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校后厂”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12-06许萍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技能型校企实训

许萍

摘 要:“前校后厂”是一种新产生的校企合作模式,学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学校将毕业生推荐给企业,企业为学生提供一个优良的实习平台和就业方向。这是一种优良的发展策略,但就我国校企合作现状而言,仍有一些不足之处。本文阐述了校企合作的特点,详细介绍校企合作具有的优势和正面临的各种问题,最后对此问题采取的策略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些许有益的帮助。

关键字:前校后厂;校企合作;策略;办学思想

引言:

校企合作中的“企”是一些正規的企业单位,学生实习工作安全可靠,避免了学生在找实习工作的时候到处瞎碰并且有效排除了学生实习期被骗的危险因素。我国未来经济状态良好,市场上正是需要这种专业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模式不仅有利于培育技能型人才,并且使企业的发展得到增强。校企合作重视学生培养质量、在校学习情况和实践能力,学校和企业一同共享资源和信息,达到一种“双赢”的状态。

一、校企合作的现状

(一)校企合作的优势

我国当下的很多普通高校依然保持着传统教育模式,大多都是重视理论却轻视实践甚至在学习期间没有对学生安排实践活动,导致培养出的人才大多都只能“纸上谈兵”,难以适应当经社会的高速发展。虽然大部分高校已经意识到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对培养一个优秀的学生极为重要,但目前许多高校对于学生的评价仍是以分数论之,没有关注到学生的综合发展。针对这种情况,高校若是采取校企合作模式即能很好的让学生进行相关专业的实践活动,达到“三分理论,七分实践”的良好教育状态。其次,参加校企合作的学生毕业证和普通本科批次并无区别,就业也相对更加有优势,校企合作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在毕业之后更快适应职场,且并不会影响学生考研,企业并不会强迫学生就业,在考研的时候也不会有正常批次和校企合作之分,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双向选择。

(二)校企合作面临的问题

校企合作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在开展的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如果没有扎实的经验,校企合作方案不够完善,则会导致校企合作极难良好的发展下去,所以有很多企业期望能够通过学校为企业培养优秀的后备人员,却苦于无从下手。学校制定的计划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实训基地和教育配套措施都不够完善,学生无法得到真正有效的实践经验。进行教育的教师并没有进入企业进行训练,对企业人才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并不清楚,学生一旦进入企业实习,会产生教育内容和实际操作的断层现象。尽管学校制定了相关政策来支持校企合作,但并没有真正的法律保障,地方人员对其认识不够,致使学校和企业缺少合作办学的内在动力,无经费保障、制度执行不到位。因此学校应当制定好相关法律,切实执行法规文件,从而促进校企合作的良性发展。至今,上一个好大学依然是整个社会的公认目标,国家应该彻底打破这种旧观念,予以技能型人才一个新的社会地位[1]。

二、面对校企合作产生的问题所采取的策略

(一)完善公共实训基地设施

实践对于技能型人才是重点培养之处,但是大多数学校对实训基地建设并不充足,基地设施也不够完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学生而言,没有实训的各种设施,即使有一大堆在课堂上学会的理论知识,也是无法成为一名优秀的技能型人才的。同时,学校也应该合理安排学生日常实训的次数,对学生进行日常实训考察。学期实践教学计划应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确定学生的日常实践训练能够达到企业的需求。企业也应当定时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观摩,让资深的老员工带领学生进行实地操作[2]。

(二)培养专业的“双师型”团队

在学校和企业的人才交接工作中,学校拥有一批既能够担任日常理论教学,又能够有效指导学生进行企业所需的实践内容的“双师型”教师团队是保证这一过程顺利完成的关键之处。然而现状是,我国大部分高校教师并没有经历过企业相关的实践操作,有充足的实践经验,基本处于一种大学一毕业就在学校就职的状态。所以学校应该先安排本校教师进入企业进行一段时间的实践训练,再择优进行深造,学校也可以请资深的专家人才来进行有关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讲座,建立一支理论与实践双向并进的优秀师资队伍。

(三)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法律政策,大力倡导校企合作,为校企合作的相关人员实行奖励政策,让学校和企业直接受益,提升学校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增加积极性,进行资金投入,解决校企合作因资金产生的矛盾。由于学校和企业毕竟是两个不同的体系,所推崇的东西也不尽相同,学校有学校的教学目标,企业有企业的利益追求。学校教学内容难免与企业当季所需的技能出现碰撞。政府应从中进行协调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不对称导致的合作延误,保证校企合作有效良好的发展,政府应该清楚发展校企合作并不是学校需要承担全部责任,政府也需要给予大力支持,我国应借鉴国外一些优秀的相关政策,但在实施政策的时候,也应该注重因材施教才是根本[3]。

(四)加强相关宣传

很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在校企合作关系中,企业也应参与到宣传之中。当下,大部分的宣传工作都是有学校来承担,但对于学校而言,其宣传大多都是在招生时进行一些宣传,宣传力度明显不够。所以企业也应该认识到企业应尽到自己这一方的义务,换句话说,学校招生其实也就是企业的人力资源投资。同时政府也应该给予大力支持,为校企合作进行一定的宣传,增强民众对校企合作正确认识[4]。

三、结束语

校企合作,发挥了学校和企业各自的特点、优势,共同培养了社会和市场上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学校与企业合作共赢,互相扶持、团结协作,共同克服挑战、创建未来。加强校企合作的定向培养,既为更多学生搭建了一条就业的直通道,又为更多企业输送更多的具有专业性的优秀人才,同时也使得学校获得更多有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正青.机械类专业关于前校后厂、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时代农机,2017(2):223-223.

[2]王春艳.校企合作,创新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7(49):31-32.

[3]齐兴龙.设计艺术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J].美术大观,2017(7):152-153.

[4]王超.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戏剧之家,2016(20):204-204.

猜你喜欢

技能型校企实训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
浙江省汽车后服务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