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独立100年,波兰“文艺范”凸显
2018-12-05丁辰
丁辰
2018年11月11日,中国人在忙着清空购物车,而波兰正在庆祝重获独立100周年这个重要的日子。家家户户挂上了国旗,人们纷纷上街游行,表达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也在历史的行进中留下自己的足迹。
波兰国歌《波兰没有灭亡》里写道:“波兰没有灭亡,只要我们一息尚存,侵略者所夺走的,我们会以手中的战刀收复。”似乎浸透了悲怆,但其实波兰是个文艺范十足的国家。
即使贫穷
过去的多个世纪,波兰曾经辉煌,成为欧洲强国;曾经被残忍瓜分,在地图上消失;曾经在二战中受到重创,也曾经浴火重生。
波兰首都瓦津基公园里的肖邦雕像
从建立第一个波兰封建王国(1025年)到成立辉煌的波兰立陶宛公国(1569年),波兰走过了5个世纪。而在18世纪末,由俄罗斯帝国、普鲁士王国和奥地利帝国结成的联盟,对波兰进行了三次瓜分,波兰贵族共和国摇摇欲坠乃至灭亡。
在此后外族统治的123年之中,波兰人不断地尝试反抗,寻求自由和解放。他们曾把复兴祖国的希望寄托在拿破仑身上,破碎了;曾掀起多次武装起义和农民暴动,失败了。直到20世纪初,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协约国和美国的承认下,于1918年11月11日,亡国许久的波兰终于恢复了独立。
1939年,德国法西斯废止了 《波德互不侵犯宣言》,对波兰发动了闪电战。占领波兰后,德国开始实行犹太人灭种计划,在波兰建立了数千个集中营,屠杀了来自30多个国家的约400万人。时至今日,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更是全世界游客来波兰的必去“景点”。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波兰跟随苏联老大哥,成为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0世纪90年代前后,伴随着东欧剧变,波兰第三共和国诞生了。然而几十年过去了,苏联时代对波兰的影响仍然清晰可见:如同复制般的一排排单元楼,破败的建筑和废弃的工厂,昏暗的灯光,会俄语不会英语的老人,以及,贫穷。
波兰的工资低,物价也低。总体来说,工资和物价是匹配的,但不足以有太多盈余。在超市里,波兰人小心翼翼地比对商品价格,甚至比对两家超市同样商品的价格。由于消费能力不足,除了首都华沙,其他城市都没有奢侈品店。为了促进消费,商店经常打折,而且打折力度很大。对于外国人来说,这里想必是购物天堂了。
节省、嫌贵,成了波兰的民族性。波兰人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太贵了”。纵然是事业成功、家境优渥的人,亦精打细算,绝不铺张。
如此看来,波兰人仿佛活得卑微。可是,走在波兰的街上,我看到每个波兰人都穿戴得整整齐齐,女人化着精致的妆容,男人的西服笔挺—即使贫穷,也活得自信;每到节假日,波兰人都会和家人朋友去度假—即使贫穷,也享受生活;而波兰的酒吧,一到夜晚就熙来攘往,人满为患—即使贫穷,也欢声笑语,恣意人生。
风尘仆仆也要艺术
世界上大多数的机场,多以地名命名。而波兰的首都机场,叫做肖邦机场。在肖邦机场出入海关的必经之地,有一架三角钢琴,于是常常出现这样的场景:背着大容量登山包的旅客,拖着疲惫的身子,停下脚步,坐定,然后优雅地弹上一曲。这或许是波兰给人的第一印象:风尘仆仆也要艺术。
位于首都的瓦津基公園,是华沙最大的公园。初来乍到,我非常奇怪,如此著名的公园居然看不到太多游客。然而走着走着,我仿佛听到了音乐的流动。循声而去,竟爬上小山坡,来到了一片空旷的高地。远远地看到一座肖邦的雕像,雕像旁是如痴如醉的钢琴演奏者,而周围坐满了沉迷其中的观众。原来游客都在这里了。每年夏天的周末,这里都会有露天演奏会,人们躺在草坪上,一边享受美好的阳光,一边欣赏迷人的肖邦曲调。
有人说,肖邦“灵魂属于波兰,才华属于世界”。听肖邦的时候,可以感受他的悲戚,他的空灵,他的挣扎,他对祖国的无限热忱。总之,是款款深情。
众所周知,肖邦在很年轻时就客死巴黎。而他的遗愿,就是自己的遗体能回到波兰,至少,是自己的心脏。但由于政治的缘故,肖邦的心脏在将近百年后才被送回祖国,嵌在了华沙老城圣十字教堂的廊柱之中。这根柱子上的碑文引用了《圣经·马太福音》的一句话:你的宝藏在哪里,你的心就在哪里。
