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音乐类高等艺术院校科研经费管理优化

2018-12-06浙江音乐学院

财会学习 2018年21期
关键词:财务处艺术院校科研经费

浙江音乐学院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艺术和音乐素养的社会需求不断增强,音乐类高等艺术院校招生规模随之不断扩大。国家和社会对音乐类艺术院校科研项目的投入越来越多,高等音乐教育的发展势头也越来越好。科研经费的大量投入,对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该类院校科研经费的管理机制却还无法跟上脚步。

一、音乐类高等艺术院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科研投入的方向是偏向理工科类,对于人文类特别是音乐类的科研经费投入较少,从而导致该类院校一直是重实践而轻科研。因此,艺术类学校内部科研管理机构力量是薄弱的,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存在不少问题。

(一)部门多头管理,内部控制不健全

我国高校的科研管理一般是由科研处和财务处两个部门管理,但在部分音乐类艺术院校会设置艺术实践处或其他类似职能部门,由该处负责统筹协调师生艺术实践及表演活动组织,管理院属艺术团和艺术实践基地建设,并同时负责艺术创作和实践的规划与管理等。于是,在这些音乐类艺术院校科研经费管理中,以创作表演为主的科研经费由艺术实践处立项并管理,创作表演以外的科研经费则由科研处立项并管理,导致多头管理的情况普遍存在。另外,由于音乐类艺术院校科研经费的特殊性,许多项目都是通过演唱会、音乐会、各类展演、音乐专辑发表等形式进行结题,大量经费用于演出参演人员等的劳务、舞台场地及设备租赁、灯光设计、乐曲版权使用、演出观摩学习等,难以完全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使用。由于部门职责不清、管理制度不明,当财务部门严格按照国家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管理报销时,会出现老师的科研经费难以真正用到实际所需之处。另外,由于科研处、艺术实践处因经费交叉或沟通不畅等原因,出现老师需要科研经费做科研的时候认为没有科研经费可用了,而财务账上却还有一堆半休眠无法使用的经费。

(二)管理意识薄弱,科研管理能力不足

艺术院校部分科研人员对科研经费的认识是存在理解错误的,同时还缺乏对经费的预算管理意识。有的科研人员认为艺术不需要过多的科研经费,于是便把科研经费用于其他地方,导致科研经费的使用与预算不符,有部分教师没有了解项目申报书上的经费预算内容,先申报了再说,等到经费报销时,才发现自己申报的预算与开展的科研内容不相符。其次,院校科研管理人员对科研经费的不重视、经费管理认识不足也是一个大问题。在课题结题的时候,经费归口管理部门只审核音乐会有没有办、专辑有没有发行、展演成不成功,却不关心项目预决算是否相符、经费使用是否规范、绩效目标是否达到。甚至在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将科研经费管理工作全推给财务部门,致使经费管理和科研开展两张皮。

(三)关系协调不够,管理监督不到位

音乐类艺术院校经常存在科研处、艺术实践处只负责项目申报、立项、结项;而财务处则只负责科研经费的报销,审核科研经费的使用符不符合财务规定、票据是否使用规范等;资产处则只负责审核该项目的设备购置是否占用全校指标、能否购置、是否入库等问题,而没有考虑教师个人是否重复购买、采购是否符合项目经费要求。相关处室没有从科研经费的管理需求进行联动管理,导致对科研经费审批权的滥用。同时,也会造成科研经费使用与项目研究脱节、国有资产浪费、资源流失等问题。

二、艺术类院校科研经费问题主要原因分析

一是由于艺术类院校的自身特性所致。由于音乐类艺术院校不同于综合类院校,科研经费总量相对较少,加上艺术类科研项目开展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艺术院校投入科研管理的精力不足,导致项目预算编制、执行跟进、项目结题方面等相关制度不完善、不健全。

二是艺术活动的开展有区别于普通科研活动不同的方面,音乐类艺术活动的经费更侧重于各类演出劳务费、作曲创作、场地及设备租赁、服装道具购置等方面。艺术教师对于科研经费使用观念淡薄,有些教师对于科研经费随意使用,有些教师却完全不懂得如何使用科研经费,以至于有些经费被滥用,而有些经费却无法被用于科研真正需要投入的地方。

三、优化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沟通,建立相互协作的管理机制

一是从音乐类艺术院校的科研经费管理需求,建立一个科研经费管理委员会,将科研处、艺术实践处、财务处等部门联合起来。委员会可以直接从各相关处室调取专业人员,这样不仅避免了科研管理协调工作的复杂性,还能加强各处室的联动,增加科研管理的专业交流,更好地管理科研经费。二是搭建科研经费管理网络平台,科研管理委员会、科研处、艺术实践处、财务处、国际交流合作处、资产处、信息办、宣传部、审计监察管理部门以及后勤等相关处室可以在平台上及时地反映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使用的进度和情况,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增加科研管理各类专业信息交流,从科研的项目申报、预决算编制、立项结项、设备采购、国内外学术交流、信息化管理、传播推广等方面都能促成高效、专业的内部管理,提升科研资金投入产出比例,减少国家资产流失,加快科研事业的发展。

(二)加强经费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一是加强科研经费内部审核,这既需要财务处要提高科研经费成本核算水平,也需要科研处、艺术实践处在项目立项、执行和结项过程中给予专业指导,更需要审计部门实施全过程监督,增强经费管理的约束性。二是要出台符合艺术教育科研活动特点的经费管理办法。例如,针对音乐类院校小型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目前国家尚未出台国家艺术基金管理办法,但由于音乐类艺术院校舞台艺术创作、传播交流推广类项目的需求,我们需要结合国家科研经费管理规定及院校实际情况,出台小型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中项目组成员及外请专家的作曲费用标准、作品提高及修改费用标准,解决该类纵向科研项目直接费用或间接费用中工资总额、劳务费过高的问题。另外,需要根据科研项目的需求制定学术研讨、学术交流的会议培训标准,不能一刀切参照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办法执行,否则无法顺利开展科研活动。

(三)加强科研管理理念,改善学术环境

从学院领导到教职工都要树立科研立校的理念,将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并重,实现以教学带动科研、科研促进教学的良性发展。一是音乐类艺术院校应完善科研人员科研奖励政策,根据艺术教育需求、项目类型进行科研项目经费配比,为科研项目增加适量的经济支持,提高科研人员的自主探索意识。二是科研处、艺术实践处、财务处、国际交流合作处等部门联动,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拓宽科研人员学术思维,提升科研人才在国内外学术领域的影响力及竞争力,做好国际交流、国内研讨等高层次学术探讨活动的各项指标调整、经费保障工作,推动科研工作创新。三是不仅要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更要培养教职工的市场经济意识,推广科研成果的应用,为艺术教育发展服务,提高办学效益,增强音乐类艺术院校的发展能力。

猜你喜欢

财务处艺术院校科研经费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论高校财务处与报账主体的财务信息沟通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论高校财务处与报账主体的财务信息沟通
等级考试为导向的艺术院校计算机教学研究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优化初探
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
“科研经费腐败”有多严重?
提高高校社科类科研经费管理水平
论网络报销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