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美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的对比研究
2018-12-05张宇航
摘要:众所周知,中美两国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因而在开展高等師范音乐教育过程中,均有其各自的特点。为了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促进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将针对中美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展开多方面的对比,积极吸收美国音乐教育值得借鉴的方面,以此来提升我国音乐教育水平。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 中国与美国 音乐教育 对比
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只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促进高等教育改革与进步,才能培养出更多富有创造力的优质人才。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肩负着培养音乐师资人才的重任。在新时代背景下,应放眼世界,充分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的音乐教育成功经验,弥补我国当前音乐教育的不足之处。
一、中美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背景及意义的对比分析
我国实施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旨在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的音乐教师。因此,音乐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音乐教育的质量。然而,当前我国音乐师范类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未能与就业实现良好的对接,招生方式与教育模式单一陈旧,相应的管理制度不健全,课程设置缺乏创新性,使得在开展音乐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基于此种情况,国家虽然出台了相应的文件,以期实现教育资源与人才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然而出台的一系列文件并没有对具体音乐教育提出指导性意见。
美国高等师范音乐教育其在理念及模式上均具有先进性。而由美国所引导的一系列教育改革活动,更是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例如曼哈顿音乐研讨班、耶鲁计划等。同时为了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美国一些师范院校成立了众多音乐教育组织,秉持着多元化发展理念,促进了音乐教育水平的提升,其在音乐专业颇有建树[1]。
中美两国文化背景存在巨大差异、其音乐教育的意义也各有不同。中美两国人口众多、民族多样化,文化差异明显。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其更是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在教育理念上侧重于知识的代代传承,实现对过去的了解,对现在的完善,及对未来的探寻。而美国以其强大的包容性成为西方现代文明的代表国家。在教育方面侧重于人本理念。给予人才个性化发展的广阔空间,强调人才的综合全面发展。
二、中美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招生及教育模式对比分析
从招生的考试内容来看,中美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为:中国音乐教育考试内容更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考察,即便一些不是音乐专业的学生,如果其自身政治素养与英语基础较好,极有可能取得高分,并被该专业所录取。而美国所设置的考试内容,不仅侧重于考察专业基础知识,还重视对专业技能及音乐表演能力的考核。从学生自主选择权的角度来看,我国众多考生均是通过评估考试分数,来填报相应的志愿。长久以来第一志愿只能填报一个院校,如果未能被录取,其第二志愿极有可能面临调剂的问题,导致我国师范类院校学生并没有较大的自主选择权。而美国考生则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及喜好同时报送多个院校。从报送学校的数量及多样性来看,美国考生有着充足的自主选择权。从研究生教育模式来说,我国师范类音乐教育培养模式主要表现为:全日制、半脱产及在职硕士。三种培养模式均有不同的入学考试时间,招考成绩各自独立不能混用。在学制上也有所不同,三年制属于学术型硕士,而两年制则为教育硕士,两种硕士考试内容不同,通常学术型硕士的考试内容难度较高,能够参加在职研究生考试的学生需要具备两年工作经验。而在美国,学生能够结合当前就业市场及自身优势选取学位攻读方式。无论何种形式的招生考试,其在形式与内容上均一致。现阶段,美国教学共享形式多元化,即便是学制不同的学生,也能选择修习相同课程。虽然美国高等师范院校并未将工作经验作为衡量在职研究生考试的一个指标,但是绝大多数美国考生均有相应的教学经历及工作经验,美国学生多数会结合自身发展选择攻读形式[2]。
三、中美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教学资源与教学方法对比分析
在我国几乎所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均规定了琴房的使用时间段,如果学生想要练习各类乐器,必须在这一时间段进行。对于演奏厅的使用权限则更为严苛,一般只有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的学生才可以在演奏厅开展个人演奏表演。平时的使用则需要进行申请,经过层层审批同意后,学生才能使用,此种现状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及演唱演奏实践能力的提升。美国师范类音乐教育对于各类教育资源则有着较高的共享性。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服务。通过调查了解,如非特殊情况,通常琴房是24小时开放。综合考虑到不同学生的生活习惯及练习需求,显著提升了琴房的使用效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灵感,促进其个性化发展。通常情况下,演奏厅也是自由开放的,为了有序使用演奏厅,学生只需提前申请就可以。为了锻炼学生的演唱演奏实践能力,美国院校通常会要求学生在演奏厅举办个人演唱演奏会,场地由校方免费提供。在最大程度上,给予学生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激发其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方法上,我国师范类音乐教育,教师依旧是课堂教学的中心,采用单一的方式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未能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且教师忽视了师生间的沟通和互动,认为学生的学习需要自觉性,使得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没有充分激发出来。而美国大多数师范类院校,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教师。因此,多数音乐教师对待音乐教学的态度都较为严谨。为了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多会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法,课堂表现形式更具创造性。重视与学生间的互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美国院校通过实行此种竞争体制,促使音乐教师肩负起自身职责,不断完善自我,提升教学水平。通过对比得知,即便是同样的课程,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学生,也会有着不同的教学效果,这与教师有着很大的关联。因此,我国师范院校音乐教师应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养,在全面分析和挖掘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3]。
四、中美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管理方式与课程设置对比分析
在教育管理方面中国师范类院校通常会针对学生管理工作设立专门的教务处与学工办,由教师及导员共同参与学生的管理工作。而美国院校则采用严格的学分制管理制度,并构建了相应的教学体系。只是由两位选课教师负责有关学生的一系列工作。其在管理模式上更加完善科学,评价机制更加多元化具有针对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生活习惯。在课程设置方面,中美两国所开设课程的类别大体相同,均为专业课程、教育课程及通识课程。然而在中美两国教育中,三类课程的设置比例则有所不同。以通識课程为例:在中美音乐教育中,通识课程均占课程总量的30%左右。其中,我国所开设的通识课程范围较小,仅仅包括外语、计算机等,且各学科间相对独立。而美国所开设的通识课程覆盖领域较广,涉及到众多学科,有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展学生视野。
五、从中美音乐教育存在差异得到的教育启示
以上针对中美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进行了多方对比,能够明显看出我国音乐教育与世界平均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应积极学习和借鉴美国音乐教育的优势,推动我国音乐教育改革。一方面,学习美国人性化的教育理念。以生为本,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实行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设置种类丰富的公共选修课程,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偏好及就业方面来自主选择修习课程。要求所设置课程有着灵活的考核方式。重视各学科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知识、文化的理解,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在开展音乐教育过程中,侧重于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加强音乐教学实践。将“课程新纲要”落到实处,在开展音乐教育过程中,将教育实践渗透和融入到科目的学习中,以此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今后步入音乐教学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还应增设综合课与合奏课,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提高其整体演奏水平。通过合奏方式加强学生间交流沟通,提高其与他人配合演奏的能力,完善音乐的表现形式。
六、结语
音乐教育作为一种艺术性活动,对于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国民的整体素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美国音乐教育相比,无论是在教育背景、教育模式,还是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应充分认识到我国音乐教育不足之处,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激发音乐活力,提升音乐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段轶轲.中美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的比较分析[J].音乐创作,2016,(04):170-172.
[2]伍婷婷.中美音乐教师教育课程比较分析[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5,(08):14-17.
[3]韦蔚.对美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形成的反思——兼及中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对比与思考[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7,(03):89-92.
(作者简介:张宇航,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美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