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社会主义公民

2018-12-03彭波

中国德育 2018年14期
关键词:林斯基苏霍姆共产主义

苏霍姆林斯基笔下的社会主义公民,共产主义是其精神底色,爱国主义是其情感追求,集体主义是其毕生关切,全面发展是其成长目标。

公民(citizen)或者公民身份(citizenship),并不是一个普适的概念。古代公民身份与现代公民身份的意涵存在较大差异。古代公民身份处理的是个体和国家(城邦)的关系。雅典的古典共和公民身份告诉我们,公民美德(参与政治生活),既能构建良好的政治社会,又能自我实现。因此,古希腊的公民身份首先是一种区别于妇女和奴隶的成员资格,其次是一种具有美德和荣誉的身份地位。现代公民身份,是以大革命和契约理论为肇始的。自由主义争取权利,无论这权利是民事的、政治的还是社会的,抑或是性、生态和文化的,等等。共和主义的复兴,要求无支配的自由,回到公共生活和自我治理,这一方面需要公民美德,特别是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另一方面要求国家相互制衡的政治设计,要求宪政和法治。针对现实问题,社群主义强调共同体的生活,强调对共同体的认同(情感)。

不同的思想流派对公民身份论述的侧重点不同,随之而采取的公民教育也大相径庭。以上对公民身份的介绍,多是西方文化语境下的表达。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身份,与之多有不同。

一、社会主义公民的四种特征

与从个人本位出发、权利诉求强烈的西方现代公民身份不同,苏霍姆林斯基笔下的社会主义公民,共产主义是其精神底色,爱国主义是其情感追求,集体主义是其毕生关切,全面发展是其成长目标。

(一)共产主义是其精神底色

社会主义公民坚信共产主义的科学性,并坚信其一定能实现。共产主义无论作为意识形态还是理想追求,都构成了苏联人民历史记忆的一部分。苏霍姆林斯基在共产主义教育下成长,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思想对其影响甚巨[1],另一方面,周围环境的耳濡目染,英雄故事、光荣事迹的口耳相传,促使他建立了对共产主义的高度认同。体现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上,就是“共产主义教育伦理学的实质就在于教育者相信共产主义理想是存在的,是可以实现的,而且是可以达到的,教育者应当用理想的标尺去衡量自己的劳动”[2]。共产主义的理想给社会主义公民身上留下鲜明的精神烙印,这是区别于西方现代公民身份最大的不同之处。相较于西方现代公民身份提倡的自由、民主、平等精神,社会主义公民把共产主义作为其精神追求。社会主义公民“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真实性和完美性,对人与人之间那种视为人类道德发展顶峰的共产主义关系,要有明确的概念,深刻的理解;对共产主义理想美的感受应作为个人的执着追求”[3]。这是对“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的最有力诠释。

(二)爱国主义是其情感追求

学校最主要的教育任务是培养爱国者。热爱祖国,是对每一个社会主义公民的底线要求。“学校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对社会主义祖国、对共产主义思想、对劳动人民的理想无限忠诚的爱国主义者。”[4]热爱祖国,清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也是认识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我们尽力使每个少年形成个人对祖国的态度:有一种愿望,精神上有一种强烈的冲动,要去维护祖国的尊严、伟大、光荣、荣誉与强盛。一个人认识到什么叫祖国,体验到对祖国的热爱和感激的情感,为祖国而兴奋、担忧,关心祖国的现在和将来,与祖国的敌人势不两立,随时准备为了祖国牺牲自己的生命。”[5]对祖国的热爱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祖国的正面态度,关心祖国的未来,维护祖国的荣誉;二是与祖国的敌人势不两立,必要情况下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来维护祖国的安全与荣誉。

(三)集体主义是其毕生关切

社会主义公民,在集体中,为了集体,其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都离不开集体,通过集体来实现个人价值。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集体并非某种没有个性的群体,集体是作为许许多多个人的集合而存在的。“‘集体一词既表示学校集體,也表示家中周围的人和在工作单位与之一起工作的劳动者;也就是少年与之发生各种各样关系的人。”[6]而集体主义,则“不仅是教育的结果,而且是一个教育的过程,是形成人的意识、观点、信念和行为的许多手段的总体”[7]。首先,集体具有一种教育力量。“好的集体中,集体的活动总是受到高尚的道德的、社会的目标的鼓舞,在这样的集体中人就像照镜子一样地看到自己,觉察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8]在这样的集体中,受到同伴与集体的鼓舞,一个人会不断地自我完善,实现自我价值。其次,集体使每个个体获得归属感与安全感。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书中论证了自由与安全的悖论,现代人因不堪自由的副作用—孤独,而希冀回归集体,获得安全与归属。集体以其丰富的精神生活和友爱的氛围,使个体收获友谊,为个体提供存在感与意义感。最后,集体主义要求个体首要关注公共利益。“从儿童幼年起就要教导他们确信,真正的自由和独立性,首先是指关心公共的利益,是指对他人—首先是亲属和亲近的人,而后对关系较远的同胞—抱同情和关心的态度。”[9]集体主义要求个体需要有较高的道德品质,首要关心集体的、公共的利益,这点是不言自明的。

