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税费计算与申报》课程“情景化”创新教育模式改革与探索

2018-12-06李艳辉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18年10期

摘 要:《税费计算与申报》是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的重要的核心课程,但是在现行的教学中存在理论和实践相脱节,课堂效率低下等问题。所以该课程教学模式亟待改革,刻不容缓。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思考创新,着力搭建“情景化”教学模式。并从(1)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情景,(2)将“教、学、做”融为一体,设置“情景化”的仿真的工作流程,(3)“情景化”设置“真实”的工作岗位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税费计算与申报;情景化;创新

前言:

《税费申报与计算》是会计专业的重要的核心课程。课时多、任务重,理论性强,既是《财经法规》 、《管理会计》等重要课程内容的深化和进一步应用,又为审计专业、财务管理等后续开展的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是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在讲授《税费计算与申报》课程时理论和实践相分离,一般都是先讲理论课,后面再配备相关的实践课程,课时比例一般是1:1。这样就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在讲授理论课程时,老师奋笔疾书,出口成章,旁征博引,讲的激情飞扬,最终老师讲的感动了自己,但是很多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打瞌睡,走神,开小差……学生课堂上看似很“精彩“、很“热闹”,可是热闹过后,学生没有学到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课程,往往学生模拟着填一些老师准备好的报表,做一些案例计算……,因为之前理论课堂没有认真听讲,理论知识欠缺,这个时候一些同学目光空洞,无从下手,最后随便填填,草草了事。最终弄得老师不愿意教,学生不愿意学,双方都相互抱怨,致使师生关系恶化。所以该课程教学模式亟待改革,刻不容缓[1]。

那么如何切合实际的进行“情景化”创新教学模式改革其模式又是怎么样的呢?为此笔者根据自己教学的课堂进行了探索。

1.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情景

情景教学实际上是实践课程的部分内容虚拟模拟前移,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时候练习实际。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实感受到税费的计算和申报,让学生感受真实的、复杂多变的税费申报和计算现场。这样学生学习会更有主动性,更有兴趣,这样就把理论和实践相融合在一起,学生边学边用,随时发现问题,通过谈论研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情景教学具体运作方案如下:课前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提前查阅文献,搜集相关资料,然后实行小组谈论形成书面报告,最后课堂发言探讨。整个过程都是学生在探寻,教师在指导,这样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战经验[2]。

例如在《税费计算与申报 》课程中有一节内容是《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首先在课前给学生分组布置作业,搜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个人所得税的历史以及对应的税率。2018年政府正在进行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广泛搜集资料,并且积极参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献计献策。在课堂上学生可以积极探讨,起征点,税率基数等,把相关谈论的内容反应到相关部门。通过这种学生全员参与的“情景化”创新模式的应用,学生会感受到学习的知识能够应用的实际,也为后面的实践课打下坚实基础。通过“情景化”教学,学生积极参与,大大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自主学习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 自我进行评价和对他人进行评价的能力, 同时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班级凝聚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也得到提升,可谓一举多得[3]。

2、将“教、学、做”融为一体,设置“情景化”的仿真的工作流程

根据课程内容,将每种类税收的申报和计算,设置“情景化”的工作流程。这样学生就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为后面的实践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生踏入工作岗位进行了仿真实习训练。

在课堂上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行“情景化”设置。在扮演的角色遇到问题时,例如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和申报,企业税费的计算和申报。本着解决问题的目的进入教学内容,老师对具体理論知识联系当前“情景化”的问题进行讲解,指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思路,以及相应的注意事项,由学生判断该项业务的性质与内容,最终带领学生一切完成“情景化”的相应的任务,实现“教、学、做”相结合[4]。

3. “情景化”设置“真实”的工作岗位

现代科技高度发达,为人民带来巨大的方便。我们的教学也应该紧跟时代潮流。现在有很多科技公司开发出高仿真度的软件,可以切实可行地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真实”的工作岗位。可以从企业角度设置岗位,以税务机关角度设置相应的工作岗位。让现实中的热点问题、案例进行设计后进入课堂,进行高度还原。这样就将我们的课程有效的企业化,实际化。通过高度“情景化”的“真实”岗位的实践教学,让理论知识和实践高度结合,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此形成积极高效的创新的教学模式[5]。

结语:

《税费计算与申报》是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的重要的核心课程,课程改革迫在眉睫,但是也不能急功近利,需要结合实际循序渐进。在教学模式改革中一定要善于创新,多思考,着力搭建“情景化”教学模式。同时要及时了解企业的诉求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紧跟社会热点。让学生所学知识与企业、税务机关等岗位需求的知识直接对接,把学生培养成实践性、应用型人才。真正让职业院校成为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和基地[6]。

参考文献:

[1]曹佩.“税费计算与申报”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在高职院校中的运用研究——以湖南省益阳某职业院校为例[J].中国市场,2017(30):225-226.

[2]习成龙.《税法与税务会计》课程的情景教学模式研究[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7):243-244.

[3]章君.高职“税费计算与申报”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析[J].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7,32(02):55-60.

[4]谭素娴.高职财务会计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0(07):111-112.

[5]郑君,张崇友,童兰超,罗维祥.基于《税费计算与申报》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分析[J].纳税,2018(12):230-231.

[6]王天予.关于《税费计算与申报》课程的改革探析[J].商,2013(19):211.

作者简介:

李艳辉(1978-),女,江西萍乡人,管理学硕士,讲师,主要从事财经、会计专业类教学及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