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襄阳自贸片区背景下本地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

2018-12-06王礼刚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34期
关键词:襄阳物流业片区

王礼刚

(湖北文理学院政法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1 湖北自贸区襄阳片区基本概况

2017年3月,湖北自贸区襄阳片区总体方案(第三批自贸区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准公布。襄阳自贸区是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三片区之一,是在产业园区(汽车工业园)基础之上划定的自贸区。2017年4月1日,湖北自贸区襄阳片区(以下简称“襄阳自贸片区”)正式挂牌。襄阳自贸片区面积21.99平方公里(含襄阳保税物流中心“B型”0.281平方公里),用地范围东起奔驰路、东风汽车大道与希望路,南至富康大道与新城路,西至平行焦柳铁路的规划道路和名城路,北至机场路和平行汉十高速的规划道路,选址内包括襄阳保税物流中心、铁路物流基地以及东风股份、康明斯等一大批优质企业和项目。襄阳自贸片区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充分利用国家高新区和自由贸易区的双重叠加机遇,力争通过3-5年的改革探索,建成省内乃至中部地区高端自由贸易区域,长江中游城市群、汉江生态经济带以及中西部地区开放合作的先行先试区。

2 襄阳自贸片区对于本地现代物流业的影响

2.1 襄阳自贸片区制度的创新,将推动本地现代物流业主体的更新升级

随着襄阳自贸片区制度的创新和转变,本地现代物流业的迅速发展将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与贸易流通的深度融合,在信息平台建设、国际班列开行、园区转型升级、多式联运发展、跨境电商物流路径优化等方面,提高贸易的便利化水平;充分发挥供应链管理创新发展模式的引领作用,促进企业有效地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内外贸一体化运作,推动本地现代物流业主体向集聚型贸易主体转变。

2.2 襄阳自贸片区融通各类大数据平台,将更新本地现代物流业发展新模式

在线下平台,统筹规划自贸片区物流园区+四类专业物流基地+三级城配网络的格局;在线上平台,大力发展互联网+物流平台的经济新模式,作为襄阳自贸片区的首要任务,通过推动对传统工业园区升级改造建设公路港,整合、规范、提升传统公路货运物流业态,利用金融手段支持一批土地占用少、资源配置效率高、增值服务能力强的物流与供应链平台做大做强,进一步推动本地现代物流业向高增值、高效率、低消耗转变。

2.3 襄阳自贸片区升级消费服务品质,促进本地现代物流业便民惠民

襄阳自贸片区将以智慧物流服务系统构建为主导,完善功能及服务,积极推进试点城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着力创新完善末端服务体系,对快递末端的基础设施、服务标准、操作流程、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和统一。完善农村电商物流网络,开辟农产品双向流通渠道,将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同电子商务平台无缝对接,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能力。

3 襄阳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与制约因素

3.1 比较优势

襄阳是全国66个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70个二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42个铁路物流节点城市、179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57个二级快递专业类物流园区布局城市之一。先后在第九届和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物流节中,获得“物流中心城市杰出成就奖”和“物流发展特色城市称号”。

(1)物流发展政策环境不断优化。襄阳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了《襄阳市现代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等文件,《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襄阳片区商贸物流产业发展规划》也正在加紧编制,这些都为本地物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与指导。

(2)日益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发力。“十三五”末,襄阳将形成“三纵两横两支一环”高速公路骨架网和“三纵三横”的铁路网,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达到833公里,并将成为全国“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枢纽。目前,襄阳新港正在加快建设,襄阳机场正在按照一类航空口岸标准改造提升。不断完善的铁水公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襄阳现代物流发展提供了硬支撑。

(3)物流对社会经济贡献不断增强。2017年,襄阳社会物流总额为14084亿元,同比增长12.85%;物流产业增加值为625亿元,同比增长17.92%,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38%,同比增长1.03%;社会物流总费用为583亿元,同比增长5.04%;物流成本为14.34%,同比降低了0.68%,低于全国14.6%和全省14.9%的水平。

