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的故事

2018-12-06张秀云,王梓岚,彭维斌

民主 2018年11期
关键词:海沧区闽南基层组织

推进基层组织规范化制度化发展

2018年3月,民进赣州市委会决定在民进赣南师范大学支部和华商律师支部开展基层组织规范化试点建设。这两个支部都以“五好六有”(信念巩固好、组织建设好、队伍凝聚好、制度落实好、作用发挥好,有办公场所、有制度牌子、有活动阵地、有宣传栏、有办公设施、有专项经费)的创建标准,结合党派工作特点和支部资源优势,建立了组织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基层支部主阵地,全面加强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和履职能力建设。

民进赣南师范大学支部成立于1985年5月,是赣州市成立最早的民进支部之一,现有会员29人,先后获民进全国先进基层组织2次、民进江西省先进基层组织3次、民进赣州市先进支部11次。民进华商律师支部成立于2017年10月,现有会员13人,平均年龄35岁,是一个年轻有朝气、凝聚力强的支部。

“重点突出、亮点纷呈,民进赣南师范大学支部作为赣州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点,其工作经验值得总结推广。”赣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曾这样对这两个支部的规范化建设工作进行肯定。

未来,两个支部将继续做实做细做深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为民主党派职能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思想保证。

(张秀云 王梓岚)

从“文化惠民”到“文化悦民”

“文化惠民”是民进福建厦门海沧区基层委员会社会服务的一项重点工作。近年来,基层委员会进一步提升“文化惠民”工作层次,精心打造“文化悦民”工作。

为了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实惠的文化服务,由民进海沧区基层委员会主办,民进海沧文化支部、厦门市博物馆联合承办的“我爱闽南文化”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走进厦门市海沧区各街道文化站、社区书院、中小学校、幼儿园、养老院,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闽南文化流动展览、文化讲座、亲子活动等。

民进海沧文化支部成立于2016年5月,现有会员16人,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会员主要来自文化艺术领域,学历高、思维活跃、团结向上,积极参政议政、热心社会服务,是民进海沧区基层委员会开展社会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的主力军。

民进海沧文化支部有多位会员在厦门市博物馆工作,他们将博物馆的“文化三进”(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活动与党派的社会服务工作结合起来,为海沧区居民“量身定做”各类文化活动。为了让社区居民更好地了解闽南民俗,传承闽南传统优秀文化,支部在与社区、学校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了流动展览、知识竞猜、闽南文化讲座、学习古代射礼、学唱闽南童谣等活动。每次活动前,都会根据受众群体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活动方案,以达到寓教于乐、“文化悦民”的目的。

此外,支部委员、青年雕塑艺术家王鹭鹰还利用自身的艺术专长,到社区、学校开展变废为宝亲子DIY、陶艺捏塑等活动,为居民和中小学生开展艺术体验活动,提升艺术修养。半年时间里,王鹭鹰开展了近20场相关活动,受到欢迎。

(彭维斌 李明辉)

脚踏实地 埋头耕耘

民进吉林通化一中支部作为一支教师队伍,坚持“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针对目前一些偏远地区存在的教育不均衡现象,支部会员积极参与“送课下乡”到贫困地区支教,如响应吉林省教育学院“走群众路线送课下乡”的号召到伊通县送课下乡。

支部曾多次开展为贫困学子提供助学捐款、向聋哑学校捐款、为贫困地区捐书等活动。他们经常在节假日看望空巢老人,到敬老院为老人过节,给老人包饺子。通过各种社会服务活动,支部不仅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还提升了民进会员服务社会的公众意识。支部还不定期地学习民进会史、会章,时刻铭记民进会员的历史使命,注重爱国教育和责任意识教育。每逢清明节、抗战胜利纪念日等历史节点,支部都会组织会员去靖宇陵园、高志航纪念馆等处瞻仰学习、缅怀烈士、牢记使命。

支部成立于1997年4月,经过21年发展,支部现有会员19人。支部会员立足岗位、争先创优,连续两年代表吉林省参加中学教师科技创新辅导员大赛获银牌。支部先后被民进中央、民进吉林省委会、民进通化市委会评为优秀民进支部,多名会员获民进中央和省、市优秀民进会员称号。

(滕孝花)

猜你喜欢

海沧区闽南基层组织
闽南文化传承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党的基层组织
闽南拍胸舞迎来台湾小弟子
党的基层组织
八闽排舞 因你而精彩
把群众路线贯穿于基层组织建设始终
进一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