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烷及丙泊酚对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行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
2018-12-04常建华张世平
常建华, 王 臻, 张世平, 陈 琳
(陕西省人民医院 麻醉科, 陕西 西安, 710068)
颅内肿瘤又称脑肿瘤、颅脑肿瘤,特指发生于颅腔内的神经系统肿瘤,根据来源可分为原发性颅内肿瘤与继发性颅内肿瘤。颅内肿瘤约占人体肿瘤总数的2%, 占儿童肿瘤发病率的70%, 而发生于其他组织的恶性肿瘤有20%~30%概率会转移至脑部,成为颅内肿瘤[1-2]。研究[3]指出,随着近些年各类射线污染的加重和杀虫剂、有机溶剂的滥用,颅内肿瘤的发病率开始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早期治疗对于颅内肿瘤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对颅内肿瘤的治疗手法主要包括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对于早期颅内肿瘤,外科手术仍是最佳治疗手段,但临床实践[4]证实,行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由于麻醉时间长、药物用量大,术中多会出现血液动力学的波动,不利于术后恢复。七氟烷与丙泊酚都是现阶段临床常用的全身麻醉药,麻醉效果好,副作用小,但关于这2种药品的选择尚存在较大争议。本研究发现,七氟烷与丙泊酚均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但七氟烷能够降低脑氧代谢,具有更好的保护脑细胞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脑电双频指数监测(BIS)麻醉深度监测下行颅内肿瘤切除术的12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1例。实验组中,男31例,女30例,年龄41~64岁,平均(53.04±6.31)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43例,Ⅱ级18例; 对照组中,男30例,女31例,年龄40~63岁,平均(51.98±7.06)岁,ASA分级Ⅰ级40例,Ⅱ级21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及ASA分级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5]: ① 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认为颅内肿瘤; ② 意识清晰,能够配合调查; ③具有一定生活自理能力; ④ 对本研究过程、原理、方法清楚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① 合并精神疾患者; ② 合并其他器质性疾病如冠心病、肾衰竭等; 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④ 合并急性脑出血患者; ⑤ 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 ⑥ 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护理及治疗,术前12 h禁食、6 h禁水,推入手术室后患者平躺5 min, 而后建立静脉通路,输注乳酸钠林格液,同时对患者的生命特征包括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使用BIS监护仪监护患者。之后,对照组使用咪达唑仑进行诱导麻醉,约5 min后,给予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进行注射麻醉,气管插管,术中使用瑞芬太尼、丙泊酚进行维持麻醉; 实验组患者术前使用咪达唑仑进行诱导麻醉,将七氟烷充入呼吸管路中,嘱患者深呼吸,而后静注芬太尼,待患者意识消失后给予维库溴铵,术中使用芬太尼联合七氟烷维持麻醉; 麻醉医师术中密切监测患者BIS值,将其维持于40~60, 手术结束前5 min停止麻醉药供给,手术结束后实施相同治疗,并输注抗生素。
1.3 观察指标
1.3.1 血流动力学: 使用心电监护仪对2组患者T1(BIS为50时)、T2(气管插管时)、T3(手术开始15 min)、T4(手术结束)4个时间点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进行监测与记录,并使用无创颅脑多普勒对2组患者4个时间点的左右两侧大脑前动脉时间平均流速(Vm)进行监测。
1.3.2 氧代谢: 分别于4个时间点抽取2组患者的桡动脉及颈内静脉血,使用血气分析仪进行血气含量分析,而后将结果录入电脑,计算2组患者的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Ca-vO2)与脑氧摄取率(CERO2), Ca-vO2=CaO2-CjvO2, CERO2=(CaO2-CjvO2)/CaO2×100%。
1.3.3 不良反应: 责任护士对2组患者术后2 h内发生的如头晕、头痛、恶心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血流动力学
T1时, 2组患者的HR、SpO2、MAP、V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与T1时相比, T2、T3及T4时的HR、SpO2、MAP、Vm均显著下降(P<0.05), 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氧代谢
