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州市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2018-12-06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溧阳金坛常州

许 艳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一、茶旅融合理论基础

1.产业融合。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旅游业不仅仅是服务业,更是综合性产业,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度正在不断加强和深化。徐虹(2008)在产业融合分析基础上,对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进行了初次界定。麻学锋等(2010)指出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的四种路径,即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市场融合和功能融合。陆林等(2011)分析了我国旅游产业融合的几个基本论断,对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和前提做了系统分析,提出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实现方式与机制。

2.茶旅融合。在中国知网平台,以“茶旅融合”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有19篇文章,其中硕士论文1篇,学术期刊3篇,报纸文章15篇,分别探讨了安溪、武夷山、河南信阳、四川在茶旅产业融合方面的经验。陈智慧(2015)以产业集群理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为理论基础,分析探讨了信阳茶旅融合的基础资源、融合动力和经济效应,并结合国内外茶旅产业发展的经验,设计出了集科研、保健、观光、休闲娱乐、文化创意于一体的茶叶旅游方案,而且从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科研院校、行业组织等不同层面提出一些创新性建议。张耀武等(2013)以茶产业发展为重点,对湖北邓村绿茶集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茶旅融合”促进茶产业发展的路径;林正雨等(2015)研究了以旅游带动蒙顶山茶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路径。由于作者学科背景为茶学,所以以上文献都将重点放在了茶产业发展。

3.茶文化旅游。旅游学科背景的学者们对茶旅产业融合的研究更多体现在茶文化旅游方面。以“茶文化旅游”为主题进行检索,文献较多,有价值的文献有80篇,研究内容集中于茶文化旅游的背景与条件、内涵与特性、价值与意义、类型与模式、问题与对策几方面。史延廷(2000)指出,振兴茶业的关键所在是发展茶文化旅游。郭丽妮(2001)等认为,茶文化旅游发展对于振兴茶业经济,丰富旅游内容,提升城市品位,优化生态环境,促进社区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张伟清(2006)对生态旅游农业模式进行了探讨,将该模式归结为“三高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三结合的经营模式。包毓敏(2006)依据“社区—吸引物空间布局模式”理论,并根据湖州茶文化旅游资源分布与行政区划,建立了湖州茶文化旅游布局模式。黄圣霞(2015)研究了广西柳州三江县开发了茶园观光、茶叶采摘、茶叶加工体验、茶叶品尝、茶艺观赏、生态休闲等体验式茶文化旅游产品,吸引了大批游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刘春丽(2014)研究了茶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的动力因素:拉动力、驱动力和支撑力,从基础层、提升层和专门层构建了茶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模式。

这些理论研究对常州市茶文化旅游开发、茶旅产业融合提供了思路。以“常州、茶文化旅游”为主题进行文献检索,仅有两篇介绍溧阳茶叶概况。

二、茶旅产业融合的意义

1.理论意义。(1)茶旅产业融合发展迎合了现代旅游市场由观光向休闲养生、体验参与方向转变的发展趋势,而目前学术界对茶旅产业融合的系统研究较少,对常州市茶文化旅游研究关注也不多。以常州市为例进行个案研究,其研究成果可以促进“茶旅产业融合”研究领域的扩展和深入,同时也是对常州茶文化旅游研究的初步尝试。(2)“旅游+”跨界融合发展将从趋势变成潮流。茶旅产业融合内涵丰富,其产品形态涉及城市旅游、休闲旅游、农业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科普旅游、廉政旅游等多个方面,对“旅游+”产业升级研究带来多视角的观点。茶旅产业融合以茶产业为典型案例,对旅游与农业的融合具有借鉴意义,可以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以及提质增效、健康发展。

2.实践意义。自2009年始,每年谷雨当天是全民饮茶日,长三角都市圈饮茶之风日盛。常州旅游散客化特征凸显,且以休闲体验为主要活动项目。茶旅产业融合拓展游客旅游活动场所和内容,从旅游需求角度,“让消费者参与茶叶加工、生产的过程”可以增加常州旅游景区的吸引力;从旅游供给角度看,进一步发挥旅游业的带动效应,打造现代茶业,实现增效创支;从产业发展角度而言,是常州市旅游产业创新升级和茶产业蓬勃发展的需要。

