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忠诚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2018-12-03雷杰能
雷杰能
[數字诠释忠诚]
1980年,他走进了人民警察队伍;
2000年6月,他走上了南昌市滨江学校法制副校长岗位;
2014年,他办理了退休手续;
2018年,他是15所学校的法制副校长……
这是人民警察王文宪人生的几个节点。从担任滨江学校法制副校长至今已18年了,他为法制讲座准备的讲稿、讲义达30多万字,向学生发放的“法律援助卡”近2万张,收到的学生来信13000多封。
从警34年,他荣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2次,受嘉奖3次。他先后荣获全国法治宣传教育模范个人、全国百佳“百姓学习之星”、江西好人、江西省十大爱民警察、江西省中小学优秀法制副校长等多项荣誉称号,4次获得“中国好人榜”候选人提名、2次获“江西十大法制人物”提名奖。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透过这一串串枯燥的数据,诠释一名人民警察的忠诚,一名法制副校长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一名共产党员对崇高信仰的忠诚。
[以传播法律为第一责任]
每周五下午,身着警服的王文宪迈着矫健的步伐走进滨江学校,学生们嘴里喊着“王叔叔”高兴地跑上前去与他击掌。身为法制副校长的王文宪,每周五下午都要到班级给学生上法制课。
王文宪回忆说,他来滨江学校当法制副校长,缘起于一宗未成年人侵害案。2000年6月5日,滨江学校一名15岁的男生在放学后途经赣江边上的铁路西站江边货场时,被4名不良少年敲诈钱财,并被殴打致伤。王文宪经过调查得知,这4名不良少年长期拦截敲诈该男生,该男生心灵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王文宪当时是管辖该地段的民警,这起敲诈案让他悟出了一个普遍现象:在校学生在受到侵害时“不会报警”,不知道怎样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人民警察的使命感促使他作出了一个决定:毛遂自荐当滨江学校的法制副校长,送法律进校园。
他来学校作了第一场大型法制讲座《警察在我身边》,告诉孩子们,面对不法侵害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当孩子们听到长期在学校周边作案的4名“小混混”已被“王叔叔”治安拘留了,会场上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学校领导告诉记者:“一个小时的报告会,全校1300多名学生,没有一个随意走动的,个个竖起耳朵来听,整场报告会响起了23次热烈的掌声。”王文宪说:“报告会能够产生‘轰动效应真是出乎我意料,这也让我明白学生是多么渴望法律知识啊,更坚定了我要在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的决心。同时,这也让我重新审视人生,神圣的职业之外,竟然还有这样一片蔚蓝的天空。品味孩子,牵手未来,也许是我所热爱的警察职业带给我的一份幸福晚年的贵重礼物。”
他就这样与孩子们结下了不解之缘。退休之前,他担任了南昌市东湖区内的滨江学校、青桥学校、城北学校和育新学校的法制副校长或校外辅导员。退休以后,学校数增至15所,且在多所学校设立了工作室。
近年来,他先后到九江、上饶等外地的50余所学校、幼儿园、社区矫正监管中心、监狱等场所,讲课900多场次,受众达20余万人次。去年,他在上饶的部分县区巡回讲课,一天半的时间跑了5所学校,讲了7堂课。王文宪天天忙得团团转,退休了反而更忙。现在哪个学校要请他去,最少需要提前一周预约。
他的课深受学生的欢迎。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精彩缘于他的法律知识功底深厚、准备工作做得充分。每一次讲课他都要认真备课。他的备课笔记足足装满了3个袋子,每张备课纸上都写得密密麻麻。记者问他:“你怎么写了这么多备课笔记?”他说:“因为我不会用电脑写稿,所以每一次备课都是手写,时间长了,积攒下来就有这么多。”
他能够为学校“量身定做”法制讲座,提供“你点单,我服务”的菜单式服务。他自己拟定了一个“校园普法教育公益授课目录”供学校参考选择,学校先告知主题内容、年级人数、时间长度,他就可以“对号入座”地讲课。
在讲课时,他喜欢“讲故事”,讲自己亲身经历的案例。他讲课的语言生动形象、轻松幽默。“有的同学骑自行车时,还耍酷玩几个动作,搞‘金鸡独立。谁知,一失去平衡,咣当,人下地种庄稼去了。”话音刚落,现场响起了一片笑声和掌声。王文宪说,法律知识都是硬梆梆的,讲的时候需要软一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法律知识。也因此,他的讲座特别受学生的欢迎。
王文宪在播撒法制阳光的路上累并快乐着。
[以学生情绪为第一信号]
