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宋石中立家族墓志考释

2018-12-06

安顺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墓志家族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 南充637009)

洛阳周围的邙山、首阳山等皆是古人墓葬之风水宝地。北宋时,洛阳为西京所在,诸多政治家族葬于此,石中立家族即如此。石中立(972-1049),字表臣,洛阳人,北宋开国文臣石熙载之子。《全宋文》[1]14册49-50收文三篇,《全宋诗》录诗两首。生平见于《宋史》卷二六三[2]9102-9104石熙载附传,然记载颇简。邢其禄《北宋石中立墓志及宋代文风革新》[3]一文利用洛阳新出石中立墓志,研究墓主生平及文学影响,并据石中立墓志及《宋史》的相关记载,考证了其家族成员情况,并列出了谱系。近代以来,除石中立墓志外,其祖父石继远、父石熙载、子石从简、孙石祖方、石祖温墓志也在洛阳先后出土,另有侄女《石氏墓志》见于传世文献。通过考察这些墓志,可研究石中立家族仕宦、葬地坟茔情况,并完善其谱系,借此对北宋时期这一政治家族的兴衰历程作更多了解。

一、 墓志情况

1.《石继远墓志》

首题“大宋故累赠太子太师乐陵石公墓志铭并序”。题署“承奉郎守秘书省著作郎直集贤院赐绯鱼袋赵安仁撰”,“孙男承奉郎守秘书省著作郎赐绯鱼袋中立书”。字数40行,满行42字,楷书。1933年,于洛阳西北老仓凹村出土[4]412。石继远乾德二年(964年)四月二十六日卒 ,葬于河南府洛阳宣武村。著录见《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5]37册203,《千唐志斋藏志》[6]1254,《宋代墓志辑释》[7]72。

2.《石熙载墓志》

首题“大宋故推忠协谋佐理功臣金紫光禄大夫守尚书右仆射上柱国乐陵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五百户实封二百户赠侍中石公墓志铭并序”。题署“将任郎守尚书职方员外郎知制诰赐绯鱼袋赵昌言撰并篆额”。字数45行,满行47字,楷书。出土于洛阳。石熙载太平兴国九年(984年)正月卒,葬于河南府河南县宣武村。著录见《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5]37册185,《宋代墓志辑释》[7]54。

3.《石中立墓志》

首题“宋故特进太子少师致仕上柱国乐陵郡开国公赠太子太傅谥文定石公墓志铭并序”。题署“翰林侍读学士朝请大夫右谏议大夫充史馆修撰判秘阁太常兼礼仪事临洺县开国伯食邑八百户柱国赐紫金鱼袋宋祁撰”,“朝奉郎尚书虞部员外郎通判西京留守司兼畿内劝农使上轻车都尉赐绯鱼袋王珣瑜书”,“朝奉郎守国子博士通判河南兼畿内劝农使上骑都尉借绯臧师锡篆盖”。字数36行,满行37字,楷书。出土于洛阳西北塚头村[4]417。石中立皇祐元年(1049年)八月卒,葬于河南府洛阳县宣武原。著录见于《宋代墓志辑释》[7]156,又载于传世文献宋祁《景文集》[9]。

4.《石从简墓志》

首题“宋故朝奉郎守国子博士骑都尉乐陵石府君墓志铭并序”。题署“子婿朝奉郎行将作监主簿广平宋定国撰”,“侄婿朝奉郎守殿中丞新差通判西京留守司兼畿内劝农事上骑都尉赠紫绯鱼袋王珣琇书并篆盖”。字数25行,满行24字,楷书。2003年,出土于洛阳市孟津县。石从简皇祐元年(1049年)十月甲戌卒,葬河南府洛阳县宣武原。著录见《河洛墓刻拾零》[10]671,《宋代墓志辑释》[7]158,《洛阳新获七朝墓志》[11]382。

5.《石祖方墓志》

首题“宋故朝奉郎行太常寺太祝云骑尉石君(石祖方)墓志铭”。题署“朝散郎守殿中丞王夬撰”,“文林郎守大名府户曹参军监西京清酒务范澄书。”字数24行,满行23字,楷书。出土洛阳西北塚头村[4]424。石祖方皇祐二年(1050年)五月十二日卒,葬于河南府河南县宣武原。著录见《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5]39册134,《千唐志斋藏志》[6]1285,《宋代墓志辑释》[7]280。

