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中文创产品的探索与实践
——以陕西为例

2018-12-06燕红羽祁嘉华

关键词:村落文创传统

燕红羽,祁嘉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艺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5)

一、传统村落概况

村落是在农耕文化基础上形成和存续下来的聚落空间,最大特点是以土地为本,人们生产生活的每一个步骤都离不开土地的涵养。时至今日,依然可以在以阴阳五行为代表的选址理念中,在“以善为美”的审美习惯中,在以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自然万物为对象的环境营造中……看到农耕文化的影子。随着孕育这些文化年代的渐行渐远,传统村落中的各种文化遗存也愈发显得珍贵,并对国人了解民族文化,理解中华民族所以生生不息的内在原因,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国家层面评选传统村落,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开始的。2012年,由住建部牵头,文化、国土等四个部委参加的国家级传统村落评审工作拉开了序幕,到2016年底,共进行了4次全国性评审,先后有4 153个村落进入了保护名录,并有相当的村落获得了国家财政的保护资金支持。

传统村落是中国农耕文化留下的最大遗产,是至今仍在使用着的民间文物。与新形成的村落比较,传统村落在建筑形态、村落格局、生产生活方式上都还保留着农耕文化的印记。历史性、民族性和地域性是传统村落的显著特征。

传统村落在地域分布上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从目前的情况看,主要集中于中原、东部和西南山地及丘陵地区,而地广人稀的东北和西北地区则数量较少。由于自然地理和历史经历不同,这些地区的传统村落也打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形成了各自的特点:以秦、豫、冀、晋、鲁为代表的中原地区,是立足于农耕的正统文化区,儒学影响下的伦理秩序、道家主导的返璞归真、佛教倡导的超然物外等信条,均在这一地区占据主导地位;东部的江、浙一带是长江的入海口,气候宜人、交通便利、物产丰富,自古就是农、渔、养、商等各业并存之地,富足的经济不仅养育了众多人口,还培育了礼仪教化的民风,形成了具有水乡特色的文化形态;位于西南的云、贵、川少数民族汇聚地多处在群山环抱之中,尽管交通不便,但是,湿润的气候,丰富的物产,不仅使这里保存了历史上来自中原的礼仪习惯,还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凝聚成众多风格独到的少数民族文化。

截止2016年底,陕西入选国家保护名录的传统村落共有71个,分布在关中、陕北、陕南的广大区域里。在全国3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不包括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中排名第18位,在北方的14个省、两个直辖市中排第7位。陕西的传统村落确实不以数量赢人,但是,丰富的自然环境、独特的历史经历,使这些村落形成了鲜明的文化特点。不仅在就地取材中形成了以窑洞、四合院、石片房和木板房为代表的建筑形态,还在遵从历史中保持着以腰鼓、民歌、泥塑等地域性十足的民间艺术,形成了具有陕西特色的传统村落文明[1]20。

陕北地区的传统村落,主要承载的是战争文化的历史记忆。据学者考证,这里从商周时期便有少数民族繁衍生息,先后有鬼方、匈奴、白狄、突厥、党项、女真等十几个民族在这里逐水草而居[2]。同时,与山西接壤和关中北大门的地理位置,又使得陕北深受农耕文明的影响。不同的生产方式带来的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使这里自古便是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的交集之地,引发过无数的战争。这一点不仅在榆林和延安两地各县的县志中有所记载,一些传统村落周边的洞寨和城墙遗址更提供了实物证明。

关中地区的传统村落则深受正统文化的影响。关中自古便深受帝王的青睐,由周至唐千余年的建都史,使这里在很长的历史中处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地位,儒家修身齐家的入世文化,道家无为而治的超然哲学,佛教四大皆空的净土世界,皆在这里落地生根,深入人心,演化出讲究礼仪秩序的社会规范,安之若泰的生活观念以及注重精神修炼的至高追求。中规中矩的四合院便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孕育出来的。

陕南是指秦岭以南的广大地区,从东到西依次是商洛市、安康市和汉中市。北有秦岭、南有巴山的地理环境,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条件,雨量充沛、河流纵横的水力资源,使这里地下和地上物产十分丰富。于是,这里既是南北方人们躲避战乱和自然灾害的移民之地,也是当地人通过水路进行易货贸易的好地方。这里的传统村落或建在河流沿岸,或建在群山环抱之中,就地取材的同时依然保持着移民者家乡故地的营造习惯。于是,陕南传统村落中既有江南水乡的秀美,也有中原文化的影子,成排连片的木板屋是当年商贸活动的遗留,独立建造的夯土木构石片房则是移民们归隐山野的历史见证。