滨江学校有一个女生的父母在福建打工,她一会儿在福建就读,一会儿又回到江西就读,来回倒腾了3次。在学校开展的“给王叔叔一封信”的活动中,她向“王叔叔”吐露了自己的苦闷:“父母在福建打工,我几乎是独自一人生活。面临中考,特别担心落榜后的去向,内心孤独渺茫,就像在黑暗中迷失着,没有一丝光亮!”王文宪看过信后,马上找她谈心,解开了她的心结。经过王文宪多次心理疏导,她变得阳光多了。
“给王叔叔一封信”活动现已成为学校的一个德育品牌。王文宪刚到滨江学校任法制副校长时,为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专门设置了“王叔叔信箱”,后来演绎成“给王叔叔一封信”活动,小学部以班级为单位、初中部以个人为单位,每年要给王文宪写一封信。第一批来信共有307封,至今已收到学生的来信13000多封,他都装订成册,装满了半个橱柜。
王文宪需要用大量的时间来阅读和处理学生的来信。每次收到信后,他都要用笔在信上圈圈点点,并用笔记本分列来信要点,对于信中流露出来的不稳定情况及时处理。他还分别以主题班会、个别谈心、单独回复的方式处理这些学生来信。
王文宪说:“要呵护学生的成长,就必须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真正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困惑,和他们做知心朋友。因此,我尝试以‘好朋友身份,开展‘给王叔叔一封信活动。让我始料未及的是,学生把家庭生活窘境、成长的困惑、个人秘密都写在信里,许多信我是噙着泪水读完的。”
王文宪从信中触摸到学生的思想脉搏,以便更好地为他们的人生导航。
[以呵护成长为第一快乐]
南昌市阳光学校是一所特别的学校,学生都是“问题少年”。2015年,南昌市公安局把200多名涉罪或有严重不良行为的学生送至这里。作为该校的法制副校长,王文宪在学校住了3个月,有针对性地开办法制教育讲座70多堂,与100多人开展柔情谈心活动。
王文宪原负责的警务辖区属城乡接合部,辖区内的两所学校当年都是教育主管部门指定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的学校。以滨江學校为例,当年在校生1300余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学生总数的80%,所谓的“问题学生”特别多。
与“问题学生”谈心是王文宪的长项,也是他帮助“问题学生”走出情感沼泽地的有效方法之一,近年来他与学生谈心累计有1000人次以上。
怎样让学生走出“成长的误区”,王文宪归纳总结了这样的工作思路:“可顺不可逆,可解不可激;可疏不可逼,可敲不可击;可缓不可急,可帮不可弃。”
王文宪给每个学生发一张“法律援助卡”,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印在上面,并承诺24小时不关机,不管什么时间,只要接到学生或家长的求助电话,他一定会全力以赴、及时救助。
小名片,大作用,它成为一条报警求助、法律咨询、释疑解惑的便利服务新通道。初二女生离家出走四天四夜露宿街头,初二男生情绪失控有严重自杀倾向,高二男生9楼骑窗跳楼自杀要挟父母……因为“法律援助卡”而让信息传递及时,把一桩桩即将发生的恶性事件遏制在萌芽状态中。
2012年1月4日傍晚,刚下班的王文宪接到了一个学生的求助电话:“我不想活了,王叔叔,你救救我吧!这个家我再也待不下去了,我不想再见他们了。”王文宪敏锐地感觉到,当务之急就是要稳住他的情绪,不能让他有极端行为。王文宪用亲切的口吻对他说:“又跟爸爸妈妈怄气了?不要伤心,今晚王叔叔请你吃饭,咱们见面接着聊,我马上到你家接你。”
王文宪把他带到一家餐馆,点了几个他喜欢吃的菜。与他交谈得知,他离家出走两天,这两天只吃了一碗粉,一直窝在网吧里,父母好不容易找到他后直接把他拖回家。妈妈怕他再次离家出走,就在家守着。他在家跑不出去,便将自己反锁在房里,找出“法律服务卡”,拨打了王文宪的电话求援。
王文宪了解到,他的家境优越,只是父母对他管教很严,而且方法简单粗暴。王文宪耐心地开导他:未成年人必须接受父母的法定监护,不允许夜不归宿;与父母有分歧,可以多沟通……王文宪温和的话语温暖的陪伴,渐渐地融化了他心头的坚冰。当晚,他要求在王文宪家中住一晚,还要跟王叔叔说说心里话。第二天,王文宪和妻子一同把他送回家了。几天之后就是新春佳节,王文宪收到了该生家长的拜年短信:“儿子迷途万分心痛,感谢您费心费力挽救……”感谢王文宪挽救了自己的家庭。
“有时,家长遇到一些法律上的疑难问题,也会找到王文宪求助、咨询。”滨江学校一名老师介绍说。
小小的“法律援助卡”成为王文宪联系学生及家长的连心桥。他退休后,把“法律援助卡”改为“公益服务卡”,名称变了,但服务的内容和质量没有变,继续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王文宪最牵挂的是困难学生,他经常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钱来资助学生,把自己获得的各种奖金都捐赠给滨江学校作为奖励学生的基金。自2006年开始,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前夕,他都自费采购一批练习本、铅笔等学习用品,作为礼物赠送给学校一年级的学生。他对学生爱如潮水的原动力来自他的人生信条:一日为警,终身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