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低碳金融发展策略
2018-12-05曹伊
曹 伊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大连116052)
低碳经济是指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低碳金融是指服务于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制度安排的金融交易活动,包括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涉及的技术和项目提供直接投融资、碳排放权及其金融衍生品的交易,以及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其本质是通过使用金融工具降低碳排放。
一、辽宁省低碳金融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国家政策导向需要
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迅速,能源需求持续增加,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有效节能减排,对于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银监会先后出台了《节能减排授信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改进和加强节能环保领域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等法律法规,鼓励金融机构向低碳经济方向发展。
(二)供给侧改革需要
低碳金融的发展,将实现我国生产要素供给结构的优化,削减传统产业过剩能耗,促进新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实践证明,低碳金融正在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成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发力点。特别是辽宁省的第三产业发展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低碳金融产品能够有效利用资本市场规则,高效、准确调整资本流向,引导资金向低消耗、低污染、低能源依赖的企业实施资源配置,从而提高辽宁省的第三产业占比,逐步为新常态经济注入活力。
(三)金融体系创新需要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深入发展,传统银行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急需新的利润增长点,另一方面低碳产业发展所需的大量资金也为金融机构提供了多元化的投资空间。低碳金融的发展不仅能够为传统银行提供转型发展机遇,也能扩展银行的收入来源,还能够体现银行的社会责任感,可以说一举多得。与此同时,随着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碳金融产品也不断推陈出新,金融机构为了满足企业的交易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坚持在低碳领域的金融创新。
二、辽宁省低碳金融发展经验借鉴
辽宁省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以资源开发和能源消耗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同时又属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不仅与我国目前倡导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相违背,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因此,努力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与循环经济,是辽宁省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辽宁省要积极与其他省份学习先进经验,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一)浙江
浙江省处于我国沿海经济的发达地区,与其经济强劲发展相配套的是对能源的巨大需求,在这种高能源消费的背景下,浙江省经济发展能源的外部依赖性非常强。浙江省为了实现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制度、政策、技术的创新,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强度,从而缓解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带来的压力。具体经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策支持。浙江省系统推进了低碳经济发展配套的地方性法律法规,构建了包括浙江省中长期能源规划在内的系统的法律保障体系;浙江省还专门制定了首个低碳发展规划——《浙江省低碳发展“十三五”规划》,这也是全国首个发布的“十三五”时期省级低碳发展规划。第二,技术支持。浙江省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又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科研优势,可以通过有效的国际合作,研发新的低碳技术,实现低碳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目前,浙江省绿色低碳经济模式逐渐形成,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立。信息经济、节能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与新材料等万亿级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
(二)海南
