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牌旅游:“和”文化的旅游盛宴
2018-12-05赵世文陈锦辉
赵世文 陈锦辉
每年五一节前后,在风光秀美的双牌县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阳明山“和”文化旅游节开幕仪式,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和”为主题的文化旅游节会,寄寓着人们对和谐文化、和美生活的美好愿望和追求。每当这时,阳明山上10万亩杜鹃迎风绽放,漫山竹海郁郁葱葱,万寿寺梵音高唱,万和湖澄明如镜……受邀嘉宾慕名而至,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共赴这一场文化旅游盛宴。从2006年至2017年,双牌县委、县政府共举办了11届阳明山“和”文化旅游节,让阳明山这座往昔佛教名山重新焕发华彩,成为广有声名的天下“和”山,让双牌这个以绿色资源而著称的生态大县一跃成为湖南省旅游强县,走出了文化搭台、旅游唱戏的产业强县之路。
以文兴旅的时代滥觞
位于湘南的双牌县地处南岭北麓,是一方古老而年轻的土地。古老是因为早在初唐时期这里就设置了泷水县,年轻是因为1964年湖南省委将当时属零陵、道县、宁远3个县区管辖的偏远山区和国有林場划出成立潇水林区管理局,1969年底国务院才批复撤销潇水林区管理局成立双牌县,以“双牌”之名建县至今不过48个年头。
双牌历来以生态优美而闻名。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偏远的山乡。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共双牌县委经过反复调研论证,认为双牌拥有无可比拟的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十分符合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双牌实际,遂将阳明山作为全县旅游开发的龙头来推进。1991年,双牌举行了“首届阳明山经贸大会”,1992年举办了“潇湘竹文化节”,1993年召开了“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成立大会暨首届杜鹃花游览会”,阳明山旅游开发由此起步。
进入新千年后,阳明山经过10多年的发展,旅游硬件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由于地处偏僻,山高路陡,开发建设难度大,阳明山总体上还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迫切需要一个创意热点来引领旅游经济热潮。2005年底,中共双牌县委做出了举办阳明山“和”文化旅游节,并将其作为常态性节会来推动阳明山和双牌县旅游开发的决定。经过认真筹备,2006年4月首届“中国·阳明山‘和文化旅游节暨杜鹃花会”在阳明山拉开序幕,正式启动了“和”文化传播之旅。
将节会定名为阳明山“和”文化旅游节,是基于阳明山及双牌全县深厚的“和谐”文化底蕴。就阳明山来说,阳明山是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条件在华中地区可以说无出其右,生态和谐是这里最让人自豪、最令人心动的资本。更为重要的是,阳明山是一座文化之山,阳明山古名阳和山,《永州府志》等古籍记载:“朝阳甫出,而山已明者,阳明山也。”从名字拆解来看,阳的繁体字是“陽”,是“阝(古代指山丘)”与“日月(日月交替为易)”的组合,象征天地之和;“明”是“日”“月”的组合,象征阴阳之和。名字中体现了阳明山与“和”的不解之缘。阳明山的神奇之处还在于,自古以来这里释、道、儒三家文化一直就和融共生。早在东汉,阳明山就是周边地区的朝佛圣地,鼎盛时有大小寺庵108座,万寿寺、歇马庵、白云寺等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寺庵。传说明朝皇室妙竹公主逃婚至阳明山,建立了歇马庵,被朱皇封为一品仙姑。明嘉靖年间,郑秀峰禅师在阳明山坐化成佛,肉身不朽,当地人民将其供奉于万寿寺,尊为“七祖活佛”。明藩南渭王亲自为阳明山万寿寺题写楹联“明山千古仰,活佛万家朝”。就全县来说,双牌县也历来是人文和美之地,这里流传着舜帝和弟弟象的美好故事。史载“舜封弟象于有庳”(有庳国治所即现在的双牌县江村镇),至今江村镇还有访尧村、象王庙等遗迹。传说象小时候在母亲的怂恿下几次陷害舜,但舜都是以德报怨,后来还将弟弟象分封到有庳,负责管理南岭地区,象在舜的感化下,痛改前非,勤政爱民,为当地民族(三苗)间和谐交流做了很多工作,受到了人民拥戴,后来舜帝南巡曾专程到有庳看望象,演绎了一段兄弟和睦、民族和谐的优美传说。同时,提倡“和”文化也积极响应了海峡两岸和谐的时代主题,因为台湾也有一座阳明山(原名草山),两岸阳明山同名同姓、同根同脉、同文同源,曾担任过蒋介石侍从的台胞林楚南先生在2000年曾赠送万寿寺《大藏金刚经》一部,两岸阳明山交流交往也随之不断走向深入,打造“和”文化旅游节这个平台对于深入推进两岸文化经贸交流具有积极的意义。
