛泽东还在湘乡驻省中学的墙上贴上了自己第一次发表政治见解的文章,表明要推翻腐朽透顶的清王朝,组织民国新政府。文章贴出后立刻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很多热血青年受到鼓舞,反清情绪急剧高涨。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一声枪响,辛亥革命全面爆发,湖南第一个响应,革命党人进攻长沙,建立革命军政府。毛泽东兴奋异常,认为对于革命不能袖手旁观,需要有更多的人站到革命斗争的第一线去,于是投笔从戎,在1911年底参加了湖南新军。半年后,清王朝被推翻,南北统一,辛亥革命以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而告终,毛泽东退出军队,继续开始求学生涯。1913年春,毛泽东以优异成绩考取了第四师范,第二年春天,第四师范并入第一师范,毛泽东和萧三又成为了同校同学,同窗的岁月使他们有了更多的接触机会,交往也愈加密切了。

第一师范位于长沙城南妙高峰下,整个校园充满了蓬勃的时代气息。当时一师校长孔昭绶曾留学日本,思想先进,办学民主,是“民主教育的先驱”和教育改革者,他还聘请了一批学识渊博、道德高尚、教书育人并重的好教员,如杨昌济、徐特立、方维夏、黎锦熙、袁仲谦、王立庵等。尤其是杨昌济先生,他教授伦理学,教育学生要做一个公正的、道德的、正义的、有益于社会的人,他的改造国家、服务社会、不为个人打算的崇高思想,专心钻研、务求贯通的学习方法,有远谋、有毅力、注重实践的办事作风和严谨刻苦的生活方式,对毛泽东和萧三等有着非常有益的影响。

1916年夏,萧三从一师毕业,先后到黄氏族校和一师附小教书,他和毛泽东仍联系密切,经常在一起学习,商讨社会和学术问题,切磋琢磨,互资裨益,他还参加了毛泽东组织的一个哲学小组,常常列出学习上的疑难和社会改造的问题,一起登门向杨昌济等老师求教。

国家内忧外患、军阀割据,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现实生活使毛泽东认识到改造社会的大业不是短暂时间所能完成,更不是少数几个人的力量所能办到,在完善自身的同时,他开始意识到合群奋斗的必要性。1915年暑假过后,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的名义向长沙的学校发出了征友启示,临近毕业时他身边聚集了十几个志同道合、意志坚定的朋友,他们经常聚会,畅谈时事,大家从讨论中得出一致的结论:一定要“集合同志、创造新环境,为共同的活动”,认为有必要成立一种严密的组织。于是毛泽东提议组织一个学会,并起草了学会的章程,分送各发起人传阅征求意见。萧三先后多次与毛泽东碰面,商讨学会成立事宜并修改学会章程。

1918年4月14日,是个星期天。和煦的春风吹动着清澈的江水,毛泽东和萧三等一同渡过湘江,来到岳麓山下刘家台子蔡和森家里,14名青年兴致勃勃聚会一堂。一个崭新的革命团体——新民学会在毛泽东等人的精心策划下诞生了。会议选举了萧子升为总干事,毛泽东为干事。不久,萧子升赴法,会务便由毛泽东主持。拥有毛泽东、萧三、蔡和森等青年才俊的新民学会很快便成了当时最具革命性的团体之一。

1918年6月,毛泽东结束了第一师范的学习生活,6月下旬,毛泽东、萧三等十余名新民学会会员,集中讨论了“会友向外发展”的问题,大家受到李大钊宣传的“劳工神圣”的思想影响,认为赴法勤工俭学很有必要。会后不久蔡和森赴京了解情况,毛泽东和萧三等留在长沙开展发动和组织工作,一个赴法勤工俭学的热潮,在湖南很快兴起了。8月19日,毛泽东、萧三、罗学瓒等邀集志愿留法者25人抵达北京。毛泽东等妥善地把他们安排到留法预备班,又进一步为他们出国做准备。在此期间,毛泽东、萧三等一起经常到杨昌济家登门求教,又通过其介绍与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李大钊、陈独秀等接触交流。他们还组织了新民学会会员在北大同蔡元培、胡适等座谈,会员们提出学术及人生观问题,蔡、胡等名士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毛泽东、萧三等受益良多。

