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村庄不会过时

2018-12-05

时代报告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中原美学村庄

2000年我读博士,报开题报告的时候,想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研究丁玲。在此之前,1999年,首届中原作家论坛在新乡举行,主题是“中原作家的崛起”。我的导师提出,你的眼前有那么多好的小说家,刘震云、阎连科、周大新,为什么不研究呢?

接下来,我花了三年时间去研究河南文学史,从现代时期开始,我觉得我此后的学术研究包括创作,都跟这个节点是有关系的。当时研究河南文学,是以外省文化空间的角度来研究,从现代,到晚清文学团体,包括一些现代性的文学活动。2003年前后,有了“河南人怎么了”这样一个话题,这是我研究的一个终点。因为我2003年毕业。我觉得对我而言,中原文化是很难逃开河南作家写作的一个起点和终点的。

来参加今年这个论坛之前我重新做了思考,从近七八年作家创作的趋势而言,我认为作家的中原性作为一个美学考察,或者说具有实质性的地域文化特色的词语,其实是在慢慢发生变化。这个变化跟我们大的文学思潮是有关系的,我们由地域文化热,到今天日常写作生活化,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它肯定跟中国当代文学生活是有很大关系的。中原性在淡化。一是作为村庄的整体美学意象在慢慢消散,我不觉得是好的,但也不见得是坏事。在以前,作为文化本体的村庄进入到文学写作的时候,我们特别容易把它给本体化、原型化。到了近几年,阎连科、李佩甫等人,虽然很多时候仍然是以村庄为起点,但村庄在小说中的位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不再是文化原体的产生、批判,而只是一个生活元素。作为内心有故乡、有河流的一个人的写作者来说,村庄已然是不可去除的一个意象,当你想到你的家乡,你没有办法不想到那条河,你确实想到那些土地、那些道路,但是如果说它只是作为一个生活元素来说,不赋予它本质性意义的话,它意味着什么。这是我也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中原性究竟以什么样的东西呈现,或者说当你觉得这片大地在你内心具有某种意向时你要怎样表达。实际上,历史总是以另一种方式重新出现在作品里。比如李洱发表新作《应物兄》,他的小说里有关于知识的巨大汇集。作家是在写当代精神生活,实际上也是在更加隐秘的时空中来处理知识和生活,那是一种百科知识的表达。周大新早年写村庄,非常具有审美或者说美学特征,他也在做有意識的嬗变。所谓的中原突破,所谓的新,具有更加开放的意象。如果说攀登新高峰,太单向化。村庄在文学里,在美学思考的体系里,它到底占有什么样的位置,就这一点而言,村庄不会过时。所谓的中原性来说,也不会过时,它不会随着村庄物质形态的消散就没了。在当代世界文学史上,尤其是所谓第三世界国家作家的写作中,所谓的河南生活、中原生活,其包含的精神性该如何表达,是特别重要的课题。

猜你喜欢

中原美学村庄
印花派对
初 春
新时代的啊哩哩
绿色农业逐梦中原
校园足球中原行活动掠影
纯白美学
村庄在哪里
春食色彩美学
“妆”饰美学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