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学生怎么过暑假?
2018-12-03
漫长的暑假到来了,又很快接近尾声,同学们加紧了各地旅游、相互串门,吹空调吃冷饮狂追剧的节奏,同时埋怨假期太短。此时,你有没有想过,古代的学生,他们没有暑假怎么过?
私塾不放“塾假”
古代没有空调,也没有风扇,在私塾里读书的学生怕热,老师也怕热,为了避免在课堂上中暑,这个时候就得放假了。由于这种假期是私塾放的,所以叫“塾假”,后来以讹传讹,就演变成了“暑假”。
嗯,这个说法很有意思,不过不符合史实。
古代稍大一些的私塾,一般都有严格的学规,也就是学生守则,其中一部分学规留存至今,在现代图书馆里可以读到,例如《社学要略》《义学条约》《村塾条规》《家塾规例》《家塾常仪》等。
这些学规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最晚的一份出于民国,不过无论时代早晚,貌似没有任何一份学规提到“放暑假”。包括康有为、梁启超师徒创办新式学堂时制定的《湖南时务学堂学约》等,里面都不曾有“放暑假”一说。
1905年,教育改革家严范孙先生批判中国的旧式教育,说了这么一段话:“往者学校未兴,吾国儿童无毕业之期,无寒暑之休,无实验之法,无体操之训。”过去新式学校尚未兴起,我国儿童享受不到现代化的教育,没有毕业年限,没有科学实验,没有体育课程,也没有寒假和暑假。由此可见,古代中国的学校里是没有暑假的。
老师想放暑假?扣工资!
古代皇帝为了显示自己的仁爱之心,常在酷暑之时下诏让工匠休假,但一般为时较短。如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夏天诏令:“令在京工役休假三日。”宋哲宗元祐四年夏天诏令:“自今遇酷暑天气,一应在京工役并给假三日。”天气最热的时候,允许工人放几天假。
工匠耐不得酷暑,在学堂里念书的孩子自然也扛不住,所以我们不能排除这样的可能:每当热到人们受不了的时候,私塾先生也会停止授课,让学生们休息几天。
但是古时候也有一些非常不可理喻的家长,他们不懂教育规律,不懂孩子心理,误以为学习时间越长越好,一旦放假就会耽误孩子学习,于是不许先生给自家孩子放假,不管天气多热都不许。例如清朝嘉庆年间的《义学条规》里就专门写道:“长不辍耕,幼不辍读,暑日休务者,薄其饩廪。”意思是,大人到了夏天不能停止劳动,小孩到了夏天也不能停止上学,私塾先生如果胆敢给小孩们放暑假,家长可以扣他的工资。
那是不是古代的学生一年到头都没有假期呢?当然不是,在传统节日到来的时候,无论是私塾、书院,还是县学、州学,都是要放一放假的。以北宋后期为例,每逢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冬至节,以及每年的春社日和秋社日,绝大多数私塾都会放假,假期少则一天,多则一个月。但是在这些假期里面是不包括暑假的。
“暑假”一词其实是个舶来品
既然古代没有暑假,那暑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答案是清朝末年。
清朝末年,西学东渐,传教士创办的教会学校在各大城市遍地开花,将西方的现代教育模式带到了中国,也把欧美等国放暑假的习惯带了进来。
出生于清朝末年的翻译家穆木天先生读过私塾,也读过教会学校,他在回忆录中写道:“教会学校放暑假、寒假和圣诞假,这在旧式学堂里是没有的,所以倍觉新鲜。”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幼年也是在私塾就读,后来考入杭州的一所教会中学,他说他在中学度过了求学生涯中的第一个暑假,那一年是光绪三十二年。
一方面是教会学校刮来了新风,另一方面清政府也派人出国考察新式教育,將体育课、实验课、学期制和寒暑假制度一起“搬运”回国。
大约从1903年开始,清政府创办的新式学堂里渐渐也出现了放暑假的现象。
不过从清末到民国,新式学校与传统私塾一直并存,后者坚持不放暑假,所以直到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政府完成对私塾的强制性改革以后,暑假才在中国所有学校里普及。
民国时的暑假补习班,生意兴隆
1928年,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为南京国民政府起草教育法,第一次将暑假写进了法律,他将小学暑假定为45天,将中学暑假定为50天,将大学暑假定为60天——学生年龄越小,暑假时间越短。估计蔡元培先生是担心小孩子忘得快,暑假放得长了,孩子们会把上学期学的东西忘光吧。
为了在暑假里保持或者提高孩子的成绩,一些家长会给孩子报补习班,所以民国时期的暑期补习班就跟现在一样生意兴隆。1922年9月1日,《上海民国日报》刊载评论文章《商品化的暑期学校》,这篇文章提到南京的一个补习班,竟然能在那年暑假收到1200名学生,每名学生收3块大洋的补习费,另加3块大洋的住宿费、伙食费、门锁费、证书费。
1946年6月,复旦大学江湾校区的学生还没有放假回家,校方就以“为使各宿舍免于被军队占用”为由,提前在报纸上登出广告,办起了暑假补习班。这说明办补习班的利润一定是很可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