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居住区绿化设计

2018-12-06郝进强

商品与质量 2018年51期
关键词:软质硬质居民

郝进强

大连先锋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辽宁大连 116000

1 设计中应“以人为本”

一般来说,景观是用于休闲观赏、放松心情,这也正是它的主要作用,景观设计的成功与否在于能否达到人们的审美标准,无论是设计、建设中,还是使用过程中,景观都少不了人的参与,而景观的价值也正是在于这种场所精神。由此可以看出,人在景观中的作用--必不可少,至关重要,也可以说景观就是为了人而存在的。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调查清楚该地区的风土人情,做到设计人性化。例如,为残疾人进行无障碍设计,考虑盲道与坡度问题;为老年人以及儿童建造可以用于嬉戏交流的活动绿地;居住区进行人车分流设计,保证居民安全与车辆行驶的畅通;因地制宜的进行植物配置,在达到绿化比例的同时,植物不能影响居民对日照、通风等方面的需求,并保证植物与建筑“和谐共处”等等。但是,过度的“人性化”设计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过度追求新、奇、险,就会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只有在原本环境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以及不同阶层居民的需求,才能设计出真正的富有“任性”的景观[1]。

2 景观环境凸显居住区特色

突出个性,俨然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多元化的一大特征,居住区的个性化非常重要,例如可以将浓郁的文化氛围作为小区主题,也可以将特色园林作为居住区主题,还可以将生态环保融入住宅区主题建设,将健康、运动理念作为主题等等。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居民的生活,还能体现出居住区的特色,使得住宅群落的特色形成标志,尤其是在较大的居住区,如果一点主题不突出,则可以通过建造特有的园林景观、社区服务等等方面,以弥补不足。与此同时,在进行特色居民区景观建设时,要结合该地区的自然环境以及人文历史,这样才能将生态原则与人性化原则更好的融入到景观建设中去,并更加容易受到居住区居民的认同。

3 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比例平衡

(1)软质景观。一般来说,植物的配置与布局都会被我们称为软质景观,它们也确实是软质景观的重要内容。首先,软质景观占据整个景观绿化面积的七成以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软质景观的优势在于观赏性与实用形兼备,它有利于居民的身心健康,在放松居民心情的同时,绿色植物在净化空气,过滤有害气体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绿色植物的种植达到一定比率时,还能够起到降噪,调节温度,改善气候等等作用。因此,居住区软质景观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居民居住环境的质量。

(2)硬质景观。这里我们说的硬质景观其实就是景观中的地坪、铺装、建筑、照明以及环境小品设施等等。一方面,这些平面形式很大一部分能够影响着园林总体形态,它们的形式包括:规则的、自然的、自由曲线型、对称等等,这些形态的特点比较统一,即界限分明,容易组合成几何图案。另一方面,铺装材料的多彩多质使得景观图案更加连续。植物多姿的形态,组合成各种流畅的林缘线与林冠线,这些形式将水泥构筑物生硬的线条弱化很多。

我们可以将植物比作珍珠,而硬质景观则是穿起这些珍珠的丝线,通过这些丝线我们能够观赏到更加美好、更具有层次的景色。软、硬质景观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将整个景观园林更好的融入自然。

4 合理的划分和组织空间

(1)空间的分割。基于居民的需求进行空间分割,景观中空间围合度强的部分,给人安静、安全以及私密的感受,这样就便于居民的休息,而开放式的空间部分则可以给人们提供交流的场所。分割的空间能够在居民流动时起到阻挡视线的效果,这样就可以给居民创造出空间尺度,也可以达到园中园、景中景的效果[2]。例如,半私密空间提供给孩子嬉戏的场所,供邻里间交流;半公共空间则可以给老年人提供健身、交流的场地等等。其中,户外活动的场地要设置在居民区步行街到与绿地之间,这样能有更好的通达性。

(2)空间的渗透。空间的渗透与联系同空间的分割是相辅相成的。单纯分割而没有渗透和联系的空间令人感到局促和压抑,通过向相邻空间的扩展、延伸,可产生层次变化。常用手法有:用门窗、花格墙和植物框景,在设置分割物时可利用上述方法使被分割的空间既保持它的独立。让人们有场所感,又与外界联系紧密,相互渗透。

(3)丰富高低层次、静相色彩变化。利用乔木、灌木、花卉及地被的巧妙组合形成植物群落的高低层次变化。使人们的视觉不会过于单一。柳树的浅绿色;紫叶小檗的暗红色;金叶女贞的明黄色等构成植物色相的变化,带给人们视觉上不同的感受。迎春花的率先绽放在寒意中带来一丝春的意味,不久红色白色的桃李便竞相绽放浓烈的春意便扑面而来,入夏水塘中静静飘浮的睡莲与高低起伏的蛙鸣使人在炎热的午后昏昏欲睡,暮秋随风飘落的红叶则预示着冬的临近,这就是植物季相的变化。

(4)植物的保健作用。依据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光合作用功能和某些树种分泌植物杀菌素的生物特性。配置生态保健型的植物群落。种植杀菌能力强的植物,乔木类:雪松、白皮松、银杏等;灌木类:大、小叶黄杨、紫丁香、丰花月季等;地被类:鸢尾、麦冬、芍药、玉簪等。突出生态保健功能,兼顾景观质量要求[3]。群落结构主要为释氧、分泌杀菌素效应强的,地带性特色明显的树种集合。通过这四个方面的设计为居民提供具有良好的日照、通风、阻隔噪音、吸附有害气体的环境。

5 结语

居住区的景观绿化,要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凸显出当地的文化特色,使景观更加贴合当地居民的生活,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的进行植物配置,将软、硬质景观相结合,给居民带来更加舒适的园林景观审美感受,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真正的发挥景观作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丰富多彩的情趣,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猜你喜欢

软质硬质居民
50号硬质沥青在海南省沥青路面中的应用研究
煤基超硬质沥青改性沥青研究现状与评述
石器时代的居民
圆盘锯超硬质耐磨被覆层下方防磨损措施
石器时代的居民
硬质道路石油沥青产品开发
改性凹凸棒土对软质聚氯乙烯中增塑剂抽出性的影响
水滑石在软质聚氯乙烯中的应用研究
极端海况下软质海崖大规模蚀退计算模型研究
热轧软质镀锡原板的开发及质量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