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策略
2018-12-06谭承明
谭承明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1)
从市场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来看,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了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虽然诸多院校为社会培养出了众多的计算机人才,但目前国内的计算机人才缺口很大,特别是网络安全及人工智能方面。由此可见,计算机学生的就业前景是相当可观的。从企业为计算机人才设置的工作内容来看,主要分为软件开发、硬件维护、网络维护、设备维护、工装安装等类别,工作岗位形式非常多样,这就要求计算机学生能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水平和过硬的实践操作能力,不仅要具备一技之长,更要往“一专多能”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胜任岗位工作,为今后的发展谋求更大的福利。针对高职计算机教学而言,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出企业所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率。基于上文提到的机遇和挑战,高职计算机教学只有准确掌握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不断优化专业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社会真正需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所以,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既是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根本要求,又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1 高职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分析
1.1 教学模式单一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当下,高职计算机教学仍然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单纯“老师讲台讲,学生下面听”的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较为常见,计算机老师为了跟上教学进度,完成教学计划,往往课堂知识满堂灌,即便融入了多媒体等现代教育设备的元素,依然没有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主体地位。然后,在检验教学成果方面,大多依据学生的卷面成绩,忽视了学生在实际操作能力和学习态度方面的表现,以至于很多学生即便取得了相应的国家计算机等级证书,也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相差甚远,企业在招聘计算机学生后,需要进行二次培养,降低了高职计算机学生在人用单位心中的价值。最后,部分高职院校开始尝试了自主学习和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但是因为计算机老师教学经验和业务素质的限制,导致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无法得到保障,培养出来的学生表现得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计算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2 与学生的兴趣脱节
随着普通高校的不断扩展,高职学生的整体素质表现得参差不齐。从高职院校的生源来看,其大多数学生为中职升入或因高考不理想,不能顺利进入普通高校的学生。这些学生的文化成绩和基础知识本身存在一定的欠缺,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把握不当,这就给后续的计算机人才培养增加了难度。当学生步入高职院校后,老师的外界监督和鞭策不再成为学生努力学习的最佳动力,一旦学生对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失去兴趣,则容易出现厌学、热衷上网娱乐、失去对未来发展的信心等情况,这对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相当不利的。比如,计算机老师在对一年级学生进行教学时,如果基础课程铺垫不得当,或者课程前后缺乏连贯,学生在短时间内不能掌握好知识,就容易失去学习的热情和动力。特别是在编程和逻辑关系的教学中,计算机老师如果按部就班,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终将因畏难情绪而止步不前,加上高职学生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各项缺陷,这无疑把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问题进一步放大,最终影响到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效果。
1.3 与企业的实际需求脱节
从高职计算机学生的就业现状来看,其与广阔的就业前景呈现出相反的情况,计算机作为热门专业,可高职计算机学生在毕业后却出现了失业率大,就业率低,转口率高等问题,究其原因,无疑是高职计算机教学与企业的实际需求脱节所造成的。比如,部分高职计算机专业还将教学重点定位在基础理论知识和过时软硬件知识的教学上,不能根据计算机软硬件的更新换代技术来更新教学内容,一方面高职学生在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之前,就对这类软件有所掌握,教学内容的陈旧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往往体现在更高技术水平上,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只具备基础知识水平的高职计算机学生往往不具备任何的就业竞争力。
1.4 重理论,轻实践
众所周知,计算机专业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比较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得再扎实都需要一定的动手能力进行呼应。但是,部分高职院校因为资金短缺,计算机的各项软硬件设施不能跟上教学进度的要求,计算机较为老旧,运行速度较为缓慢,当运行一些专业软件时,就容易出现卡顿和软件不响应的情况,不利于学生熟悉和掌握更高层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另外,高职院校的逐渐扩招,使得原本就较为紧缺的计算机变得更加不够用,部分计算机学生很难有机会独立操作设备,教学资源的短缺使得学生无法在实践操作中锻炼动手能力。
2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策略
2.1 丰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老师和学生为达到教学目的,有序地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共同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途径和手段。教学方法是师生双方的协同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师生相互联系的一种方式,它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所以计算机教学不能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应该针对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的差异性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1)设置悬念。在教授数据库这一课程时,可以先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比如如何查询某位学生的学号和姓名,进而引出数据库建立的方法,在教会学生简单的程序设计后,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练习中进行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活用比喻。当遇到较为抽象的知识时,为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可以运用比喻的方法把深奥、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比如用树枝结构来比喻文件目录结构,一方面是便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觉得计算机知识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减少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畏难情绪;(3)勤加演示。教育现代化条件下,可以运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来把计算机的知识和各项操作演示给学生看,并辅以丰富的肢体语言和有吸引力的讲话内容,减少学生因注意力不集中导致的走神,在演示完后,要及时让学生进行亲自操作,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巩固。
2.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首先,可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积极思考和协作学习,特别对常规教学任务的再加工和再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自主发现知识的规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传统教学模式朝着“以学生为主”的方向发展。然后,要给学生构建一个开放式和多元化的教学体系,比如可以给学生提供计算机行业的最新资讯和行业动态,并且能够将这部分信息和要求反映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能够觉得学有所用,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兴趣和爱好。最后,将计算机知识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互动,让学生运用计算机知识巧妙解决其他学科中的问题,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迁移能力,促进学生朝着“一专多能”的方向发展。
2.3 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改善教学内容
培养出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计算机学生,是实施高职计算机教学的根本目标,所以要创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教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教授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后,还应该增加网站建设、修图、Flash动画等内容,宽阔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范围。在教授计算机专业知识时,老师可以根据职业方向和专业发展来对知识进行细化,鼓励学生提前选择发展方向,然后再根据学生的职业选择制定出配套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可以邀请企业工程师到校进行讲授,通过分析方法、技巧、心得体会来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就业时的企业需求相接近,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比如,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实际工作场景,浏览一些企业招聘需求,有针对性的教与学。下载使用一些应用软件,分别从用户角度和企业角度来进行审视,再辅以专业知识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学会从企业的角度来思考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提高计算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4 结合岗位需求开展实训教学
实训教学是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旨在给计算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首先,高职院校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特别是一些关键设备,让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得到实践操作的机会。然后,要加强计算机专业的教师队伍建设,定期组织老师进行知识学习和专业深造,鼓励参与到“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过程中,除了要求承担教学任务外,还要组织其进入到企业进行学习和指导,实现产学研的一体化发展。最后,高职院校要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充分与企业进行交流和合作,在计算机学生学完理论知识后,要组织学生参与到企业的顶岗实习中,注重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为学生的就业发展打好基础。
3 结束语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但是激烈的市场竞争意味着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也得到了相应提高。因此,高职院校想要提高自身的专业实力,实现教学能力的提高,争取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就需要把计算机教学面向岗位需求和学生就业,及时优化教学模式,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能有一个更美好的职业发展。
[1] 郎振红.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6, 33(10):216-219.
[2] 周雪梅, 郜颖.对高职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的理性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15,(32):101-103.
[3] 乔红.以“任务驱动”教学法构建中职计算机教学新模式[J].现代商贸工业,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