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立中国医师节有何深意?

2018-12-06叶正松

晚晴 2018年8期
关键词:医患医师医生

叶正松

2016年初秋的一天,也就是8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7位常委,无一缺席的在北京一起出席了“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这是近20年来首次召开的最高规格的全国性卫生工作会议,这个会议对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推动和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为了纪念这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一天,一年之后,也就是2017年11月20日,国务院通过其官方网站中国政府网向全国发布了一个文件《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医师节”的批复》。批复称自2018年起,将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具体工作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协商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中国医师节”的设立是我国继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之后,第四个行业性节日。

除了护士节是一个国际性的节日之外,在中国,大凡一个行业面临发展瓶颈和交困的时候,总是容易诞生节日的时候。就像八十年代为了把教师从早先的“臭老九”声名泥淖中拯救出来,党和政府以国家的名义设立了教师节,刮起全国尊师重教的和煦春风。

而目前我国的医疗环境和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这种紧张的医患关系,无论对于医生还是对于患者都是极其不利的。急迫需要政治层面去平衡,去调和,去求出一个医患之间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不可否认的是,上上下下一直在不断的讨论解决方案,各种法律法规不断下发,各种是是非非却不断上升。

紧张的医患关系,撕裂了医患间的互信,和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导致医生谨言慎行,明哲保身,进行着太多的防御性医疗。古往今来,德不近佛不可为医,医生本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但极少数医生的医德缺失,让医生整体行业蒙羞,“耻辱”几乎成为了当今医生的代名词。

于是,医生成了看病贵看病难的医疗体制的替罪羊。一线的医生成为了群众打骂发泄的对象。蒙冤含屈的医生每天面对众多的病人,除了高强度高风险的专业技术诊疗,还要面对上级主管部门巧立名目几近变态的检查,以及各种各样病患及家属的质疑。但是,从来没有哪一个部门给医生抛来一次同情的温柔目光,给医生进行哪怕一次实实在在的心理减压。被骂、被打、被杀的医生似乎越来越多。以至于有机构调查,目前我国70%的医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再干医生。

紧张的医患关系,虽然受害的不仅是患者也是医生,但最终受害的还是患者!因为,即使是医生,也终有一天会成为患者,在这个世上,我们每个人都有成为患者的一天,但是依这样的形势发展,我们将来病了还会有谁来给我们医疗?

中国目前有医师319.1万人,每千人口僅仅只有医师2.31人。中国的医生真的不容易!中国以占世界卫生总支出1%的比例,为占世界22%的人口提供着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肩负着为13亿人民防病治病的重任,没有哪个国家的医生比中国的医生更加苦累更加负重前行!

改善医患关系绝不是医生和患者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事情。让医生安心治病,让患者放心看病,这其实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利益。正是在此情此景下,党中央明察秋毫、高瞻远瞩、顺应民意、体恤医情,以发展的眼光和战略的高度批复设立“中国医师节”,的确是一条“暖政”之举,一件“暖医”之事!

但是,大家都清楚明白,“尊医爱卫”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何其之难。医患关系挑战的不仅是人们的道德水准,也最能直接的反映一个民族的理性状态。倘若撇开主观,客观而言,不是医生没有医德,也不是百姓没有良知。而是因为在经济社会的大框架里,人们在金钱的面前,内心恪守的那条道德底线早已被冲刷扭曲变形的不成样子。

这时候,以国家的名义设立医师节,以全民尊重的形式树立医生国家诚信的最底线,试图用诚信这个法制的灵魂,对医患的道德规范进行关注、引导和调节,培养人们尊医重卫的观念和意识,并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植入民心。以节日的庄重高扬人道主义大旗,使医生对病人负责任,完成医生职业的道德义务,也促使病人和家属对医生礼遇和理解,因为医生的社会角色行为从2018年8月1 9日后充满了道德的光辉。 (来源:医脉通)

猜你喜欢

医患医师医生
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共享美好医患关系
医患沟通障碍之医方因素分析
临床实习医师教学改革及实践分析
纾困医患关系
三缺一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中国医师节
你擅长在脑海里列表吗?
中医执业医师全真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