1918年冬,稍得闲暇的毛泽东和萧三相约到天津渤海大沽口看海,走到海边却只看到白茫茫一片冰的世界,两人都想在大海的冰上走一走过过瘾,于是相约相向绕一圈再回原地,等萧三回到原处时,毛泽东却许久未见,后来毛泽东还同萧三开玩笑说:“我有意找蓬莱仙岛的,谁知什么也没有找到……”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萧三积极投入到这场反帝爱国的革命洪流之中。回到长沙后,在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上以“子璋”为名发表文章,他的第一篇公开发表的散文诗《节孝坊》就登在《湘江评论》的创刊号上。《湘江评论》虽然因反动政府的镇压只发行了四期和一期临时增刊,但这些文章却热情讴歌了十月革命和它所引起的世界革命的大好形势,无情地揭露、声讨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鼓舞了很多进步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

生活是战斗,需要战斗的作品

1920年5月,黄浦江边,相识相交十载的毛泽东和萧三,挥手依依惜别。毛泽东留在国内领导革命,萧三远赴法国勤工俭学。远隔重洋,见面的机会少了,但两人联系不断,萧三沿途不断有信和照片寄给毛泽东。

1922年萧三加入法国共产党,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赴苏联进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大学学习。

1924年,萧三奉调回国,出任共青团湖南省委书记、中共湖南省委委员。1925年2月,他专程赶到韶山,与正在韶山开展农民运动的毛泽东畅谈农民运动问题。1927年,又在上海与参加中央会议的毛泽东相聚,久别重逢,分外高兴,他们多次彻夜长谈,仿佛又回到了一师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萧三认真听取毛泽东关于农民运动、革命政权和农民同盟军等问题的论述,深深为他的独到见解所折服。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萧三毅然站在毛泽东正确路线的一边。在这次大会上,萧三因突然患病辞去被提名的中央委员一职,随后常驻莫斯科一边疗养一边工作。1930年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后,他担任“左联”常驻苏联代表,主编了中文版《国际文学》,并从事写作,宣传中国革命。而毛泽东回到湖南领导秋收起义,创建中央苏区,率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两人一别又是12年。1939年4月29日,延安中央组织部的窑洞前,秘密回国的萧三,见到了分别已久的老战友毛泽东,当晚毛泽东与其共进晚餐,席间同叙友情。分手时,两人还按照学生时代的样子,彼此鞠躬话别。

由于萧三是秘密回国的,他的俄籍妻子叶华和未满周岁的孩子未能同行。为此,毛泽东特别批示同意叶华母子来延安。他们来到延安后,萧三也多次带他们到枣园看望毛泽东,毛泽东对他们很热情,每次都请吃饭,也没忘记给烟瘾很大的萧三点上香烟。当时的延安,香烟这种物资很是珍稀,一根烟毛泽东要分成几截抽,好不容易积攒了一条烟,可一旦萧三来了,毛泽东就把香烟拿出来送给萧三。

回到延安后,萧三担任了鲁迅艺术学院编译部主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常委等职,还主编了《大众文艺》《新诗歌》等杂志。因为他喜欢写诗写文章,到延安后新作频出。每当萧三将自己的作品送毛泽东时,毛泽东都认真阅读,还常提出修改意见,毛泽东曾对他说:“姓萧的古来文学家很少,你要争气……”毛泽东还经常给萧三写信,对他的工作和创作予以鼓励和支持。1939年6月17日,萧三收到了他寄给毛泽东的一本手抄诗稿和毛泽东的附信:“大作看了,感觉在战斗,现在需要战斗的作品,现在的生活也全部是战斗,盼望你更多作些……”

