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北安市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2018-12-06赵金东
赵金东
(中共北安市委党校,黑龙江北安164001)
一、北安市文化产业建设推进现状
(一)北安市文化艺术基地落成
2015年11月13日,旨在整合各类文化艺术资源,为北安及全国、全省文化艺术领军人物及作品搭建交流、培训、展示、销售的平台,提升北安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北安市文化艺术基地正式落成。基地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元,内部设置了展厅、培训室、创作室、商店、茶室等功能区域。该基地被列入2015年省级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北安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各个历史时期都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物、遗址和遗迹,素有“剪纸之乡、“书画艺术之乡”之称。篆刻、玉石文字雕刻、玉石各种书画雕刻、木制品雕刻各种书画等。近年来,北安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建设区域文化中心、打造特色文化强市工作目标,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区域竞争软实力不断增强,红色文化系列活动被列入全国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市”称。2016年和2017年连续举办了两届北安市文化产业博览会,集中展示了北安文化产业发展成果,为宣传推介北安,为积极发展北安特色文化产业,更多的培育新兴文化产业,不断壮大北安文化市场主体,推动北安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创新发展构建了重要平台。
(二)文化产业项目取得新成果
北安市近年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取得了新成果。北安市柳派二人转、嬷嬷人剪纸、烙画、乌鱼绣等得到了有效传承,如北安乌鱼绣作品曾获中国工艺美术“中国原创·百花杯”优秀奖。市里对该项目予以积极鼓励和支持,为该项目在市区商业繁华地段专门辟建了建筑面积300平方米的“北安乌鱼绣传承展示馆”,在发展壮大产业的同时,也借其形象宣传北安市对文化产业的扶持优势。目前,北安市的冰雪画、乌鱼绣优秀作品畅销欧美等国家,得到国内外的一致好评。市里扶持了两名省级民族民间文艺带头人、13个省级文化品牌、具有北安市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基地五个。全市现有从事文化艺术方面人员七百余人。2013年,北安红色文化系列活动被列入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2014年,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县。2015年成功举办全省中心村文化建设现场会。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成效明显
北安市在每年财政预算中对非物质文化项目都预留专项资金给予扶持,支持项目和企业做大做强。吸引更多的爱好者投入到文化产业中去,既保护非物质文化技艺的传承,又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遗失。如“嬷嬷人”,又名妈妈人儿,是极具满族特色的民间剪纸,是萨满教嬷嬷神的崇拜在民间的遗存,有很高的观赏性。北安嬷嬷人剪纸保留了大量民俗内容,这些剪纸作品,丰富、生动、深厚,与民俗活动的内容相通。除了具有祈祷、祭祀、庆祝等功用外,在萨满教文化空间消失的情况下,嬷嬷人剪纸还被转变为孩童玩具,作为他们了解人情事理的最早的教具。在嬷嬷人纹样的演变中,还可看出满族等东北民族与汉族融合进程中的相互影响,是研究民族文化融合的重要资料。具有很高的民俗学研究价值。2013年被黑龙江省政府批准公布为第四批黑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北安烙烫画2013年被黑龙江省政府批准公布为第四批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乌鱼绣作坊店是北安市重点文化企业,每年获得五万元的扶持政策,现企业从小作坊发展到占地六百余平方米艺术品加工企业,培养了专业绣娘一百七十多人。建立冰雪画、柳派二人转、烙画、书签、篆刻、剪纸等艺术基地,培育学生三百多人。通过博物馆的收藏和收集,留存了有关22项非物质文化技艺传承撰记和历史文物,通过多措并举,达到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确保非物质文化技艺的继承和发扬。
二、文化产业对北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一)发展速度加快,贡献度增大
2008-2014年,北安市文化产业年平均增加值总量2768万元,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34%;优势主导文化企业93家,从业人数七百余人。2014年,文化产品销售和文化市场服务企业营业总收入1003万,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68%,带动全市七百余名人员就业。2015年,北安市委全委会工作报告将文化产业列入新兴产业。其中:北安市冰雪画、乌鱼绣、烙画、书签、篆刻、剪纸等产品年销售额达到三百余万元,为全市经济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2016年,北安文化产品销售和文化市场服务企业,营业总收入突破1000万元,利润总额突破200万元。
(二)借助招商引资,文化产业潜质得到激活
