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贫攻坚战场上的退伍老兵

2018-12-05刘芳

源流 2018年8期
关键词:钟声驻村贫困户

刘芳

新时期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南粤大地,在一批批奔赴扶贫第一线的驻村干部中,有着脱下戎装的退伍军人主动或服从组织安排,加入这场消灭贫困的战役。为打赢这场攻坚战,脱下军装的他们用军人不怕困难的意志,用部队勇于担当的作风,用军民血浓于水的情怀,倾力帮助贫困户解决一个个难题,实现脱贫致富。

蓝宏业:确保脱贫路上无人掉队

2016年初,转业到广州市海珠区安监局工作不到一年的蓝宏业得知,海珠安监局要对口帮扶梅州市大埔县百侯镇白罗村,因为任务艰巨,局里迟迟未能定下驻村人选。蓝宏业主动请缨,要求前往白罗村担负起驻村扶贫开发工作,帮扶该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同年5月,蓝宏业到了白罗村,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驻村以来,蓝宏业退伍不褪色奋斗在扶贫一线,和镇村干部同吃同住,无论是入户摸底慰问、走访商讨方案,还是落实帮扶资金项目,他都亲力亲为,为贫困群众工作做了许多实事好事,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驻村以来,蓝宏业率领扶贫队修村道、建文化广场,村民喝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新建了村卫生站综合楼,白罗村成了美丽的乡村。蓝宏业在驻村调研中发现,白罗村种植历史逾百年的花生具有较高市场价值,可以作为特色产业来发展。于是,他邀请了仲恺学院专家团队到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成立了农村专业合作社进行有效管理,通过整合资源,帮助村里成立了白罗花生种植示范基地,去年白罗村花生产量超过近4万斤,产值10多万元。日新月异的白罗村让蓝宏业感到高兴,但他告诉自己:白罗村要脱贫,贫困户更要脱贫。

刚到白罗村,蓝宏业在走访摸底的过程中,得知17岁的张初伟与正读小学二年级的妹妹遭遇家庭变故成为事实孤儿,没有被纳入贫困帮扶范围。蓝宏业决定帮助张初伟兄妹。在对全村贫困户精准识别的同时,蓝宏业将张初伟的情况与海珠区派驻大埔县扶贫工作组和百侯镇村干部说明,經过再三调查,最终将张初伟纳入为帮扶贫困对象。考虑到张初伟家的实际情况,扶贫队以每年3000元的标准资助妹妹在县城一小学读书。解决了后顾之忧,蓝宏业安排张初伟参加技能培训,并联系厂家安排就业。如今,张初伟每月有固定的收入,妹妹的学习费用也有了保障,对未来充满信心,对蓝宏业充满感激。

“精准脱贫,就是确保脱贫路上无人掉队。”蓝宏业这样告诉记者,也是这样做。目前,白罗村有29户贫困户,每一户的情况,蓝宏业了如指掌,也引领着他们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原来家住危房的吴钦贤,如今成了专业水电工,住进了新房;因事故失去生产能力的张河平原本对生活失去信心,如今家庭收入稳定,子女读书成才;家中妻子智障,孩子幼小的温建周如今成了种植花生的能手……

翁如萍:扶贫,巾帼不让须眉

2016年5月,清远市英德横石塘镇仙桥村来了个女书记,村民们嘀咕起来:“怎么来了个女的?我们这里条件差,会不会一下子就闹着要走?”这位女书记,就是广东省人防办的副调研员翁如萍,虽然超过年龄45岁,却仍以军转干部不怕苦为由毅然主动要求驻村帮扶。作为驻村扶贫的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面对村里复杂繁琐的事务和贫困户脱贫的艰巨任务,翁如萍用实际行动证明:扶贫,巾帼不让须眉。

新时期的精准扶贫工作重点在贫困户,初期的调查摸底核实工作量大繁琐,翁如萍不厌其烦地一次次调查,对每一家农户,都问得细致,并询问周围邻居的看法,有的村民不明白,“情况已经报上去了,为什么还要来问?”翁如萍一遍遍耐心解释,直到村民理解。“我们要确保真正的贫困人口一个不落,非贫困人口一个不多。”翁如萍说,“同时,还要知道致贫的原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仙桥村原申报扶贫92户,经入户核查和民主评议,剔除了6户不符合贫困户条件的人员,新增了5户符合条件的贫困户,经村民小组户代表民主评议和行政村民代表民主评议,仙桥村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共89户260人。对于被取消贫困户资格的村民,翁如萍除了耐心向他们解释政策外,经常关心走访。家在翁如萍宿舍对面的赵婶,原也申报了贫困户,后来因不符合条件被取消了资格,心里很不满。翁如萍每隔一两天就去她家里探望,时不时买些生活必须品给家中老小,还主动给赵婶的儿子介绍了工作。如今,赵婶逢人便夸翁书记好。