早在莫斯科期间,萧三就写过毛泽东的传记,到了延安想再增补修改,为此特意征询毛泽东的意见,毛泽东并不反对他“无事翻翻古”,但要求他要研究调查一些历史事实才能写东西,毛泽东还答应萧三有空闲再和他详谈。为毛泽东写传记这个历史性的话题就这样被提出来了,加之任弼时又郑重嘱咐萧三写一本毛主席传以庆祝他的五十大寿,萧三为此采访了许多在延安的老同志,搜集了许多素材,这当中有周恩来、朱德、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贺龙等同志,当中有的长谈,有的短叙,有的片言只语,有的事例情节丰富。然而因毛泽东坚持不肯做寿,传记未能如期完成,但萧三还是用这些素材陆续发表了一些关于毛泽东革命活动的文章。这些文章一发表便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可是毛泽东却多次传话,要萧三停止写他个人,多写群众。萧三坚持认为写毛泽东和写党的斗争二者不可分,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1944年,边区召开劳模大会,萧三组织一批作家采访劳模并撰写文章。随后他又写了《第一步》总结此事,1945年初,萧三《第一步:从参加边区参议会及劳模大会归来》一文发表在2月20日的《解放日报》上。毛泽东看后于2月22日给他写了封信,赞扬他文章写得好,信云:“你的《第一步》,写得很好。你的态度,大不同于初到延安那几年了,文章诚实,恳切,生动有力。当然,从前你的文章也是好的,但是现在更好了,我读这些文章,很得益处……”

1949年8月,萧三撰写的《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经中宣部审查批准,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中国共产党内写出的第一本毛泽东传记,很快被翻译成多国文字版本,在国际上影响很大。萧三写的宣传毛泽东的文章和传记,使中国和世界人民对毛泽东以及中国共产党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可谓是意义非凡,贡献巨大。

情深谊长

新中国成立后,萧三成了著名的国际文化战士和中国人民的和平使者,主要从事保卫世界和平、促进各国的友谊和文化交流的工作。他先后担任了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事务局局长、中国作协外国文学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常务理事、中苏友好协会副总干事、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务理事和书记处书记等职,并在书记处(布拉格)工作了两年多的时间。他常年奔波于世界各地,出席过多届保卫世界和平大会,访问了许多国家,这期间毛泽东虽然日理万机,但仍然多次亲切接见萧三。

1975年6月14日,萧三和叶华分别就专案组给他们定的所谓“苏修特务分子”问题给毛泽东写信。萧三在信里说:1961年秋“和其他人一道,请了苏修的人来家作客。此一‘有背于现在中国人为人的道德’(鲁迅)之举,引起党的警惕、怀疑、监视,同时广泛秘密流行一种舆论:‘萧三不可靠’‘叶华是国际间谍’,以致形成成见和框框,如是者达五六年。‘捉将官里去’——拘留审查者七年有余”。信中还揭露了专案组牵强附会、歪曲、逼供信等恶劣行为,并告知“现在要我们迁出首都,去湖南益阳落户”。叶华在信中也说明原委。两人的信由人带进中南海。毛泽东当时身体不佳,眼睛视力急剧下降,看东西、写东西十分困难。他让人读萧三和叶华的信。信念到半途,他说:我与萧三很熟,又是老乡,又是同学,萧三的毛笔字写得是很漂亮的。当工作人员念到有关单位让萧三去湖南时,毛泽东激动地表示:这么老了,还有谁要回什么湖南的?有事都不应该让回湖南了!听完叶华的信后,毛泽东赞扬:她很坚强!虽然写字困难,但毛泽东坚持要来纸和笔,他批示:“如无确证,只是嫌疑,则应释放,免予追究,以观后效。从实践中证明。”

当萧三在1976年听到毛泽东去世的噩耗时,他肝肠寸断却不能前往悼念。粉碎“四人帮”后,萧三才得以彻底平反恢复名誉和工作,此时他已经80岁高龄。他不顾年高体弱,疾病缠身,仍然顽强工作,修改了1954年写的《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和初期革命活动》一书,并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又一次正式出版。

1983年2月,萧三逝世于北京,享年87岁。

猜你喜欢

东山
东山由义井
走进东山学校,寻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红红的苹果
东山书院
藤县挂榜岭和东山的史事
洞庭东山:一颗镶嵌在太湖上的明珠
曹娥江
东山“寡妇村”:用悲剧的力量感召世人
还魂之镜(中篇小说)
镜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