6.《石氏墓志》

首题“右监门卫大将军荣州团练使妻金华县君石氏墓志铭”。撰者范祖禹。石氏卒于元祐三年(1088年)正月,葬河南府永安县。著录于《范太史集》卷四十七[12]。

7.《石祖温墓志》

首题“宋故朝请大夫致仕上柱国武功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赐紫金鱼袋石公(祖温)墓志铭并序”。题署“朝散大夫尚书户部郎中上护军赐紫绯鱼袋翟堪撰”,“朝奉大夫权提点江南西路刑狱公事骑都尉借紫钱谷书”,“右朝议大夫权管勾西京留司御史台公事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吴安行篆盖。”字数44行,满行46字。出土于洛阳。石祖温元符三年(1100年)二月卒,葬河南府洛阳县宣武村。著录于《宋代墓志辑释》[7]407。

二、志主情况

1.石继远

石继远,字孝先,生于唐天祐元年(904年),卒于宋乾德二年(964年),享年61岁。墓志称其“北燕人也”[7]72,卒葬于先祖墓地。隋唐时,石氏家族已迁居河洛。据墓志,知石继远祖父石质,曾为唐客省副使,赠太子太保。父石延威,后梁时为幽州节度副使,赠太子太傅。石质、石延威生平事迹文献无载。妻侯氏,继室牛氏。子四人,石熙载、石熙古、石熙平、石熙政。女三人。石继远生活于五代宋初之际,终身未仕。

2.石熙载

石熙载,字凝绩,生于后唐天成三年(928年),卒于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享年57岁。《宋史》卷二六三有传[2]9102-9104。据墓志,石熙载祖父石延威,父石继远。有二子,石中孚、石中立。弟四人:熙导,右班殿直;熙古,进士及第,守右补阙,直史馆;熙平,□□遗进;熙政,进士及第,守廷评,知开封府户曹军事。

石熙载科举情况。墓志载:“十岁属文,时有佳句。二十七举进士,时周故翰林学士扶风窦公俨,以人伦公共之称,持乎文柄,试元后作民父母赋,公独以威惠致民畏爱之理,比父母之义,窦公称之,第公殊级。”[7]54石熙载27岁,即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开始参加科举。中举时间,《宋史》载:“周显德中,进士登第。”[2]9102未明具体年月。墓志载:“(中举)明年,太祖以天命允归,皇极斯建。”[7]54“明年”,即建隆元年(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宋。故石熙载中举在显德六年(959年),时年31岁。另《登科考记补正》亦载:“(显德六年)正月壬子,对诸道贡举人石熙载等三百余人于万春殿”[13]。与墓志所言相符,并知中举时间显德六年(959年)正月。据墓志所载,此次科举,石熙载因《元后作民父母赋》一文受到主考官窦俨赏识,得以中举。对此,墓志以“以人伦公共之称,持乎文柄”赞誉窦俨的取士公平。近年,窦俨墓志于洛阳孟津出土,参照《窦俨墓志》可以了解当时科考背景:“(显德五年,958年)秋,权知贡举。悬科取人,有国大柄,岂伊奔兢之路,实为怨憎之府。……公乃察利病而振纲目,省冗繁而革讹谬,文章经业,躬自程试,明练英俊,毫厘靡差,故得天子称。其公平,宰相谓之允当。”[7]11后周时期,科举不畅,弊病丛生,窦俨受命主贡举后,革除弊端,公平取人,这才使平民出身的石熙载以真才实学脱颖而出,中举入仕。

石熙载任官情况。墓志云:“龙德初潜,招延俊人,置在朱邸”[7]54。宋太宗尚未登基时,石熙载即成为其幕僚,可谓“早在初潜,实预宾佐”[2]9250。墓志云:“上即位,以命既惟新,人资求旧。翌日,诏公赴阙,授左补阙,示牵复也。”宋太宗登基次日,即诏石熙载赴阙,对其委以重任。墓志云:“既而梅山之盗悉已平静,湘中之政又皆振举”。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石熙载知潭州,平息梅山诸蛮作乱。

