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驱动发展必须打通的关键环节探析

2018-12-06李驿宸

重庆行政 2018年1期
关键词:科研成果科研人员科技成果

□ 李驿宸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近年来,在中央力推下,推动科技进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新常态下发展动能转换的主要选择。

一、创新驱动发展现状

虽然近年来我国创新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蔚然成风,但距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让创新真正驱动发展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当前,必须着力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科研人员积极性调动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金融支撑四个关键环节。

第一,科技与经济结合不紧密。研究表明,科技与经济结合不紧密,既有科技创新能力弱,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需求的问题,也有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问题。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在70%以上,而我国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9%。这其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就是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未真正确立,大量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成为技术创新的绝对主力,而他们对市场技术创新的需求把握未必都能切中市场的脉搏,造成技术创新不能真正转化成推动经济发展的成果,而实行多年的政府主导的科研项目推进机制助长了这种科技与经济脱节的趋势。

第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创新驱动,人才是关键。但就目前我国的现状而言,科技贡献与经济利益存在脱节,科研成果在科研人员职称晋升、工资待遇等方面有所体现,但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更为关键的是对科研成果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在科研成果转化和市场化中如何成为主人翁、真正享受股权利益在法律政策层面尚未真正走出一条成熟的路子。科研人员评价制度的缺陷也使其缺乏创新的动力和激情。评价科研人员水平的标准,不是实现了何种技术创新和突破,而是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多少论文,有些高校和研究机构甚至只认发表在指定国家核心期刊的论文。科研人员为了取得更高的学术成就,只能疲于发表论文,忽视企业、市场急需的技术创新需求。

第三,科研成果转化的金融支撑力度弱。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报告称,2015年世界各地的创新者共提交了约290万件专利申请,其中中国专利申请量首次在单一年度内超过110万件,几乎相当于全球排名第二至第四位的美国、日本、韩国专利主管机构受理的专利申请总量。同时,2015年全世界共授权约124万件专利,其中中国2015年专利授权量达到约35.9万件,成为授权量最多的国家。大量的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应用技术驱动发展的问题十分突出。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除了与市场、与经济结合度差外,更为重要的原因是金融创新支持的力度弱。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需要金融资本支持,尤其是大规模产业化方面。而科研成果持有者尤其是中小型科技企业属于轻资产企业,可抵押物少,获取贷款难。而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获取金融支持又面临知识产权价值发现难、出现无力偿还贷款时知识产权变现难的问题,造成绝大部分金融机构不愿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对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力度弱化。

第四,创新文化氛围不浓。无论是时刻引领科技创新前沿、拥有创新能力超强硅谷的美国,还是具有极强危机意识的以色列,都是具有浓厚的创新氛围。创新氛围与民族文化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创新文化既包括要有宽容的心态,包容创新失败,也要有平等的意识,人人皆可创新,还要有自信的心态,不盲从于权威。毋庸置疑,当前中国科技界存在的学术浮躁、急功近利、权力寻租和官本位滋生学术腐败等现象阻碍了自主创新。同时,由于自主创新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存在失败的风险,而模仿、抄袭他人的成熟技术马上就可以获利,怕担风险、只图眼前利益的心态导致企业不愿自主创新。可以说,创新文化的缺失,阻碍了中国的自主创新。

二、创新驱动发展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可坚持问题导向,有针对性采取措施,打通上述三个关键环节,全速发动创新驱动引擎,助推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第一,深化科技与经济融合,开创创新驱动发展新局面。以产业链为核心配置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金融链、政策链,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因素,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坚决、彻底改变以往政府拍脑袋式的科研项目推进机制,建立、优化以企业为核心、以市场为手段的科研项目申报、推进、验收机制,让科研成果紧密贴近市场、贴近产业化需求。继续推进创新券在更多企业、更宽领域、更松约束下的全面应用。通过系列举措,让一切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早日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切实转变,为全面深化改革蓄积新的红利,为经济行稳致远注入不竭动力。

第二,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使有贡献的科技人员先富起来。首先要优化、完善科研人员评价体制,大幅度降低论文发表在科研人员评价指标中的权重,同时在原有制度设计基础上大幅度增加面向市场和企业需求方面科研成果所占权重,单列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指标,倒推科研方向向市场靠拢。同时,通过政府奖励、企业股权、利润提成、技术转让等多种途径,进一步使科技人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与其待遇挂钩。如允许科技成果占股权比例达到90%以上,在股权正式分红前免征相关个人所得税;科技成果转让收入归个人或团队部分最高可达70%;在一定时期内(如5年)从产品纯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如5%)奖励创新团队,并降低个人所得税3个百分点。公益性科技成果或服务,由政府采购,并按其贡献大小给相关人员相应的物质奖励。切实出台一些新办法,使有贡献的科技人员进入先富起来的行列。

第三,发挥政府先导作用,解决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一种相对新型的融资方式,区别于传统的以不动产作为抵押物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方式,指企业或个人以合法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经评估后作为质押物,向银行申请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十分普遍,在我国则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尚需完善的机制包括建立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协同推进机制、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服务机制、建立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管理机制、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评估管理体系、建立有利于知识产权流转的管理机制。目前,从国内各地方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运作模式来看,主要以北京、上海浦东、武汉三种模式为代表。北京模式是“银行+企业专利权/商标专用权质押”的直接质押融资模式;浦东模式是“银行+政府基金担保+专利权反担保”的间接质押模式;武汉模式则是在借鉴北京和上海浦东两种模式的基础上推出的“银行+科技担保公司+专利权反担保”混合模式。这几种模式主要涉及银行、企业、政府、担保公司等多方主体。从重庆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金融机构对北京模式认可度不高,可操作性不强,宜更多采用浦东模式和武汉模式。如能充分发挥政府先导作用,切实解决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问题,必将对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提高注入新的元素,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第四,营造浓厚的自主创新文化氛围。硅谷的成功不仅在于它拥有大量的风险资本,以及因毗邻著名的学府而拥有众多的高素质人才群体,更在于它在发展过程中所创立的独特的、激励创新的“硅谷文化”,硅谷文化凝聚人才、发展经济的示范效应和深远影响大大超过了其经济指标的增长。以色列人骨子里带有根深蒂固的怀疑文化和辩论基因,不迷信权威,没有边界的想象力和包容文化。硅谷文化和以色列文化中最重要的创新文化就是包容文化,失败了重新再来。

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重在营造鼓励冒险、宽松包容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自主创新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科研诚信、独立思考、学术自由、奋发向上、踏实进取的文化氛围。营造充满自信,具有高度民族自尊、不自卑的文化氛围。营造平等、民主、开放、合作的文化氛围,激发创新潜能。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文化氛围,鼓励技术创新。

猜你喜欢

科研成果科研人员科技成果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科研成果转化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中国科研成果震撼全球
治疗艾滋病,中国科研人员有了新发现
广东公安科研人员风采
加强医疗科技自主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
审批复杂 科研成果落地难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