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四大茶叶生产国发展研究分析

2018-12-06叶赵强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19期
关键词:红茶茶叶印度

叶赵强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

1 茶产业在四大茶叶生产国的历史发展背景

中国茶叶的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有正式文献记载的中国茶的起源,早在汉代就已经开始了。是在两晋的北朝时期,这时以文人雅士以饮茶之风来表达对当时奢靡之风的不满。唐代开始,中国的饮茶之风开始盛行。上至朝野,下至黎民百姓,都有了饮茶种茶的习惯。而真正开始普及,则是在宋朝。这个时期,茶和柴米油盐酱醋并列为生活的“七件事”之一,正式成为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一件必需品。在宋元年间,中国的茶叶制品就开始向世界各国出口,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中国茶叶的出口额甚至超过了其他所有商品的出口,一举占据了所有出口商品的五分之三。从而大大推动了中华文化向海外世界各国的传播。但是,由于战乱的原因和洋茶的输入,到了民国时期,中国的茶叶对外销量逐渐下降。茶文化的传播也逐渐减弱。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茶叶经济又重新焕发了生机。

印度是南亚最大的国家,茶叶的生产开始于19世纪中叶,茶叶一经中国传入印度开始,很快就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印度的地理环境孕育出的茶叶有着自己特有的品质,其中以阿萨姆茶的醇厚和大吉岭茶的优雅香气最为出名。到了1860年,阿萨姆地区就有超过50家茶园。东南西北各个地区都有着茶叶的生产。阿萨姆是印度最大的茶区。20世纪初的印度,产茶量甚至超过中国。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印度茶叶的生产和产量不断增加,除了在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印度的茶叶生产有所减少,其他时期,茶叶生产总体上是出于一种上升的态势。

作为茶叶生产大国的肯尼亚,主要以红茶生产为主。从20世纪初开始种茶,到现在已经成为第三大茶叶生产国。发展十分迅猛。肯尼亚种茶区主要分布在东非大裂谷的高原丘陵地带,气候温暖湿润,不但有利于茶树的生长,而且一年四季均可采茶。不仅如此,肯尼亚生产的茶叶以红茶为主,而且高品质的红茶占了的很大的比例,因此,肯尼亚红茶的品质一直居于世界的前列。

斯里兰卡是世界第四大产茶国,英国人在斯里兰卡引入了阿萨姆地区和大吉岭的茶种之后,得益于土壤、气候以及空气质量等斯里兰卡得天独厚的条件为红茶的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它的锡兰红茶已经和中国的安徽祁门红茶、印度阿萨姆红茶和大吉岭红茶并称为世界四大红茶。被誉为“献给世界的礼物”。

2 全球茶叶发展的现状分析

茶叶属于一种农业经济作物,是一种世界性的饮料。根据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数据,2015年,世界茶叶总产量为5304814吨,相比上一年增长2.5%。茶园面积为4537160公顷,增长3.8%。在世界茶叶生产总量上,中国和印度的产量是比较高,分别达到了世界总产量43%和22.8%。我国和印度的茶叶主要以国内市场的需求为主,大部分的茶叶被本国市场消费了。中国的消费和出口以绿茶为主。绿茶的出口数也是世界第一。印度主要以生产红茶为主,大部分红茶也是被国内市场消费掉。而肯尼亚和斯里兰卡的茶叶生产主打出口,大部分茶叶是被国外市场消费掉。他们也是以红茶为主打产品,特别是斯里兰卡,被是世界红茶生产的王国。产业产量中高达98%的是红茶。将近99%的红茶都是用来出口到国外。不仅如此,由于斯里兰卡的红茶被誉为世界品质最高的红茶,因此,在出口价格上也一直是高居榜首。虽然中国在绿茶出口上有着巨大的优势,但是我国茶业出口大多是原料性的初级茶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特别是缺乏强有力的品牌来宣传茶叶。国际市场上,主要还是以红茶的消费为主。因此,这也削弱了我国茶叶的整体竞争力。整体价格偏低。总的来说,我国在低端茶叶市场可能有着不俗的业绩,但高端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总体竞争力还不是很强。在国际市场出口上,肯尼亚是第一大出口国,出口比例占据了国际市场24.8%的份额。这是由于肯尼亚在20世界80年代以后,利用茶叶发展的机会与加工厂加工联系在一起。极大的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从一个普通的产茶国一跃成为世界产茶强国。中国的消费市场广大,主要以国内市场为主,因此在出口方面,中国以占国际市场18.2%的出口比例紧随其后。由于印度也主要以国内的消费市场为主,所以印度茶叶出口在世界上的比例也不是很高,只有12.6%,在四国中出口是最低的。肯尼亚和印度有着自己的茶叶生产特色,但他们也有着和中国相似的情况,两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也比较弱。高端茶叶占比较低,虽然他们都是以红茶生产为主,在品质和名气上,他们却不如斯里兰卡红茶。