三、常州市茶文化旅游资源

常州市茶文化历史悠久,自隋朝始植茶、制茶、饮茶。茶产业蓬勃发展,常州茶叶生产不管是面积、产量还是产值,均在全省排第二,拥有国家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区、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市)。茶叶资源丰富,拥有溧阳白茶、金坛雀舌、茅山青锋、溧阳翠柏等省内外知名茶品,其中“天目湖白茶”被评为世博会十大名茶之一,“鑫品”金坛雀舌多次荣获国际国内各大茶叶比赛奖项。

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溧阳天目湖的中国茶岛、江苏茶博园(金坛)被命名为“中国茶叶学会茶叶科普教育基地”,金坛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国(名)绿茶之乡”。此外,金坛、溧阳、武进地区大批农庄开展采茶、制茶、赏茶系列旅游活动。2016年,溧阳欣龙生态有机茶园获全国三十座最美茶园。

常州茶旅产业文化联姻由来已久。溧阳自1991年开始举办茶叶节,至今已有十五届,茶叶节与旅游节合办已有十三届;金坛雀舌茶道会自2012年起已举办三届,全国茶产业经济研讨会等大型活动也落址常州。此外,溧阳2009年开发的“山水茶竹”廉之韵修身之旅获评“省级廉政文化旅游专线”称号。

四、常州市茶旅融合现状分析

1.资源延伸性不强。常州茶文化旅游项目集中在展示茶叶生产、加工、科研、科普、茶史、茶艺等方面,产品设计与开发滞后于市场需求,且集中在春季,季节性明显。金坛、溧阳地区茶园规模小、缺乏规模优势,同质性强、缺乏个性和特色。此外,茶产业孤立发展,与旅游六要素中“食住行游购娱”各项目融合度较低:茶服、茶具、茶旅纪念品等衍生品缺乏,茶餐、茶点、茶园民宿等不能满足游客的深度体验诉求,特色茶旅线路设计缺乏拳头项目和招牌产品。

2.市场拓展性不足。常州紧邻等沪、宁、杭等大都市,该区域居民出游能力最强、市场规模最大、休闲度假需求最旺。调查发现,相较于苏州洞庭碧螺春、杭州西湖龙井等名茶产区的茶旅线路,常州茶文化旅游的知名度较低,宣传、营销力度远远不够,知晓度仅为48%,且知晓方式多为溧阳、金坛茶文化节广告。

3.地域融合度较低。常州茶业主产区分别在金坛、溧阳两县级市。溧阳茶文化旅游节和金坛茶道会等节事活动在四月下旬分别举行,单打独斗,缺乏联动效应。常州城区对两地茶文化资源认可度不高,常州茶馆并未将溧阳白茶作为地区特色茶品加以重点推广。调查发现,80%的茶馆主营茶品为普洱、西湖龙井、武夷岩茶。茶文化推广及茶文化旅游发展方面缺乏有力的纽带将金坛、溧阳、常州市区紧密联系在一起,同进退,共发展。

4.创新缺乏常态化。检索常州茶旅融合的案例,发现企业产品创新偶有发生,缺乏持续发展的机制。如常州恐龙谷温泉在2014年推出“沐春茶浴季”,五行特色泡池加入普洱、龙井、碧螺春、茉莉花、薰衣草等茶料,推广茶浴文化。然而,此类创新产品昙花一现,后续未有类似产品推出。

五、常州市茶旅产业融合路径分析

1.茶旅资源融合。通过对200名游客调查发现,体验性、参与性强的茶旅产品受欢迎程度最高,为82%。基于此,茶旅资源融合需从供给着手,深度挖掘常州历史文化、运河文化、民俗和宗教文化以及“廉美和敬”的中国茶德内涵,举行参与游、特色游、体验游,开发形式多样的旅游项目:乡村茶园体验旅游、茶博茶岛科普旅游、城市茶馆休闲旅游、茶山康乐养身旅游、道教茶山文化旅游。将生态茶园中设计采茶、制茶;结合5A级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开发茶区民宿,在民宿中开发茶餐、茶食制作;在茶博园内普及茶学知识,体验制作茶染工艺品、茶护肤品等;在特色茶楼茶馆泡茶、品茶,学习茶艺表演。通过项目的合理设计与串联,促进茶旅产业城乡集聚、城乡联动发展,拓宽效益创造来源,焕发新的活力。