海南省是我国目前在建的国际旅游岛,具备发展低碳金融的良好环境,生态资源十分优越,海南省不断推进现有“高碳”项目向“低碳”项目转化,在能源、交通、建筑、农业工业等方面的低碳化发展均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金融支持低碳经济以实现“绿色金融”发展之路。具体经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目标明确。海南省在“十三五”期间,将“生态环境质量巩固提高”作为发展目标,金融机构通过开发性金融手段、借助金融杠杆进行环保调控,坚持集约、集群、低碳、园区化、高新技术方向。第二,重点突出。金融机构结合海南省独特的资源和气候条件,围绕保护环境和绿色经济的主线,引导社会资本向电子信息、生物科技、新能源材料、网络化制造等产业发展,使低碳金融具备区域特色。
(三)山西
山西省是我国能源大省和碳排放大省,一直以煤炭、冶金、焦化、化工等重工业为主。为了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近几年山西省通过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推进低碳产业支柱化发展、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等策略,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具体经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协同运作。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是低碳金融发展的有力保障。山西省通过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的融合运作,为金融机构对低碳经济的支持提供助力。在创新信贷管理机制的前提下,拟定低碳信贷投向,推动低碳信贷发展。借助产业政策为金融机构的信贷金融服务提供专项补偿和激励政策,激发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同时借助财政政策的长效机制对低碳金融项目进行风险规避。第二,打造平台。借助山西环境能源交易中心的平台优势,创新绿色环境能源金融产品。目前,山西首单排污权融资项目和首单供热收益权融资项目均已成功落地。山西省通过在碳市场能力建设、碳排放权交易、碳金融、碳普惠等方面开展系列工作,已经构建了全方位的碳排放权服务体系。
三、辽宁省低碳金融发展策略
(一)树立低碳金融理念
1.低碳与金融创新互动
辽宁省若希望实现节能减排与经济转型发展的双重目标,就必须实现低碳经济与金融容创新的融合发展,将二者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统筹布局。形成以低碳经济发展为核心、金融创新为驱动的指导思想,完成改善环境质量、化解环境风险、开发循环经济的科学发展道路。低碳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推动金融市场碳排放交易的完善,使金融能够更好地在减排投资方面发挥媒介作用。而金融行业又可以在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机制创新等方面完善碳排放的交易流程、规避交易风险,使资源配置更加有效,促进价格机制效率提升,低碳经济与金融创新的互动会实现双赢的格局。
2.营造低碳投融资环境
结合国家十三五规划对绿色金融的要求以及辽宁省的实际情况,金融机构要构建良好的低碳金融投融资环境。首先,要成立低碳金融支持的专门机构,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投融资进行全面管理。制定金融投资规划、项目选择、资金利用等方面的制度与规则,确保投融资流程的规范性。其次,支持在节能减排方面表现突出的辽宁省企业采取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鼓励低碳企业上市,为具备一定资产规模、技术水平且内部治理规范的企业提供上市的便利条件。
(二)积极参与低碳项目
1.设立专项基金
碳基金是通过与发展中国家进行的CDM项目投资合作,取得项目所产生的经核证的减排量(CERS),再将CERS在碳市场进行交易,在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同时取得投资收入。碳基金是碳市场发展的重要投资工具,建立碳基金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降低项目投资者的投资风险。辽宁省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成立辽宁省碳金融专门管理机构,负责低碳项目的资金管理,利用基金对低碳项目运营企业进行资金支持,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吸纳民间资本进入碳基金,共同参与低碳经济发展。
2.低碳金融创新
首先,要实现低碳金融发展的管理机制创新,辽宁省的金融机构要凭借自身规模优势、品牌优势、业务优势、技术优势以及风险管理优势,在行动路径、工作模式、提升管理基础等方面实现创新,改进信贷管理方法,提升信贷管理技术,指导低碳企业或低碳项目在资金使用过程中达到提升使用效率、降低使用风险的目的。其次,要实现低碳金融的金融工具创新,为企业提供碳基金、碳信托、碳能效融资等产品,以快速推动低碳经济发展。金融机构要加大低碳金融工具研发的投入力度,推广水能、风能、核能等清洁能源产品的应用。同时对进行低碳金融产品开发的企事业单位提供资金补偿,以激发全社会对低碳金融工具的关注度和创新积极性。
(三)加强低碳交流合作
1.学习其他省份先进经验
辽宁省在低碳金融领域发展比较落后,因此要积极向发展较为成熟的省份进行经验借鉴。要组织专门团队到其他省份进行学习,在低碳资金导入、绿色金融构建、新兴产业培育、综合效能提升等方面通过学习进行经验总结,形成符合辽宁省省情的系统发展规划。其次,邀请其他省份在低碳金融领域具备经验的专家、学者到辽宁省进行实地考察,结合辽宁省低碳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针对性分析,并制定完善的低碳经济金融支持计划。
2.逐步扩大交流合作范围
首先,辽宁省要与周边省份合作,打造低碳经济生态区域,将低碳经济与金融创新有机结合,将城市运营与产融创新有机结合,实现在行业发展、学术研究、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共同发展道路。其次,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交易建设,争取在未来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启动时,能够快速参与到碳排放交易中。最后,促进辽宁省在资金、技术引进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利用《京都议定书》中的清洁能源机制(CDM),积极参与项目合作,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节能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