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大灣區創業 需量力而為

2018-12-03王孝維

澳门月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筆者創業大灣區

王孝維

當前,各種各類的大灣區青年組織如雨後春筍般冒出,與此同時,各種專向三地青年展開的大灣區考察交流活動,亦大有遍地開花、如火如荼之勢,相信,這些活動多是在中央部委及三地政府的統籌之下促成,而目的在於推動更多的港澳青年認識和瞭解大灣區,同時增進粵港澳三地青年的相互認識,以及消除三地青年之間的隔閡。坦白而言,這些針對青年的活動是有益身心的多贏創舉,值得推而廣之。畢竟,粵港澳三地雖說文化淵源相近,但始終三地政治、經濟、文化、教育有異,三地青年的國際視野、對國家的認同感皆有異同,推動青年融合是有客觀存在的現實需要,經過數年以至數十年的大融合,最終實現三地“零差異”的目的。

毫不諱言,當下在港澳社會,一股全民熱談大灣區的浪潮正興盛,人們可由電視、報章、網絡各種平台親身感受到,更不用說,主流媒體紛紛推出澳門人在大灣區成功創業的特輯,以配合政府的政策鼓勵青年到大灣區創業,到大灣區居住,做大灣區人……

然而,鋪天蓋地的宣傳攻勢卻引起社會上批評為洗腦模式,質疑有人要把大灣區描繪成遍地是黃金,仿佛青年人進大灣區、成為大灣區人了,就是成功的象徵,愛大灣區就是愛國家的表現;有人批評那些喊話青年北上創業、置業的政客,究竟有否以一種負責任的態度來推動青年人北上,質疑忽略一個客觀存在的現實,絶大多數港澳青年對大灣區缺乏瞭解,即使是在內地求學、工作和生活的青年人,對內地市場充滿疑問的亦大有人在。筆者曾經在內地接受教育,對此亦是相當之保留,但絶對認同政府以及傳媒宣傳及鼓勵青年北上大灣區創業,乃支持國家的積極作為,理應推祟,而在這一個過程中,政府的立場、傳媒的口舌作用,非常之關鍵,而且非常之重要,尤其是傳媒界在配合政府融入大灣區、鼓勵港澳居民融入內地的宣傳工作上,也要如實地向社會澄清種種不利的現實,才是對社會、對民衆的一種負責任的所作所為,更何況這也是傳媒履行社會責任的體現。若傳媒一味地過分唱好,甚至乎刻意地抺去當中所存在的問題或隱患的話,如同坊間所定格的某些媒體報喜不報憂的做法,而這種做法的目的很簡單很直接,就是誤導民衆,很是要不得。

理論而言,大灣區內的6700萬人口這個市場夠大夠吸引,若能變大灣區為澳門的本土市場,那是個什麼概念,能帶來哪些利好,難以想像。但是助力港澳青年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不能光靠言語描繪一幅藍圖,反而要在更多領域著手。創業,離不開場地、資金,還有技術,當青年人掌握了這幾大生產要素,可謂如虎添翼,否則,任何一環的缺席,都意味者創業大計可能流於紙上談兵。鑒於澳門年輕人尤其是青年學生多是在溫室中備受保護的一個群體,倘他們敢於走出舒適圈,親身往內地體驗另類的生活和工作,不失為一種雙贏、多贏之舉。最近有社團中人建議內地政府提供免費場地、澳門政府提供資金助澳青北上創業。對此,相信除了本人,很多澳門人都會不以為然。畢竟,創業之路未必人人成功,成功的幸運者也非必然。筆者認為,若整個社會出現一種盲目於內地創業潮流的氛圍,這絶非一個理性的社會。而且,筆者有一個疑問:實現創業夢,是否非要在青年階段實現不可?尤在個人能力不允許的情況之下,非要政府出動財力、物力去推動更多青年北上創業,這不是愛之深恨之切,那是什麼! 雖說,現實中,有部分青年對現時職業生涯沒有信心或興趣,而萌生創業的意欲,也有青年學生對現時學業不滿意,而萌生休學意欲,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人生階段。作為過來人來看,遇到阻滯,職業生涯遇到瓶頸,乃人生的必經階段,此刻以轉換跑道的思維重新來過,不失為一個積極應對方法。

而綜觀灣區11個城市,除了港澳深廣算是成熟的市場,其他7個城市,多是等待開荒的地市,若非財力雄厚的財團,十有八九,投資如跌入大海,有去無回,當失敗個案累積到一個相當的數量,不僅是個人的可悲,更可能是港澳青年一代人的可悲了。當然,對於那些在職場有豐富經驗,有過創業的失敗體驗的青年,當有一筆充裕的資金在手,失敗也不影響到生活質素的話,不妨試一試,萬一血本無歸,也不致影響今後的生計。總而言之,搭上大灣區這班船,並非早起的鳥兒,必然有蟲吃,因為,前路廣闊亦水深,要爬過千重山,涉過千重水,才算真正的經歷了這場熱流,人生始能走得更穏更健。

猜你喜欢

筆者創業大灣區
港人開啓「大灣區」生活
港人開啓「大灣區」生活
两个含余弦函数的三角母不等式及其推论
葉檀 創業不是就業的替代品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創業
多元選擇 支持台生創業