借此,阳明山“和”文化旅游节应时而成,应势而兴,成为推动阳明山旅游开发乃至全县旅游兴旺的开路先锋。
一台节会成就一座“和”山
从2006年起,双牌县委、县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以“海峡两岸情,和美一家亲”等为主题,以文化旅游经贸交流活动为载体,共举办了11届阳明山“和”文化旅游节。阳明山逐渐走出山门,“和”文化品牌日益打响,“两岸和、中国和、世界和”的理念得到广泛传颂,成为湖南省文化旅游的一张新兴名片。“和”文化旅游节从创办伊始,就立足打造一台以“和”为主题,多个系列活动为具体内容的综合性大型节会。每一届“和”文化旅游节都做到了有中心、有传承、有创意,体现了主题唯一性和形式多样性的和谐统一,成就了这一段盛会常在、佳音频传、和韵隽永的“和”文化繁兴岁月。
2006年4月28日至5月28日,首届中国·阳明山“和”文化旅游节暨杜鹃花会如期举办。这届节会最让人心动和幸福的活动,就是100对新婚夫妇“牵手阳明,情定终身”和99对金婚、银婚、铜婚夫妇“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婚庆大典,这是一场宣扬忠诚执着、相知相守美好爱情的盛典。4月29日,从湖南各地征集而来的199对夫妇来到阳明山,在开幕式舞台上携手、相拥、盟誓,共同发表《中国阳明山红杜鹃爱情宣言》:“今天,我们站在阳明山下,我们庄严宣誓:无论容颜如何变化,我们彼此欣赏;无论世事如何沧桑,我们彼此牵挂;无论生活如何甘苦,我们彼此依偎;无论社会如何变迁,我们彼此忠诚。我们请阳明山作证,我们请红杜鹃作证,我们请蓝天白云作证:年年岁岁,此情永生不变;生生世世,此情沧海不移;时时刻刻,爱你永不分离!”这一刻,阳明山漫山杜鹃吐艳争芳,山盟石巍峨挺立,它们用各自的灿烂、坚韧见证了一段爱情佳话。
首届“和”文化节还启动了一项特殊活动——寻“和”之旅。这项活动得到了台湾阳明山、台北市的大力协助,活动组委会先后征集到吴伯雄、江丙坤、蒋孝严、林丰正、宋楚瑜、郁慕明等台湾政要和知名人士题赠的“和”字,这些“和”字与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毛致用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人士题写的1万多个“和”字,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和”字宝库。为此,阳明山上还建起了世界上第一个“和”字展览馆,将征集到的“和”字纳入其中,供人们参观感悟。
2011年第五届阳明山“和”文化旅游节开幕前,组委会邀请时任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的连战、时任海协会会长的陈云林出席开幕式,虽然后来连战先生因故没能成行,但他特别委托时任中国国民党副主席的林丰正先生出席活动。在开幕式上,林丰正先生向双牌阳明山转赠连战先生亲笔题写的“和”字时动情地说:“我们因‘和而相会。”开幕式之后,陈云林、林丰正两位先生还共同为阳明山“和”字展览馆揭牌,让两岸和谐共融的美好画面瞬间定格。2017年第十一届“和”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台湾嘉宾也转赠了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女士、原海基会会长林中森先生为阳明山题写的“和”字。阳明山“和”字馆中风格各异的“和”字,饱含着海峡两岸、社会各界对和谐、和平、和美的美好愿望,成为展现中国“和”文化底蕴的宝贵财富。
