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青年之声”建设下的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探讨

2018-12-06陈越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

摘 要:思想引领高校共青团意识形态建设中抢占“话语权”的关键,新媒体盛行的时代下,要重视青年思想本身的创造和输出,化被动教育为主动引领。目前,“青年之声”存在实际使用率不高、使用效果不显著和使用积极性低等问题。为思想引领工作建立网络阵地,需要“青年之声”进一步创新宣传模式,完善线上线下连通机制,突出亮点,加强功能性建设,实现其“反映青年呼声,回应青年诉求,维护青年权益,服务青年成长”的宗旨。

关键词:青年之声;思想引领;高校共青团

基金项目:2017年度华南农业大学共青团研究课题:基于“青年之声”平台建设对高校学生思想引领的创新研究,课题编号:TW17-YB10,项目负责人:陈越

一、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的内涵

“思想引领”一词最早是在2003年的团“十五大”上提出:“要充分发挥青年引领的社会风气之先的作用,引导青年努力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践行者,新型人际关系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1]亦有学者提出,思想引领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通过思想引领,强化青年个体与国家、民族、政党之间的情感互动;二是通过思想引领,动员青年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三是通过思想引领,让青年掌握改造主观世界的根本方法——社会实践。[2]时至今日,思想引领依旧是高校共青团建设话语体系中的关键词,更是高校共青团意识形态建设中抢占“话语权”的关键。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想状况呈现出新的情况、新的特点,而传统的思想引领方法和手段已经不再完全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这迫切需要高校共青团组织改进方法、创新理念、拓展空间。新媒体盛行的时代下,QQ、微信和微博等APP已经成为青年学生必备的网络平台,更随着抖音、快手等一系列新型网络平台的兴起,越来越多形形色色的价值观充斥着整个互联网,也深入影响着这一代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想。“思想引领”也就不仅仅只是采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强调对青年的思想灌输和教育,更重要的还是在于要重视青年思想本身的创造和输出,化被动教育为主动引领。

二、“青年之声”网络平台在高校学生使用中的问题分析

为了更准确更实际地了解“青年之声”在使用中的问题,笔者采用了问卷调查、座谈、咨询访问等多种形式,对广州市华南农业大学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8份,涵盖了学生团干、学生干部和普通同学等。根据调查及座谈访问结果,“青年之声”在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政治性推广强,但趣味性宣传弱,导致实际使用率不高

从调查结果统计中,在所有受访学生中有58.3%加入到“青年之声”网络平台,总体上反映的普及率还是不错的,但只有32.4%的普通同学加入。加入不代表实际使用,能够经常性登入的方能被认为实际使用,从调查结果可以清晰看出,学生团干中能经常使用的占82.7%,学生干部中能经常使用的占43.5%,普通学生中能经常使用的仅占7.8%。学生干部作为高校中政治觉悟较高的一部分,加入平台的人数比例较高,而普通同学情况就不容乐观。从实际使用率来看,“青年之声”平台的实际受众数远远低于显示的注册数。

许多学生反映,了解到“青年之声”绝大部分来自于通知等比较正式的途径,而往往这些途径缺乏趣味,对青年缺乏吸引力。另外,不少学生是以一种非自愿方式加入“青年之声”,这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学生的抵触情绪,本应是对学生自身各方面非常有利的,但因为先入为主心理排斥,不愿意接受,更不愿意深入了解使用“青年之声”。

(二)线上线下存在脱节,导致使用效果不显著

对于线上学生反映的问题,除了在线上给予及时有效的反馈外,在线下也同样要注重解决难题。不少学生在学习、情感、心理、工作等诸多方面存在着或大或小的疑惑,但又羞于直接询问相关老师,需要在网络虚拟环境中得到正确引导,但往往单纯的线上引导是不够的,如何从线上到线下就成为了他们的阻碍。正因如此,导致青年学生对于“青年之声”的用户体验感不佳,使用效果不显著。

(三)板块重数量,特色不突出,导致使用积极性低

虽然“青年之声”网络平台上拥有众多板块,涵盖方面比较广泛,但缺乏突出特色亮点,许多学生反映,如果一个新媒体平台没有自身的特点或者和其他网络平台一样,他们就不愿意浪费时间参与,然后逐渐放弃。但像就业、心理、人际等学生较为关心的内容,却存在着线上资源不足,亦或是资源更新慢,更新质量不高等问题,导致学生使用积极性不断降低。

三、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网络平台建设

(一)创新宣传模式,反映青年呼声,回应青年诉求

实际使用率和宗旨目的两者之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互为充要条件,所以要先倾听青年的呼声,了解青年的诉求,对于创新宣传模式具有指导意义。可以参照市场上许多APP的推广方式,进一步创新宣传模式,让更多的青年学生主动接受,提高实际使用率,才能做到反映青年呼声,回应青年诉求。

(二)完善线上线下连通机制,维护青年权益

线上的热点问题,专家老师给予积极回应,线下有關部门积极解决,如此“青年之声”才能做到维护青年权益。如此一来,这种线上线下模式就有非常重要的关键点——有效性和时效性。2016年,时任团浙江省委副书记朱林森[3]就解决“青年之声”的“听、答、办”难以形成有效闭环这一问题,提出从三个方面深化线上线下的融合,以实现对青年直接联系、直接服务、直接引导。

(三)突出亮点,加强功能性建设,服务青年成长

可以舍弃或者弱化一些其他网络平台做的非常成熟的板块,突出属于“青年之声”自己的亮点,集中解决在校青年学生对就业、读研、心理健康等实际问题的需求,强化平台的具体功能,利用近几年来的“慕课”、公开课、名人讲座等多种形式,切实有效的服务青年成长。

参考文献:

[1]共青团中央.中国共青团年鉴(2003)[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16.

[2]刘佳.中国共青团思想引领青年的话语嬗变[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5).

[3]朱林森.强化服务力 提升传播力 夯实生命力 推动“青年之声”品牌融入青年心中[J].中国共青团,2016(05):14-16.

作者简介:

陈越(1989.12),男 汉族 浙江台州人 华南农业大学 农学硕士,讲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
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问题及成因分析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以高校共青团活动为载体加强中国梦宣传教育
将政治教学融入初中生的学习生活
新媒体技术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影响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