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作文的“虚胖”
2018-12-03李仰臣
李仰臣
美味佳肴,须用食材来烹饪;同样,佳作华章,亦须用材料来构建。笔者在批阅同学们的平时习作和考场作文时,常发现一些文章内容丰富、语言华美却得不到高分,其主要原因是这些文章大都存在“虚胖”的问题。
“虚胖”表现之一:选材脱离中心,捡到筐里都是菜。
【写作困境】
同学们的日常活动大多局限于家庭、学校,来去匆匆,生活单调,再加上平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所以有的同学没能留心生活或者观察生活,以至于生活素材库中空荡无物。到了写作文时,有的同学往往不管三七二十一,或者把课外阅读到的一些文章进行剪贴套用,或者随意地把平时写过的文章片段七零八落地拼凑在一起,“捡”到什么就用什么。这样的文章难免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从而与高分无缘。
【应对策略】
若想走出上述困境,同学们首先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写作目的,要褒扬什么,或是要批评什么,总要达到一种内心需求。其次要围绕主题选材,凡是与主题关系密切、对表现主题有力的材料可以选用;反之,凡是跟主题无关的或关系不密切的材料,即使它再生动,也不能选用。跟主题相关的材料在选用时也要分清主次,要选取那些最能表现主题的典型材料展开叙述,这样才能把文章主题表达得鲜明、突出,达到写作目的。例如以“沉醉于 中”为题写一篇文章。这里的“沉醉”,可理解为痴迷、感动、欣赏……题目中的空白处可填写实物“书本”“足球”“音乐”等;也可以填写“幸福”“勇敢”“关爱”等。具体写作时,同学们要围绕题目的中心大意,选择自己最感兴趣、体验最深的材料,更要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和内心感受。
【病例分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面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疑问,由于看问题的标准和角度有所不同,答案当然也是丰富多彩的。因此,我们考虑问题时一定要从多方面去考虑。
放眼当今社会,我们不时会听到个别考生由于学习负担重或者担心考不上大学而自杀的新闻。其实,条条大道通罗马,而这些学生却钻进了死胡同,错误地认为只有考上大学才走得通,否则一切就都完了。
其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各行各业都有先进人物,比如在公共汽车上当售票员,一般人都不愿干,但是李素丽却在这个岗位上认真地工作,最终成为深受人们喜欢和尊重的劳动模范。但此时,我突然想到前几年发生的一件事:一个派出所的所长没有正确使用权力,胡作非為,随意开枪伤人,最终被依法判处极刑。
当然,要想提高学习成绩就得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比如做某道题时,一看就知道怎么做,但往往算了很久才能算出答案,这个答案有时还不一定正确。但是,当老师讲出很简单的方法时,我们才恍然大悟。因此,我们要多维思考,试着换几种思路,才会做得更好。
(学生习作《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文段开头点明中心,第二段列举个别考生因学习压力大而轻生的现象,发出“条条大道通罗马”的议论,切合“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一题旨。第三段先是谈论对前途的认识,有些偏离主题,随后就如野马脱缰,不受控制地乱写一通了。第四段谈的是学习方法,但与开头段提出的中心论点不相符。所以,本文选材偏离中心,让人读了不知所云。下面是修改后的文段:
在苏轼眼中,庐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就告诉我们,由于看问题的标准和角度有所不同,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与得出的答案也各不相同。所以,要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放眼当今社会,我们不时会听到个别考生由于学习负担重,担心考不上大学而自杀的新闻。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钻进了死胡同,错误地认为人生的道路只有考上大学才走得通,否则一切都完了。他们或许没有想到,人生是丰富多彩的,除了考大学这条路,还有别的路可以走。
正如俗语所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各行各业都能出成绩,造就人才。比如公共汽车售票员李素丽,她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认真地工作,成了受人尊敬的劳动模范。因此可以说,人生的答卷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千万不要将自己拘泥在一个闭塞的小天地里!