关于任职枢密院,墓志云:“太平兴国四年正月,诏还,宣室入见之日,特授尚书兵部员外郎,充枢密直学士,赐紫金鱼袋。未期月,命公同签枢密院公事。二月,上以并寇逋诛,亲驾戎辂为民除害,制授公给事中,充枢密副使。洎凶魁面缚,神武昭宣,皇舆方庆于回銮,清庙遂行于拾爵。迁刑部侍郎,依前充枢密副使。六年秋,制授太中大夫、户部尚书、枢密使。”[7]54《宋史》载:“(太平兴国四年)召还,擢为兵部员外郎,领枢密直学士。未几,签书枢密院事,诏赐官第一区。太平兴国四年,亲征河东,以给事中充枢密副使从行,还,迁刑部侍郎。五年,拜户部尚书、枢密使。”[2]9102参照《宋史》,石熙载任职枢密院情况为: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正月,任枢密直学士,很快签枢密院公事;同年二月,宋太宗伐北汉前,任枢密副使;六年(981年)秋,任户部尚书、枢密使。任枢密使时间,《宋史》误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拜户部尚书、枢密使”,据墓志知事在六年。太平兴国八年,因足疾自请解职。石熙载在枢密府前后五年,开文臣掌枢密之先,宋代“国家建右府以总兵,昭命儒臣而崇使。”[14]1254“用文资正充枢密使,自熙载始。”[15]502

石熙载于太平兴国九年(984年)春病逝。墓志载:“公暴疾作,达于宸聪日寅及卯,上三遣中使医视之,复驾幸其第,上未及间,而公薨,上亲临哀恸者久之,辍视朝两日,诏赠侍中,谥号元懿。”[7]54整篇墓志用很大篇幅详呈石熙载与太宗的君臣情谊,以“以五百岁之贤,遇一千年之圣”[7]54赞其君臣关系。

3.石中立

石中立,字表臣,开宝五年(972年)生,皇祐元年(1049年)卒,享年78岁。于《宋史》石熙载传有附传。《宋史》载:“子居简,至太子中允、集贤校理。”[2]9103今据墓志知有四子:居简、夷简、昭简、从简,另有女三人。然而,居简、夷简、昭简三子皆早亡。从简曾任国子博士,在石中立卒后,也悲伤而卒。妻张氏,早卒,后娶妻王氏,封太原郡夫人。有孙七人:祖仁、祖贤、祖元、祖方、祖良、祖温、祖冲。

石中立文学创作情况。墓志云:“真宗既获元符,遂上泰山……公为作声诗,那然以告成功者数十篇,既奏御,益知名。”[7]156宋真宗泰山封禅时,中立进献歌颂真宗的文章数十篇,获得真宗赞赏。又云:“天子好文学,而虢略杨亿以雄浑奥衍革五代之弊,公与中山刘筠、颍川陈越,推而肆之,故天下靡然变风。朝廷每有论次,公常在选。自中秘书无不读,校正舛疑无不经意,故三馆以公为法。”[7]156可见中立对西昆派诗人创作及文学风气的影响。据墓志“宜有《蹈道者辨》之集二十卷”,中立卒后若干年,孙石祖冲将其文集整理并献朝廷,今已不传。《全宋文》收文三篇:《县成字子褀鲁人赠巨野伯今进成武侯赞》《左人郢字子衡鲁人赠临淄伯今进封南华侯赞》《大宋新修会圣宫碑铭》。《全宋诗》录诗两首[16],《送僧归护国寺》:“振锡来京辇,薰兰近赐衣。种莲曾结社,指柏迥投机。旧寺千岩隔,归艎片席飞。禅心天海外,永夕望台辉。”与杨亿唱和诗“寻常不召犹相造,况是今朝得指挥”一句。

石中立任官情况。墓志载,十三岁时石熙载卒,石中立“以功臣子擢西头供奉官”,历任尚书吏部侍郎、右谏议大夫、翰林学士等职。景祐四年(1037年),担任参知政事,次年因谏官上书而罢参政。庆历四年(1044年),自吏部侍郎除太子少傅致仕,迁少师,卒年七十八。赠太子太傅,谥文定。墓志言石中立曾出使契丹,《续资治通鉴长编》:“(天圣五年)九月庚子,以吏部郎中知制诰石中立为契丹贺生辰使,石贻孙副之”[15]2447,知事在天圣五年(1027年)。

