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忘初心立德树人成就自我方得始终

2018-12-04张伟

教育·学习 2018年9期
关键词:名师课题培训

大家下午好!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十三五”教育改革发展步伐,落实《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关注教师专业成长的大背景下,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开展名优教师经验交流活动。应该讲,这次交流活动恰逢其时,不但是我市教师队伍建设新时期、新阶段的一个新起点,更是我市5166名教师,尤其是各位名师新时期终向成长的喜事、乐事和幸事。(这是即将交流经验的八位教师)在此,我谨代表市教师进修学校向全体与会同志表示热烈欢迎!向教育局领导对师训工作的鼎力支持和各位校长、主管副校长,各位名师对师训工作的大力协助表示感谢!向大家长期以来关注教育、关注教师成长、躬耕一线的不懈努力表示由衷的敬意!

作为教师,我们要明确以下两点:其一、认清形势,明确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二、忠于职守,完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任务。今天,作为主管副校长及名师团队中的一员,借此机会,我谈三点意见,同时也将自己的点滴经验与在座的各位分享。

第一、名师的社会需求,国家赋予职责和使命

“国之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今年5月2日,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从源头上明确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方位坐标,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把立德树人内化到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在这个方位坐标中,特别地要把“政治素质过硬(“硬”在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业务能力精湛( “精”在扎实深厚的教学功底)、育人水平高超(“高”在滋养性灵的以德施教)”这三点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属性要求,一以贯之落实到位。

教师是什么?……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第二、完善自我,砥砺前行终成正果"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系于教师。"提高教师队伍水平,"龙头"在名师。作为名师,或者要想成为名师,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以下两点:首先,名师之名,不在于有没有证,有没有名,更在于心中有没有梦想,脚下有没有力量!在于我们是否具备"三清四定五观六气",我们是否清醒的知道教育本质、育人本质、课改本质;是否清晰的明确教育前行的起点、方向、目标和路径;是否能够坚守"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人才观、教育观”的五观端正;是否能够“知天气、接地气、有底气;存正气、守静气、育灵气”,是否能够真正地“抓住教育的根,守住教育的魂,关注教育的人”……能否从林林总总的教育实践中,通过不断地学习、思考、行动,不断地迭代循环、自我更新和自我进化,得以萃取、提炼、深化、进化,形成我们独特的教育思想、教育信念、教育行为?让自己成为有理性自觉的实践者和基于实践基础上的思想者,让自己不仅仅是教育理论的消费者,更是教育思想的创造者;不仅仅是专家学者们的研究对象,更是教育教学研究的主人……

其次,名师之名,更在于我们的“专业精神、专业人格”是否具备。我们是否具有专业岗位上的“专业责任、专业修养、专业自觉”;能否在不断提升专业精神的基础上,不断增强我们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我们能否经常地从哲学的角度、人生的角度、价值的角度、时代的角度深层次的去审视教育,成为习总书记所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四有好老师,做到陈宝生部长“回归常识、回归初心、回归本分、回归梦想”的四个回归;能否经常地回溯教育的原点,遵循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践行陶行知的“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品味魏书生老师的“松静匀乐,科学民主”;李镇西老师的“童心实践,个性释放”;研习顾明远老先生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教学;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

作为名师要知道责任在肩,使命在前,要自我完善,自我提升。

一要培养“必备条件”,即要有理想信念、信心勇气、毅力韧性。要勇度过五关:1.寂寞关。2.困难关。3.非议关。4. 挫折关。5.自我关。一个真正的教师,要懂得什么叫“丰富的安静”(周国平)。二要实现“三个自我”,即专业上自我反省、自我批判、自我超越。(教育专业,不是指学科专业)三要发展“六个能力”,即,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领悟力;对培养核心任务的引导力;厘清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协调力;对课标基本框架的研究力;进一步提升掌握课标、驾驭教材的能力;实现教材、课标与教学一致的契合力。

名師要深刻理解名师教育思想的三个核心词。其一,名师;其二,教育思想;其三,专业。只有这样,名师才是真正的名师。

第三,名师的角色定位,领航教师专业发展(插片)

