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建筑在公交枢纽站中的应用

2018-12-06刘丽波

商品与质量 2018年51期
关键词:枢纽站建筑评价建筑节能

刘丽波

大连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大连 116000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涉及绿色建筑的管理制度,包括: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制度、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和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以及与建筑节能相关的新建建筑市场准入、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建筑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等。随着这些管理制度的执行,“节能、环保、生态、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理念将应用于实践里,从而推进了绿色建筑的发展,以及提高建筑生态环境质量,以满足人类健康,舒适的居住和使用,达到人,环境,建筑的和谐共生[1]。

1 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一般而言,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即“四节一环保”的建筑。

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中,已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框图。为鼓励绿色建筑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技术、管理上的创新和提高,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4中增设了“加分项”。绿色建筑评价应按总得分确定等级,评价指标体系7类指标的总分均为100分。7类指标各自的评分项得分 Q1、Q2、Q3、Q4、Q5、Q6、Q7按参评建筑该类指标的评分项实际得分除以适用于该建筑的评分项总分值再乘以100分计算,加分项的附加得分Q8按评价标准的有关规定确定。

2 绿色建筑在华林公交枢纽站中的应用

华林公交枢纽站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南松路北侧,西部通道和地铁虹锦路站西侧,占地约8000平方米。本项目建筑面积约25000平方米,共五层,地上二层,地下三层,其中地下三层为公共停车场和地铁换乘区,配建公共停车位200个;地上一层为公交车枢纽站,可以容纳6条公交线路,地上二层为枢纽站配套附属用房。为满足住建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要求,在设计期间就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进行设计,具体表现在:

(1)节地与室外环境。项目选址符合城乡规划的要求,且项目用地范围内无各类保护区及文物古迹等,场地内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与各类危险源的距离满足相应危险源的安全防护距离,土壤中氡的浓度控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的规定;电磁辐射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的规定。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项目容积率达1.69。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建设为地下三层,并在地下三层与地铁出入口相连接,地下空间一部分作为社会车辆停车库使用,一部分作为地铁与本枢纽站的换乘空间使用,并将这些空间向社会公众开放,便于老百姓的使用。建筑出入口及主要活动空间均设有无障碍坡道、无障碍厕卫、无障碍电梯、无障碍车位及一些无障碍标志等等,满足《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的要求。

(2)节能与能源利用。本项目节能设计要点,建筑体形系数为0.45,南北朝向,不同朝向的外窗窗墙比均小于0.5,门窗设计采用隔热性断桥铝无色透明中空玻璃窗6高透光Low-E+12空气+6透明外加遮阳系统,气密性达到6级,外墙采用300厚轻集料空心砌块墙体外贴50厚聚氨酯复合保温板,围护结构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选用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7.1,相比《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中寒冷地区IPLV=3.75,提高89.3%。并采用风冷式变频多联式中央空调系统,根据室内面积大小合理选用机组数量,通风系统采用变频技术。通风系统采用热回收通风机组,降低空调系统及冬季加热负荷[2]。主要功能房间合理选用节能型电气设备,的照明系统采取分区、定时、感应等控制措施以达到节能的要求、

(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规划、设计、建设合理完善的给排水系统。优先使用高效节能的供水系统,使用无负压供水系统;本着以治污为本的原则,设有完善的污水收集和污水排放等设施,室外排水系统应实行雨污分流,以避免雨污互混。合理规划雨水排放渠道、回渗途径,保证排水渠道的畅通,减少雨水受污染几率,合理利用雨水资源。项目采用节水的器材,使用陶瓷阀芯节水龙头。这种水龙头与普通的水龙头相比,节水量一般可达到20%-30%,再与其它类型节水龙头相比,价格比较便宜。

(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本建筑外立面采用清新大气的现代风格,以简洁明快的银色铝板及氟碳漆为主,无大量没有功能性的装饰构件。项目选用砂浆和混凝土均为预拌,大面积使用预制空心楼盖,减少现场混凝土在施工现场引起的噪声和粉尘污染,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材料的损耗。在材料的选择上多采用可再利用材料和可再循环材料,尽可能的选用绿色建材,将生产能耗尽量降到最低,同时也可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3]。

(5)室内环境质量。为营造更为舒适和健康的室内环境,在室内装修的过程中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材和装饰材料。只有室内的温度和湿度相当,才会给使用者以良好的感觉。通过最优化的建筑节能设计,采用节能材料和节能技术将建筑物的能耗降低到尽可能低的水平。

3 结语

绿色建筑的出现标志着传统的建筑设计摆脱了仅仅对建筑的美学、空间利用、形式结构、色彩结构、色彩等方面的考虑,逐渐走向从生态的角度来看待建筑,这意味着建筑不仅被作为非生命元素来看待,而更被视为生态循环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大力提倡。

猜你喜欢

枢纽站建筑评价建筑节能
基于健康光环境设计运维的WELL建筑标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比较分析
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简述
上海市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正式实施
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角度分析暖通空调设计方案
现代建筑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
高铁枢纽站股道运用计划智能调整系统的研究
晋江规划建设9个公交枢纽站
高速铁路枢纽站改造施工方案优化和现场实施实例分析
2015年建筑节能实施的新标准
青岛北枢纽站列控技术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