2.茶旅市场融合。剖析常州旅游现有客源,利用长三角高铁生态圈的优势,立足常州、辐射南京、上海,做好市场细分。针对青少年、女性、老年人、亲子等特色市场,鼓励各地茶园在“商、养、学、闲、情、奇”方面寻找竞争优势,设计特色旅游项目,进行差异化发展。如溧阳、金坛的茶乡茶园发展集生产、观光、体验、美食、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实施景区茶区“一体化”发展;常州城区的茶馆茶楼则定位城市休闲场所,以泡茶、品茶、茶艺丰富游客的文化体验和消遣娱乐项目,提高游客在常旅游期间的逗留时间。城乡客源市场共享,互相推介、交叉体验。

3.茶旅企业融合。各级各地政府要以全域旅游的理念,立足大区域,着眼大旅游,牵头开展茶旅融合洽谈会,鼓励“茶园、茶馆、茶企”的业内融合以及“茶园、茶馆、茶企”与其他行业企业的跨界融合,打造新业态。组建行业协会,将茶艺站、茶果站、林业站统筹规划和管理,为茶企提供茶叶种植、茶场管理、茶叶销售、茶旅开发等方面提供咨询服务,提高茶旅供给质量。茶园茶乡多在山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因此政府加大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统筹特色民宿的规划设计;鼓励茶企与餐饮食品企业合作,开发时令茶糕点、茶蜜饯、茶糖、茶月饼等;凭借南山竹海的竹文化特色,积极发展常州特色的茶具;依托纺织企业优势开发茶服;与大中小学校合作,开展茶文化主题科普研学之旅。

4.茶旅推广融合。在调查中发现,游客茶文化旅游时间集中在春季。常州茶产业季节性明显,需要加强淡季推广力度,丰富客源。

茶旅营销应把旅游和茶业进行一体化包装推广,相互融合、相互借鉴、相互造势,不论是品牌打造、广告宣传,还是各类茶事活动、旅游推介活动,都做到茶业与旅游“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联袂亮相、相得益彰。制作常州主题茶文化宣传片,在常州旅游局平台宣传茶文化旅游线路,在各级各类旅游节开展茶歌表演、茶艺擂台、品茶论道等活动。

在传统“茶文化旅游节”节事活动基础上,还要顺应互联网、大数据的新趋势,大力推进网络营销、精准营销。开发“两微一端”媒体宣传,构建立体化的网络营销体系,将旅游文化与茶文化组合推广,加大宣传。

参考文献:

[1]张耀武,龚永新,黄亮,等.“茶旅融合”助推茶产业转型升级探研——以湖北邓村绿茶集团为例[J].茶叶科学技术,2013,(3):32-36.

[2]林正雨,李晓,常洁,等.蒙顶山茶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路径研究[J].四川农业科技,2015,(11):56-60.

[3]郭丽妮.安溪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6):56-59.

[4]包毓敏.湖州茶文化旅游开发的策略与研究[J].茶叶科学技术,2006,(2):29-32.

[5]钱树伟.近年来我国茶文化旅游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5):617-619.

[6]徐虹.我国旅游产业融合的障碍因素及其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旅游科学,2008,(8):1-5.

[7]刘春丽.茶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机制、模式与保障体系[J].农业考古,2014,(2):239-244.

[8] 麻学锋.旅游产业融合路径分析[J].经济地理,2010,(4):678-681.

[9]程锦,陆林,朱付彪,等.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展及启示[J].旅游学刊,2011,(4):13-19.

[10]陈晓琴,苗圃.互联网思维下常州市旅游供给侧改革的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16,(21):168-169.

猜你喜欢

溧阳金坛常州
常州的早晨
海归吴凡:激情追梦的“新溧阳人”
走进溧阳忘记四季
溧阳牛马塘村:从“空心村”到“网红村”的蝶变之路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打造最美生态溧阳
走“乐道金坛” 访“绿野仙踪”
“纸上神话”——金坛刻纸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2017金坛秋季旅游产品
金秋 金坛 金蟹 更金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