石中立一生所任多职,不以进取为要。《宋史》载:“中立练习台阁故事,不汲汲近名。”[2]9104墓志云:“积考升至是已六十余……历内外制十二年,不一请间为进取地。上念公终长者,故以本官参知政事”[7]156。景祐四年(1037年),宋仁宗念其年长,任为参知政事。《宋史》称:“(景祐四年夏四月乙巳)韩亿、程琳、石中立参知政事。”[2]9104对此,墓志称其是“道逶迟,蹇不回,晩乃光。”不过,参知政事任职一年即免,墓志云:“明年,转户部侍郎,罢为资政殿学士。”[7]156究其原因,乃是中立性格诙谐,被韩琦指为“喜诙笑,非大臣体”[2]9104,认为石中立虽富文才,但非宰辅之能,“中立本以艺文进,居近署,兼领常局事,尚不能少有建明,但滑稽谈笑之誉,为人所称。处于翰墨固当其职,若参决大政,则诚非所长”[15]2862。

墓志云:“产利岁狭,仰俸赐终无所营。居常置酒与宾客相娱乐,不以屡空为解。及终,家人待襚,乃能具丧。”[7]156《宋史》亦载:“初,家产岁入百万钱,末年费几尽。帝闻其病,赐白金三百两。既死,其家至不能办丧。”[2]9104石中立虽官至宰辅,然产业未修,家族衰势已显。

4.石从简

石从简,字易之,石中立子,咸平六年(1003年)生,元祐元年(1049年)卒,享年47岁。和石中立一样,石从简以恩荫入仕。墓志云:“君性柔慎廉刻,与人交有风义,不为纨绔奢侈,……吾马能取夏畦之病乎?”[7]158石从简不愿卑躬屈膝,故仕途难进。

石从简家族情况。墓志载,兄弟夷简、昭简、居简,三人皆早亡。父石中立卒后四十九日,石从简悲伤过度而亡,墓志提及:“君兄弟四人,三人前殁,少师捐馆……一日呕血卒于路,享年四十七,距少师之薨四十九日,实皇祐元年十月甲戌。”[7]158《石中立墓志》亦载:“仲从简,国子博士,遭公,不五旬以号慕卒。”[7]156与《宋史》中“石中立薨,子继死,无他子”[2]9104符合。这可看出,石中立卒后,四子皆逝的不幸。夫人陈氏,子三人:祖贤、祖元、祖良。据《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二“(嘉祐元年)十二月五日,置郊社局,令一员,命将作监主簿石祖元为之”[17]3631,知石祖元曾任郊社局令。李之亮《王荆公文集笺注》载“石祖良大理评事制”[18]543,知石祖良曾任大理评事。王安石文集中,沈钦韩注“祖良为中立子”,李之亮认为“即便祖良是石中立后代,亦恐是其孙辈”,今据墓志证李之亮为确。石从简女二人,二女所嫁为“文正李公”即李昉之孙。长女嫁宋定国,即墓志撰者。

5.石祖方

石祖方,字干之。石昭简长子,石中立孙。天圣七年(1029年)生,皇祐二年(1050年)卒,享年22岁。以恩荫入仕,先后为监主簿、太常寺太祝、孟州监税等职。皇祐二年(1050年)去世,年仅22岁。墓志称“长益修洁,勤于学问而尤喜为诗”,孝顺母亲,以至“间或疾病,君躬视药饵,废寝忘食”[7]280。

墓志载其家族情况。因未娶妻便早逝,惜无后人。兄弟为祖温、祖冲。据《石祖温墓志》,石祖温生于宝元二年(1039年),故祖方卒时祖温年仅12岁,幼弟祖冲年龄更小。作为长兄,石祖方对兄弟们爱护有加,“君友爱导育,以至后皆有成”[7]280。石祖方卒,祖温、祖冲奉其归葬于宣武原。石祖温事迹,《石祖温墓志》已详载。石祖冲曾整理祖父石中立文集,并献于朝廷,蔡襄《石中立孙祖冲试监簿进祖文集》载:“唯尔祖中立,向以文儒参与政柄,忠朴淳谨,为益良厚。而其沦逝之日既久,尔能纂辑遗篇,削稿来上。追念曩辅,恻然不忘。京监开荣,用显存没。尔宜修励,无忝茂恩。”[19]

6.石氏

石氏,庆历六年(1046年)生,元祐三年(1088年)正月卒,享年43岁。墓志载其家世:“君石氏,洛阳人。曾祖继远,赠太尉。祖熙政,赠右屯卫将军。考中本,供备库副使。兄中立,参知政事。”石氏为石熙政孙女,石中本之女。石中本为石熙政子,为石中立堂兄弟,墓志言“兄石中立”,或有意攀近。

7.石祖温

石祖温,字师正。石昭简子,石中立孙。宝元二年(1039年)生,元符二年(1100年)卒,享年62岁。文学成就,墓志云:“有诗二十卷,藏于家,藻丽秀发,世多称之。”[7]407然未传于世。

