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大脑 健骨骼 通经络

2018-12-06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18年8期
关键词:河湖河长自治区

“啊!黄河,不朽的黄河,一脉中华的热血,一卷飘动的锦绣,啊!黄河,不朽的黄河,一部奔腾的历史,一个豪荡的追求。”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对宁夏回族自治区(以下简称自治区)来说更意味着富饶和富足。宁夏全境属于黄河流域,历来因黄河而兴、靠黄河而盛。黄河流经宁夏397公里,自古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说,金色的黄河水,仿佛流淌着的黄金,缓缓地注入宁夏平原的每一寸土地,给宁夏带来了丰富的水源,滋养了农田,孕育了宁夏各族人民。但是,随着近些年粗放式发展,黄河已不堪重负。治理好、保护好黄河已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打赢黄河保卫战是一项系统战役,必须综合施策。如果把黄河比作一个人的话,必须在“清大脑、健骨骼、通经络”等三个方面狠下功夫,毫不动摇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道路,坚定生态治理保护黄河的决心,以全面推行河长制为抓手,逐步“强壮骨骼”,健壮河长体系,顺畅河湖管理治理保护脉络,让母亲河永远健康。

清大脑,定决心,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着重强调,要强化源头保护,下功夫推进水污染防治,保护重点湖泊湿地生态环境;要加强黄河保护,坚决杜绝污染黄河行为,让母亲河永远健康。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坚决打响新时代黄河保卫战,出重拳、下狠手,综合施策,切实保护好、治理好黄河。打赢黄河保卫战是关乎民生、关乎生态、关乎发展的一项长期、艰巨的政治任务,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维护河湖健康生命、保障国家水安全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和制度创新。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深入推进绿色发展”,把“大力推行河长制”作为“生态立区”的重要内容写入党代会报告,要求在强化河湖治理保护的基础上,力推产业转型、民生改善和环境再造,提纲挈领地对水生态治理指明了方向。2017年4月,自治区党委、政府联合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提出了自治区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工作大纲,明确由自治区党委书记担任总河长,自治区主席担任副总河长,自治区党委、政府有关领导分别担任自治区级重点河湖的河长,党委组织部等27个单位为自治区级河长制的责任单位,形成河长主导、部门协同的高规格联动治水机制,着力扭转“九龙治水水不治”的局面。

2018年4月,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总河长石泰峰调研黄河保护治理工作时,看到黄河边黑色的污泥,表情凝重,严肃地说:“这是多少年污染才形成的?我们治理河湖,不能搞面子工程,不能做表面文章,必须实打实地抓,从污染源头抓起,从根子上治理,对重点排污企业必须坚决关停,我们要的是绿水青山,绝不是发臭的GDP。”在自治区总河长第二次会议上,石泰峰书记强调,黄河滋养了宁夏大地,哺育了宁夏人民,如果我们不能保护好治理好黄河,就对不起黄河;要扛起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用保卫黄河的精神保护好母亲河,用实际行动维护母亲河的健康安全;宁夏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核心内容就是治理并保护好黄河,要坚决打响打赢新时代黄河保卫战。

要坚持生态优先,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把保护黄河生态摆上优先地位,实行最严格的水生态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制度,严格落实“三条红线”,加快建设沿黄生态经济带,大力推行工业园区集中集聚集约发展,从源头上为黄河减负,切实担负起保护黄河的历史责任。要坚持综合治理,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岸上与岸下齐抓、治标与治本并举,零容忍、硬碰硬、动真格,坚决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抓好黄河干支流和重要排水沟、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严管严控重点工业污染源,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让河湖恢复生命,重现生机。

各级河长湖长要坚持守河尽责,主动担当作为、敢抓敢管敢治,按照“一河一档一策”的要求,定期巡河巡湖,加强执法监管,及时协调解决问题,不折不扣落实好年度工作任务,守好自己的河、尽好自己的责,一条河一条河盯着抓,一个湖一个湖盯着治。全区迅速行动、狠抓落实,努力开创自治区河湖管理保护工作新局面。

健骨骼,促履责,壮河长组织体系

完善河长组织体系,健全上下联动机制。目前,自治区覆盖到村的五级河长组织体系全面到位,自治区3831名党政领导担任了河湖长,形成河长负责治水“首长责任链”,构建了河湖治理骨架。自治区总河长由自治区党委书记担任,自治区副总河长由政府主席担任,市、县、乡级总河长、河长均由同级党政主要领导担任。自治区各级均成立河长制工作机构,配备工作人员,全力保障河长制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推动制度体系建设,严抓河长履职。健全河长配套制度,印发了河长会议制度等“六项制度”,结合实际制定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全面推行河湖长制重点工作月通报暂行办法(试行)》,以通报督促各级河湖长、各部门履职尽责。与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相结合,将河湖长履职成效纳入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定《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量化问责规定》,量化了水环境管理量化问责问题,突出对河湖长制工作追责、问责。把全面推行河长制与自治区领导包抓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问题整改相结合,建立“一个问题、一个责任领导、一抓到底”的联动包抓制度,突出解决重点河湖水质下降、入黄排水沟水质恶化等问题,实现水生态环境形势总体稳定向好。

