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创新 追求卓越
2018-12-05于海斌
于海斌,男,汉族,1964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研究员。1987年2月参加工作,198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东北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本科、硕士研究生和控制理论及应用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
担任国际自动化协会会士、ISA/ Fellow,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国际电工委员会机器人应用技术咨询委员会召集人,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124主任委员。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是中国的骄傲。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科技研发投入增长,科技改革举措频现,这是科学技术的又一个春天!
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成为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使中国制造业实现由大变强,迈向价值链中高端,这是自动化人无可推卸的责任。在这个大势下,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像一列高速前行的“复兴”号列车,创新思路涌现,科技成果频出。天宫对接、蛟龙探海,研究所助力国家重大工程项目顺利实施;互联制造解决方案助力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光电信息技术推动国防科技发展,研究所一直站在满足国家需求的最前线。
2018年,沈阳自动化所走过了辉煌的第一个甲子。60年來,沈阳自动化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传承“献身、求实、协作、创新”的精神,牢记使命、恪尽职守,同众多研究机构一起为中国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时代的变迁中与时俱进,研究所的发展具有其独特的意义。
1961年,研究所设立了生产过程自动化、自动化技术与工具、远动技术三个研究室,那一代沈自人义无反顾地肩负起中国自动化技术“站起来”的重担。在那个以“革命”为主旋律的年代,潜心科研显得弥足珍贵,艰苦的环境没能阻碍沈自人献身科研的脚步。冰火交织的岁月中,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1200可逆冷轧机数字式准确停车装置、复合张力系统、自适应厚度调节装置三个大型工程性科研项目,提高了钢铁的生产率、合格率、收得率,标志着中国钢铁工业生产自动控制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内忧外患的国际形势下,在时间短、经验少、受到技术封锁的困难条件下,完成了激光红外电视电影经纬仪、半自动判读仪的研制,保证了新型武器的定型,为我国国防事业作出了贡献。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上,沈阳自动化所15项科技成果获得大会奖励。
无论是怎样的社会环境,沈自人始终以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国防力量为己任,以国家需求为第一要务。正如蒋新松院士生前所说:“20多年艰苦的岁月,对我来说是有益的,使我长期在科研第一线,经受了无与伦比的锻炼。”
1980年,沈阳自动化所将研究方向确定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信息系统与控制技术、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提出要将自动化领域的科研工作向新的前沿阵地转移,那一代沈自人已经意识到中国自动化技术不但要“站起来”,而且要“赶上去”。早在1972年,以蒋新松为代表的自动化领域探索者就提出要开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研究,正是这些被当时一些人认为是痴人说梦的想法,成就了中国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和第一台水下机器人的诞生,铸就了“机器人示范工程”这座中国的“机器人城堡”。20世纪90年代,我国工业结构进入重化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的关键时期,沈阳自动化所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以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为代表的新一代工业自动化技术研究,从沈阳鼓风机厂机器的轰鸣到兰州连城铝厂的漫漫风沙,研究所打造了一批过得硬、叫得响的研究队伍,为国家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和信息化转型作出了贡献。
技术落后并没有让沈自人丧失信心,反而更加激发了不屈的斗志和奋进的决心。让中国的自动化技术走在世界的前列,是沈自人不变的追求。
1999年以后,沈阳自动化所逐步将研究方向凝练为机器人、智能制造和光电信息技术。在全球制造业处在由信息通信技术驱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今天,这一代沈自人有了更高的追求,不仅要“赶上去”,而且要“超过去”。
习近平总书记将机器人称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并提出“不仅要把我国机器人水平提高上去,而且要尽可能多地占领市场”。早在20世纪末,沈自人就意识到机器人的发展必须走产业化的道路,成立了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经成为首屈一指的机器人龙头企业。但许多人并不了解,为了推动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进程,沈阳自动化所在1993年倾全所之力从日本引进19台工业机器人操作机,配合自行研制的控制器推向市场,走出了机器人产业化坚实的第一步。
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兴起了以现场总线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全分布式工业控制系统,沈阳自动化所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相关研究,研发了现场总线协议、芯片、核心控制器、控制软件等一批现场总线产品并开展了示范应用,为中国自动化仪表企业解决了产品升级没有核心技术的问题,打破了产业发展严重受制于人的局面。在此基础上,工业无线技术的突破和国际标准的制定,不仅取得了国际话语权和竞争优势,也为建立中国自主的工业无线技术体系奠定了基础,开拓了工业物联网精密测控的新模式,推动了批量定制化制造的应用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多年来,沈阳自动化所都是国家科研体制改革的排头兵。从1999年首批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到2014年首批成为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四类机构建设单位,研究所紧跟时代步伐,拓展研究领域,从谱系化的海洋机器人到尖端化的空间机器人,从应用于工业现场的各类智能制造生产线到备受关注的“工业4.0”示范线,从危险环境中大显身手的特种机器人到令人无限遐想的类生命机器人,覆盖了制造、海洋、信息、光电空间、生命与健康等多个领域。
当前,中国正值最好的发展时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院士大会上提到:“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要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集合精锐力量,做出战略性安排,尽早取得突破。”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融合机器人、数字化、新材料的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加速推进制造业向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空间和海洋技术正在拓展人类生存发展新疆域,新时代赋予了科学技术新的定义,赋予了科技创新新的使命。新一代沈自人要敢于担当、勇于超越,树立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和信心,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在支持科技创新中追求卓越,在服务国家需求中奉献自我。
未来,我们要坚持技术创新与体制改革“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技术上面向人机共融、海洋与空间重大装备、泛在信息化智能制造系统等领域,多元共融、追求尖端;体制上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打造从基础研究到技术扩散的全链条创新体系。以实现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技术跨越式发展为目标,力争将沈阳自动化所建设成为“科学研究、工程应用、检测评估、标准制定”四位一体、具有中国特色、国际知名的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国立科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