不仅仅是肖邦,波兰人对古典乐的追求是无处不在的。那次在驾校练车,我的老教练打开收音机,调频古典乐,说特别喜欢这个频道。随后,音响传来悠扬的提琴声,枯燥的驾驶课变成了一种精神享受。
我家教过的一个波兰小朋友,他的妈妈有三架钢琴,一架古典立式钢琴是她小时候学琴用的,一架三角钢琴是现在练习用的,还有一架电子钢琴,弹奏时可以戴上耳机以不打扰邻居和孩子的休息。后来我知道,她是一个钢琴演奏者,不断参加钢琴比赛、举办钢琴音乐会、拜访钢琴教授,一边带孩子,一边为了钢琴职业生涯而奋斗。
除了古典乐,音乐以各种形式渗透在波兰人的生活中。在市中心的老城广场,在交通枢纽之间的地下通道,常常有演奏小提琴、吉他、萨克斯乃至各种稀奇古怪乐器的卖艺者。或许他们的卖艺是为了挣一点钱,或许只是为了释放自己无处安放的音乐灵魂。
当然,年轻人也喜欢流行音乐、嘻哈,还有独具波兰特色的DiscoPolo(波兰迪斯科)。波兰迪斯科和中国曾经流行过的“神曲”有异曲同工之处,其融合了民俗与舞蹈,曲调简单,轻松诙谐,甚至还有一点媚俗。听波兰迪斯科的时候,有点想笑,但又会情不自禁地跟着音乐摇动身体,哼唱起来。从波兰小酒吧的聚会到大型节日盛典,波兰迪斯科如同摇头丸,能够刺激人的神经,让全场迅速兴奋起来。
小众的文学与电影
提到波兰文学,首先映入脑海的当然是辛波丝卡。这是一位在中国文青界享有盛名的波兰女诗人。在波兰,读者对她的喜爱亦是经久不衰。辛波丝卡于199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被诺奖委员会评价为“诗人中的莫扎特”。
她不断锤炼写作手法,尝试新的技巧。她的诗单纯、空灵、乐观向上,她写人生、自然、宇宙,悲悯情怀和乐观的态度贯穿其中。她自称“我偏爱写诗的荒谬,胜过不写诗的荒谬”。在著名的诗作《一见钟情》中,她写道:“每个开始,毕竟都只是续篇,而充满情节的书本,总是从一半开始看起。”
另一位因诺贝尔奖而蜚声文坛的波兰作家是米沃什。诺贝尔奖对他的授奖词是:“以毫不妥协的敏锐洞察力,描述了人类在剧烈冲突世界中的赤裸状态。”既从文,又从政,米沃什的一生是20世纪历史的见证,他一边流浪,一边反思,一边记录,辗转多国的他始终坚持母语写作,诉说内心的挣扎和痛苦,追忆往昔也怜悯世界。他的诗歌与散文不再是对美好自然的歌颂,而是对不同政见的檄文,对历史与社会的深刻剖析。
波兰电影发展了100多年,今日谈起,还得提到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这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如果肖邦是钢琴诗人,那么基氏就是无可非议的电影诗人。他所导演的多部影片,都在世界享有盛誉。
《蓝》《白》《红》三部曲是基氏的三色系列电影,也是他的巅峰之作。《蓝》剧照
《爱情短片》的主题是情欲:少年托马克常常用望远镜偷窥住在对面公寓的女人,并且渐渐地爱上了她。看似违背伦理道德,但在导演缓缓的镜头下,故事竟然那么哀婉感伤。在20世纪80年代,导演试图借此电影探讨暗恋与告白,灵魂和欲望。
电影《十诫》分为十部,基氏借《圣经》中上帝对人类的十条戒律来叙述人生百态。复杂的人性,无解的道德困境,熔烬在干净理性的镜头和冷静克制的思考中。
《紅》剧照
《两生花》(又名《维罗尼卡的双重生命》)是一部极致文艺的电影,讲述了两个同名的女孩在不同的地方相互感应的故事。精致的画面,忧伤的氛围,将对女性主义和宿命论的探讨娓娓道来。
《蓝》《白》《红》三部曲是基氏的三色系列电影,也是他的巅峰之作。三部曲以法国国旗的三种颜色命名,分别代表了自由、平等、博爱,也是影片所探讨的主题。
以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作品为代表,波兰电影几乎都带有一丝沉闷忧郁的气息。当然,这与波兰人的性格密不可分,除非来点酒精的刺激,白天的波兰人看起来大多严肃而压抑。因此,看波兰电影要做好胸口提不上气的准备,然后沉浸其中,享受安静的盛宴。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是无可非议的电影诗人
波兰的文学和电影都颇为小众,即使是波兰人也不见得都有所涉猎。不过,若想了解波兰,除了亲身走一遭,在波兰文学和电影中寻找一些痕迹,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