推行民间河长,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民间河长既有环保志愿者,也有建档立卡户,还有警长和网格员。联合团委、环保等多部门联合定期开展志愿者活动,以“河小志”“湖小愿”为主题,吸引社会志愿者加入河湖保护的志愿服务队伍中来,唤起全社会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营造出全民爱水、惜水、护水、节水的良好氛围。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以政府购买服务、重点聘请扶贫对象担任民间河长、河道保洁员的模式,积极探索在贫困县建立推行河长制与脱贫富民有機融合的制度,走出一条“既荡清河湖之污,又扫清脱贫之困”的治河新路。探索“河长+警长”模式,公安局局长当总警长,各级各段结合河长管辖区域,相应设立同级警长,提升了震慑力度,形成河长制推行合力。结合网格化管理,聘请社区网格员为河长制网格义务监督员,有效地提升了监管实效。强化宣传推广,在自治区主流媒体持续开展河长制专题系列报道,制作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河长制公益宣传片、情景广播剧等得到社会高度认可;不断创新丰富宣传形式,部分地区举办“河长节水杯”五人制足球赛,开展河长制宣传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集市、进社区、进家庭“六进”活动,让河长制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多种形式的民间河长,整合力量与党委政府河长相辅相成,共同对河流水环境的保护起到促进作用。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助推河长履职。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深化涉水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共享。宁夏河长制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作为全国首个公开招标的省级管理平台,采用“一级平台+四级应用”模式,整合水利、环保、住建、国土、农牧等有关部门涉河湖监测数据,综合展现自治区涉河湖基础数据信息、实时断面水质、河湖保护管理突出问题等信息,集工作即时通信、河长工作平台、巡河信息管理、责任落实督办、投诉处理追查、监督考核评价等功能于一体,实现河长制工作管理的高度信息化。通过权限设置,开发符合各级使用的河长制综合调度管理信息平台,辅助开发河长通、巡河通两个移动端子系统APP,既方便各级河长决策,又实时跟踪河长制实施进展情况,同时保障信息数据的使用权限及安全。搭建“智慧银川+河长制”工作平台,利用无人机完成河道巡查等日常工作。搭建“互联网+环境监测”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紧盯”水体、大气和土壤安全,环保、水利等多部门联动,启动涵盖水体、大气等生态环境七大预警体系建设,完善建立自治区河湖县界监测断面,健全流域水环境监测系统和数据库,到2020年实现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及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基本建成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监测体系,全面提升河长制信息化水平。“现在开展巡河,打开手机就能看到河湖的基本情况,数据统计也很准确,就连我们的巡河路线都一目了然,这个APP让我们巡河更方便了。”指着手机里灵武市的河长制综合信息平台移动端,灵武市梧桐树乡副乡长、乡级河长刘少华开心地说。

强化信息公开,倒逼河长履职。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开通“宁夏河长”公众微信号,将河长工作信息纳入区、市、县、乡四级政务公开,同时在每一条河流设置公示牌,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开设“网络问政”专栏,以问责的方式呵护绿水青山。与人大监督、政协议政相结合,自治区人大把河湖治理保护监督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沙湖、星海湖污染治理等重点督办建议交由人大常委会主任领班,有效发挥了引领示范效应。政协把全面推行河长制构建水资源管理联动协同机制列为2017年常委会议民主监督议题,专题听取自治区政府河湖管理保护工作通报,研究讨论坚决打好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战的有效措施;有效督促、倒逼各级河湖长、各部门履职尽责,切实保护好河湖生态。

通经络,找根源,打好黄河保卫战

摸清河湖底数,实施个性化管护。以实施河流湖泊全方位综合治理为重点,将全区(含湖泊、水库、水源地)全部列入各级河长工作职责和管理范围,确保“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实现了河湖沟渠管理全覆盖、河湖岸线管护全覆盖、水环境治理全覆盖的应管尽管。自治区纳入河长制管理的河流全部建立起“一河(湖)一档”,实施“一河(湖)一策”的个性化管护。针对重点河湖制定水生态修复与治理项目专项方案,进一步细化河湖生态保护工作。同时全面启动河湖健康评价,为黄河干流制定健康评价体系,全面了解评估黄河干流生态情况,逐步摸清河湖变化规律,为科学管理治理保护河湖提供支撑。