升格后,作者能够围绕“答案丰富多彩”这个中心进行剖析,并将病文中的几段文字整理合并,思路就清晰多了,中心也就明确了。
“虚胖”表现之二:文章语言重复啰唆,内容冗赘。
【写作困境】
唐代刘知己说:“文约而意丰,叙事之工者,以简要为主。”同学们执笔作文时,应力求做到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丰富深刻的思想。放眼古今中外的名家或伟人,不管他们的文笔风格怎样独特,文学主张怎样不同,所处国家地域的文化怎样迥异,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注意锤炼词句,使语言简洁有力。然而,有不少学生写作时乱用冗言赘语,导致内容烦冗、啰唆,表达效果很差。请看下面的句子:“到了商店的时候,我卖完红糖我就回家了。到了家之后,妈妈给姐姐煮了红糖水,姐姐喝了红糖水后就好了。”第一句中的“的时候”三字纯属多余,第二个“我”也是多余的字。第二句话中的“妈妈给姐姐煮了红糖水”和“姐姐喝了红糖水后就好了”,也存在同样的错误,只要改为“妈妈煮了红糖水,姐姐喝后就好了”,就言简意丰、一目了然了。
【应对策略】
首先,“成篇以后,要努力找出多余的字句来删掉。用四个字够了的地方,莫用五个字”(茅盾)。其次,叙事时可以多用短句,精短简要,而长句则适合议论或抒情。同时,短句成分简单,常常不需要太多关联词的搭配。再次,如果叙述对象并不需要特别加以突出,就可以通过现成的歇后语、谚语等俗语或言简意赅的成语来表现。第四,表达要讲求含蓄,注重言外之意。要知道,文章中的抒情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适可而止,只要读者理解、感受到就可以了。例如某位同学为了证明观点“绝不轻言放弃”,就引用了荀子《劝学》中的话:“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然而细读可知,只有“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两句可作为论据,所以应该把“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删去。这样一改,就简明多了。
【病例分析】
篮球比赛结束后,比赛完的队友们一个个都坐上大巴走了。大巴是学校的车,学校有好几辆大巴和小轿车。我没有上车,而是一个人默默地走回家。我在回家的途中,紧锁着眉头,无奈地叹息。我心里很难受,仍为比赛的失利感到难过。那个余晖满天的黄昏,我一个人站在家门口,独自伫立在暮色之中。
(学生习作《难忘的篮球比赛》)
文段叙述“我”因比赛失利而难过的场景,但堆砌辞藻、语意重复,比如“比赛完”与“篮球比赛结束后”重复;“坐上大巴走了”与“大巴是学校的车,学校有好几辆大巴和小轿车”重复;“为比赛的失利感到难过”与“我心里很难受”语意重复,这样啰唆的语言怎能赢得高分呢?请看修改后的文段:
篮球比赛结束后,队友们一个个都坐上大巴走了。我没有上车,而是一个人默默地走回家。途中,我紧锁着眉头,无奈地叹息,心里很难受。那个余晖满天的黄昏,我一个人站在家门口,伫立在暮色之中。
“简洁是智慧的灵魂”,修改文段描写“我”因比赛失利而难过的心情,避免了重复用词,十分简洁,这样的语言理应赢得高分。
“虚胖”表现之三:事例概括不当,文体混淆。
【写作困境】
为了说理而在议论文中记叙事例是必不可少的,但这些事例应简明叙述,只需把证明论点的部分叙述清楚,其他与论点关系不大的部分则略写或不写。然而,初写议论文的同学因为不懂得议论文中的记叙不是单纯地写人记事,而是为议论服务的,也就是为所阐明的道理提供事实依据,所以往往把议论文中的记叙部分写得细致、详尽,结果将文章写成“四不像”,文体特点也模糊了。
【应对策略】
第一,要根据论点的需要,对记叙的事例作定向限制,着重记叙符合论证需要的内容,突出某个侧面,而不是完整地、面面俱到地叙述事例。第二,要根据论证的需要,精选事例,并高度概括。舍弃不必要的细节描写,只写与论证观点有密切关系的内容。如果所叙述的事例为人们所熟知,只需“一言以蔽之”,使之能证明论点即可;如果不为人们所熟知,同样也要简要叙述,做到要言不烦。
【病例分析】
父亲有一个遗愿,希望年轻的司马迁能够写出一部“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的史书。然而,就在司马迁撰写《史记》这部史书的第七年发生了李陵案。李陵在与匈奴的一次激战中因寡不敌众,战败投降。司马迁为李陵辩白,触怒汉武帝,于是被捕入狱,遭受残酷的腐刑。受刑之后,司马迁曾一度因屈辱痛苦而产生自杀的念头,可想到自己写史书的理想尚未完成,于是忍辱奋起,前后历时18年,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这部史书史料丰富翔实,历来备受人们的推崇。鲁迅曾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试想:司马迁如果没有坚持自己的理想,怎么会有受世人推崇的《史记》的问世呢?