翁如萍用她的耐心和细致,既坚持了原则,又周全了村民的心理,得到大家的信任。在两年多的驻村帮扶过程中,她又用非凡的工作魄力让仙桥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目前,仙桥村辖下的自然村和村民小组基本完成村道硬底化建设和危房改造,并对村内的农田水利设施和机耕路进行维护修建,文化室和篮球场等文体设施业已竣工,仙桥村公共服务中心和家庭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已完成。如今仙桥村面貌一新,展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雏形。

翁如萍告诉记者,农村面貌的改善是让村民居住得更加舒适,但要帮助贫困户彻底脱贫,必须依靠产业。为此,她主动与市、镇、村委干部沟通,并积极向省人防办领导汇报,做好帮扶项目规划。目前,为了增强村集体和村民的“造血”功能,发展特色产业,安排了96万元资金分别与英德乐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英德市永和农业发展公司合作种植百香果和大棚食用菌,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保底分红的模式,优先接收贫困户就业,使贫困户和村集体经济实现稳定增收。同时,翁如萍积极组织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参加各种技能培训,提升贫困户就业技能,为贫困户拓宽就业渠道。

腿脚残疾的贫困户廖伯住进了修葺一新的房子,孩子的学费也不用愁了,“小翁书记来了,我们的日子有盼头了。”廖伯告诉记者。

钟声:九年扶贫的“前线先锋”

在离家近的单位办公室上班和到偏僻的贫困村驻村,很多人连想都不想就会选择前者吧。但有一个人,他一次又一次地选择了后者,选择到边远的贫困村,帮助那里的贫困百姓脱贫致富。这个选择,他至今坚持了9个年头。他就是广东证监局的钟声。

2010年,是钟声第一次选择驻村扶贫的年份。当时,广东证监局接到对口帮扶清远市阳山县柳塘村的任务,工作任务艰巨,驻村干部人选尤为重要。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的钟声毅然请缨,前往扶贫。他对妻子说,我们的孩子开始上小学了,但阳山还有孩子因为贫困上学困难,我要让阳山的孩子也能高高兴兴地上学。同样身为军转干部的妻子对钟声的决定非常支持。就这样,钟声到了阳山县柳塘村,广州阳山两地往返的奔波中,他为柳塘村的小学生建了校园阅览室,安排了营养午餐,开办了电脑课程,为在外求学的孩子争取了教育补助金。孩子们上学的笑脸给了钟声莫大的鼓舞。三年里,钟声带领扶贫队为村里修建了道路,成立了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和养羊合作社,村集体收入增加到20多万元,养羊合作社增加到三十多户,成了村民的致富产业。

在柳塘村的扶贫工作虽然辛苦,却让钟声深刻感受到帮助贫困农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013年,他又接下驻村帮扶揭阳市惠来县周田镇崎岎村的任务。在为村里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之外,孩子的教育始终是钟声最为关注的问题。他加大教育扶贫力度,为村里学校建设电脑教室,提供教学设备和文体器材,并开展各种开展助学奖学活动。如今的崎岎村成美丽的滨海乡村,钟声带领的证监局扶贫队功不可没。

2016年初,新时期精准扶贫攻坚战打响了。钟声面临着艰难的选择:一边是家里刚上初中正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和病重的老人,一边是正待帮扶的贫困村民。妻子一句“去帮助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让钟声下定决心,前往韶关市乐昌乐城街道下西村,继续驻村扶贫。钟声告诉记者:“不能让贫困户脱贫,不但无法向组织交代,也对不住家里人的付出。”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下西村有了巨大的变化,不但村里的基础设施完善了,村容村貌漂亮了,还建了200多亩的葡萄产业种植基地,产业扶持让下西村拥有了“造血”功能。村干部和村民对钟声充满感激,钟声却说:“我们要感恩党和政府,我只是努力的做好单位和组织交赋的任务。作为驻村干部,我们就是要把单位领导和干部的爱心和企业社会捐助的扶贫善款,落实在改变农村面貌、增强集体经济、扶助贫困群体的具体行动中。”

猜你喜欢

钟声驻村贫困户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盛世钟声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新年的钟声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聆听钟声
驻村工作队要参与村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