找准问题根源,点穴式破解难题。水资源不足是宁夏最大的水情,也是影响宁夏发展的瓶颈和难题。坚持开源和节水并重,实施四大节水行动,积极调整用水结构,建设节水型社会,突破水资源瓶颈。建立“农业综合节水—水权有偿转换—工业高效用水”的用水模式,由工业建设项目出资,建设引黄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损失,满足拟建工业项目的用水需求。走高效节水灌溉之路,通过现代化、信息化的手段使各种水资源调度管理更加精准,从源头上减少用水量,强化中间环节计量,坐在办公室通过输配系统就可以实现在线监测、远程调控。比如在扬黄灌区,在玉米种植区采用膜下滴灌等技术,可以精准灌溉,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

铁腕治污,向所有水污染宣战。污在水中,源在岸上。严格控制污染源,减少入沟入河入黄的污染物,开展涉及工业园区水污染专项整治、城乡生活污水专项治理等七个方面内容的“清河专项行动”,拉网式排查河湖主干沟道内工业园区、企业直接入河排污口128个、生活排污口1517个、禁养区畜禽渔养殖企业(户)885家,清理整治河道岸线5728公里,清理打捞河湖垃圾32万余吨,拆除河道管理范围内违法建筑物面积71万平方米,影响河湖环境“老大难问题”得以有效遏制和解决。宁夏黄河支流渝河水污染曾被中央环保督察组挂牌督办,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强化疏浚净源,实现了渝河47.1公里河道全流域系统综合治理;强化生态修复,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有效达到脱氮除磷,增强水体自我净化和自我修复能力;强化截污治污,铁拳严打河道非法采砂、非法排污、侵占河道等违法行为,彻底封堵渝河沿线非法直排口,依法取缔万吨以下马铃薯淀粉加工污染企业、河道非法采砂场等,新建污水处理设施及实施污水并网工程实现渝河沿线生活污水一级A标准达标排放。2017年实现了隆德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国家要求的Ⅳ类及以上标准,实现了华丽转身。

精准发力,保护每条河每个湖。按照实施“生态立区”战略要求,启动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全面开展“采砂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维护河湖健康生态。全面禁停黄河河道采砂活动并完成治理恢复,取缔关停清水河、葫芦河等违法采砂企业近200家。自治区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全部实现污水集中处理,县级及以上污水处理厂全部完成一级A标准提标改造。全力推进河湖水域岸线划界确权,计划分3年完成纳入河湖长制管理的河湖划界确权工作,2018年计划完成总工作量的40%,明确河湖保护和管理范围,有序保护河湖水域空间。

开良药,综施策,实施生态保护修复

第一剂良药,大力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宁夏彭阳县创造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典型模式,把每个小流域作为一个完整的水土治理单元,又作为一个经济开发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山顶林草戴帽子,山腰梯田系带子,沟头库坝穿靴子”。30多年来,全县累计治理小流域114条,面积1622.3平方公里,建骨干工程42座,中、小型淤地坝97座,小型水土保持工程22687座,林木覆盖率、水平梯田、治理程度分別由建县初的3%、3万亩、11%提高到28.7%、59.8万亩、76.2%,完成了“山变绿、水变清、地变平、人变富”的目标,实现了从原来的十年九旱、满眼荒凉到现在的天然氧吧、美丽画廊的历史性转变。

第二剂良药,大力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宁夏艾依河充分利用雨水、洪水、农田退水等水资源,连通沿途湖泊、湿地,调整地下水位,实现防洪、排水、湿地保护、水资源利用、生态景观等综合功能,同时在提升岸线景观、挖掘水利工程文化上做文章,逐步推动艾依河成为“亲水”“喜水”“乐水”的好去处。永宁县实施水系连通工程,连接河湖湿地面积4750亩,蓄水900万立方米以上,进一步恢复了河湖湿地面积,改善了周边生态环境,提升了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第三剂良药,大力建设生态湿地。宁夏渝河新建全长1.7公里的大型生态湿地,种植500多亩水生植物,新建31座溢流坝和一座拦截坝,减缓水流速度,将原来水体出境时间由8小时提高到80小时,有效增加了水体滞留时间,强化水生植物对污染物的吸附作用,实现了水质自然净化的目的。

黄河,是慈祥的母亲,她用丰富的乳汁哺育着我们。从发源地开始,她穿高山,绕平原,飞峡谷,跃丘陵,呼啸奔腾;她浇灌着沃田万顷,接纳着众多支流,拥抱着无数峻岭高山,气势磅礴。我们有信心以更加务实有效的举措保护治理好黄河;有决心建设好沿黄生态经济带;有能力打好、打赢新时代黄河保卫战,善待上天赐给宁夏人民的“金饭碗”“聚宝盆”,让母亲河永葆生机与活力。

猜你喜欢

河湖河长自治区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打造“三晋”幸福河湖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加强河湖保护治理 改善河湖生态环境
黑龙江: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明显
走进神奇的汉特-曼西自治区
河长制推行中法律问题探讨
山西省省内主要河流河长调整公示
从法律视角看“河长制”对水污染防治的作用
关于召开第18届24省(市、自治区)4市铸造学术会议的(第一轮)通知
图说河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