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订单式校企合作企业方的成本收益分析

2018-12-06李彩霞邹建生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订单式校企合作收益

李彩霞 邹建生

摘 要: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出现,人口红利逐渐减弱,企业人工成本越来越高,离职率越高企业的人工成本越大,企业为了提高留存率,越来越青睐校企合作培养出来的员工,所以订单式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就越来越普遍。通过分析校企合作企业方的成本收益,增强企业对该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订单式;校企合作;成本;收益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7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GL17223)“订单式校企合作的企业方成本收益分析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订单式校企合作是目前国内职业教育中普遍应用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企业方的合作动机和投入产出效益分析,是促进订单式校企合作健康深入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主要剖析订单式校企合作企业方的成本和收益主要有哪些,为企业的校企合作决策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一、 订单式校企合作的背景

职业教育是一个跨界的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其本质特征。[1]学校要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必须进行校企合作,在开始时学校主动去找企业合作,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出现,人口红利逐渐减弱,企业出现了用工荒,人工成本越来越高,站在长远角度,校企合作培养出来的员工相对来说归宿感更强,留存率会越高,企业的人工成本可能会更低,现在企业越来越看重校企合作,学校也愿意,订单式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就越来越普遍。

二、订单式校企合作的定义

以订单委托培养的形式将教育机构与企业联合办学、办专业、办班,往往以企业命名,企业参与办学全过程,包括制定人才规格、课程设置、考核标准,感受企业文化,学生毕业后可进入该企业工作[2]。

三、订单式校企合作的企业方成本收益分析

订单式校企合作的一种双赢模式,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增加社会效益,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降低人工成本,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企业方分析合作成本与效益就是核心问题,人才的招聘可以通过订单式合作预约获取,也可以直接从人才市场招聘获取,本文所谈论的成本就是决策的相关成本,也就是企业决定采用校企合作方式招聘还是直接从社会的人才市场招聘。同时由于人员数量的变动性,在进行决策是分析总成本往往没有可比性,我们要计算单位员工的年决策相关成本。

(一) 投资期的划分

人力的投入产出也是一种投资,投资期越长收益越大,这是毫无疑问,由于订单式校企合作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我们将投资期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三年的在校期间,从初始投资到毕业后三年的6年投资期和初始投资到毕业后六年的9年投资期,学生毕业六年后还在企业的话,那么这种员工大部分是企业重用的人才,也往往会比社会招聘的员工具有更大的效益,所以之后期间没必要进行分析。

(二) 三年期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

1.成本分析

我們首先来分析下企业方在学生的在校三年主要做哪些事情,企业首先要寻找合作方,学校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办事风格完全不同,企业要介入学校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然后开始谈判,谈判成功后,第一年来学校招聘学员,开设班级,第二年建设课程体系,进行培训,包括企业人员来校方培训和学生派入企业培训,第三年最后的就业选拔或就业安排,在过程中主要产生的成本包括招聘费用,主要是差旅费、培训费(包括师资费用,场地费用)和学生的生活成本(住宿费用和餐饮费用)[3]。单位员工的年成本A=(差旅费+培训费+生活成本)/班级人数*3,在社会直接招聘中,那么他的成本主要是招聘的差旅费和招聘的介绍费,人均在1000-1500元之间,还有这三年的员工薪酬费用。假设这种招聘的员工流动性很大,基本是干一年左右就离职的话,那么单位员工的成本B=1500+单个员工年薪,我们这里的决策相关成本就应该是单位校企合作成本减去单位社会招聘员工成本=A-B。

2. 收益分析

前三年基本属于投入期,成本占绝大部分,收益主要指的是在第三年顶岗实习,让这些学生实际进入各岗位操作,每个学生都有师傅手把手教,上岗一段时间后就给企业带来收益和稍微可以解放一定的老员工的工作时间,对调整员工的假期有一定帮助。校企合作单位员工的年收益M=第三年的收益/班级人数*3,社会招聘的单位员工的收益N=新员工年收益/招聘人数。差额收益=M-N。

最后决策是采用订单式校企合作招聘还是社会直接招聘,决策就是比较差额收益与差额成本的关系,如果差额收益大于差额成本就选择订单式校企合作,差额收益小于差额成本就选择直接社会招聘。三年期投资假设意味着校企合作最后毕业时没有一个能够留在企业上班,这种结果几乎是不存在的。我们做这个分析就是要企业能够用财务思维去分析问题而已。

