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传播模式的构建与优化
2018-12-06张新笛云妙婷
张新笛 云妙婷
摘 要: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便利的同时,也促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将新媒体运用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助于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从而与时俱进,促进高校的长期、稳定发展。本文就如何运用新媒体,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的构建和优化,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构建;优化
基金项目:2018年度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项目名称:红色音乐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实现研究项目编号:500。
近年来,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将新媒体运用到高校教学工作中,不仅有助于改善教学环境、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也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促使高校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将新媒体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中,有助于构建一个全新的网络教育平台,并且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建设,从而取得一个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希望有助于高校的教学工作。
1.新媒体時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的构建
1.1信息传播和接收关系由分离转变为统一
在依靠传统的传播媒介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和接受之间的关系,比较明确,即思想政治信息由传播者发出,然后由接收者对其进行接收,在接收的过程中,会存在信息的遗漏和缺损,从而导致接收者接收到的信息较少,处于一种被动接收信息的状态。而新媒体的发展和利用,有效的打破了传受双方之间的这种关系,促使新媒体两端的用户就可以发布信息,又可以接收信息,既可以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又可以作为信息的接收者,从而促使两者之间的关系逐渐统一。这种传播方式既有利于信息的传输和分享,又促使传受双方具有平等的地位。
1.2信息更加海量化和碎片化
在新媒体时代和网络技术的运用下,信息的传播途径越来越多,传播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新媒体可以将散落在任何地方的信息,快速传播到世界各地,从而扩充了信息的内容。然而,由于报道的新闻媒介较多,针对同一信息,不同的媒介也具有不同的看法和表达方式,而且信息的简洁明了特性,促使信息呈现出一种零碎和不完善的状态,从而导致接收者很难对实践进行还原。此外,新媒体可以利用接收者的零碎时间来完成对信息的传播。
1.3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和个性化共存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人际中的传播方式,主要是信息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进行一对一的传播模式;而在组织传播中,主要依靠上级对下级进行信息的传播过程;在大众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是大众传媒针对接收者展开一对多的传输模式。然而,新媒体的使用,促使信息传播具有交互性、传播方式更加多样性,包含多对多的全媒体传播方式、一对一和一对多的新媒体人际传播和自媒体传播,从而促使信息传播的渠道越来越多,内容也更加丰富。此外,为了极大的满足每一位大学生对信息的不同需求,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还可以依据他们的兴趣和喜好,采取分级传播和个性化传播的方式。
2.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的优化
2.1利用新媒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和手段
在教育途径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自身的力量来实施教育。大学生的文化程度较高、运用媒介的能力也比较强,因此,新媒体的使用,可以促使每一个学生最终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因此,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将新媒体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加强对他们新媒体技术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并且通过社会实践等活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从而确保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并且促使大学生准确掌握新媒体使用技术,加强他们对负面和不利信息的判断能力,确保他们合理利用新媒体来促进自身健康成长;在教育手段上,可以积极探索一些新的新媒体方式,如创建班级“QQ群”、“微信群”等。因此,高校应积极创造一些新媒体手段,来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2.2利用新媒体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为了优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可以在其中加入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相关需求。在社会价值方面,需要始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为了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注重对教育主体中个人价值需求的满足,并且考虑每个个体的不同需求。再者,需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和个体性。在新媒体环境下,既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荣辱观念、社会主义思想等,还需将心理健康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融入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中。
3.结语
综上,为了在新课改形势下,强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需从实际出发,充分依靠网络技术和新媒体的作用,不断优化教学环境、改革教学模式、深化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内容,从而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并且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从而推动大学教学工作的顺利、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1]龙云敏.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众传媒环境优化构建研究[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6(8):11-13.
[2]卢洁, 张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模式及优化构建[J]. 中国报业, 2016(20):88-89.
[3]王翠华. “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基于传播学的视角[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9(1):74-78.
作者简介:
张新笛,女,1983-2,硕士,讲师,山东淄博,单位,湖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云妙婷,女,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