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戏剧戏曲专业的舞蹈教学研究

2018-12-05李泽华

青年与社会 2018年32期
关键词:黄梅戏舞蹈高校

摘 要:黄梅戏的不断发展要积极适应市场和观众的要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更加需要人才的培养,不单单是表演人才,还包括编剧、导演、配乐等多方面人才。而在高校黄梅戏专业人才培养的角度上来分析,我们则更需要培养拥有新思维、新作为的人才来充实到黄梅戏曲的发展中来。

关键词:黄梅戏;高校;舞蹈

黄梅戏起源于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发祥于安徽安庆,已有将近两百年历史。以其独特而优美的旋律和明快而幽默的唱词,与京剧、评剧、豫剧、越剧并称为中国戏坛的‘五朵金花,成为蜚声国内外的地方戏曲剧种。积极开展对高校黄梅戏专业学生的培养,对弘扬和保护黄梅戏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和造就黄梅戏事业接班人、推进黄梅戏发展繁荣意义重大。

一、黄梅戏在新时期的发展及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据现有文史资料记载,黄梅戏发展的早期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时期,在当时的安徽、湖北、江西等地流行开来的黄梅调和采茶歌就是黄梅戏的起源,后来的黄梅戏逐渐与安徽安庆地区的语言、歌唱等民间艺术相结合,形成了怀腔和怀调,这个时期的黄梅戏才正式形成。黄梅戏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可以归纳为独角戏、三小戏、七唱三打、管弦乐伴奏等四个阶段。最终形成了唱腔委婉清新,艺术表演力强,能够吸收民歌和其他音乐成分,创造性表达与传统唱腔相协调的新的地方戏曲,并被人们所喜闻乐见。

与京剧、豫剧等大牌全国性大牌剧种相比较,只有两百年发展历史的黄梅戏则显得平淡和短暂,整个发展脉络和艺术体系也不如京剧等剧种那样形式多樣,但黄梅戏也正是凭借着厚积薄发的态势广泛吸纳众多戏剧的优点为我所用,这种博采众长的方式也使得黄梅戏能够深入人心,从乡间地头的民间戏剧成为国人皆知的全国五大剧种之一。到了新时期,凭借着电影、电视等媒体的传播,黄梅戏更是得到了更多观众的喜爱,人人都会唱上几句《天仙配》,人人也都喜爱女驸马的良好发展态势。黄梅戏清新脱俗、悠扬婉转的戏剧特点,到了现阶段更是有了与流行歌手及电声、交响等新的音乐形式合作的尝试,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外观众成为了黄梅戏戏迷。

黄梅戏的不断发展要积极适应市场和观众的要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更加需要人才的培养,不单单是表演人才,还包括编剧、导演、配乐等多方面人才。而在高校黄梅戏专业人才培养的角度上来分析,我们则更需要培养拥有新思维、新作为的人才来充实到黄梅戏曲的发展中来。

二、提高黄梅戏专业学生的舞蹈的技能与表现力

黄梅戏戏曲是这一种将文学典故、音乐表演、舞蹈表演 、美术设计以及武术、杂技等熔于一炉并高度融合的地方戏剧,更是一种通过肢体语言来写意传神,表达情感的艺术。黄梅戏的舞蹈艺术原型来源于生活,就好比黄梅戏的故事来源于传说或者历史典故一样,通过黄梅戏的表演将这一情节再现于荧屏和舞台上,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黄梅戏舞蹈演员要在扎实的舞蹈基础上多了解人文历史和百姓生活,特别是要对生活和历史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这样才能把握好人物的心理状态,掌握好情节设计和感受,真实地再现所要表演的人物和情节,并把自己得来的体验和感受投入到舞蹈和人物表达里去。初学者可以通过模仿来表演,但要想再进一步展现黄梅戏的艺术魅力,就必须对作品由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这就是对作品的再创作,这样才能脱颖而出,为黄梅戏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增加黄梅戏舞蹈表演的创造性

黄梅戏植根于我国悠久的人文历史之中,具有特征明显的民族性和地方性,每一出黄梅戏精品的诞生都是以时代背景为节律,带有当代艺术特色和创作要求的作品,这样才能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欢并能够成为经典,而黄梅戏演员的舞蹈也绝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演绎剧中人物和情节。所以在我们的黄梅戏舞蹈教学中,教师应在保证课时的同时过鼓励学生去学习和研究舞蹈心理,研究如何将舞蹈动作与舞蹈心理完美的融合,做到身心合一。在日常的学习与训练中,学生们要研究黄梅戏舞蹈的风格特点和体态韵律,可以在不失黄梅戏本源特色的前提下吸收其他剧种舞蹈的特点,用来加强舞蹈表现效果,达到主动融会贯通,提高自身舞蹈水平和舞台表现力的目的。

黄梅戏中的舞蹈从严格意义上看,是一种身体、动作、韵律和节奏兼备的艺术形态,对于学习者的感觉和气质的要求是很高的。在学校的日常舞蹈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把学生的“舞感“培养作为重要工作来抓。首先,舞蹈是肢体的动作产生的,舞蹈的节奏和韵律也是依托于特定的舞蹈动作。所以,对学生“舞感”熏陶和培养的首要方法就是规范学生们的舞蹈动作和外部形态。例如,学生在练习黄梅戏舞蹈时的步法、身形、表情、肢体语言、外在线条等,要传授正确的动作要领,摒弃错误、陈旧的动作和肢体形态。其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们舞蹈敏感度和敏锐度的培养,把“舞感”的提升融入到每一个舞蹈细节中。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是否对每个舞蹈动作有所感觉,是否具备敏锐的反应能力,这其实都是“舞感”的内容,也应该成为教师们教学的重点。再如,在平时的舞蹈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们掌握基本的舞蹈步伐、动作要领,在这样坚持正确的细节中激发“舞感”。

综上,黄梅戏的发展在于培养人才,而黄梅戏人才的培养靠的是作品创新和舞蹈创新,但创新意味着全然抛弃传统的规律。我们知道,黄梅戏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独特的舞蹈和唱腔,因此高校黄梅戏专业人才的培养也要着重与黄梅戏的舞蹈和唱腔上,传承并发展黄梅戏的舞蹈和唱腔才能使黄梅戏这一艺术瑰宝得以永葆生机代代相传。

参考文献

[1] 冯李丽.谈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与人才培养[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5).

[2] 孙冬冬.中国的歌剧人才培养初探[J].北方音乐,2011(03).

基金项目:文章系黄冈师范学院2017年度教学研究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7CE13。

作者简介:李泽华(1985- ),男,汉族,河北唐山人,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舞蹈表演与教育、戏曲舞蹈研究。

猜你喜欢

黄梅戏舞蹈高校
黄梅戏《中国梦》
黄梅戏《祝福》
冰上舞蹈搭档
大型黄梅戏《寸草心》
我和舞蹈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2016年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优秀黄梅戏剧目展演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