3 茶叶发展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3.1 国际茶叶消费的时间和空间结构整体大环境在不断变化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出,茶叶的产出就已经远远大于市场的需求。因此,茶叶整体的价格处于低迷的状态。到了21初,全球市场的需求有了明显的增加,茶叶的价格才有了显著的提升。从长远来看,世界茶叶的消费总体是保持增长的。按照国际茶委会的预测,红茶消费的年增长率为1.7%,绿茶出口的年增长率为3.8%。但世界人均茶叶消费量仍处于较低的水平。而且国家之间的消费也不平衡。俄罗斯、英国这类发达国家的消费比较高。而主要产茶国的人均茶叶消费反而不是很高。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茶叶消费水平很高,而西北内陆地区偏低。这一方面主要是由于收入的影响。随着国际经济的回暖,国际茶叶市场和产茶国的市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在现阶段,我国应当积极开展茶叶全球化布局和拓展国内新兴市场,提高市场份额,增加销量,根据宏观经济的趋势做好茶叶发展的战略布局。

3.2 茶叶的品质参差不齐,茶叶生产缺乏有效的自律治理和行业监管

各茶企业在竞争方面缺少合作统一的市场输出渠道。导致我国茶叶在对外出口方面很难形成强有力统一的对话机制。很多企业没有国际化的战略意识和眼光,在国内市场上通过降低价格吸引承销商和消费者的青睐。这样就很容易导致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为了取得行业的利润,只能通过降低茶叶本身的成本来达到目的。这样茶叶本身的品质受到影响。更加不利于我国茶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因此,我们可以把茶企业兼并联合发展,把品牌做大做强。利用企业规模的优势来提高行业整体的竞争力。这还这需要行业本身的自律和相关机构的参与监管。坚持科学发展观,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种植方式,运用高科技的机械生产方式,提高茶叶品质,对茶叶进行精加工,改善茶叶的质量。结合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要求,变中国茶产量大的优势向质量高的优势转变。

3.3 我国茶企业宣传力度不够,品牌意识也不强

我国茶叶主要以小而分散的茶企业为主。规模和名气都不是很大。缺少了大品牌的企业,就只能扮演国际茶叶原料的生产商和供应商。在国际市场上陷于被动,缺少定价权。因此,我们可以学习国外知名企业的成功经验,引进先进的模式和手段,积极对外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建立好的品牌形象。一步一个脚印,扩大国际市场。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心和忠诚度。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确保茶叶的品质。特别要做好名茶的宣传推广,增加在总体茶叶中生产的比例。同时,还要结合我国茶叶本身的特点和优势,大力提高绿茶对外的普及和知名度,将中国绿茶健康环保养生的理念推广开来。也注重国际上红茶的市场走向和趋势,与国际化红茶品牌争夺市场空间,为我国优质红茶打开一条和国际知名品牌竞争的道路。

4 结语

通过分析和对比了中国和三大茶叶生产国,我们知道中国茶业有着巨大的产量优势和国内市场。同时,我们也看了中国茶业发展的分散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品牌意思不强和茶叶品质深加工的不足的劣势。因此,我国茶叶发展的挑战是严峻的。但是,我国茶业也有着发展的良好机遇。我们应该紧紧抓住全球经济回暖和国内市场开拓的机遇,迎接来自国际的挑战,努力做好茶产业的布局和规划,提升茶叶的品质,树立品牌形象,积极向国际宣传和推广我国的优质茶叶和茶文化。为提升茶叶的稳定、健康发展而努力奋斗。

[1] 杜建斌,陈富桥,姜仁华,姜爱芹,张菲.斯里兰卡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7,(04):164-170+227.

[2] 冷杨,陈富桥.基于CMS模型的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研究[J].世界农业,2016,(10):157-163+180.

[3] 王芳,寻明.从世界茶叶供需谈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对策[J].福建茶叶,2016,38(03):44-45.

[4] 林婕.我国茶叶出口面临的主要障碍与优化策略[J].对外经贸实务,2015,(11):55-58.

[5] 马静.三十年来近代茶叶对外贸易研究综述[J/OL].农业考古,2013,(05):216-220.

[6] 宋莎,温亚利,刘庆博.我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及出口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34(03):338-342.

[7] 张婧.中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价格月刊,2012,(05):80-82.

猜你喜欢

红茶茶叶印度
《茶叶通讯》简介
今日印度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蜜香红茶
香喷喷的茶叶
红茶与绿茶有什么区别?
印度式拆迁
印度运载火箭的现在与未来
便携式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