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

2018-12-06李燕燕

速读·中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阅读效率阅读环境阅读兴趣

李燕燕

摘 要:课外阅读是提高小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小学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暴露了一系列问题,如学生挑选书籍具有较大的盲目性,阅读过程抱有较强的功利心里等。教师应当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与指导作用,如为学生提供阅读环境,引入多样化的阅读活动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等。只有通过教师正确的阅读指导策略,才能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

关键词:课外阅读;阅读环境;阅读效率;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后延伸与扩展,能够提高小学生的综合文化思维能力。通过大量的课外书籍阅读,学生才能够不断优化现有的语文知识,积累众多的文化素材,更好的辅助语文学习。由于语文课堂的数量以及时间有限,许多学校仅仅在每一周为学生安排一次集体的阅读课。因此,大部分的学生阅读都需要在课后时间开展。尽管小学语文阅读学习十分重要,但是在课外阅读的学习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于小学语文老师而言,需要根据课程的实际开展情况对进度与教案进行改进,激发学生对于阅读课外读物的兴趣,从而从小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掌握高效率的阅读方法,提高综合文化素质水平。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现状

(一)课外阅读具有一定随意性

当学生对课外书感兴趣时,在读物的选择上也会具有随机性等特点。他们往往喜欢新奇和娱乐性阅读内容,譬如故事和漫画。大部分学生对阅读没有系统的规划,在图书馆里我们发现很多小学生并没有办理图书证,对于读书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状态,这说明部分学生是没有目的地阅读课外书籍,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兴致勃勃读了不少书,但收获并不大。

(二)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不够

部分学生对读书具有盲目性不知道看什么书,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这表明部分教师受固有思想限制,对课后阅读不够重视,并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认为课堂阅读比课后阅读更重要。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读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其自觉地去读书,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增强其阅读欲望。首先教师可以在班级中树立“阅读榜样”。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一颗“好胜心”,教师可以为学生树立榜样,大到名人伟人,讲解他们的励志故事,小到班级学生,在学生中培养优秀学生,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不断鼓励学生进步。

例如:笔者会定期在班级组织阅读课,鼓励学生将自己阅读的书本介绍给大家,并且说出自己的读书心得。对于读书较为广泛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他们发放小红花,推选出学生中的榜样,这样更能激励学生提高阅读兴趣。其次要联系生活实际。小学生生活阅历较少,但是具有很强的好奇心,自己不熟悉的事物都渴望去了解。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引导他们认识、思考,獲取相关信息。当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他们想知道的内容时,就会对课外阅读产生浓郁的兴趣。再次开展阅读活动激趣。

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阅读和学习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如笔者曾经组织了一次“读书的意义”主题演讲比赛,让学生在演讲和准备的过程中体会读书的意义;或者定期组织学生去图书馆进行阅读活动,学生可以一起读书一起分享相互鼓励相互促进。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并不能在一朝一夕中看见成效,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记忆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思维逻辑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如何加强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十分重要。研究表明,大部分的小学生在开始阶段都能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但是在后续的学习中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兴趣不同。

(三)积极开展多样化阅读活动

教师应当积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从而减少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枯燥感与孤独感。阅读活动的形式可以涵盖分享心得,演讲比赛,课外知识竞赛等。一方面,教师可以在开展2个月的课外阅读后,鼓励学生将积累的素材与同学分享,并积极上台展示自己最喜欢的书籍,从而带动阅读气氛。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通过知识竞赛的方式来鼓励学生仔细阅读,不仅能够考察学生在阅读时的记忆能力,也能够督促学生阅读更多高价值的名著书籍。除此之外,教师也应当积极邀请家长参与到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中,开展“亲子阅读日”,“亲子阅读大比拼”等特色活动,从而将课外阅读从学校教育延伸到家庭教育。提课外阅读的连贯性,也能够加强家长的重视程度,从而更加科学的指导学生开展阅读学习。

(四)转变阅读观念应试教育的发展

让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逐渐僵化,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背道而驰,学生的额外阅读兴趣较低,不能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当综合分析课程大纲标准与学生实际能力,判断课外书籍的难度以及内容的知识量,逐渐改变传统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权威性,霸权式的教学理念,由结果导向式转变为过程导向式,提倡在兴趣中开展课外阅读。从而打破填鸭式教学的束缚,将课外阅读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

除此之外,教师应当对学生给予充分的信任,给予学生自我展示的空间,积极引入话剧,演讲,辩论等多样化的教学环节,提升学生课外阅读参与度。

三、结论

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写作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多方面的个体素质均建立在广泛的阅读学习与思考上。通过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也能够巩固语言学习能力。在课外阅读的指导中,教师应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优势,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张春凤.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误区分析及科学指导策略探讨[J].好家长,2014,(39):111.

[2]李卉.浅议小学语文有效课外阅读教学的指导策[J].魅力中国,2017,(8).

猜你喜欢

阅读效率阅读环境阅读兴趣
高校图书馆阅览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试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浅谈如何通过合作学习来提升高中语文课堂的阅读效率
浅谈班级阅读环境的现状和改善策略
文图转换有效阅读策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