T1时, 2组患者Ca-vO2、CER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2、T3及T4时, 2组Ca-vO2、CERO2均较T1时显著下降(P<0.05), 且实验组Ca-vO2、CERO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表1 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对比
HR: 心率; SpO2: 血氧饱和度; MAP: 平均脉压差; Vm: 左右两侧大脑前动脉时间平均流速; 与T1时比较, *P<0.05。
表2 2组氧代谢对比 %
Ca-vO2: 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 CERO2: 脑氧摄取率; 与T1时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不良反应
实验组患者术后2 h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相比其他部位恶性肿瘤,颅内肿瘤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等特点,尤其是脑胶质瘤,其侵袭性较强,如未得到有效控制往往预后较差,患者多会出现肢体功能丧失、偏瘫等症状,严重降低生活质量[6]。手术是颅内肿瘤的首选治疗手段,而良性颅内肿瘤进行手术切除也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但临床研究发现,由于颅内肿瘤切除术需全身麻醉,而使用不同的麻醉药物后会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产生不同影响,如患者麻醉苏醒后易出现呛咳反应,增高肺部感染概率,或术中麻醉药物剂量过大易使患者术后出现短暂意识障碍等,因而颅内肿瘤切除术麻醉药的选择意见尚不统一[7-8]。
七氟烷为临床常用的全身麻醉药之一,具有起效快、苏醒快等优点,应用时仅对患者的呼吸功能产生轻微影响[9]。付珍红等[10]将40例颅内肿瘤患者分组并使用不同麻醉药,就七氟烷对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皮层脑电的影响进行探究,结果显示,七氟烷的应用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脑电图的波动,使其尽量维持稳定,作者认为这与七氟烷能够抑制皮质边缘觉醒,降低神经信号传导有关,而手术中应用该药也能降低患者的神经传导效率,使其受到的刺激感减轻,因而脑电图波动也减小。丙泊酚是临床上常用来进行全身麻醉的诱导与维持的药物,同时该药还能与镇痛药、肌松药合用,在门诊手术中应用也较为广泛。赵莉等[11]对120例行颅脑肿瘤术患者使用丙泊酚发现,患者的血糖及乳酸水平波动较小,相比其他药物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BIS为临床对患者接受麻醉后监测镇静深度的方式,可使患者的麻醉状态处于可观状态,避免麻醉医师经验性用药的出现,对提高麻醉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丙泊酚与七氟烷在颅脑肿瘤术中的选择,多个研究进行了相关探究。李佳玉等[12]将40例老年颅底手术患者分组比较,发现七氟烷与丙泊酚应用后均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且2组患者的诱发电位无显著差异,故认为丙泊酚与七氟烷均能够较好地阻滞神经肌肉间的电位传导,起到良好的肌松作用,此外2组患者苏醒后均无术中知晓,提示麻醉效果值得肯定。但高静等[13]对119例接受普外手术患儿实施分组麻醉并监测发现,使用七氟烷的实验组患儿的脑氧摄取率及动-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均低于丙泊酚麻醉的对照组患儿,分析这与丙泊酚能够稳定血氧含量有关,虽丙泊酚也具有降低脑氧耗、保护大脑的效果,但其应用效果较七氟烷差。邵涛等[14]选取9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分组,结果显示,2组手术各时期心率、血氧浓度无显著差异,但七氟烷组术中皮质醇的含量较丙泊酚组低,且气腹5、30 min时丙泊酚组收缩压、舒张压较七氟烷组低,故认为吸入七氟烷能够更好地维持患者血液动力学。
本研究比较了七氟烷与丙泊酚对麻醉深度监测下行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 2组患者麻醉后的血流动力学较为平稳,虽然麻醉开始HR、MAP等指标显著下降,但手术结束后即出现回升,且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种麻醉药物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无显著差异。本研究还发现,应用七氟烷的实验组患者术中Ca-vO2、CERO2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而Ca-vO2、CERO2能够反映术中患者脑氧耗,数值偏低证明七氟烷能够降低脑氧耗,使大脑氧供高于氧耗,避免无氧代谢的出现,有利于术后患者意识恢复,而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也证明了该观点。
综上所述,丙泊酚与七氟烷对深度麻醉条件下行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脑血流动力学都具有较为突出的稳定作用,但七氟烷能够降低脑氧代谢,相较于丙泊酚更为安全,故而推荐将七氟烷作为深度麻醉条件下行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的选择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