(4)物流企业品牌意识不断提升。近年来,襄阳已发展形成一批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物流企业。截至2018年3月,襄阳A级物流企业达到85家,其中:5A级2家、4A级56家、3A级22家、2A级5家,占全省480家的17.7%;省级重点物流企业36家,占全省199家的18.1%。国家A级和省级重点物流企业数量在全省均名列第二。

(5)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健全。襄阳汽车产业物流园、东风合运物流园、同济堂物流配送中心等7个大型物流园(配送中心)已建成运营;国际陆港物流园区(金鹰公铁联运物流园)等3个大型物流园正在建设;小河临港物流园、传化公路港前期工作正加快推进。襄阳已初步形成具有一定专业分工、层次分明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和服务群体。

(6)物流信息化应用不断推广。襄阳物流协会成立“互联网应用中心”,为协会成员单位提供全面互联网信息服务。2017年8月,襄阳物流信息中心研发的艾特物商网,实现了与交通运输部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7)农村物流网络不断延伸。宜城市、谷城县、襄州区已纳入省级农村物流发展示范试点,县级配送集散中心和所辖镇级农村物流综合服务站改建已完成;以农村超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设立村级物流网点,自购和整合多台车辆参与物流配送。县、镇、村三级农村物流服务网络已基本建立。

3.2 制约因素

(1)物流基础设施规模较小,集聚程度偏低。目前襄阳自贸区有的物流园规模较小,物流成本偏高,物流效率低下,物流的运输方式缺乏有效链接、物流资源分散,物流产业链没有形成。从集聚程度来看,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分散,物流设施及装备的技术水平较低,物流作业效率不高,落后于国内标准化水平。

(2)物流企业组织化程度低,服务水平不高。物流企业的物流功能主要集中在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物流企业的组织化程度低,许多物流企业内部散乱无序,物流管理理念传统,提供的物流服务水平较差,在物流增值服务、服务方案设计等方面与现代物流的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3)物流相关专业人才较为匮乏。襄阳自贸片区定位于立足中部、辐射全国、走向世界,努力成为中部有序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全面改革开放试验田、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不同于别的自贸区是单体性的,襄阳自贸片区面对物流全球化的趋势,未来发展兼具综合性与区域性,因此物流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对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等相关专业人才,尤其是既熟悉国际商贸规则,又能熟练运用英语从事物流管理工作的跨学科、通用型人才有较大的需求。

4 襄阳现代物流业的未来发展战略

4.1 加快现代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

统筹发展跨境电商及配套线上线下业务,加快推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配套平台建设,建设“一带多点、联动发展”的汉江流域跨境电商生态圈。建设中西部地区综合物流枢纽,建设铁路物流基地、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建立商品交易平台,积极引入基地运输公司和国内外知名物流集成商,建设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综合信息中心。

4.2 深化物流行业监管体制改革

支持将保税物流中心整合升级为综合保税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施“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自由”的通关监管服务模式。襄阳自贸片区内的非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仍按照现行模式实施监管。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探索建立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模式,实行保税展示交易货物分线监管、预检验和登记核销管理模式。探索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之间使用社会运输工具进行转关作业。试行企业“自主报税、自助通关、自助审放、重点稽核”的通关征管作业。

4.3 大力引进培养现代物流专业高素质人才

第一,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体系。加强与在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领域具有较好基础的清华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省外高校,以及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省内高校的合作力度,加强对高素质现代物流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发挥本地湖北文理学院和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才支撑作用,增设物流管理的专业学科,特别是加大本地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点的申报与建设工作力度,培养并留住一大批本地高素质物流专业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第二,鼓励本地现代物流企业与高校联合建立现代物流从业人员培养基地,按照对口送学的原则,采取订单培养、定向培养、委托培训等方式,重点培养一批物流领域,特别是现代物流业发展急需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素质领军人才。

猜你喜欢

襄阳物流业片区
襄阳市第七中学
襄阳销售打响春耕攻坚战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白塔寺片区地图
郭靖夫妇为什么没能守住襄阳
物 流 业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坚持改革创新 强化履职尽责——襄阳市公安局
物流业
物流业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