2013年依托城区开发,用土地置换等形式招引黑龙江省大型文化产业企业入驻,打造黑龙江省新文化广场工程首家示范基地——北安新文化广场工程项目,项目总投资6亿元,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该项目的建成为北安市民和周边市县、农林牧场群众提供一个集影视、科技、文化、娱乐、观光、休闲、消费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文化场所。2.3万平方米的文化综合体入驻电视台、文化馆、图书馆、文化宫、城市规划展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单位。辐射周边十个县市,三百多万人口,安置就业人员三百多人,对全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将起到很大地推动作用。
(三)文化需求增加,消费水平提升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修养的提高,人民对文化体育生活的迫切要求越来越强烈,消费也日趋上升。据相关部门统计,北安市居民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广电传媒、数字影视、互联网络、棋牌娱乐、运动健身、花鸟鱼草养殖、旅游观光、学习书籍、戏剧歌舞、绘画书法等方面。在2007-2012年年均文化消费5000万元左右,人均消费120元左右,主要侧重健身娱乐、学习书籍、花鸟鱼草养殖、绘画书法、旅游观光等方面;2012-2015年年均文化消费1亿元左右,人均消费260元左右,在原有消费侧重点基础上增加了广电传媒、数字影视、互联网络、戏剧歌舞等方面。但北安市在全省文化方面消费位次比较靠后,且各年份间发展也不平衡。上述数据表明北安市居民文化消费整体水平偏低,其主要原因:一是受当前收入水平和预期收入影响,支付能力弱;二是没有形成理性文化消费观念,不愿意拿出太多的钱用于文化消费;三是居民对现有的文化娱乐生活内容质量感到不满,又没有太多新消费热点,抑制了文化消费支出。
(四)传承红色历史,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北安市依托得天独厚的红色老区文化系列活动优势,为打造弘扬北安红色文化产业品牌旅游产业为着眼点,以做强做大红色文化产业品牌旅游产业为目标,增强北安红色文化产业旅游的竞争力和吸引力,融入黑河边贸旅游城建设进程,助推北安旅游文化产业提档升级。充分挖掘各历史时期均为北安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物、遗址、遗迹。利用红色文化产业资源,先后规划改造和建设了原黑龙江省工作委员会旧址陈列馆、黑龙江省政府旧址陈列馆、黑龙江日报社旧址现博物馆、庆华军工遗址博物馆和革命屯抗联纪念馆、赵光烈士墓及纪念碑、抗日暨爱国自卫战争革命烈士纪念塔、通北林区抗联遗址冰趟子等,形成了风格独特、互为补充、寓教于乐的北安红色博物馆群落。先后获得黑龙江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奖、黑龙江博物馆免费开放最佳宣传展示奖等殊荣,充分展现北安历史红色文化底蕴,以及庄严和谐、热情开放的新时代人文精神,目前北安市人均拥有博物馆数量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北安红色博物馆群落已成为北安人与外地游客认识北安、了解北安、感悟北安的重要窗口。对北安发展文化产业红色旅游业,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现代化新兴城市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构成了全国县级唯一红色博物馆群,人均博物馆占有率位居全国前列。2016年,“北安红色文化系列活动”以黑龙江省第一名、全国第五名的优秀成绩高标通过了文化部专家组验收,成功申报了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开辟红色文化产业旅游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旅游业,更是让人们从中回望历史、汲取新的力量。北安市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产业活动,扩大红色北安的文化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2017年6月30和7月31日,北安市分别在新落成的祥和广场,成功举办了“不忘初心跟党走”、“北安情·军魂颂”两场大型广场文艺演出,为市民群众奉献了精美的艺术盛宴。不但在规模上前所未有,而且在演出水准上达到了新的高度,每场演出观众多达三万多人。
三、北安市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机制滞后
北安市传统文化产业比重较大,现代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不够,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能力较差。特别是文化产业发展机制落后,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单一,产业组织形式还处于小规模分散化状态,加之缺乏各领域文化产业领军人物、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以及市场储备人才等,致使北安市文化产业仍然处于探索和培育阶段,发展还不够充分,缺乏大型的文化产业基地经济实体。全市文化产业基地发展总体上还是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二)文化产业理念滞后,发展思路不宽
长期以来我们的文化理念还没有与时俱进,没有树立文化产业经济一体化的观念,认为文化只有意识形态属性,而缺乏对文化产业经济属性的认识。没有一个自己独特的鲜明的发展路径,发展的思路还是不够广泛,就文化产业谈文化产业,没有从文化产业与经济社会转型中的创新创业和扩大就业的意识上来加以考虑。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尤其在具体的文化产业经营和销售过程中、缺乏思路、少策划、路子窄、办法少,文化产业市场尚没有得到大力拓展。