你对这位教师的处理方法是否认同?如果是你,你将会怎么做?作为教师,特别是名师,要真正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与担当,真正认识到“名”的深刻含义,真正做到“名”副其实。

一是“名”在信念坚定。二是“名”在思想引领。教育思想从哪里来?要从当下的教育实践提炼。要准确把握新时期学生成长的特征,努力掌握适合学生成长的教育教学规律,把所学所悟对接于教育教学实践,通过实践去检验,通过检验去反思,通过反思去提升,从而不断凝练升华自己的教育思想。三是“名”在实践创新。例如,陶行知本人身体力行,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为中国乡村教育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则用“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情趣、改造世界的精神”,积极投身于教育实践当中,在河北、重庆等多地创办乡村学校,开展乡村教育的实践创新。四是“名”在社会担当。名师不仅要做好自己本职工作,还要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要有教育情怀。要通过思想研讨、送教下乡、支教讲学、工作室结对帮扶等多种方式,带动和帮助本地区及其他地区、薄弱学校的教师共同发展。今天交流的八位教师就经常参与这些活动,应该给他们点赞。

大家都觉得,我做为名师一员,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这是我的基本情况和社会兼职)。近几年,我在完成分管部室的工作外,先从名师工作室做起,直到现在负责的导师团队,我只能说,我做了每一位名师该做的事情。做这些工作过程中,我积累些经验,得到些感悟,今天乐于与在座的各位分享。