墓志载石祖温任职情况。皇祐二年(1050年),受恩荫授太常寺太祝;后任大理评事、三司勾院、知大名府冠氏县。神宗时任殿中丞、迁尚书虞部员外郎,通判渝州、卫州,知凤州、夔州,并在礼部尚书苏颂荐举下任夔州路转运判官,又任利州路转运判官。志云:“巴峡士风陋恶,凡有疾,虽父子别室穴居,以□饷□。丧则暴露山谷,□□不之怪之。公下车闻之恻然,召诸邑令,语以孝悌忠信、养生送死之法。”[7]407夔州士风陋恶,逝者尸体露于野,祖温知夔州后劝以孝悌忠信、养生送死之法,民风为之好转。

墓志所见家族情况。妻王氏,为故枢密使王仁赡孙女。墓志云:“男八人,三蚤亡,仲先,宜议郎,前知青州临淄县;仲□,前成都府郫县尉;仲川,前慈州乡□县尉兼主簿;仲涓、仲迁皆进士。女三人,一蚤亡,次适乡贡进士时孜,次适颍州万寿县令、夔州路转运司管勾帐司文字王良翰。”[7]407子八人,三人早亡,剩下五人为:仲先、仲□、仲川、仲涓、仲迁。女三人,一早亡,一人嫁给乡贡进士时孜,一人嫁适颍州万寿县令、夔州路转运司管勾帐司文字王良翰。

元祐六年(1091年),石祖温任朝请大夫。随后,他修缮家族坟茔,请时任礼部尚书的苏颂作《二乐陵郡公石公神道碑铭》为纪念,文中称:“朝请君既承祖重,每念孤立寡兄弟,惧弗克胜后事,惟是修饰坟墓,表章遗烈,可以塞嗣人之职,谓予尝有言,详知本末,砻石禭道求文,以终其事,其请甚勤,至于数四。”[8]祖温有感家族衰落,修整家族坟茔,追忆了家族过去的历史。石祖温卒于元符二年(1100年),故苏颂此文应于元祐六年后,元符二年前。

三、家族世系

石中立家族墓主七人,生活时间跨越五代末到北宋末共200余年,呈现了石中立家族的发展变迁过程。关于石中立家族谱系,邢其禄《北宋石中立墓志及宋代文风革新》一文已作梳理。今补充石从简子三人、石祖温子五人、石中本等人员情况,综合七方墓志,完善谱系如下(图1):

图1 石中立家族谱系

四、撰书者情况

1.《石继远墓志》撰者赵安仁,字乐道。景德三年(1006年),以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著有《戴斗怀柔录》3卷,文集50卷。《宋史》称:“生而颖悟,幼时执笔能大字,十三通经传大旨,早以文艺称。赵普、沈伦、李昉、石熙载咸推奖之。”[2]9656墓志载:“公之爱子令孙以安仁乃元懿公同年子也,俾扬先德,用显贻谋,不获让辞,聊书梗概。”[7]72赵安仁父与石熙载同年进士,《宋史》称:“父孚字大信。周显德初,举进士。”[2]9656故赵孚为显德六年(959年)中举。书者石中立,即墓主石继远之孙。

2.《石熙载墓志》撰者赵昌言,字仲谟,一作幼谟,汾州孝义人,《宋史》有传。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戊寅科胡旦榜进士第三人,淳化四年(993年),任参知政事。据墓志,赵昌言为石熙载的表甥,自幼寄居熙载家,随其读书,受石熙载的影响很大。书者为石熙政,为墓主之弟。

3.《石中立墓志》撰者宋祁,字子京,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词人。宋祁与兄长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曾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此墓志于宋祁著《景文集》亦收,题名为《石太傅墓志铭》。与石本相比,字词略有不同,可互为参校。书者王珣瑜,据《千唐志斋藏志》[6]1276,珣瑜为宋初宰相王溥之孙,王贻矩之子,曾两度通判西京洛阳。嘉祐元年(1056)十二月卒,葬于河南宣武村。

4.《石从简墓志》撰者宋定国,据墓志知为河北广平人,亦墓主女婿。《宋会要辑稿》载:“(嘉祐元年)十一月九日,著作佐郎、签书判官公事宋定国。”[17]4806

5.《石祖方墓志》撰者王夬,生平不详。据墓志“余与司门兄弟有妻族之姻,乃不获辞而为铭”[7]280,及《石祖温墓志铭》“娶故枢密使王仁赡孙女”[7]407,知王夬与石祖温妻有亲缘关系。