这些,是我们把握陕西传统村落文化特点的依据,也是我们设计各种文创产品的基础。

二、文创产品的内涵与特征

文创产品是文化创意产品的简称,是指那些依靠技术手段,将某种素材进行艺术加工,创造出一定美学价值的过程。影视、音像、工艺品等是文创产品的主要形式,将理念转换成产品,化腐朽为神奇是文创产品的主要特色。在市场层面上,好的文创产品往往具有很高的附加值,是典型的创造性劳动。与一般产品比较,高品质的文创产品起码具有这样几个特点。

1.鲜明的文化属性

文化是个大概念,包括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具有一定的普世性。文创产品则是一个小概念,专指那些基于某种文化之上的创造性活动,往往别开生面。比如说长寿文化就是一个大概念,是某个地区人们在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中积累起来的健康生活的结果,内容可能涉及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来的长寿文化产品则是具体的,可以与饮食起居有关,也可以是某种礼品,还可以是与此有关的影视节目。总之,文创产品可以将人们身边的某种习以为常的东西转化成产品,既可以在使用中给人们带来某种方便,也可以在观赏中获得精神上的享受,是经过人为加工后生成的一种新价值。

2.极大的创造性

创造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带有出奇制胜的特点。历史上任何重要的科技活动都具有极大的创造性,从自然科学领域里的牛顿定律,到马克思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总结,再到艺术领域林林总总的各种作品,每一项都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让人耳目一新。文创产品尽管不如自然和社会科学方面创造活动的意义重大,但是在性质上是一致的,都需要创造者对所加工的对象给予深入研究,在精雕细琢中使其拥有艺术气质,构成新的价值。在故宫丰富的创意产品中就有不少取材于宫内的实物,例如大门上的门钉,原来不过是个金属构件,对门体起加固的作用,而且只能观看,不能带走。创意者以此为素材,创造出门钉造型的“门钉包”(图1),集实用与纪念于一身,很受市场欢迎。

图1 集文化属性、创造性和高附加值于一身的产品

3.高附加值

哈佛大学出版的《企业管理百科全书》中将附加价值解释为:是企业通过设计和生产过程新增加的价值[3]。也就是说,附加值是人们在原有基础上新创造出来的价值,可以在化腐朽为神奇中让产品身价倍增。文创产品也是这样,一个好的创意可以推陈出新,产生巨大的经济利益。故宫是明清两朝的宫殿,属于世界文化遗产。但是,和与之相当的旅游景点比较,故宫的门票并不高。在依靠门票收入的年代,故宫的经济效益并不好。2013年以后,故宫开始在文创产品开发上下功夫,先后研发出来的产品超过了5 000种,销售额也达到了6亿元,2014年突破9亿元,2015竟然达到了10亿元[4]。很显然,相对于门票,文创产品不仅增加了故宫的亲民度,也大大衍生了故宫的附加值。

总之,文创产品凝聚着更多的创新要素,处于产品设计的高端环节,是一种高附加值的劳动过程,其中的科技和艺术含量明显高于各种实用为主的产品。因此,好的文创产品,对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动地方经济,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三、基于传统村落的文创产品开发思路

1.文创产品现状及问题分析

陕西是文化大省,地下地上文物十分丰富。截止2016年,陕西已有5家博物馆被列入全国文创产品开发试点单位,将按照国家文物局的要求开展“符合发展要求、以满足大众文化消费需求”[5]为目的的文创产品开发试点,逐步建立起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良性机制。目前,以博物馆为龙头的文创产品已经形成60多个品种,涉及周秦汉唐各个朝代,成为陕西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

相比之下,陕西传统村落的文创产品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现有的71个传统村落中,能够进入市场的文创产业主要集中在传统小吃和民间工艺品两大类,并且涌现出了像袁家村那样的典型。但是,由于传统小吃和民间工艺品的技术含量低,制作工艺简单,易于抄袭模仿,陕西传统村落中的文创产品趋同现象严重,缺乏创新,至今也没有形成有竞争力的品牌。

我们不想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归结为传统村落本身,也不想用“起步阶段”来将问题大而化之。因为,传统小吃和民间工艺品形成于历史,成熟于民间,也曾经是不同地区代表性的物质或非物质方面的文创产品。时至今日,人们还会将“米皮”与汉中联系在一起,将“安塞腰鼓”视为陕北的专属,将“十面锣鼓”看作关中风情……