名师要想发挥作用,首先她的后面要有支持她的领导(贺校长);其次,名师如何给自己定位,即,你能做什么(规划)?和谁做(合作)?怎么做(方法)?留下什么(结果)?只有考虑清楚这些问题,作为名师或引领者才可以着手行动。两年多的工作室经验及一年多的导师团队项目给我的启示是:要根据受助教师特点,进行四个方面的培养提升:一是开展情景培养。要从教师最为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最感兴趣的专题入手,确立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课程,并根据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培养方案,为教师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选择和学习机会。二是开展个性培养。深入了解需要帮助的教师的个性特点,认真诊断其成长发展的优势方向,潜心观察其自身变化和实现自我超越的能力,帮助实现各得其所的成长。大家都知道我有一个工作室(PPT)这个工作室就是帮助年轻教师成长的平台,在这里我们开展的就是情景培养和个性培养(PPT)……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业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道路上来。(展示工作室课题研究过程及取得的成果)。三是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研究能极大地促进教师的科研氛围,调动他们参加教学研究的积极性,是一种很好的促进教师专业向更高水平提升的方法。名师要引导教师围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研究,通过不断发现问题,持续研究问题,反思和改进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并在学习、工作、研究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创新型的教师。我在听各位名师试讲的过程中,欣慰的发现他们都在做课题,这也是他们能越走越远的原因所在。(展示8位课题)而我做的课题是纵深式的课题研究(展示课题历程)。正因为有这些丰满的经历,2016年9月,由葫芦岛市教科所推荐,我被聘为辽宁教育研究院推进省级教育智库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城镇化进程与农村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协同创新中心”专家委员会专家,协助葫芦岛地区项目负责人对本域科研合作、队伍建设、活动开展、资源共享等工作进行设计,为理事会提供咨询意见,并对合作项目提供指导。这个省重点规划课题以研究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和优化的热点、难点及关键性问题为主要任务,为省委、省政府有关农村教育的科学决策提供咨询建议,为各市、县优化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提供智力支持,推动我省基础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由8个子课题组成,其中五个课题是省高校完成,三个课题由大连、沈阳、葫芦岛的科研机构完成。可以说,课题组云集了辽宁省教育科研的顶尖人才,在这里,我真正了解了做课题的艰辛,也领悟了课题研究的内涵。尤其是,葫芦岛的课题是由我执笔并做的课题结题汇报,课题结题论证的过程中专家的评析,让我受益匪浅。这是我课题研究的巅峰。可以说,工作室的活动特别是课题研究,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教师内涵,改变了教师行走方式,优化了教师生命状态,帮助教师不断登上事业的高峰。四是开展精准帮扶。2016年底经葫芦岛市教育局推荐,辽宁省教育厅遴选,我成为辽宁省中小学乡村教师导师团队项目培训负责人之一,当时,葫市只有三个团队获批。结合工作室经验,创新工作思路,我决定从工作室单一学科培养转而向三学科推进,同时以南一小学为乡村教师实训基地,以药王小学、曹庄小学、高家岭小学、滨海经济区学校等四所学校为学科培训基地,与“杨士平名校长工作室”、“张伟名师工作室”、市进修学校综合研训部、小教部、科研部、教育学会、电教部、信息部、网站携手及联合,对学科培训基地校开展为期三年“送培下乡”、“送培进校”、“送培到人”系列教师培训活动。例如导师团队...... 2017年8月底,核心成员对学科基地校开展调研。2017年10月10日,项目启动仪式暨导师团队第一期集中培训在市南一小学举行,180余人参加活动。2018年1月12日,第二期集中培训在市教师进修学校举行,专业教師对科研理论、教育理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语文、数学和英语学科研讨活动同时开展,80余人参加培训。6月8日,团队入校教研活动在实训基地校南一小学圆满落幕。6月22日,辽宁省乡村教师导师团队培训项目语文学科滨海基地校汇报展示活动圆满落幕。接下来,我们将在7月上旬开展第三期集中培训活动;在9月至10月底进行中期成果汇报,同时启动名优教师与学科基地校教师手拉手活动;各基地校陆续开展培训成果汇报展示活动。总之,该项目培训活动自开展以来,态势良好,在项目负责人指导下,四位学科负责人和四所基地校领导认真落实项目《实施方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实现了培训内容系统化、培训形式多样化、培训管理规范化、培训效果可视化。项目研究领域从单纯以学科课堂教学为主,转变为学科“课程-教学-评价”整体性的教学研究;研究方法从基于经验,转变为证据与经验相结合;团队角色从个人权威,转变为“学习合作共同体”。导师团队将与进修小教部联手,遴选责任心强、有教育情怀的优秀的各级骨干教师、名师开展精准帮扶活动,学科基地校要做好本基地的骨干教师推选活动,学科负责人做好摸底工作,将相似教学风格的名师与基地校骨干结对,探索名师与骨干教师共同成长新思路。让我们的年轻教师成长为本学科的中流砥柱;让我们的名师、骨干教师及导师团队的成员成长为理念的传播者、特色活动的指导者与引领者、先进教学方法的研究者、科学诊断评价的实施者、教学经验提升的总结者。近三年来,我的工作室和导师团队取得了一些成绩,成绩的取得并不是我一个人所能做到的,是合力,是合作。借此机会,向我的领导们,向我的合作伙伴们,我的兄弟姐妹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仁们,任何不起眼的投入,乘以时间,都会变成只可感叹而不可亵玩焉的鸿沟;任何比天大的差距,除以时间,都会沦为一滴一滴足以把青蛙煮烂的温水。越是做一些短期内无法立竿见影的工作,见影的时候影子越长;越是沉得住气、坐得住板凳,把突击战转为持久战的人,收获最多。 “最直的路,往往与风景无关;最美的路,往往与大多数人无缘。我们不缺少坐而论道者,缺的是敢于实践,并把事情做到精致和极致的人。教育是为生命、为成长,为文明、为幸福服务的。真诚的希望所有名师们和在座的各位教育同仁,能够借助“市首届名优教师经验交流会”平台,切实肩负起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尊重生命,尊重成长,尊重规律,尊重个性,实现自身专业成长和名师辐射引领的统一,以饱满的热情、严谨的态度、真诚的努力在新时代的新发展中识大势,明大理,成大师。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希望各位名师,在坐的教育同仁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重托,砥砺前行,引领辐射!最后,预祝本次活动以及首届名师经验交流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猜你喜欢

名师课题培训
名师直播课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浅议"名师"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
名师读意林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