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如何承担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使命
——访科技创新型民营企业家金闯
2018-12-06中国经济报告崔克亮
□中国经济报告 崔克亮
企业是促使国家创新战略最终落地的主体,在加速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企业应一马当先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根本保障,更是把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要前提。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不久前闭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推动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飞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发展,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鼓励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支持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融通创新,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要提供全方位创新创业服务,推进“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支持优质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将创业投资、天使投资税收优惠政策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
企业是促使国家创新战略最终落地的主体,民企更是推动中国经济创新发展的生力军。中国企业该如何承担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使命?在信息化、全球化时代实施中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心、路径和具体策略该如何确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需要什么样的内外部制度、政策和社会文化环境……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经济报告》专访了20多年来伴随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脚步,致力于创新实践的民营企业家、江苏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闯。
如何培育合格的企业创新主体
中国经济报告:你认为,中国企业该如何承担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使命?
金闯:企业对需求更敏感、产业化经验更丰富,依托原有基础易于实现开发流程与生产扩张的无缝对接,更利于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快速实现产业化。
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建立相互配套和协调的多技术平台,有利于形成持续创新能力,将研发成果应用到更多产品中。
由于科研开发项目与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有深度契合,可节约国家有限的经费,大大提高研发投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中国经济报告:那么,该如何培育合格的企业创新主体?
金闯:首先是体量规模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对完整的研发体系。研发是一个循环,研究是用资金换取知识和技术能力,而开发是将知识与技术能力转化成客户实际需要的产品,进而获取利润。一旦这样的良性循环得以形成,那么研发就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而非一种单纯的投入。一个合适的企业创新主体,必须具备基本的体量规模,才能够有足够的销售、盈利和市场开拓能力,才能提供足够的研究投入,从而形成这样的良性循环。小企业和新创企业往往不具备自我投入的能力和完整的研发体系,因此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主体。
产品创新需有相对完整的多技术平台配套。以功能性产品为例,目前国际领先企业在压敏胶带产品开发领域至少涉及了高分子合成、涂布工艺、干燥固化、膜材处理、表面修饰、辐照化学、分析表征、分析模拟等10多个技术平台,这样一个跨平台多学科的技术集群,如果没有清晰的需求牵引,没有真实的发展需要,没有明确的盈利预期,很难想象会在一个除企业以外的其他机构中得以实现。
创新还需要相对完备和先进的基础制造能力。现代制造业往往呈现材料、工艺、设备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的特征,如果缺乏成规模的制造能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创新成果的转化。反之,如果从一开始就具备一定程度的基础制造能力,将极大地提高研发成功几率和成果转化效率。
创新型企业需要多样化的政策性支持
中国经济报告:从企业家的角度,你对进一步改善激励中国企业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等外部环境有何建议?
金闯:以我所在的新材料领域为例,目前,经过最近10年产业转移和本地化配套的历程,中国很多类似功能性薄膜制品、特殊化学品、电子级磨料等行业中已经产生了一批具备一定规模,拥有相对完整的技术平台,在研发体系上有运行经验的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对市场动向敏感,决策流程效率高,对行业发展动向有较清晰的理解,初步具备成为行业创新主体的条件。但是,由于材料行业所独具的研发投入周期长、设备投资金额巨大等特点,它们往往受限于资金条件而无法在短时间内完善和提高。如果在融资环境方面能够向这类具备条件的企业适当倾斜,培育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创新主体,对于中国材料行业在短期内形成并提升研发创新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研发经费上,除了企业自筹外,如果能提供多样化的政策性支持,如定向低息贷款、贴息等,则会相应增强企业的投入意愿。
同时,在一些科研项目的承担上,民营企业也面临着很多有形或无形的门槛,很多已经形成的企业研发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甚至导致业内重复建设。如果能在科研项目发布前有意识地进行行业摸底,将项目责任单位向具备相关基础的企业倾斜,尤其是给民企更多的公平机会,不预设门槛,必将大幅提高科研投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中国涂布行业正处于一个难得的机遇期
中国经济报告:新材料产业是中国建设制造强国战略中的一个重点领域,该行业在全球的发展现状如何?
