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全面预算管理在国企发展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8-12-05
全面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其是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下的促进企业内部控制能力有效提高的措施。现阶段,国有企业纷纷开始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但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实施过程中依旧存在系列问题。基于此,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全面预算管理在国有企业发展中发挥时效性作用已经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
一、 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一) 全面预算管理重视程度不足,实施过程形式化严重
社会的发展带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世界范围门内的交流变得频繁,随着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落实,很多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管理模式以及管理方法被国有企业有效引入到日常管理活动中来,其中全面预算管理就是一项重点项目,就目前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全面预算管理已经在国有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企业管理者与领导者也意识到了全面预算管理对于企业发展所发挥的关键性作用,但是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如发展历史、发展理念等因素,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在应用全面预算管理这一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依旧不够高,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普遍流于形式,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国有企业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很多国有企业领导者与管理者片面地认为在企业经营发展实践中,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是财务部门自己的事情,与其它职能部门的工作不发生关系,导致很大一部分企业没有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将责任进行细化分解,致使全面预算管理在国有企业的发展中没有发挥时效性的作用;另一方面,受到管理理念的影响,使得一部分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过程中流于形式,实施过程程式化,也有一部分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工作没有落到实处,导致企业的发展受到影响。
(二) 全面预算管理与战略目标脱节,工作人员素质偏低
随着国有企业体制改革贯彻落实,现代管理理念已经深入到国有企业当中,但是对于我国国有企业来讲,全面预算管理依旧是一个“年轻”的管理模式,所以在实施的过程中依旧存在很多常见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第一,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来讲,全面预算管理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国有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与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相一致,也应该是为实现企业长远战略目标而服务的,但是就目前发展实际情况来看,一部分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并没有将企业战略目标作为根本出发点与最终落脚点,组织实施部门一般只关注企业近期的目标,没有着眼市场经济瞬息万变的发展形势,导致很多企业预算管理与企业发展实际相脱节,所采取的预算管理方法不具备时效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全面预算管理功能的有效发挥[1]。第二,对于国有企而言,尤其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复杂性、系统性的工作,不仅需要在思想上具有能全局意识,而且在方法上应该具有先进性,这就对相关工作人员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但是就目前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参与人员专业性都不是很高,这就导致国有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很多问题的出现,影响全面预算管理结果的准确性,不能为企业制定战略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三) 预算编制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比较单一化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有计划、有步骤、讲方法地进行,其中预算编制是基础工作,在全面预算管理实施中会起到关键性作用。以现阶段发展情况而言,很多国有企业在预算管理实践工作中基本上都选择了固定的工作模式,即根据上一年度的相关财务数据做出一定的修改,得出的数据就作为本年度预算编制了,但是我们指导企业发展不仅受到内部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尤其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网络经济时代全面到来、经济全球化步伐逐渐加快背景下企业预算编制过程中应该集中对外部市场环境进行关注,所以我们说固定化的预算编制方法不利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发挥时效性作用,也可以说目前很多企业的预算编制根本不能满足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化时代全面到来,企业预算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对于信息数据的依赖程度逐渐提高,这就要求企业应该构建一套满足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平台,而如今国有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建设普遍不够先进,不利于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开展。另外,大部分国有企业核算工作实践中所采取的基本上都是事后控制措施,这一工作方法无法实现对预算编制执行情况进行动态性的监管,也不能对发生的问题进行快速的解决,这就导致预算编制与监管相脱节的现象广泛存在,使得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效率不高。
二、 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有效实施的对策
市场经济背景下,国有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日渐复杂化,在国有企业发展实践中有效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从宏观层面来看,全面预算管理在国有企业中的有效实施,能够使得国有企业的战略目标得到有效细化分解,进而使得企业的战略管理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最终促进国有企业在复杂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从微观层面来看,在国有企业发展中有效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国有企业对于资产的控制能力,从而实现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基于此,在国有企业中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迫切性的工作。根据国有企业发展实际特点,从现阶段国有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常见问题出发,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 提高全面预算管理重视程度,树立全员参与意识
通过前文分析可知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诸多问题,尽管导致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为重要的就是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基于此,若想在国有企业发展实践中有效地推行全面预算管理,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高企业全体人员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使得企业全体员工形成合力共同参与到全面管理当中去,切实保证全面与预算管理的职能得到全方位发挥。具体来讲,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国有企业管理者与领导者应该深化认识全面预算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价值所在,领导班子应该积极关注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情况,并且要切实参与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各个环节的实践当中去,通过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使得企业全体职工都能够深刻地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并不是财务管理部门自己的事情,而是全体员工的职责,每一个人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都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之后应该根据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对各职能部门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责任进行有效的划分,使得企业各职能部门负责人都能够清晰地意识到各自的职责,为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第二,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特点就是全方位管理、多角度落实、全员参与。基于此,国有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对其目标进行细化分解,树立全员参与意识,通过相关培训工作及时有效的开展以及宣传工作的不断强化,使得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责任意识、专业能力得以提升,从而推动全面预算管理在国企管理过程中的有效落实。
(二) 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实现预算编制方法多元化
在促进全面预算管理在国有企业中顺利有效实施的过程中,积极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确保预算编制方法科学性也至关重要。第一,企业应该明确一点就是全面预算管理并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涉及方方面面的事情,所以企业应该整合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在充分整理自身需求与特点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科学的预算指标,同时要有效联合国有企业各职能部门,强化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使其在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实践中发挥作用。第二,在预算编制方法方面要基于生产、经营、发展的成本费用,在预算变化不大或者不经常发生变化的项目上采用零基预算法,而对于那些变化比较大且比较频繁的项目上应该采用弹性预算法,一言蔽之就是要改变原有固定的预算模式,实现预算编制方法的多元化[2]。
(三) 健全预算管理机制,完善组织机构
俗话讲“没有规矩难成方圆”,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建立健全预算管理机制,完善管理组织机构,切实保证预算编制的有效执行,推动全面预算管理在国有企业中的顺利实施,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应该充分结合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要求,同时有效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与此同时,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组建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将决策、管理、执行三者相分离,使其在具体工作过程中能够分工协作,有效推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