在我们看来,造成陕西传统村落文创产品缺乏竞争力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是根本原因还在于丰富的文创资源与研发不足之间的矛盾。传统村落中储藏着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方面的遗产,是传统文化的基因库。这早已是社会各界的共识。但是,与发达地区比较,陕西至今还将上述认识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一个针对传统村落文创产品研发的激励性政策,更没有相应的资金支持;随着村落旅游的兴起,一些村民开始意识到文创产品研发的重要,但由于文化水平有限,他们很难站在更高的格局上,依据现代社会需求拿出文化意蕴厚重的产品来;高起点研发、精细化加工、专业化销售,是国内外有竞争力文创产品的基本发展路径,而陕西传统村落的文创产品还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极大地制约着陕西文创产品研发、加工和销售水平的提升,更难以形成合力,打造出与丰富多彩村落文化资源相匹配的文创产品来。

2.文创产品的设计思路

文创产品是工业设计学科下衍生出来的新方向,属于产品设计范畴,在中国内地刚刚兴起。现有文创产品的主要类型有:艺术衍生品、动漫电影衍生品、旅游纪念产品、博物馆产品、特定主题纪念产品、传统符号文化产品六种[6]。这六种产品未必都能在传统村落中展开,但是可以根据村落的自然和人文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研发制作。只要找准路子,集中优势力量在某一方面有所突破,同样可以取得消费者的认可,获得社会或经济效益。

(1)向历史挖掘素材,形成历史题材的文创产品。陕西是一个历史十分悠久的地区,既有许多重大事件在这里留下了历史印记,更有浩如烟海的民间故事广为流传。在农耕文明时期,村落是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组织,其中所蕴藏着的人生百态、悲欢离合、荣辱兴衰更是跌宕起伏,不计其数。可以这样说,陕西传统村落中的各种故事,每一个都印刻着历史,能够折射出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印记。由小说改变的电视连续剧“白鹿原”、“平凡的世界”、“一代枭雄”等影视作品都取材于村落,经过影视艺术加工,不仅产生了很好的收视效果,获得了社会和经济效益,也给故事发生地带来了影响,为当地政府和村民发展经济带来了机会。

(2)立足传统建筑,研发具有建筑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建筑是传统村落中体积最大、承载历史信息最为丰富的空间,占有主体地位。以此为素材开发出的文创产品,对弘扬村落建筑的文化魅力,增加游客对村落的审美体验,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从实际情况看,木、砖、石雕是传统建筑上最为经典的部位,既给建筑增加了美学品位,也有效地显示了居住者的身份、地位和修养,是建筑上最赢人眼目的部位。在很大程度上说,木、砖、石雕是最能彰显地域建筑文化的地方,在传统民居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最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当然也最容易加工为文创产品。像陕南地区以自然风光为主题的木雕,关中地区古建筑上的砖雕,陕北窑洞上的石雕,形象生动,手法精致,具有及其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带有浓厚的艺术性。如果设计者以这些东西为素材,将工业设计理论与艺术想象相结合,设计出来自建筑又高于建筑的文创产品,所产生的附加值肯定是超乎想象的。

(3)挖掘民间工艺,设计出具有民间传统的文创产品。陕西传统村落中埋藏着大量民间工艺制品,像陕北的腰鼓、剪纸,关中的花馍、民歌,陕南的竹编、花鼓等等。这些,来自于百姓的日常生活,被当地百姓所喜闻乐见,是百姓审美习惯的结晶,历史悠久而深入人心。不过,由于工艺原始,这些产品普遍存在着工艺粗糙、题材陈旧、影响范围不大等不足,与现代工艺品之间存在很大距离,当然也很难形成市场竞争力。如果有专业于文创产品设计的人士进入这个领域,以现代设计理念为引领,借助一定的科技手段,或对这些工艺制品进行精细化加工,或者拓展这些工艺制品的取材范围,或者改变这些工艺制品的包装……赋予这些产品新的附加值,肯定会极大地增加其市场竞争力。

总之,传统村落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库,内涵十分丰富。基于传统村落开发的文创产品绝不只有这些。在现代科技条件下,文创产品研究潜力极大。

四、结 语

文创产品在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将村落中的某种文化现象转变为产品,既可以带动当地的产业,又可以保护这里的文化要素,无疑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传统村落的根本价值在文化,这便决定了基于传统村落的文创产品要准确把握村落的文化特色。这样,才可能以独有的魅力引发市场的关注。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掌握一定的制作工艺,也需要丰富的想象能力,更要拥有扎实的历史文化积淀。鉴于传统村落文创产品研发人才短缺的现状,当地政府可以与有关的科研院所、企业单位结合,或提出需要开发的具体项目委托研究,或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引进智力,或组织村民去学习培训,最终培养出自己的文创产品研发力量。

猜你喜欢

村落文创传统
陶溪川文创街区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老传统当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