(四)全面发展是其成长目标

公民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任务。苏霍姆林斯基从列宁那里汲取理论滋养,“列宁给社会主义社会提出的任务是教育、训练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和受到全面训练的人,即会做一切工作的人”[10]。全面发展,即是对个体开展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社会教育分类的源头。“人的全面发展—就是造就个体的人的丰富性,把高尚的思想信念、道德品质、审美价值、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文明有机地结合起来。”[11]社会主义公民必定是一个大写的人,是一个实现了人类丰富性的人。“一个合格的公民必然是一个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一个合格的公民必然会成为创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分子。一个公正、自由、和谐发展的个体在社会上必定会是一个遵纪守法、道德情感丰富的公民。”[12]合格的公民必是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必然是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谓全面发展的人,就是指他是公民—社会主义祖国的爱国主义者,是祖国大地的英勇保卫者,是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斗争的思想坚定的战士,是诚实的、干练的、热爱自己工作的劳动者,是集体主义者,是能享受欢乐和人生乐趣的有教养的人,是忠实的父亲和丈夫,是温柔的母亲和妻子。”[13]唯有这样,才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公民。

二、社会主义公民的培养路径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基于社会主义公民的特征,培养社会主义公民应在集体中,通过劳动,重视义务感的培养,重视情感在公民教育中的作用。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一)在集体中培养

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通过集体,是培养社会主义公民的一项有效路径。集体通过六个方面发挥作用,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一是社会化过程。社会化过程正是形成集体教育力量的一种最重要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以丰富的、思想高尚的情感生活为基础,促进正常的社会化进程,是使集体对个人产生教育影响的一个重要条件。二是集体中的交往。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美、深厚的感情、完美而丰富的精神生活、充实的思想,既满足了个体的交往需要,又陶冶了其道德情操。三是情感洋溢的集体生活。集体对个人产生影响的必要条件是热情洋溢的集体生活,集体生活影响着个体对这个世界的情感体验,使个体建立正确的自我认同。四是集体对个人精神生活的影响。集体对道德美的追求,对邪恶的憎恨,能够影响集体中每一个人。五是集体的劳动生活使集体对个人施加影响成为可能。只有当学校里笼罩着热爱劳动的气氛,智力生活才能成为一种教育力量。早期的劳动生活,是造就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公民的重要力量。六是集体中的创作活动,使儿童体会到集体中的欢乐和善感、力量和良心,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做一位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14]

(二)通过劳动培养

劳动是个体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公民的基础。通过劳动,个体确认自己是一个公民,体验到作为公民的自豪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对确立公民身份自我认同的意义在于,一方面使个体在认识世界、征服世界中获得乐趣,另一方面具有一定难度的劳动能够激发其强烈的情感刺激,才能起到教育人的作用。在实施劳动教育促进社会主义公民培养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劳动教育必须和其他各育相结合,“离开了思想教育、智育、德育、美育、情感教育和体育,离开了创造、兴趣和需求,脱离了学生之间多方面的联系,劳动就成了学生们的负担”[15]。二是在劳动中展示、发现和发展个性。在劳动中充分展示个体的天赋才能,并给他们带来精神创造性的幸福。三是劳动要具有高度的道德意义及其公益方向性。这样做的意义在于“一个人把自己的智慧、技艺和对事业无私的热爱变为劳动的物质成果,他会享受到光荣感、自尊感,为自己的成就而自豪”[16]。四是在童年期和少年期早期参加生产劳动,体验劳动生活。使孩子通过劳动来认识世界,建立朴素的劳动价值观。五是劳动种类的多样化。这样可以使低年级学生保持劳动兴趣,高年级学生为自主选择职业作准备。六是劳动的创造性,脑力与体力结合。劳动有一定难度,使学生能够将科学知识运用于劳动,才能保持劳动的趣味性与持久性,等等。

(三)重视义务感的培养

社会主义公民的义务感是基本的道德规范,是公民教育的第一课。义务感是指处理好自己的欲望与他人利益之间的关系,与密尔的不伤害原则相比,苏霍姆林斯基更看重个体的反省自觉。在集体生活中,个体应为别人带来方便与快乐。“义务感的培养是公民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不懂得克制自己欲望的人,不善于正确处理自己欲望和其他人的利益之间的关系的人,任何时候都不会成为好的公民。”[17]苏霍姆林斯基看重对社会主义公民义务感的培养,要求个体从很小的时候就懂得在某些方面克制自己的激情与欲望的必要性,这是和集体生活分不开的。集体中要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活在人们中间,每一个行为每一个愿望,都会在集体中得到反映。在想做和可做之间,存在着一道界限。个体的愿望会给集体里的人带来快乐或者痛苦。因此,要有意识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我们的行为是否给人带来了不幸、不快和不便?我們的行为应该为周围的人带来快乐。[18]有了义务感,个体才会不时省察对他人、集体和国家的责任,继而调整自己的行为,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四)重视情感的作用

