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更需精神保健品
2018-12-06张杰
张杰
身体健康对老人固然重要,但由于生理或社会等多种原因,老年人在步入晚年后可能会出现焦虑症、抑郁症等各种心理精神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这些心理问题也会辐射到身体,导致健康恶化。
精神疾病困扰全球老人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老年科主任孙新宇有一位病人是她医生朋友的父亲。这位朋友找到她,说他的父亲“几乎把所有科室都看遍了”。最初,老人说胃不舒服,吃不下饭,但去消化科没有查出大问题。老人又说心脏憋得难受,但心内科也没查出病来。后来,呼吸、神内、泌尿、骨科、中医科……能看的科室都看了,该做的检查都做了,胃镜做了好几次,肿瘤的可能性也排除了,但老爷子还是怀疑自己得了很重的病,每天吃不下睡不着,就在家翻医书,研究自己的“病”。最后,医生建议他去看看心理科。老人的表现是典型的疑病症状,是抑郁的一种表现。在医生和家属的劝说下,他同意尝试接受治疗,抗抑郁藥治疗两三周后情况就有好转,不到两个月他就恢复正常了。
如今,抑郁、焦虑等精神障碍已被大众熟知,但老年人似乎是这些疾病中被忽视的群体。研究表明,65岁以上人口中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占高龄存活人口中的26%。由于很多人的抑郁症状并非一过性的,甚至会反复发作,对生活影响大,自杀比例也高于一般人群。
心魔带来慢病和自杀
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但对老年人来说,退休、空巢、躯体疾病、婚姻变故、子女关系等,都有可能成为诱因。
一是生物学原因。进入老年期,包括大脑功能在内的诸多生理功能都在退化,躯体的疾病越来越多。数据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达54%,超过70%的老年人同时患有两种及以上慢病。人的身体是一个整体,而精神心理活动的维系需要整个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
二是个性原因。有的人性格较敏感、内向,遇事容易钻牛角尖,对心理打击的抵御能力较差;而有的人比较开朗,不管遇到什么事都想得开,患心理疾病的几率就小一些。此外,人老了往往更固执,考虑问题比较极端,不容易跟人交流,也是心理疾病的诱因。
三是社会心理因素。比如以前是独当一面的领导,如今精力衰退,会有很深的失落感。老年丧偶是突出的负性事件。很多老人对老伴从感情到生活习惯上都有依赖性,突然只剩自己了,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肯定会感到孤独。即使孩子很孝顺,也不可能取代老伴的地位。而再婚压力、子女经济纠纷、随子女到外地居住等,都让很多老人无所适从。
上述问题除了让老人陷入心理困扰中,还可能带来躯体疾病。研究表明,抑郁和躯体疾病的关系可能是双向的,比如慢性疼痛可能是抑郁的易感因素,抑郁则可能加重心脑血管疾病。
子女关爱胜似良药
早诊断、早治疗对精神疾病的治疗来说意义重大。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果非常好,90%以上都能治好。因此,提高精神疾病的早期识别率尤为重要。
抑郁的核心是动力下降、精力下降、兴趣丧失。孙新宇说,很多老年抑郁患者的表现形式隐蔽,症状更多集中在对身体或晚辈的过度关注上,表现出易怒、焦虑和身体症状。如果一个老人担忧的事突然多了,喜欢做的事不做了,跟外界交流少了,总说身体不舒服,在排除了躯体疾病后,就要考虑是否患上了抑郁症。一旦情绪变得极端,自我封闭,不跟人说话,怕别人瞧不起,自杀风险就高了,需要赶紧去精神科就诊。
专家同时给老年人开出了“精神保健品”,照此执行有助于老人的心理健康。
子女陪伴和电话是解压剂和暖心剂。“临床上,如果一个患病老人的家庭支持系统较好,他的预后就会很好。如果子女的关爱到位,老人甚至不会得病。”孙新宇说,一个问候的电话就会让父母感受到爱的温暖。陪伴老人,不仅是吃饭,还可以带着老人看看电影、外出游玩等,和父母一起活动犹如解压剂,能缓解因孤独带来的抑郁感。
社区花样活动是强心剂。在社区,老人可获得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和社交活动,通过益智游戏,如象棋、围棋、书法、绘画、手工、健康舞蹈、合唱团、京剧等活动,老人的孤独感就能得到显著缓解。
医疗帮助和健康宣教是镇静剂。如果老人出现可疑的精神症状,特别是有高自杀风险时,千万别讳疾忌医。正确的健康教育和宣传可以帮助老人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