6.《石氏墓志》撰者范祖瑀,曾参与《资治通鉴》编撰,志文收入其《范太史集》。

7.《石祖温墓志》撰者翟堪,生平不详。从墓志撰者身份角度来看,石继远、石熙载、石中立三人墓志撰者赵安仁、赵昌任、宋祁皆著名于当时,赵安仁、赵昌任三人后来皆官至参政,而石从简、石祖方、石祖温墓志撰者宋定国、王夬、翟堪皆史载甚少,这也反映了石中立家族影响力的转衰。

五、葬地情况

石中立家族七方墓志,除石氏夫人因随丈夫葬于河南府永安县,余六人皆葬于洛阳宣武原。宣武原又叫宣武村,隋唐时属河南县,宋属洛阳县,北宋时二县皆为洛阳属县[20]。宣武原得名与帝陵有关,北魏宣武帝延昌四年(515年)卒,葬景陵,唐代墓志又称景陵为宣武陵。关于墓志出土地,据《洛阳出土石刻地记》载,石祖方、石中立墓志出土于塚头村,在今洛阳市老城区塚头村。

石氏家族墓葬世代相从,在宣武原形成家族墓葬群。《二乐陵郡公石公神道碑铭》:“世墓皆在洛阳县宣武原。二公继封乐陵郡,亦不去洛,薨皆归葬焉。……(少师)葬以皇祐元年十二月某日。二塚并祔太师茔之次穴,子孙从葬者又数世矣。阙垣之松檟森然如林,蘯矣。”[8]宋代张洞玄存有石熙载、石中立父子的坟茔图,并收入《玉髓真经》,从中可见坟茔信息:“予家藏石熙载祖坟图与此相类,今附于后,同天偏穴。石相公祖坟图……父熙载、子中立父子两府迁塟。”并在图末题诗曰:“寅申巳亥分十字,两穴平头君记取。只凭亥作主人翁,父子沙堤同步武。”[21]《石祖温墓志》载石祖温重修家族坟茔,“公尝有发扬潜德之志,迨居洛,……元懿、文定葬,属诸昆幼神道皆未立。公尝有发扬潜德之志,迨居洛,□文□□□国苏公,二公之德益显”[7]407。石祖温还请苏颂作《二乐陵郡公石公神道碑铭》颂其家世:“宋有良臣,世席台宰。文学彬彬,吉士蔼蔼。运属功华,相惟元恺。君臣一德,旦暮千载。西枢东府,谋谟亮彩。武律文经,光天之縡。懿行清规,为时模楷。四朝百年,遗风未改。”[8]“西枢东府”即指石熙载、石中立任枢密使和参政之职,借对家族辉煌过去的回顾,以光耀和激励后世。

近代以来,北宋洛阳宣武原地域还出土了石守信家族墓志,包括石守信、石保吉、石保兴、石元孙墓志。石守信为北宋开国大将,归德军节度使,在辅助宋太祖建国战功卓著。石保吉、石保兴为其子,石元孙为其孙,在对辽、夏作战中颇有战功,葬于今常袋乡石碑凹村西北[3]54。石中立与石守信两大石氏家族,皆居于洛阳,同葬于宣武,一文一武,皆为当时之政治家族。

结 语

从石中立家族发展来看,石继远生活于五代末,未曾入仕。石熙载于后周末中举入仕,入宋后因太宗的极大重用而官至枢密使。石中立受荫入仕,虽仕途缓慢,然老年亦拜参知政事,总体来看其家族盛极一时。石中立卒后,四个儿子竟皆早逝,家中产业未存,家族开始衰落。石中立孙辈中,石祖温曾任转运判官等职,祖温子辈也有中举者,然多政事不显。石祖温卒后,北宋也很快灭亡,中原沦丧于金,后人事迹不得而知。石中立家族因科举入仕,家族后人多以荫庇为官,中举者少,又乏政治建树,故家族势力难得长久维系。石中立家族随北宋之兴而盛,又随北宋之亡而淡出了历史视野。

猜你喜欢

墓志家族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辽耶律公迪墓志考
辽代《韩德让墓志》疏解
南阳出土两方唐代墓志
辽《杨从显墓志》补考
辽代《耶律弘礼墓志》考释
《小偷家族》
乐器家族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