对共产主义的忠诚、对集体主义的信任、对爱国主义的认同,如果没有情感在其中的话,都是苍白的。“用毫无热情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去解释和理解世界,就不可能认识周围的世界。在人的活动过程中缺乏高尚的情感修养,情感缺乏崇高的思想性和方向性,那么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信念和忠诚是不可思议的。”[19]在儿童时期,个体对社会主义公民身份的情感态度越明确,就越容易形成社会主义公民认同。情感教育发生作用,同样遵循着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一开始,儿童对大自然、周围世界里的人和物建立美的情感体验。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对劳动、语言、思想观念产生真实的情感感受性,高尚情感的作用不断得到增强。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少年时期自觉体验这些情感,就会形成对集体中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对公益劳动态度的正确道德评价,能使少年愉快地感受到集体荣誉感和义务感。青年时期,在情感方面已经有很多体验,这个时候,青年不仅能控制自己的情感,还能有意识地关心集体利益,积极为社会作贡献,表现出一种很强烈的义务感。从个体的成长历程,可以看出情感在儿童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道路上的重大作用。

三、对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对培养社会主义公民的论述,对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其对集体中的精神生活的重视,劳动中的创作活动的提倡,以及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值得我们思考借鉴。

(一)集体中的精神生活

精神生活一直被苏霍姆林斯基所推崇,尤其是集体中的精神生活。首先,精神生活本身,能够丰富公民的道德情感体验;其次,集体中的精神生活使每个个体一方面加深与集体的联系,另一方面获得自身公民身份的认同。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的认识,是与他对“集体”的独特体会分不开的。不像西方一些学者所说,集体生活会泯灭个体的个性,集体利益会损害个体利益。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这种论断存在着很大误解。集体由有个性的人组成,缺乏成员的鲜明个性就不足以构成集体。集体通过丰富的精神生活,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为充实集体的精神生活作出贡献。集体和个体,通过精神生活连接,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二)劳动中的创作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提倡的劳动,并非只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而是体力与脑力相结合的创作活动。苏霍姆林斯基对劳动教育的论述与马克思对劳动的叙述是分不开的。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因此主张教育与生产相结合,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苏霍姆林斯基提倡的社会主义公民的劳动教育,和马克思的劳动理论一脉相承。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劳动过程中,要适时展示公民的个性,给他们带来精神创造性的满足。檀传宝教授认为我国当下的劳动教育存在着三种畸变:劳动成为一种技艺;把劳动当作惩罚;把劳动当作休闲娱乐。因此,檀教授呼吁劳动价值观的回归。[20]这点,与苏霍姆林斯基不谋而合。社会主义公民的劳动,应是一种能够体现个性与智慧的创作活动,体现个体对集体生活的贡献,体现个体的共产主义信仰。

(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

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有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西方现代公民身份,强调公民的权利、美德、认同与实践,强调公民身份背后的自由、平等、多元的价值,强调民主、法治、共和的政治组织原则。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身份,更加看重公民的共产主义信仰、爱国主义的情感追求与集体主义的毕生关切。这些,是社会主义公民区别于西方现代公民最明显的地方。在这个政治经济变化迅速的全球化时代,我们一定要坚定共产主义的信仰,积极开展社会主义公民教育。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定少不了一个以共产主义信仰为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民国家,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成更加丰富多元。

参考文献:

[1][7][9][10][11][13][14][15][16]蔡汀,王义高,祖晶.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1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85-91, 211,213,86,87,116,581-685,819,227.

[2][3]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蔡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1,1.

[4][5][6][8][17][18][19]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M].萧甦,诸惠芳,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521,521,526,526,494,494,558.

[12]田颖.苏霍姆林斯基公民教育思想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20]何蕊.劳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劳动价值观—访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檀传宝教授[J].中国德育,2017(5):24-29.

【彭波,教育科學出版社,编辑】

责任编辑︱秦 岩

猜你喜欢

林斯基苏霍姆共产主义
“冰人”杀手:残忍杀害200多人,家人一无所知
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做教师
给尊敬的中国教师们
他为什么令人敬仰
科学把握共产主义长期性与阶段性的有机统一
O.B.苏霍姆林斯卡娅
李海青:共产主义的历史现实性与逻辑必然性
共产主义就在你我的奋斗中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