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中职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及纳税筹划
2018-12-05郭千
郭 千
(湛江机电学校,广东 湛江 52400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为了减轻各大行业的压力,推动我国经济的变革,实施了新的税收政策“营改增”。“营改增”对于国家经济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避免了在收税过程中出现重复纳税的现象,降低了纳税人的负担。“营改增”是为了降低各行业的赋税,促进各行业积极发展,是国家对过去税收体制的改革。从2010年开始国家先对部分地区进行实施到2016年我国开始全面实施“营改增”,这是对国家税务制度的一次深化改革。学校属于文化体育行业,在“营改增”的实施范围之内,国家开始对学校征收增值税。
一、中职院校财务管理的特点
1.开办中职学校方面的财务管理活动。中职学校成立的主要需求是需要筹集够一定的办学基金才能开办学校。中职院校和普通的高等教育学校性质不同,中职院校的经费来源之一是国家对教育的财政支出,学费是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来收取的。最主要的经费来源是学校和各大企业的合作中来获取支持,同时经费来源也有学校开展科研项目、社会捐赠等方式。中职院校在筹集办学资金的时候也需要一定的财政支出,因此中职院校的财务管理特点之一是因为需要筹集办学资金而进行相应的财政收支活动。
2.对人才培养所进行的财政活动。中职院校通过筹集办学资金,根据资金情况进行办学培养人才。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学校需要进行知识、设备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同时还需要给教师发放工资、学生奖学金、贫困生补助、学校的整体开支等都是为了人才的培养,这是中职院校投入的成本。这个成本伴随着中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全过程,而这个过程只有资金支出,没有回报,这是中职院校财务管理的一大特点。
二、“营改增”对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
1.“营改增”的实施使学校税务利率发生变化。“营改增”的实施明显减轻了学校的税负负担,“营改增”实施以后,学校的税负利率下降将近40%,这样的变化使学校能获得更多的经费。“营改增”的实施从整体上降低了学校的税负,降低了中职学校以前在财务管理方面强调的成本计划,即指采取何种手段降低招生、教学、就业带来的成本。国家财政税收政策的调整也是国家对于中职教育事业的支持,使中职学校能从全局利益出发,整体规划资金的运转,进而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中职院校的发展。学校税务利率减低以后,学校所开的超市、餐厅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要缴纳的税负,进而降低了学校的成本。同时,学校在科研经费上面的税负也有所降低,这都能促进学校的发展。中职学校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有科研经费,科研经费主要来源于学校和各大企业的合作,这也都属于“营改增”的范围,这些都会受“营改增”的影响。教育行业被定位一般纳税人,中职院校在办学期间需要采购一些研发材料、教学研究设备,这些在“营改增”之中其赋税利率会有所降低,但是从事科研工作的部门还需要投入人力,而且人力所占的比例较大,这些不能再计算在增值税的范围之中,这会在一定程度上使中职学校的纳税利率增长。
2.“营改增”的实施对中职院校的发票使用情况产生了影响。以前营业开具的发票都使用地税发票,在国家实行了“营改增”之后一般的小规模纳税人不能使用增值税发票。但是根据情况被定为小规模纳税人的中职院校,是可以向国家税务机构申请使用增值税发票。同时,中职院校在进行业务的过程中被定为一般纳税人时,根据购买需求既可以使用增值税发票,也可以使用一般的普通发票,学校可以利用“营改增”政策灵活运用发票,实现在法律范围之内的降低赋税。
3.“营改增”的实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校纳税风险。中职院校的大部分业务来源于同企业的合作,由于以前所缴纳的营业税和增值税同时存在,会出现重复缴税的现象,这给学校造成了一定的税负风险,也加大了税务机关的工作难度。各行业在缴纳税务的时候由于税种不同,税率也有差别,如果中职院校不能正确合理地纳税,就会存在税务风险。而自从国家实施“营改增”之后,这种重复缴税的现象和税负风险都降低了。
4.“营改增”的实施使学校会计核算工作在本质上发生了变化。国家税种的变化对会计核算工作有着重要影响,“营改增”实施以后对学校征收的是增值税,增值税的核算方法与之前缴纳的营业税之间在根本上是有区别的。“营改增”之前学校的营业税核算方法简单,“营改增”之后会计需要计算销项税和进项税,同时需要区分清楚不可抵扣的税负和可以抵扣的税负,避免出现差错。以前的营业税计算只需要核算学校在业务方面涉及的税务金额,而增值税则需要中职学校财务工作人员从学校涉及的业务和人力投资两方面进行核算税负,这从本质上改变了会计核算税率的方法。增值税需要会计对中职院校所投资的每一个科研项目进行单独的核算,才能保证每个科研项目税负的准确度。中职院校的财务工作人员在进行增值税核算的时候一定要严格认真,先把基础工作做好,对于增值税发票的使用也要严格管理。这一系列工作的变化需要学校增加会计科目,对原先的会计科目进行重置。
三、“营改增”后中职学校对于纳税筹划的研究