(三)文化产业企业规模小,核心竞争力不强
目前,北安市的文化产业还处在于起步阶段,文化企业规模偏小,效率不高。一方面,文化产业总量不够强大,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利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例小,带动就业能力不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偏低;一方面文化产业缺乏创新精神,核心竞争力不强大。文化产业企业从根本上说是创意产业。但北安市主要表现为文化博物馆参观旅游业和一般文化产业用品的生产、加工业,文化产业产品创作缺乏创意。动漫制作、数字等新兴文化产业领域为空白。这些问题导致北安市文化产业缺少核心竞争力。
四、推进北安市文化产业建设发展的若干对策
(一)制定科学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完善扶持政策
一是调整工作思路。尽快出台北安市“十三五”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重点发展方向、重点任务和重点扶持的产业门类,确定主要措施和建设任务。
二是争取上级支持。积极沟通和协调上级财政、发改、市场管理等部门,给予支持。结合北安市实际,制定出台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增加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具有发展前景和市场竞争力的优势项目和重大项目。同时,加大北安市文化产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逐步形成政府与社会、内资与外资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三是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区域文化产业群建设。继续加大对文艺演出、文化会展、文化娱乐、民族工艺品、民族音像等优势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
(二)构建产业化链条,深入挖掘民俗文化潜力
一是要以民俗为主题,构建特色民俗村。民俗是文化不断更新交替的人文现象,在不同时期民俗各种特征表现了当时的文化传统和内涵。通过民俗村开发,可以还原再现已经或即将消失的民俗遗迹,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北安市主星乡主星村和二井镇自和村是比较有名的朝鲜族民族村和满族民族村,是同时具备独特民风民俗、历史背景、环境优美等方面条件的遗址自然村。下一步北安市应着重开发该区域的民俗品牌、景点、宾馆、博物馆等项目,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文化产业链条,通过文化产业推动市域经济发展。
二是要推出主题节日、民俗社区等系列文化产品。北安市可利用玉石文字雕刻、玉石各种书画雕刻、冰雪画、二人转、剪纸、烙烫画等民间手工技艺设立民俗主题节日,组织爱好者开展民俗节庆活动。以民间手工技艺继承者为核心建立民俗社区,定期开展培训、表演等活动。组织成立民间手工技艺者协会,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制定计划,加大力量,推动全市民俗特色行业快速发展。
(三)实施文化产业提升工程,注重文化产业大项目建设
依托庆华军工遗址博物馆,组建少年军校。以馆内现代化靶场为主题,争取举办省、国家级的射击比赛,全力打造4A级军工景区。加快推进国家级湿地公园项目,全面展现乌裕尔河流域的历史文化底蕴。利用湿地水源优势建设水上乐园项目,项目建成后将与五大连池风景区交相辉映,成为黑河地区最大型的旅游、娱乐基地,对北安市乃至黑河地区旅游服务业产生较大的推动力。建设文化综合体项目,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集影视、网络、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
(四)形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合力,培养领军人物
继续加大资金投入,扶持文学、戏曲、剪纸、柳派二人传、声乐和舞蹈等文化产业项目发展壮大,加速建成一批特色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强化文艺工作者的培训,不断提高技艺水平。积极引进高精专的文化人才,提升队伍综合能力,打造一支高质量文化人才队伍,助推全市文化产业创收经济效益转型新增长点。加大培养扶持北安乌鱼绣、嬷嬷人剪纸、北安烙画等具有北安特色和优势的文化项目领军人才和传承人梯队,以支撑和牵动北安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五)依托中俄文化合作,推进文化大集产业项目
北安市应借黑河举办“中俄文化大集”的契机,搭建玉石各种书画雕刻、木制品雕刻各种书画特色文化产业平台,不断增强北安市自身文化产业大集的内聚力和竞争力,以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文化繁荣,形成全市文化产业的重要新增长点,促进全市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1] 周玉波.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黑河市大力推进文化兴市战略 [N].黑河日报,2015-5-13.
[3] 邓安球.文化产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4] 欧阳坚.文化产业政策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