(三) 六年期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

1. 成本分析

这种假设是假设校企合作的员工在毕业后能在企业最长呆三年,那么这些员工的成本包括前三年在学校给他们投入的成本,这些学生进入企业后要支付薪酬,但是社会直接招聘的员工进入企业同样要支付薪酬,也就是说不管你采用什么方式招聘员工都支付等价的薪酬,所以这部分的成本属于决策无关成本,那么这六年的总成本还是之前发生的差旅费用+培训费+生活成本,但是人数却不是开始的班级总人数了,我们要估计后三年的人员流失情况,按照估计方法计算出平均人数=(班级人数*3+班级人数*第四年的留存率+班级人数*第五年的留存率+班级人数*第六年的留存率)/6。其单位员工的年成本A1=(差旅费+培训费+生活成本)/班级平均人数。在社会直接招聘中,还是假设这种招聘的员工流动性很大,基本是干一年左右就离职的话,那么单位员工的成本仍然为B=1500+单个员工年薪,这里的决策相关成本就应该是单位校企合作成本减去单位社会招聘员工成本=A1-B。

2. 收益分析

由于校企合作已经经过前三年的学习和顶岗实习,那么从第四年起基本达到一个熟练工的状态,而且归属感也比社会招聘的员工强,工作态度和积极性也更高。其单位员工的年收益M1=(3M+后三年的收益总额)/(班级人数*3+班级人数*第四年的留存率+班级人数*第五年的留存率+班级人数*第六年的留存率)/6,而社会招聘的员工由于流动性大,每年都是新手,社会招聘的单位员工的收益还是之前N=新员工年收益/招聘人数。差额收益=M1-N。

最后决策时还是比较差额收益与差额成本的关系,如果差额收益大于差额成本就选择订单式校企合作,差额收益小于差额成本就选择直接社会招聘。此时的A1明显小于之前的A,M1明显大于原来的M,而社会招聘的员工的成本和收益同三年期是相同的。

(四) 九年期的投资成本收益分析

1.成本分析

这种假设是假设校企合作的员工在毕业后能在企业最长呆六年,同样这些员工的成本包括前三年在学校给他们投入的成本,进入企业后的薪酬同样不属于决策成本,由于他们在企业能够沉淀下来,基本是企业的骨干,那么后期的提升培训会增加。但这种投入一定是会获得更高的收益,这九年的总成本等于之前发生的差旅费用+培训费+生活成本再加上后续培训费,但是人数的话也将进一步萎缩,所以要估计这六年来将出现的人员流失情况,按照估计方法计算出平均人数=(班级人数*3+班级人数*第四年的留存率+班级人数*第五年的留存率+班级人数*第六年的留存率+班级人数*第七年的留存率+班级人数*第八年的留存率+班级人数*第九年的留存率)/9。其单位员工的年成本A2=(差旅费+培训费+生活成本+后续培训费用)/班级平均人数。单位员工的成本仍然为B=1500+单个员工年薪,这里的决策相关成本就应该是单位校企合作成本减去单位社会招聘员工成本=A2-B。

2.收益分析

其单位員工的年收益M2=(3M+后六年的收益总额)/(班级人数*3+班级人数*第四年的留存率+班级人数*第五年的留存率+班级人数*第六年的留存率+班级人数*第七年的留存率+班级人数*第八年的留存率+班级人数*第九年的留存率)/9,而社会招聘的员工的收益还是之前N=新员工年收益/招聘人数。差额收益=M2-N。

决策的标准还是和之前相同,本文是通过财务数据分析来量化订单式校企合作如何具体分析成本和收益,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成本控制和提高收益,让校企合作朝深度和广度发展,抢占人才市场的制高点。

参考文献:

[1]刘艳桃.高职“订单式”校企合作的成本和收益研究——基于合作博弈视角[J].商业会计,2016(23):64-67.

[2]陈慧芝.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项目中企业投入成本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6(S2):112-115.

作者简介:

李彩霞,女,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会计系教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

猜你喜欢

订单式校企合作收益
螃蟹爬上“网” 收益落进兜
宇航通用单机订单式管理模式构建与实践
山西临猗:开展订单式培训 打造劳务输出品牌
怎么设定你的年化收益目标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2015年理财“6宗最”谁能给你稳稳的收益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质量管理
如何解开设计院BIM应用的收益困惑?
中职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