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衡阳县生态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8-12-06徐娟梁称福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衡阳县现状对策

徐娟 梁称福

摘 要:本文以衡阳县为例,分析了近年来该县生态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剖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衡阳县生态经济与社会发展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衡阳县;生态经济与社会;现状;对策

基金项目:本文为 2017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生态文明视阈下湘江流域衡阳段生态经济高效发展研究》(编号:17C0568)和2016年度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衡阳市的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编号:2016D097)的部分研究内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1]。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态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衡阳市是湘江流域的一个重要地级市,也是工业发展重镇。生态经济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在县域。县域经济具有功能完备的经济体系,涉及生产、消费、流通、分配各环节,以及一、二、三产业各部门,壮大县域经济要坚持统筹兼顾,加快协调发展[2]。县域生态经济建设是衡阳市生态经济建设的微观基础,是衡阳市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和关键任务。本文就衡阳县生态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及对策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1 衡阳县生态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

1.1近6年来衡阳县经济生产总值及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布情况

2011-2016年衡阳县经济发展状况见表1。从中可以看出,2011年以来,衡阳县的生产总值持续、稳定增长,由2011年的189.21亿元稳步增长到2016年的317.01亿元,但每年比上一年的增长率在稳定下降。2011-2016年每年的增长率依次为13.5%、12.6%、10.5%、9.3%、8.8%、8%[3-8]。

1.2 近6年来衡阳县人均GDP增长情况

2011-2016年间,衡阳县的人均GDP呈现增长趋势。其中,2011年为17122元,2012年为19382元,但2013年下降到15701.7元,下降幅度较大。2014-2016年期间,又在持续稳步增长,三年的人均GDP依次为21289元、23131元、28606元[3-8]。

1.3 近6年来衡阳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

总体来看,2011-2016年间,衡阳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纯收入)稳步增长,但年增长率逐渐下降。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的14334元增加到2016年的2832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由2011年的15.10%下降到2016年的8.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的8447元增加到2016年的1478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由2011年的18.2%下降到2016年的9.9%[3-8](表2)。

1.4 近6年来衡阳县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增长情况

2011-2016年间,衡阳县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生活消费支出)逐步增长,但年增长率不太稳定。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由2011年的12061元增加到2016年的20736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年增长率由2011年的11.8%下降到2016年的5.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2011年的5014元增加到2016年的10421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年增长率不稳定,2011-2016年分别为13%、17.3%、28%、10.6%、7.87%、13.5%。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由2011年的36.5%下降到2016年的31%;農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除2012年、2016年上升之外,其他年份总体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16年达到37%[3-8](表3)。

1.5近些年衡阳县现代生态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衡阳县委、县政府大力扶持农业企业发展,涌现出一大批现代生态农业企业并不断发展壮大。例如,衡阳县现有湖南珍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湖南省三香农林开发有限公司、衡阳县现代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等20余家农业企业,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金兰镇、栏垅乡、西渡镇等乡镇,涵盖了生猪、大米、金银花、中药材、酒类、苗木等多个行业。早在2014年,全县已有规模以上林产企业9家,中、小林产企业132家,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52个,2014年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25.75亿元[9]。

工业企业发展迅速,以2016年为例,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67亿元,增长21.8%。其中,主营业务活动利润14.79亿元,增长23.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149.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25.51%[8]。

1.6近些年衡阳县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情况

近些年衡阳县教育卫生事业发展较快。据统计,2011-2016年,衡阳县普通高中维持在7所;普通初中在逐年增加,从2011年的64所增加到2016年的74所;普通小学虽然在逐年下降,但小学教学点从无到有,并逐年增加,2016年增加到63个。2011-2016年,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变化不大;床位数稳步增长,特别是2015、2016年显著增加到4570张、5062张;卫生技术人员数量除2015年增加数量较大外,其他年份也无明显变化[3-8](表4)。

总之,近些年来,衡阳县的生态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也必须清醒认识到,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注重经济社会发展硬指标提升的同时,生存环境、生活质量、幸福感等软指标相对弱化,绿色生态立县的县域发展战略有待进一步落实;二是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城乡居民生态文明意识较为薄弱,尚未形成完全符合县域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四是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特别是契合生态产业发展的生态设施有待完善。

2 衡阳县生态经济与社会发展对策

2.1超越狭隘眼光,提升发展战略

要把“绿色生态立县”确立为衡阳县发展战略方针之一,并把“生态协调”列为衡阳县发展战略举措之一,把生态文明理念充分融入到县域发展目标和要求当中,提出不仅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硬指标上走在湖南省县(市)前列,而且要在群众的生存环境、生活质量、幸福感等软指标上走在前列。同时,大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推进“绿色GDP”考核的研究与实践。

2.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经济

一是要大力发展生态工业。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着力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力争用最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以及最低的废弃物排放量,达到既定的生产和增长目的。二是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积极构建生态农业循环体系,探索中小型生态农业园模式,不断推动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三是要大力发展生态服务业。发展以生态旅游、绿色商贸、绿色物流为重点的生态服务业,积极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经营规模合理、装备水平较高、生态效益明显的连锁企业和生态物流企业。

2.3突出天人和谐,培育生态文化

一是要加强生态心态文化建设。弘扬崇尚自然、天人和谐、物我合一的思想,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生态伦理观。二是要加强生态体制文化建设。要严格落实环境责任追究制度,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克服生态治理中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三是要加强生态民族文化建设。衡阳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要挖掘保护、弘扬传承。

2.4建设生态村镇,完善生态设施

一是要建设生态县城。要从自然生态层次、社会生态层次、文化生态层次三个层次加以综合考虑并进行顶层设计。二是要建设生态乡镇。要处理好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的关系、发展经济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硬件建设与环境优化的关系。三是要建设生态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选择一批基础条件较好、群众素质较高的自然村作为生态村建设的试点,积累经验后以点带面,全面推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Z].2017-10-18.

[2] 任永杰 冯洪德 王文峰.乘美丽乡村建设东风 促县域经济发展加速.邯郸日报,2016-05-26 ,第 007 版.

[3]衡阳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hengyang.gov.cn/zfxxgk/szfxxgkml/tjsj/tjgb/201605/t20160515_424543.html.

[4]衡阳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hengyang.gov.cn/zfxxgk/szfxxgkml/tjsj/tjgb/201605/t20160515_424545.html.

[5]衡阳县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hengyang.gov.cn/zfxxgk/szfxxgkml/tjsj/tjgb/201605/t20160515_424542.html.

[6]衡阳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hengyang.gov.cn/zfxxgk/szfxxgkml/tjsj/tjgb/201504/t20150424_321257.html.

[7]衡阳县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hyx.gov.cn/detail.ashx?id=219472.

[8]衡阳县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hengyang.gov.cn/zfxxgk/szfxxgkml/tjsj/tjgb/201704/t20170414_988306.html.

[9]衡阳县林业局.衡阳县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化建设[J].林业与生态,2015(6):20-21.

作者简介:

徐娟(1976年10月-),女,漢族,湖南益阳人,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讲师,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为企业经营管理、区域生态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衡阳县现状对策
衡阳县:家庭亲子烹饪大赛圆满落幕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衡阳县:禁毒宣传进校园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衡阳县生态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衡阳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