1.学校要对财务进行严格管理。中职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较简单,缺乏严密性。中职学校对于财务的管理定位范围窄,只是限于会计核算,降低成本。实施“营改增”以后,中职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财务制度来制定适合学校的财务规章来建立清晰明确的账簿,合理有效地核算增值税。在核算增值税的时候,会计工作人员必须要准确地计算出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的差值,即增值税。会计工作人员应根据学校的专业和人员要缴纳的税负来编制会计报表,而学校管理人员要加大对财务管理方面的严格监督,防止出现欺骗漏税的情况。
2.学校要不断加强国家税收政策的学习,积极宣传党的宗旨。学校要积极宣传有关“营改增”税收政策的法律法规,组织学校教师积极认真学习新税收政策和方法。同时,学校要做好与政府税务机构部门的沟通,实现学校与税收机关的良好合作,进而快速适应“营改增”税收政策给以往财务政策环境下的工作流程带来的新变革。同时,学校要时刻关注国家的政策变化,因为近年来我国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大,对学校在税收方面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来降低学校的税收,进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营改增”税收政策实施以后,国家以前对学校给予的税收优惠政策需要改革,在这期间,学校更要在教师中做好宣传工作,宣传我党的宗旨。积极学习国家的税收政策有利于学校在“营改增”政策之下,及时核对自己要交的税额信息,快速地向国家申请,进而享受到“营改增”政策带来的优惠,降低税务点,减轻学校的压力。
3.加强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监督,做好账目。“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以往简单的会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营改增”政策实施以后会计需要核算的是增值税,增值税是教师在劳务服务中的新增价值,即指对教师附加值所征收的一种税负。“营改增”的实施使整个会计工作从本质上发生了变化,使会计工作涉及的范围更广,科目更多,所以会计工作人员必须提高工作认真程度,仔细核算税收价值。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会计工作重新设定新的管理制度进行监督,对会计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培训,进而抵抗突发的税务风险。
4.加强对学校发票的管理和监督。学校应该加强对增值税发票开具的管理制度,在已有的发票制度基础上根据“营改增”的实施建立新的健全的发票管理方法,制定相应的法规来监督和管理。例如,学校可以设置专门的增值税发票开具部门,培训专业的管理人员对发票进行管理,避免发票在保存的过程中丢失。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来开具增值税发票,禁止出现伪造发票的情况。由于中职学校除了财务专业的教师之外,其他专业教师以前一直使用营业税发票开具流程,可能对“营改增”实施的新政策增值税发票的使用存在疑点,学校应该加强对全体教师进行的税收知识培训,宣传国家新的税收政策,使每个教师都尽快掌握增值税发票的开具程序,进而为学校创造一个良好的增值税发票开具的环境。
5.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纳税筹划队伍。中职学校要想做好纳税筹划工作,就需要培养专业能力强的纳税筹划人员,并且要不断地对纳税筹划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快速地适应“营改增”后的新政策对学校财务工作的影响以及变化。纳税筹划人员自身也要不断学习,跟上社会形势,时刻关注我国税收政策的动态,对税收法要有深刻的理解。因为纳税筹划是属于动态性的,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且存在着不确定性,所以筹划税收工作人员要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在对税法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才能运用好税法,并且提高应对税务风险的能力。同时,纳税筹划人员需要注意从整体出发看待问题,把税法随着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变动从整体上去把握,不要只是依赖固定的文件模式来进行判断,否则判断结果只能是掌握表象。纳税筹划化工作人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不但要学习税收知识,也要不断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纳税筹划是对整个学校资金的管理,因此工作人员要具备统筹全局的目光,从长远上来为学校制订税收计划。
总之,中职院校要想快速适应“营改增”政策,促进学校的发展,就必须积极学习国家的税法政策,探索“营改增”政策带来的优惠。严格管理学校的财务工作,对于纳税筹划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进而实现中职学校的成本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