金闯:我重点介绍一下我所熟悉的涂布行业和功能性薄膜行业。
基于涂布的功能性薄膜制造行业,顺应智能化制造的趋势,还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历史阶段。目前,传统的产业巨头,如3M、日东、Tesa、罗曼等,在中国的业务还处于上升期。而国内企业包括斯迪克、康得新、新纶等企业,也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在部分产品上正逐步形成竞争均势。
外资在目前阶段还处于领先地位,在产品的品质、产品线丰富程度、技术储备、市场及应用开发等方面还处于优势地位;某些产品和工艺,还存在技术壁垒,包括技术本身以及知识产权方面的限制。
经过最近10年的发展,包括斯迪克在内的国内企业已经在部分产品的品质上,能够做到与国外主流企业处于同一水平,依靠产业链配合及地域优势,迫使国外企业让出了一大块市场。但在毛利率较高的产品领域,还处于发展、突破阶段。近期,国内企业在太阳能光伏、锂电池等领域,除了少数材料外,已经形成了优势。目前主要的竞争领域是电子产品制造领域,包括机构组装、显示模组、触控模组、电子屏蔽等。尤其是在新型显示模组所用的光学膜类产品上,中国企业还处于摸索阶段。
中国经济报告:中国企业在该行业如何才能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
金闯:从发展角度看,中国涂布行业正处于一个难得的机遇期:
中国有最成熟的制造业集群和产能需求,这是中国功能膜行业发展最重要的一个基础。由于产业集群的地域集中度高,需求传达充分,很多最新的技术需求等能第一时间在行业内传播。尤其是2018年以来本土品牌崛起,本地化研发的个性化需求增多,需要业内企业开发新的解决方案,这也间接推动了全行业的技术进步。
迫于成本压力,越来越多的国外厂商也在寻求与本土材料厂家合作。包括苹果公司在内,在产品开发早期引入本土厂商是一个明显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从早期的注重生产能力、设施条件,到越来越注意合作对象的管理经验、体系及研发能力,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行业的成熟度与竞争力。
从产业链角度看,中国的功能膜行业能实现部分原料的配套,并具有产量优势。与国外厂商相比,中国企业的主要差距在于生产工艺、技术积累和配套设备的成熟度及完备性。随着国内企业规模的扩大,我们有越来越多的渠道和能力来运用各种方法,通过自主研发或引进国外的先进能力来壮大自己。
提升自主配套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
中国经济报告:在向行业前沿迈进的过程中,中国企业需要克服哪些瓶颈或障碍?
金闯:在微观上,有很多原材料无法自主生产,导致在制造业升级过程中受制于人。譬如,芯片制造制程中使用的UV解粘胶带百分之百依赖进口,柔性线路板接地胶带为日本公司独占,平板显示中的ACF胶带百分之百依赖进口,大厚度的OCA胶带全部需要进口,制造飞机复合材料所需的高温密封胶条全部需要进口,等等。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传统的攻关式研发模式无法真正形成有效的技术平台,无法持续创新以支持产业升级的需要,无法配合制程、工艺的演进不断推出新一代产品以满足需要。
中国过于依赖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创新研究的主体,致使其对产业进步的需求响应慢,成果与实际要求脱节或滞后,对工艺配套环节的考虑不全面,规模化量产困难,转化效率低下。
现代制造业中对辅助材料的要求日趋多样化,开发过程中往往呈现多学科、跨技术平台的特点,同时对制造能力的依赖越来越强,传统的科研单位往往注重某一专业而缺乏完整的配套能力,导致在开发和产业化过程中捉襟见肘。
中国经济报告:请结合具体的企业创新实践谈谈你对新型高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的心得。
金闯:在体量上,目前斯迪克可能是国内涂布行业高端涂布产能最高的企业,在涂布精度、宽度上处于国内领先位置。在上下游整合上,斯迪克是业内自我配套能力最强的企业。
目前,斯迪克正处于从制造型企业向创造型企业转变的关键节点上。企业不断加大设备和研发投入,并主动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对接,成立了多个院士工作站、校企联合实验室等。公司初步建立了多个技术支撑平台,正在将产品开发模式从简单的满足客户产品指标,模仿竞争对手现有产品,过渡到参与客户早期产品概念开发的“嵌入式研发”。除了传统渠道客户外,斯迪克已经与苹果、华为等国内外终端厂商建立了广泛的业务联系,共同开发相关产品。
除了传统的电子制造行业,斯迪克依托自己建立的技术平台,正在拓展新能源等业务范围,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民企的优势与劣势
中国经济报告:中央决策层高度重视民营企业的发展,表示要“毫不动摇”地支持非公经济发展,并先后出台了旨在保障民企权益、促进民企发展的两个“36条”。你对这些政策的落实情况有何看法?
金闯:民企对需求的响应比较敏感,能充分配合客户的开发进度,容易针对项目调配资源,在某一点形成突破。
相对而言,民企决策效率高,周期短,容易抓住机遇期,获得发展机会。但是,在资金筹措方面,民企明显处于劣势。譬如,新材料行业是一个典型的重资产、技术研发周期长的制造型行业,对资金投入的需求强烈,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积累,会错失很多发展机会。
事实上,在技术研发方面,大多数民企的历史积累薄弱,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需要进一步的持续投入。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企业本身有意愿参与更多的重大项目,也确实有一定的能力基础,但在具体如何产生实效上还需要进一步畅通合作渠道、提高合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