“和”文化旅游节除了五一节前的开幕式及主题活动之外,还相应策划了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诸如两岸阳明山旅游合作与发展论坛、“和”文化论坛、森林康养论坛、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发展座谈会、寻“和”之旅、世界旅游小姐走进阳明山、两岸阳明山“和”文化交流暨生态旅游周、两岸阳明山围棋邀请赛、两岸四地山地自行车越野赛、国际越野跑挑战赛、自驾游、杜鹃花会以及万寿寺讲经法会、祈福法会和旅游推介会、经贸交流会等各类文化经贸旅游活动,由此每届“和”文化旅游节时间跨度普遍较长,短则一月一季,长则半年一年,最大程度地体现和宣扬了“和”文化的深广和包容。2014年第八届阳明山“和”文化旅游节策划举行的首届“中国·阳明山‘和文化论坛”成为当时一大文化盛事。这次论坛由台湾国学大师、文化学者傅佩荣与大陆著名文化学者、作家黄晓阳主讲,大陆策划大师欧阳国忠主持,主题定名为“‘和文化的历史钩沉和现实观照”。傅、黄两人围绕“和”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影响力展开了精彩的演说。就当时来说,这种以“和”文化为主题的论坛在全国都是唯一的,开启了中国“和”文化论坛之先河。
2014年9月,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决定将湖南省永州市阳明山增设为国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以肯定表彰阳明山多年来在推动两岸交流方面作出的积极贡献。2015年4月第九届“和”文化节开幕式上,国台办副主任龙明彪宣读了国台办《关于同意在湖南永州阳明山设立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批复》,并亲自向阳明山授牌。2016年第十届“和”文化旅游节,阳明山向全国各地30余家国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发出邀请,在阳明山举办“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发展座谈会”,最后来自山东、山西、湖北、江西、廣东等省近20家基地的代表应邀前来,畅谈基地发展和海峡两岸交往交流经验,为祖国和谐统一大业凝聚力量,和融的氛围格外引人入胜。
说到底,是“和”文化旅游节这个平台成就了阳明山“天下‘和山”之名。
山以“和”名,县以“和”兴
阳明山,是在涵育和传承“和”文化中走上文化旅游兴盛之路的,“和”文化旅游节是其中最重要的载体。
在十一届“和”文化旅游节的推动下,双牌阳明山从厚重的历史中重新走入人们的视野,并以其纯粹的自然生态文化和厚重的佛文化、和文化再次享誉世间。目前,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已跻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国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绿色中国环境文化示范基地、湖南文艺家创作基地、湖南重点宗教场所、湖南省第一批森林康养示范基地和最佳避暑基地,入选“新潇湘八景”休闲类景区和“百姓喜爱的湖南百景”。
随着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持续改善,万寿寺、杜鹃花海、万和湖、小黄江源等特色景点次第开发,闻名遐迩,成为广大游客必游之地。佛教圣地万寿寺,原名阳明山寺,据清时万寿寺《修复碑》载:阳明山之有佛殿,始于宋,重修于明。所以祀七祖证道于此,显灵于此,受香火于此,盖数百年矣……”道出了万寿寺历史之悠久,万家朝拜之隆盛。现今的万寿寺于2002年动工重修(祖师殿1996年重修),到2006年首届“和”文化旅游节法会之前正式完工,万寿寺重塑菩萨金身,大小匾牌全部换成名家手笔,安奉了台湾人士赠送的《中华大藏经》和舍利子,添置了黄金樟弥勒佛和树化玉两件镇寺之宝,人文底蕴更为厚重,法事活动更加规范,千年古刹重放光芒,并被评为全国首届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单位,也成为了阳明山旅游开发的一个靓丽景点和响亮品牌。万寿寺后山及西侧至阳明山主峰望佛台区域,连片生长着10万亩的高山野生杜鹃,被称为“天下第一杜鹃红”,是阳明山的核心景区。“人间四月芳菲尽,阳明杜鹃始盛开。”每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这里漫山红遍,香飘十里,惊世绝伦,每天上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徜徉其间,无不抚额惊叹,流连忘返。