(学生习作《理想,成功的支点》)
文段以司马迁虽受腐刑却坚持完成《史记》的事例作为论据,它的任务是论证论点,而不是向读者展示事情发生的过程。所以,此段内容应简写如下: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撰写《史记》的第七年因替李凌辩护,获罪入狱,受腐刑,因屈辱痛苦而一度想自杀。但是,司马迁想到写史书的理想尚未完成,便忍辱奋起,最终写完了《史书》。试想:如果司马迁在受腐刑之后选择了自杀,那就不会有受人推崇的《史记》问世了;如果司马迁丧失了追求理想的信念,也许《史记》就不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痕迹了。
修改文段将司马迁写《史记》的事例作为证明论点的“有力武器”,始终不离“理想,成功的支点”这一观点,语言简洁扼要,令人信服。
“虚胖”表现之四:材料浮夸,抒发情感空洞。
【写作困境】
有些材料有煽情因子,也有细腻的表达,却让人感受不到真情,十分别扭,其根源在于有些“过火”,或者说是浮夸。主要表现在:作者的内心感受很真切,但不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感人细节,缺少叙述和描写的基础,只是一味地感叹:“啊,我是多么痛苦!”“这几天我心里比较烦,比较烦!”没有必要的细节描写支撑,这样的情绪发泄让人感觉是在作秀,从而心生反感。还有的材料有一定的情感,但言过其实,甚至刻意拔高主题,硬要把一般层次的主题思想上升到一定的高度,空发情感,分寸把握得很不适当。
【应对策略】
针对第一种表现,我们不妨先真实而细腻地描述相关的情景和故事,然后在此基础上抒发感受,让情感有了依托,这样读者才能触摸到作者的情感脉搏,文章也才显得真实自然,不会给人无病呻吟之感。比如学生习作《家乡,心灵的归宿》,作者先是将家乡夜景与自己往日在校的情形作了对比:“不知不觉,夜已深了。没有在校时难以入眠的烦恼,也不担心起床铃声的打扰,觉得自己好像回到了童年,正依偎在母親的怀抱中甜甜酣睡。于是,贪恋了一天家乡气息的我,头一挨枕便进入香甜的梦乡……”最后,抒发“好踏实”的感受,就水到渠成了。
针对第二种表现,我们在叙述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后,适当地抒发感受,阐明道理,就能让读者领悟到自己在文章中表达的意思。如果矫揉造作、夸大其词,反而过度失真,难以令人信服。
【病例分析】
接着,我又用同样的办法买了黄豆芽和小白菜,走在街道上,看到人们的脸上都带着笑容,好像他们今天都遇上了什么喜事似的。再看他们的篮子里,装的不是鸡,就是鸭,或者是鱼……这时,我想起妈妈曾经讲过的往事:她小时候,这个小菜市只有一两家卖肉的,那时瘦肉才1元一斤,人们却舍不得买。现在,大家都富起来了,肉摊子也增添了四五家,瘦肉也涨到了14元一斤,人们却经常买肉吃。
我拎着篮子往回走,心中暗想:人们的生活水平正渐渐提高。在党的富民政策引领下,到2020年,我们的生活水平一定能达到小康水平。
(学生习作《第一次买菜》)
文段主要叙述“我”第一次买菜的经历与感受,生活气息浓郁。但是,第一段作者将今昔生活作了对比,把买菜这件生活小事,提到“国家大计”的高度,给人故意拔高主题思想之感。第二段的议论,为了深刻而深刻,给读者假、大、空的感觉,可修改如下:
我又用同样的“经验”买了黄豆芽和小白菜。走出喧闹的小菜市,小篮子不断地从左手换到右手,又从右手换到左手,不过,我心里却有一种成就感——我学会买菜啦!
