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政府新闻办通报2017年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贵州省人口老龄化情况
2018-12-06
2017年12月29日,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7年贵州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贵州省民政厅厅长、党组副书记、省老龄办主任罗宁,省民政厅党组成员、老龄办专职副主任皮宇飞,省民政厅养老专班副主任廖小明出席发布会,向新闻媒体介绍贵州省2017年养老服务业发展最新情况。
养老服务业既是涉及亿万群众福祉的民生事业,也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截至目前,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554.2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5.59%,其中失能和半失能老人105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18.95%。
贵州省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省份,受家庭小型化和青壮年劳务输出的影响,城市空巢老人和农村留守老人比例急剧增长,城乡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明显。与发达地区相比,贵州省经济总量小、人均收入低、老龄工作基础薄弱。人口老龄化伴随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面对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如不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和解决好社会养老问题,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将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影响全省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任务的顺利完成。
贵州省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贵州省各级民政部门抢抓党中央、国务院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省委、省政府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机遇,积极探索发挥贵州优势的养老服务业发展新路,初步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一是养老服务业发展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一系列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印发《贵州省“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贵州省“十三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养老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业发展政策环境不断利好。
二是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采取政策引导和资金补助等方式,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建成并投入使用4200余个农村幸福院,覆盖全省所有乡镇,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就餐、文化娱乐等互助养老服务。建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1051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369个,基本实现城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
三是机构养老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十二五”以来投入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50亿元,全省投入运营的城乡养老机构有1036所,社会力量运营的养老机构占比达到20.37%;基本建成覆盖农村所有乡镇的供养机构网络,供养床位基本满足全省农村五保特困人员的集中供养需求。
四是医养结合取得新进展。贵阳市、铜仁市、遵义市列入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全省92.5%的养老院与医疗机构合作开设了绿色通道,内设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达到396家,占总数的38.2%。
五是老年人社会福利水平逐步提高。6个市(州)、81个县(市、区)建立80周岁以上高龄津贴制度,年发放津贴3亿元以上。全省大部分政府投资的旅游景点、公园等实现向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开放。
贵州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明显不足。
一是按照传统的“9073”养老格局(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在社区养老,3%的老年人在机构养老),重机构养老、轻居家社区养老现象普遍存在,大量政府和社会资源投向机构养老,居家社区养老投入和服务能力不足,老年人获得感不强。
二是产品供给不足、结构单一。养老服务设施不齐、产品功能不全、专业护理人员缺乏、服务水平不高,以提供简单的食宿和照料等低端服务为主。
三是扶持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的投融资、用地、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民间资本投资潜力尚未充分释放,制约社会力量深入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
发展壮大养老服务产业是我省“十三五”时期贯彻落实民生工作的重要抓手
“十三五”時期,贵州省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紧扣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战略行动,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把贵州打造成为全国养老基地、世界关注的养老市场”的目标,突出抓好“政府兜底保障型养老、社区居家养老、社会化中高端养老”三大板块,着力构建“贵州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基金投融资平台、贵州养老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发展平台、互联网+智慧养老”“综合信息服务管理平台”三大平台,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养老服务业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打造康养融合、医养结合、智慧养老省级示范基地,建立“住、养、医、护、康”五位一体的养老服务新模式,进一步完善与省情、社情、民情相适应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用心守护好最美“夕阳红”。(材料来源:贵州省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