2004年5月,时任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的潘岳调研高山杜鹃花海时,曾亲自赋文《天下第一杜鹃红》:红杜鹃,紫杜鹃,搏得自由开满天。庸花俗草生山下,奇红绝秀在高岩,未必惹人怜。层层飞红波浪,叠叠香雪万千……。2006年,阳明山10万亩杜鹃林海,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认定为“面积最大的野生杜鹃花基地”。此外,华中第一高山湖万和湖,奇美绝秀的小黄江源、翠绿繁茂的高山竹海、宁谧幽寂的北江冲景区……阳明山一峰一溪、一草一木,也处处都呈现出自然和谐、人文和美的优美画卷。
阳明山的声名日盛还得益于双牌县委、县政府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宣传和推介。历年来,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湖南经视、凤凰卫视、台湾东森电视台、红网、《人民日报》及《湖南日报》等权威媒体曾多次报道“和”文化节,自媒体等新媒介也全面跟进,每年的“和”文化旅游节宣传受众达500万人次以上。2017年第十一届“和”文化旅游节策划的“健康中国·魅力河山”2017国际越野跑挑战赛(和美阳明山站),更是将阳明山的宣传推介做到了新的高度。本次越野跑赛事通过与央视旗下的体育公司合作,找到了高端传播平台的支持,央视为此派出了专门摄制团队来录制赛事,CCTV5分别在4月27日6:30体育晨报和18:00体育新闻对第十一届湖南·阳明山“和”文化旅游节暨“健康中国魅力河山”2017国际越野跑挑战赛(和美阳明山站)进行报道,25分钟的赛事实况录像也在CCTV5播出,极大地提升了双牌和永州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也带来了最直接的旅游经济效益,当年“五一”期间游客量同比增长32%。
“和”文化旅游节带来的不仅是一座天下“和”山,而且是双牌全县“和”文化的繁华兴盛。“和”的理念已经融入双牌城乡居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县城新落成的永水風光带,一条长1.5公里左右的“和”文化长廊景致迷人,在大理石护栏上雕刻着1000余幅古今名人的书法“和”字,这些“和”字字体或篆或隶或行或草,诸形皆备,各有妙处,摇曳多姿,与阳明山上的“和”字展馆互为映衬,相得益彰,成为人们驻足鉴赏的“和”字艺术之园。走进城北新区的阳明学校,这里的楼堂馆所分别以“睿和楼”“雅和楼”“温和楼”“宁和楼”“德和楼”“润和楼”“俭和楼”来命名,饱含着教育人对“和”文化的追求和传承。阳明山下的白水岭村具有深厚的汉文化底蕴,2016年11月有关部门在这里举行了“汉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发布仪式,现场的《梦回大汉》礼乐演绎让人仿佛穿越到2200多年前的礼仪之邦,给“和”文化的古老内涵注入了时代新元素。诸如此类的“和”文化元素在双牌这个山区小县俯拾皆是,“和”的影响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双牌还是全省乃至全国鲜见的社会和谐县,连续10年获评全省平安县,2018年综治民调工作排名更是名列全省前三,并获评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社会和谐跟自然人文之“和”共同成为双牌最靓丽的名片。
以“和”之名,双牌县走上了以旅游为核心的产业转型之路,除了持续推进阳明山这座天下“和”山的深度开发之外,还积极推动全县全域旅游发展,努力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先后跻身全省旅游强县、全省第三批特色县域经济文化旅游产业重点县、全国十佳生态休闲旅游城市行列。2018年,中共双牌县委明确了“以旅游发展为统筹,强力推进‘旅游+和‘+旅游工程,积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强县战略,充分发挥“自然之和”与“人文之和”的区域优势,真正将“和”文化推向全国,走向世界。
“和”文化魅力无限,内心因“和”而快乐,家庭因“和”而兴旺,社会因“和”而安宁,国家因“和”而强盛,世界因“和”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