升格文段摒弃了拔高主题思想的做法,主要表现“我”通过买菜经历,积累了经验,增长了见识,感受真切,真实可信。
【佳作秀台一】
故 乡
◎应玉梅
我的家乡是皖西北的一个小村庄,这里没有诗一般的意,也没有画一样的境,却比诗画更美更秀,它就是我儿时的乐园。
我家门前有一棵粗壮、高大的杨树。清晨,刚吃过饭,我便像小猫一样,“噌噌”地爬上树,“哎,吃过饭的集合喽!”我扯着嗓子喊了一声。看吧,只需片刻工夫,十几个生龙活虎的孩子就在我家门前集合完毕了。
第一站,草地。故乡的草地,面积不大,草的品质却出奇好。颜色油绿不说,给人的感觉是绒绒的、密密的、软软的,躺在上面就像躺在毛毯上一样舒服。男孩子在草地上摔跤,踢球;女孩子在草地里采野花、编花篮。
玩了一会儿,大家便腻了,腻了也不怕,我们有第二站。
第二站,竹林。竹林可是比草地更有趣的地方。故乡的竹林很茂盛,竹子笔直、翠绿,非常招人喜欢。夏天,这里绝对是避暑的首选之地。在竹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在自己的“属地”可以随心所欲地爬竹竿、挖笋,还可以荡秋千。说到荡秋千,可得特别说明一下,我们荡秋千不用绳子,而是将粽叶一张接一张地系好扣儿,然后连在两株竹竿之间,人就坐在粽叶上。每天只要有我们,竹林中就充满了欢声笑语。
从竹林中出来,太阳已经升到了头顶,我们一个个也已经饿得饥肠辘辘了,赶紧回家吃午饭。饱餐一顿之后,困意袭来,美美地睡个午觉,养好精神,我们下午三点钟又准时集合。
第三站,小溪。故乡的小溪如同一块温润的和田玉,安安静静地流淌,不疾不徐。午后的阳光照耀在溪面上,泛起点点璀璨的光芒。小溪中央有几块巨大的石头,石头底部被经年流淌的溪水冲刷得圆润可爱。我们这群孩子自动分成两伙儿,以溪石为界,或是展开激烈的泼水战斗,或是比赛哪伙儿捉鱼捉得多。我们玩儿到兴头处,总是忘了归家的时间,直到某个小伙伴的妈妈来呼唤,才一个个意犹未尽地上岸……
如今,我离开故乡已经有七年光景了,我十分想念它!
【点评】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在描绘故乡风景的同时,回忆了自己童年时代的快乐时光,表达了对故乡的无限热爱与眷恋之情。文章语言准确贴切,清新秀丽,比如第三段描写小草的长势、色彩、质地,使用了“油绿”“绒绒”“密密”“软软”等词语,描绘出草色给予人的感觉,表达出作者对小草的赞美和喜爱之情。又如第七段描写小溪,将它比作一块温润的和田玉,并使用“安安静静”“不疾不徐”这两个词来写出它的状态。总之,文章写出了作者独特的感受,将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画面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佳作秀台二】
校园生活的滋味
◎李付金
在最近一次作文活动课中,我尝到了白醋的味道,并由此想到了校园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四种滋味。
酸
“你怎么搞的?以前是班级前五名,这次怎么一下子退到十名之后了?你怎么下滑得這么厉害?是贪玩了,还是粗心了?好好反省一下,写一篇六百字的检讨!”唉,我期中考试考砸了,当然少不了老班的一顿数落,心里酸酸的,比吃十个柠檬还酸。从办公室走向教室的路上,我暗下决心:从现在起好好努力,下次一定要考出好成绩!
甜
我特别喜欢静静地钻研数学题,先看看是哪种类型的题目,再想想用什么方法或者用什么公式,从哪方面寻找解题的突破口。解完题以后,我便仔细核对答案。“哈哈!全对了!”我的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简直比吃了蜜还要甜……不行,不能只顾开心,继续写下一题!
苦
因为父母忙于工作,我只能寄宿在学校,每天早上6点多就得起床,这对于爱睡懒觉的我来说是很痛苦的事。在书山题海中奋战了四节课后,食堂的午饭并不能勾起我的食欲,我常常吃到一半就吃不下了。唉,这让原本就很瘦的我变得更加瘦了。晚自习要上到九点半,我的肚子总是饿得咕咕叫,心里感到比吃了黄连还要苦,但是我还要继续坚持下去!
辣
当我上课走神时,老师的法眼就在我身上“扫描”;当我站起来解答不出老师提的问题时,全班师生一下子就盯住了我;当我的作业出了差错时,好几个班干部就来“兴师问罪”……这些时候,我都感到很辣。
总之,校园生活就像一个调味瓶,酸甜苦辣,味道俱全。不过,说实话,我还蛮喜欢这多种多样的生活味道哩!
【点评】
1.选材真切,情感真挚。作者亲自品尝了白醋的酸味,由此发散了思维,联想到学校生活的酸甜苦辣,以活泼的笔触写出了多姿多彩的中学生活,翔实具体,让人感同身受。
2.构思新颖,独具匠心。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主体部分以“酸”“甜”“苦”“辣”四个小标题将四个片段串联成文,结构清晰,一目了然。此外,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3.细节描写,体验真切。文章语言诙谐风趣,让人爱读。尤其可贵的是,作者细腻地描写了自己的心理活动,表达了自己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令读者不由为他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